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221节

  可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袁崇焕被下狱后,祖大寿一怒之下带着关宁军离开京师,当时的朱慎锥的确心里冒出过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趁机入城,如可为的话一举拿下皇宫,取而代之。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冒出来而已,很快就被朱慎锥给否决了,因为这样做的成功可能性实在是太小。

  先不说自己能不能带兵入城,要知道就连当初袁崇焕和满桂都没能带兵入城呢。

  袁崇焕倒是提出过要带兵入城的要求,却被崇祯皇帝直接拒绝了,并且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崇祯皇帝怀疑袁崇焕是否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哪怕能入城,凭着手上这么点人也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就算朱慎锥手里的新军和骑兵再能打,可京师中除了几万人的京营外还有其他军队在呢,包括锦衣卫、御马监、东厂等这些军事或者准军事机构,加起来人数并不少,根本不可能直接压制住。

  哪怕就算侥幸打进皇宫,抓到了崇祯皇帝又怎么样?大明朝廷也不是吃素的,文官武将们能善罢甘休?到时候调动军队进行反击,朱慎锥这么点人能挡得住?

  再者,外面皇太极还虎视眈眈呢,此外还有各地来的勤王军队,这样做法不仅把自己放到了整个大明的对立面,更会让皇太极的八旗兵有机可乘,从而把大明搅得翻天覆地。

  所以说,这种念头朱慎锥就是想想罢了,冒出来后马上就被他给否决了。崇祯皇帝虽然不怎么样,可他作为大明皇帝的法理地位却是没有异议的,而且现在的大明还没到天怒人怨的程度,哪怕四处烽火,外敌来犯,可大明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依旧还在,崇祯皇帝作为帝王的权威也在,朱慎锥现在动手绝对是不可能成事的。

  王荣虽然知道朱慎锥性格稳重,可却依旧提醒了这么一句,主要就是担心他头脑发热一时冲动。见朱慎锥的确没这个打算,王荣彻底放下心来,转而说起了其他事。

  王荣抵达京师后几日,各地的勤王部队陆续又来了不少,而这时候战场也远离了京师,转移到了蓟州到遵化一线。

  很快北方传来消息,皇太极在解决了刘兴祚后,直接领兵猛攻永平城,当皇太极的八旗兵兵临永平城下,开始沿河伐树制造云梯攻打永平的时候,以按察使驻守永平城的郑国昌惊恐万分,连忙集结部队进行抵抗,这时候的郑国昌终于自食其果,因为当初拒绝了刘兴祚入城,导致刘兴祚只能在城外和建奴周旋,最终中计兵败身亡。

  现在刘兴祚死了,永平城除城中的守卫部队外已没了协助作战的友军,而干掉刘兴祚后的建奴对攻打永平也没了丝毫顾虑,当八旗兵集中兵力猛攻永平,尤其是之前被俘的明军副总兵麻登云已被皇太极招降,为了在新主子面前更好表现,麻登云摇身一变就成了建奴的先锋,手中的刀子直接对准了之前的同僚,悍不畏死带兵先登,打得永平的守军节节后退。

  仅不到半日时间,永平城就岌岌可危,参将扬春和中军赵忠先后在城头战死,麻登云带着建奴直接登上了城头,随着登城的建奴越来越多,永平已守不住了。

  当城头陷落的消息传来,郑国昌得知大势已去,悲愤之下带着家人上吊自杀。郑国昌死后,城中战斗并没有停止,教喻赵允殖率自己的学生和百姓们继续抵抗,可惜他们的抵抗也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赵允殖也战死后,这微弱的抵抗被建奴镇压了下去。

  城破后,皇太极领兵直接入城,清点了城中钱粮,得到了一万石军粮和二万多白银的缴获。

  除此之外,皇太极还在城中大肆抢掠,缴获无数,直接解决了八旗军中军粮不足的问题。

  说起来也是悲哀,仅仅这一万石军粮就足够3000多军队吃上整整一年的了,而当初永平城和刘兴祚的部队加起来也不过近万人而已,按照这个人数,一万石粮食吃上三四个月绝对没问题,可偏偏郑国昌当初死活就是不肯让刘兴祚入城,最终导致刘兴祚阵亡。

  刘兴祚死后,皇太极打下了永平,郑国昌连同其家小也没落到好处,而这些粮食包括银两却全落到了皇太极的手里。

第513章 缺粮

  2024-07-13

  拿下永平后,皇太极把俘虏的四百多明军直接交给了麻登云,编入他的部下汉军旗。接着,皇太极就把目标盯上了山海关,由于孙承宗的主力现在在蓟州一带,皇太极不想掉头和孙承宗硬碰,要从大明回去除了原路返回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直接通过山海关返回辽东。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大明驻守辽东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建奴从辽东直入关内的大门,更是之前一直没能打破的雄关。

  从这点来看,山海关的坚固程度可想而知,但皇太极这一次偏偏就要试试,因为之前都是从辽东往关内打,地利在明军那边,打起来自然是很吃力,而这一回却是由关内往关外打,因为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其设计,主要防御都朝着关外方向,关内这边却要薄弱得多。

  皇太极正是看清了这点才有勇气打山海关,如果能拿下山海关对于自己来说好处甚大。一旦山海关到了皇太极的手中,等于明军在辽东的所有防线全部成了摆设,到时候皇太极以山海关为据点再配合辽东的留守八旗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拔掉锦州、宁远各地的几支明军,横扫整个辽东,彻底占领关外之地。

  到那时候,辽东全部就落到皇太极的手里了,而山海关的异手也能让皇太极对未来对大明的战争彻底掌控主动权,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就能从山海关杀入关内,而明军在失去山海关后很难做出有效的防御措施,到时候大明他愿意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谁都无法阻拦。

  为了攻打山海关,皇太极留下了一万兵力驻守永平,而其主力在皇太极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就朝着山海关方向而去。

  一时间,皇太极的兵锋锐不可当,永平周边的迁安、滦州见皇太极兵势强大吓得面如土色,瞬间就没了抵抗的勇气陆续开城投降,两地的官员除自杀的外其余或逃或走,这些地盘直接就落到了皇太极的手中。

  得知皇太极进攻山海关的消息,孙承宗马上就看明白了对方的企图,连忙调兵亲自去增援山海关。与此同时孙承宗给山海关的守将王承胤下令,让他无路如何想办法拖延住皇太极进攻速度,给援军争取时间。

  王承胤接到命令领军主动从山海关出,同皇太极的八旗兵在迁安一带进行交战,战况激烈,辽军利用地形背靠山丘和八旗大战了一场,此战王承胤虽阵斩了镶红旗将领觉罗鄂博,可最终因为兵力不足不敌八旗,无奈之下借着夜色撤回山海关。

  虽然这一仗王承胤败了,却给孙承宗争取到了宝贵的增援时间,孙承宗终于抢在皇太极主力抵达山海关的前半日带着一支军队绕道赶到山海关,孙承宗和这支军队的到达不仅给王承胤吃了一颗定心丸,更让山海关的驻守力量增强了不少。

  永平等地失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师,崇祯皇帝闻讯顿时吓得不轻,他再不懂军事也明白一旦丢失山海关的后果会是多么严重。而迁安、滦州等地的直接投降更让崇祯皇帝怒火上涌,尤其得知原任兵部左侍郎郭巩在皇太极兵临城下之时非但不战,反而带着家人直接就逃出迁安,居然贪生怕死一口气跑到了京师时,崇祯皇帝勃然大怒,直接让锦衣卫逮捕郭巩下狱准备处死。

  战事的巨变让刚缓过一口气的崇祯皇帝又把心给提了起来,他生怕皇太极拿下山海关后掉头再来打京师,为此崇祯皇帝直接拒绝了孙承宗建议京师的勤王军迅速北上和马世龙的部队合兵,一起猛攻遵化的建议,根本不管孙承宗那边军情紧急,强压着在京师的勤王军一律不准出击。

  或许是满桂等战死和皇太极的八旗太过凶悍,已让崇祯皇帝在慌乱中失去了理智,他现在只希望身边的勤王军越多越好,只有勤王军在京师外守着,他这个皇帝呆在紫禁城里才有安全感。

  可问题在于随着勤王军的不断到来,京师外围的部队是越来越多,现在除原本半残的宣大军、关宁军等部外,各地陆续抵达的勤王部队已超过了七万,这些部队全部加起来已近十万人。

  这么多人每日的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许多军队是接到勤王命令后马不停蹄赶来的,许多部队连辎重都没带,仅仅带着随身的干粮,千里迢迢赶到京师,可到了京师后原本以为京师方面能够给他们解决粮草问题,可没想到朝廷没有提前准备,几次三番申请下拨粮草,朝廷方面始终装聋作哑,仿佛不知一般。

  没有粮草还不算,为了更好的保证京师的防御,崇祯皇帝也不知听了谁的建议每隔几日就要求城外的明军进行换防。也就是说今天这支部队在这个门驻守,呆了没几日就接到命令去其他地方驻守。

  刚刚驻扎下来的营盘还没焐热呢,就要拔营起寨了,士兵们本就饿着肚子,还得消耗体力进行驻防转移,一来二去各部是怨声载道,士兵们的怒气也是越积越甚。

  “这下下去如何得了?”黑云龙愁眉不展,正位坐着的是王荣,黑云龙和朱慎锥坐在王荣的左右手。

  按理说作为节制各部的统帅,黑云龙应该是坐正位的,不过王荣的身份特殊,年龄也最长,而且卫所军不属于边军系统,双方没有统属关系,再加上朱慎锥的缘故,黑云龙主动让王荣坐了正位。

  “宣大军现在情况可好?”王荣同样眉头紧皱,随着王荣的到来,王荣的卫所军和朱慎锥的人合兵,不过虽然合兵但依旧在宣大军的营盘。因为之前宣大军损失惨重,人员严重不足,朱慎锥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没有转移营盘,而且他相信黑云龙也希望他和王荣和宣大军并肩作战。

  “我宣大军中目前还尚可,不过粮食现在也不算多,上次劳军送来的那些最多也就五日可用,节省些的话大约能顶七八日吧,如朝廷这几日能再拨下些粮食,支持半月应该不成问题。”黑云龙摇头道。

  “朝廷那边可有消息?”王荣继续追问。

  黑云龙还是摇头:“哪来什么消息,眼下近十万军队聚在京师,每日消耗甚大,许多军队都在缺粮……对了!其中就有我们山西的勤王军,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现在急的不行,今日还派人来寻我,恳求我为山西军调拨粮食救急,可我自己都没多余的粮食,哪里弄来给他?”

  作为潞州卫指挥使,王荣当然认识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说起来这两人还算王荣的半个上司呢。

  不过潞州卫勤王并没有归属于他们指挥,王荣从接到命令集结军队到出发至抵达京师,和他们走的是两条路。直到王荣抵达京师后不久才听说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也领兵到了。

  这时候因为朱慎锥合兵后没有离开宣大军大营,留在了宣大军这边,所以山西军分成了两部,一部就是王荣的潞州卫,另一部是以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带领的由其他两卫组成的勤王部队。

  要论兵力,当然是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的兵力要多了不少,他们调集了足足两卫再加上巡抚衙门和总兵直属部队,共计有八千多人。而且巡抚耿如杞这次勤王完全是他自己决定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接到勤王旨意,听说京师的消息后为了立功和总兵张鸿功商量后决定主动勤王。

  所以他们抵达京师的时间比王荣稍晚些,因为是主动勤王再加上现在黑云龙是名义上的主帅,节制各部,所以对方也没直接要求王荣和山西勤王军合兵。

  既然如此,王荣就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乐得少些麻烦。可现在当黑云龙说山西勤王军已经断粮,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甚至派人来求粮的时候,王荣很是惊讶。

  在他看来,明军再不济也不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吧,毕竟背靠着京师,京师中粮食又不缺,虽说朝廷下拨粮食始终不足,可怎么着熬一熬总是可以的。

  黑云龙见王荣疑惑,当即就给他做了解释。目前勤王各部最艰难的就是山西军了,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勤王心切,出兵又太过仓促,根本就没做好准备,军中也没携带什么粮食,就连干粮都没带足。

  原本以为到了京师就有补充,可到了京师朝廷对他们根本不管不顾,因为京师外围讨要粮食的部队实在是太多了,抠门的崇祯皇帝和朝中那些大臣们在这件事还要克扣,上下抠抠搜搜,再加上还有人中饱私囊借机敲诈勤王军,自以为军中自然有存粮,等一等也没什么,这些丘八饿上一顿反正死不了,所以当山西军抵达京师后并没有马上给与粮食,后期拨下的粮食也是少的可怜,根本不够吃的。

  最近三日里,山西军非但缺少粮食,还不断被调换驻地,三天里居然换了三个驻地,让山西军上下苦不堪言。如今军中隐隐有些不稳,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哪里还坐得住?只能派人找黑云龙求助。

第514章 一只鸡引发的血案

  2024-07-13

  听了黑云龙的讲述,王荣心中很不是滋味,作为山西军队的一份子,自然天然亲近家乡人,何况他自己还是山西的卫所军户出身。

  虽然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的山西军不是潞州卫的军士,可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同乡,而且山西卫所相互间大多都有姻亲,拉扯关系起来多少都能搭上,眼下山西军已经断粮了,还给朝廷如此折腾,王荣心里很是生气。

  这一次来他倒是带了不少辎重,手里的粮食也暂时不缺,稍微挤点出来支援一下山西军还是可以的,如果早知道这个情况他或许早就出手帮忙了。想到这,王荣咳嗽了一声,正要开口说话呢,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突然外面传来动静,接着李佑的声音在帐外响起。

  “何事?进来说话!”朱慎锥开口道。

  话音刚落,李佑快步走了进来,见朱慎锥他们先行了一礼,接着就开口道:“黑帅,王将军,刚接到消息,山西军哗变了!”

  “什么!”李佑这话一出三人皆惊,情不自禁就站起了身。

  刚才他们还说山西军的事呢,可一转眼功夫怎么就哗变了?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哪里还坐得住?黑云龙和王荣当即就要出去打听情况,此时朱慎锥虽然心急却没跟着往外跑,他的身份特殊,而且在军中也没军职,在大营中没有问题,出去要碰上事就麻烦了,所以他虽然同样心急,更想搞明白情况,可理智让他留了下来,耐心等待黑云龙和王荣的消息。

  黑云龙和王荣暂离了军营,出去打听消息去了,朱慎锥耐心等着消息回来,直到晚上黑云龙和王荣这才回来,也带回了山西军的情况。

  山西军的确哗变了,而哗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粮。

  山西军远道而来勤王,抵达京师后朝廷一直没发什么粮食,山西军因为本没携带什么粮食,干粮也不足,很快就陷入了断粮的困境。

  为了从朝廷弄到粮食,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几次三番恳求上面发粮,可始终拿不到足够的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西军中的粮食早就吃光了,八千军士饿着肚子不算,还接连三天换了三个防区,把上下折腾的够呛。

  这一日,军士们实在是忍不住,再这么下去就要饿死了。他们千里迢迢赶来勤王,为国家打仗,谁想到连饭都吃不饱,朝廷更不把他们当成人,这些日子下来军士们如何还能容忍?为了填饱肚子,几个大胆的军士决定自己想办法弄粮食去,所谓的自己想办法无非就是在京畿附近的民间找粮。

  民间找粮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去老百姓手里偷摸粮食,这时候什么都比不上填饱肚子更要紧。

  谁想这么一弄,却偷到了一个京官家里,几个军士偷摸了这个京官家中一只下蛋的老母鸡。

  这京官家中的管家发现自家的老母鸡居然被山西军给摸走,气的不行,仗着其背景直接找到附近驻扎的山西军中问罪。当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得知情况,询问经过后也是无话可说,毕竟作为朝廷的军队士兵去偷摸百姓的粮食是违背军纪,而且还把京官家的老母鸡给偷走了,这情况更是严重。

  原本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打算息事宁人,自己掏钱赔偿就是。可没想到这个管家居然仗势欺人,根本不把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看在眼里。口口声声说他们这些丘八简直胆大包天,知道这老母鸡是谁家的么?可是他们老爷的!而他们老爷又是谁么?是朝中的侍郎!

  你是巡抚又如何?是总兵又怎么样?见着他们老爷不一样要磕头赔罪?现在居然把老爷的老母鸡给偷走了,还杀了吃了?简直就是无法无天!这分明就是看不起他们老爷打他们老爷的脸!难道仅仅赔点银子就能了事?如果这样的话,他们老爷的脸面何在?京官的威风又在哪里?

  这个管家得理不饶人,嚷嚷着说自己不要银子,他今日非得要这些丘八们好看,谁偷了自己老爷的老母鸡,就得按照军律严厉处置,哪里能这样轻易放过的?

  按照军律处置?这不就是要偷鸡的几个士兵给这只老母鸡偿命么?要知道明军的军律可是很严格的,当年朱元璋时期就定下的军律,这种情况按照军律就是一个斩首死罪。

  可实际上这么多年过去了,明军的这些军律几乎都没人去遵守了,偷一只区区老母鸡这样的破事先不说事出有因,因为朝廷一直没有下拨粮食,大家饿的实在受不了了才这么干的。从这点来说,苦主找来赔点银子也就算了,而且就连巡抚和总兵都陪着不是,愿意掏银子赔钱,何必苦苦相逼呢?

  可也不知道这个管家脑子那根筋搭错了,死活不同意赔银子,非要用军律处置这几个偷鸡的士兵。无奈,巡抚耿如杞只能让人把偷鸡的士兵找来,跪在地上恳求对方原谅,可就算这样这管家依旧不依不饶,居然强要对方性命。

  这狗仗人势的管家如此所为顿时就激起了军士们的怒火,原本大伙就对朝廷如此对待心生不满了,现在还因为区区一只鸡居然就要人性命,这些当兵的人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当即,就有和偷鸡的士兵要好的几个士兵为自己兄弟出头,一怒之下哪里还能忍?直接拔刀就当场砍杀了这个耀武扬威的管家。杀了管家后,杀人者振臂一呼,喊道既然朝廷不给他们饭吃,他们总不能这样活活饿死吧!来为朝廷勤王居然落得如此下场?这京官家中一只老母鸡居然能抵自己兄弟几条性命?横竖都是死,现在人也杀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抢了京官的家,弄来粮食当个饱死鬼总比饿死鬼来得强!

  这些话直接就说到了许多人心里去,众人激愤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再加上大伙的怒气早已经积攒许久,哪里还能拦得住?转眼功夫,几百个士兵就朝着京官所在的村子冲了过去,还没等回过神的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阻拦呢,这些士兵就直接杀进了村里,抽刀子把京官家老小杀了个一干二净,家中粮食银子抢了个一空,走的时候还放了一把火,烧得半边天都红了。

  此事一出,很快京师那边就得知了消息,尤其是哪位被烧了家也死了人的侍郎更是愤怒不已,连忙把此事告知了崇祯皇帝,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添油加醋说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两人约束部下不力,还故意纵容部下抢掠杀人,简直罪不可赦。

  崇祯皇帝知道这事后很是生气,派人出城二话不说就把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给拿下,五花大绑捆住直接下狱。

  当知道巡抚和总兵都被捉拿下狱后,闹事的士兵们瞬间就傻了眼。他们没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就连堂堂巡抚和总兵这样大的官也被下狱了,一旦接下来追究到他们这些士兵头上,那么不得直接砍脑袋呀?

  越想越是害怕,再加上两个主将都被捉拿,整个山西军已群龙无首,山西军中几个中下级军官和下面的士兵碰头一商量,都觉得这一次勤王根本就不应该来。

  他们千辛万苦从远道而来,原本是为救援京师而来的。可现在所受到的一切待遇根本和想象的完全不同,不仅饭吃不饱,还要因为一只老母鸡的缘故杀他们的头,这样的朝廷何必再为它卖命呢?特娘的!谁爱勤王谁勤王,老子不干了!再不跑难不成坐着等死?跑吧!

  就这样,在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前脚被抓走后没多久,山西军就直接哗变,八千山西军一哄而散,不少人肆无忌惮地把附近的几个村子抢掠一空,抢掠之下因为遭遇抵抗凶性顿起,直接就拔刀子杀了不少人。

  一时间,不久前已被皇太极的八旗兵抢掠过一番的京畿周边又遭到了山西军的又一次抢掠,这一次因为哗变造成的抢掠破坏程度更甚八旗。等抢到东西后,这些乱兵头把抢的东西用包袱一卷身上一背,头也不回地就往山西跑了,等到黑云龙他们接到消息的时候,足足八千人的山西军大营已是一空,连根毛都没剩下。

  听完黑云龙和王荣带回来的消息,朱慎锥几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件事虽然表面上来看是山西军的问题,可实际上是朝廷先对不起山西军,如果朝廷能及时拨下粮食,也不乱折腾山西军,好好安顿这支部队的话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乱子?

  “回来的时候,京师有旨意下来,让我部去追逃散的山西军。”黑云龙苦笑道。

  “黑帅,你不会真派兵去追吧?”

  黑云龙摇摇头:“派肯定是要派的,毕竟朝廷那边要做一个交代,不过做到什么程度就难说了,哎,这件事要论起来也不能全怪这些弟兄,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黑云龙如此说道,王荣在一旁表示赞同:“朝中这些官儿都是混蛋!如不是他们苦苦相逼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依我看,再这样下去今天这事只是开头,弄不好还会发生。”

  王荣这句话一出,众人不再说话,可大家脸上的忧色却是显而易见,因为王荣说的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

  第二日,因为山西军哗变一事,被捕的山西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直接被下旨处死。崇祯皇帝分明是要用杀伐手段震慑诸军,告诫他们如果控制不好自己军队,那么这两人就是前车之鉴。

  可崇祯皇帝根本没想到他这样做非但没起到作用,反而更让各地的勤王军对朝廷大失所望。因为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山西军为什么会哗变的原因朝廷始终没有解决,而各部队也始终面临这样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隐患依旧存在。

  就在耿如杞和张鸿功被处死后仅仅三日,延绥军也出事了,出事的原因和山西军几乎类同。接着过了没多久,甘肃那边突然也传来消息,甘肃的勤王军在半路上哗变杀了主将,部众直接造反。一时间勤王军各部军心不稳,崇祯皇帝接连不断收到各部的坏消息,不断有勤王军不是因为哗变散去,就是因为哗变造反杀官,这位皇帝直接就傻眼了。

第515章 出尔反尔

  2024-07-13

  这时候崇祯皇帝才反应过来他之前的错误,因为太过担忧京师安危,他把所有的勤王部队全部集中到了京师,可却没有提供足够的粮食,妥善安置好勤王各部,而且又自作聪明地怕这些部队闹事,弄出了不断换防的馊主意来。

  现在恶果出现了,山西军和延绥军先后哗变,除去这两部外,其他各部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更令人惊恐的是还没赶到京师的甘肃边军,居然在半路上哗变杀官,先干掉了领兵主将,接着又占据了县城杀了县令和城中官员,最后那些乱兵直接甚至还扯出了反旗造反去了,这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听闻过的事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怎么能坐得住?如果说他之前是担心勤王部队太少,他在京师不安全。那么现在的他开始担心勤王部队太多,自己在京师同样不安全了。

  一旦城外的勤王部队和甘肃军一样全部哗变造反,直接掉头杀进京师来可怎么办?要知道外面的勤王部队取出已经逃散的山西军和延绥军,还有足足八万多人呢,而且这些部队大多都是精锐的边军,就算是卫所军也是卫所军中比较能打的,假如这些军队联合起来造反,以京师内的京营力量根本就挡不住,一旦这种事真的发生,他这个皇帝屁股下的宝座还能稳?

  越想越是害怕,崇祯皇帝连忙找来内阁阁老和兵部尚书商议,众人赶到皇宫一碰头,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心里都在暗暗叫苦,可要说应对办法却有不同意见。

  有人说尽快解决城外部队粮食问题,让朝廷先满足各部的粮草需求。

首节上一节221/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