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222节

  还有人说派官员出城安抚各部,如果粮食不够就先给点银子,不管如何稳定是第一位的。

  还有人提议眼下京师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勤王部队,听说还有几只勤王军还在半路上,等他们来了更是麻烦,倒不如传旨让未到的勤王军回去再说,反正现在皇太极已经离开京师正在攻打山海关,京师最危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何必继续留这么多部队在京师呢?

  这话一出,得到了大部分人赞同,兵部也表示同意,建议崇祯皇帝解散一部分勤王部队,以减少城外不稳定因素。此外,之前孙承宗不是说希望京师的勤王部队调集一部分北上么?不如把从中抽出部分交给孙承宗来负责,让他们去北边和建奴交战去。

  只要这些部队给了孙承宗,那么接下来如何安置他们就是孙承宗的事了,京师这边也能甩掉这个包袱。

  听着众人的话崇祯皇帝觉得有几分道理,他琢磨了一下决定这些建议都可以采纳,当即崇祯皇帝就下令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传旨给正赶往京师的勤王部队让其不必再来京了,直接掉头返回原来的驻地。

  第二件事是让部分已在京师的勤王部队迅速北上,或去通州,或去蓟州,交由孙承宗指挥。

  至于最后一件事就是对剩余的部队,除去黑云龙的宣大军残部和关宁军再加上两支情况较好的部队驻留京师外,剩下来的部队也让他们回去,如此就能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三个决定一出,众人表示叹服,异口同声说陛下英明,听着臣子们的赞同,崇祯皇帝不由得洋洋得意,心中对自己的这番操作很是满意。而且他还想到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大部分部队全部打发走后,京师这边就不需要再下拨粮食给他们了,就连之前承诺的军饷和赏赐什么的也可以借此机会赖个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朝廷不就省下钱粮了么?他崇祯皇帝简直就是个大聪明,如此好办法这全天下也就他能琢磨出来。

  崇祯皇帝的决定是否有问题?是不是有不足之处?无论内阁还是兵部这些官员其实心里都很清楚,可偏偏没有一个人去提醒他。大伙都知道这位皇帝是什么玩意,自视甚高又刚愎自用,疑心病极强还喜欢自作聪明。

  眼下外面的勤王部队的确是个麻烦,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可不容易,反正皇帝都有决定了,何必再去劝阻和提醒呢?如果一个不小心惹恼了崇祯皇帝,非但会让他生气,说不定对方顺势把这个活丢给自己来干,这不是要了老命了么?

  这活可不好干啊!如果朝廷钱粮充裕,皇帝头脑清醒的话问题还不算大,可现在崇祯皇帝都已经摆出这种态度了,自己再去费力不讨好干嘛?大家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又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官场老油子,绝对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强出头,何必呢?又何苦呢?

  就这样,仅仅半天时间朝廷就确定了对勤王各部的意见,随着京师的旨意下达,城外的勤王各部很快就接到了命令。

  当这些命令送到各部主将之手的时候,大家全都傻眼了,他们绝对想不到朝廷会是这样,更想不到自己带兵千里迢迢赶来勤王救驾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带兵勤王再怎么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现在倒好什么好处都没捞着就给打发走了?来时容易,回去可难,大部分军队都缺粮,靠自己一双腿走回去先不说路程长短,问题是没有粮食让他们怎么回去?

  至于北上和孙承宗合兵?这就更扯了!谁不知道现在孙承宗正带着部队在和建奴拼命呢?朝廷一不给粮草,二不给银子,就靠一张嘴皮子上下一翻就让他们去北边打仗?简直没把他们这些丘八当人啊!

  一时间,各部都是怨气冲天,从上到下对朝廷极为不满,可皇帝的圣旨就在那边,许多人也没办法,无奈之下在继续讨要粮草和银子无果的情况下只能按着圣旨的要求去做,可朝廷包括崇祯皇帝怎么都想不到,正是他们这样的操作接下来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

  几日后,一些部队陆续离开京师,有的北上,有的从来路返回。但过了不多久就有不好消息不断传来,那些部队除去一部分顺利返回或者去了孙承宗那边外,居然有不少部队在半道上直接哗变了,哗变的后果很严重,哗变的士兵非但杀掉了主将后掠夺地方,和当初的山西军一样一哄而散,甚至还有直接聚兵造反的。

  这些军队摇身一变就从明军成了大明的反贼,给地方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虽然地方得知消息后派兵镇压,但效果并不好,随着这些造反的乱军被打散逃走后,给大明天下留下了很深的隐患。

  一个月后,京师周围的勤王部队从最初的十万人减少到了四万多人,剩下的部队中包括黑云龙的宣大军和关宁军,还有就是王荣的潞州卫军了。

  不过王荣的潞州卫军也打算走了,看朝廷的意思继续留在这样也是没有意义,而且北边的仗越打越是激烈,孙承宗率部死守住了山海关,皇太极多次猛攻山海关都没能打破关城。

  与此同时,孙承宗也没坐以待毙,他命令马世龙等部联合北上的勤王部队攻打遵化和遵化附近的几个要地,蓟州到遵化一线是皇太极来时的通道,现在蓟州已在明军控制下了,而遵化却在皇太极的手里,既然你皇太极打算打破山海关从山海关返回,那么孙承宗就不让你如意,他要死守山海关的同时让其他部队去打遵化,给皇太极来一个狠的。

  换句话来说,就是你打的,我打我的。

  孙承宗倒要看看谁能忍不住,如果你皇太极先一步拿下山海关也就罢了,假如山海关一破,辽东防线瞬间全部崩盘,在山海关的孙承宗已存了和山海关共存亡的决心。

  可一旦皇太极拿不下山海关,反而让孙承宗的部队先一步打下遵化的话,那么皇太极的处境就很危险了。因为遵化没了,皇太极就失去了退路,再加上山海关又在孙承宗的手里,皇太极的八旗大军就被孙承宗两面夹击,局面彻底改变。

  所以双方这时候已经没了多少选择,无非就是看谁先拿下攻击目标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是一攻一守,打得极为辛苦,皇太极多次进攻始终没能拿下山海关,而马世龙的部队也始终没能打下八旗驻守的遵化。

  不过相比皇太极,明军毕竟是本土作战具有优势,虽然马世龙没打下遵化,可在打遵化的同时却拿下了遵化附近的几个要地,其中就包括靠近长城的关口,假如皇太极继续和孙承宗这样拉锯作战的话,那么接下来胜利的天平会逐步从皇太极那边向孙承宗这边转移,这对皇太极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这时候皇太极不得不考虑后续方案,因为山海关始终打不下,而自己在遵化的退路又是岌岌可危,此外还有之前直隶被打散的明军已渐渐被组织起来了,为了保护家园和八旗游击作战,不断骚扰八旗的后方,也给皇太极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皇太极终于下定决心从山海关回师,全军撤回遵化,当得知皇太极的军队回师方向后,在山海关镇守的孙承宗哈哈大笑,虽然他一身倦色满目沧桑,可这笑声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他清楚自从战事很快就要结束了,皇太极终于忍不住要退兵了。

第516章 回师

  2024-07-13

  王荣的潞州卫今日开拔,准备返回山西。

  朱慎锥和王晋武等人这一次会跟着王荣一起回去,毕竟京师这边已经没有了什么战事,孙承宗在山海关拖住了皇太极,接下来继续爆发京师保卫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而且朝廷因为各部哗变的缘故,已经命令各地勤王部队离开,王荣的潞州卫军继续留在京师也没必要,所以在和黑云龙告别后,朱慎锥跟着王荣的部队就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来的时候是崇祯二年年末,而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三年春季都快过了,这一次来京师就连过年也是在城外大营过的,前后经历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虽然这一次冒了风险,可收获同样也很大,尤其是这一次战事朝廷的应对和操作,再加上崇祯皇帝的多次决策失误,让朱慎锥清晰地看清楚了大明虚弱的真相。

  此外就是各地明军的战斗力和八旗的情况了,这些如不是亲身经历过是很难有所感悟的。至此,给朱慎锥带来了极大收获,也让他更清楚了解到了这个帝国真实情况。

  至于王荣那边,除了把朱慎锥和王晋武等安然带回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捞着。白白带兵跑了这么一趟,还贴进去不少钱粮。

  更让人生气的事因为山西军的哗变缘故,差一点还把王荣也给牵连了进去,要不是黑云龙向朝廷给王荣做了解释,京师内的张锡钧又找了门路托人递了话的话,说不定那个不长眼的家伙就把王荣和哗变的山西军牵扯到一起了,崇祯皇帝万一大怒之下派人抓了王荣,那么朱慎锥绝对不可能袖手旁观,弄不好直接起兵反抗。

  亏得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也避免了朱慎锥提前发动。不过也因为如此,朝廷事后没给王荣半点好处,别说赏赐了,就连官都没给王荣升,轻飘飘几句话就把潞州卫给打发走,这让朱慎锥心中很是恼怒。

  其实对朱慎锥包括王荣本人来说,赏赐不赏赐的其实不重要,作为潞州卫指挥使,王荣的独立性很强,在潞州卫这一亩三分地上,几乎是想干嘛就干嘛。

  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王荣在,羊头山和赵屋岭两处才能成为朱慎锥的基地,也依靠着潞州卫的地理位置,私盐和货物的走私贸易做的红红火火,给朱慎锥赚了不少。

  一旦从潞州卫调走,哪怕继任山西总兵也没有当这个指挥使更好。

  前面说过,指挥使是卫所长官,总兵其实是大明军队的职务军职,两者虽然在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已渐渐有重合的迹象,可在军中实际上依旧有着区别。

  作为卫所最高长官,指挥使不仅掌军还掌握着卫所地盘,凡是卫所管辖范围都是指挥使说了算。而总兵之职虽然品级比较高,大致相当于都指挥使,可问题在于总兵只有军队的指挥权却没有地方插手民政的权利,而且如真的算下来,卫所兵额全满的话,其兵力其实并不亚于普通的总兵,所以无论对王荣或者朱慎锥来说,当山西总兵还不如继续当这个潞州卫指挥使呢。

  不过就算是这样,朝廷给不给赏赐,升不升官和自己需要不需要完全是两码事。

  作为大明朝廷,尤其是大明的皇帝,崇祯皇帝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体现一个上位者对下属的信任和重用,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手段。

  就和公司的老板一样,当员工拼死拼活为公司创造利润,甚至挽救公司危难之中,你这个当老板的再怎么着也得表现一二吧?无论是给下属升职或者加薪,又或者发点奖金什么的,总归是一个态度。可现在倒好,京师没事了,你这个当老板的用完人就把人当擦过的抹布随便一丢,连点表示都没有,更是一毛不拔,下面的员工能满意?

  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想过他这么干会是什么后果,或许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勤王各部将领和士兵的想法。在他的眼里,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他作为皇帝无论什么都是对的,而你们这些臣民们按照他皇帝的旨意去做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王荣和他的潞州卫怎么来的就是怎么走的,就如诗中所言“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也就罢了,等打发完各地勤王军后,京师就留下了两支部队,一支是黑云龙的宣大军,另一支就是祖大寿的关宁军。

  实际上自关宁军返回京师后并没参加几次战斗,满桂大营被袭击的时候,祖大寿也没有全力去救援,只是派了部队装了下样子,直等见到皇太极的八旗开始从乱成一团的大营陆续撤退时,关宁军这才做出了救援友军的姿态。

  再之后,关宁军一直留在驻地没有再和八旗交过手,从实力保存和战斗力各方面来看,关宁军是勤王诸军中最强的。按理说当初孙承宗离开京师去通州的时候,还有后来他带着马世龙和辽军诸部在北边再开战端,从而把皇太极从京师附近吸引走之后,关宁军应该跟随孙承宗直接北上,以关宁军的战斗力和关宁军所拥有的铁骑,有这么一支部队在手,孙承宗对付起皇太极会轻松不少。

  可惜崇祯皇帝偏偏就压下了孙承宗的调兵建议,只从勤王部队中抽调部分给孙承宗,死活不肯放关宁军走。至于崇祯皇帝这样做究竟是怎么想的,谁都无法搞明白,朱慎锥琢磨了半天觉得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担心关宁军到了孙承宗的手中后孙承宗实力大增,崇祯皇帝怕孙承宗是下一个袁崇焕,为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以京师防务为重理由强压关宁军留在京师,不肯放关宁军离开。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偏偏崇祯皇帝既要用人又要疑人,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在缺少最强大的关宁军情况下,孙承宗在山海关和遵化和皇太极打得很是辛苦,不过孙承宗终究是孙承宗,他依靠手中仅有的兵力死守住了山海关,同时又派兵威胁到了皇太极的退路。

  在久攻山海关不下的情况下,皇太极生怕后路被断,而且这时候他带兵到大明已有好几个月了,随着时间长久,手下的八旗各部也有了厌战的情绪,他们在大明腹地掠夺了大量物资和人口,既然拿不下山海关,又打不下大明的京师,继续留在这里干嘛呢?还不如早早退兵回去。

  各方面的原因促使皇太极最终做出了退兵的选择,从山海关回军后,皇太极就召回了在各处的八旗部队,往遵化方向撤退。回到遵化,皇太极带兵又和马实龙打了两仗,不过这时候马世龙已得到了孙承宗的命令,转攻为守,不给皇太极有可乘之机。

  见没办法短时间击败马世龙,孙承宗在山海关那边的军队随时会西进和马世龙合兵,皇太极只能下令全军撤退,放弃遵化从来的关口退往草原。得知皇太极撤军的消息,孙承宗命令各部不得追击,稳步前进先收复遵化再说,避免皇太极来一个回马枪。

  就这样,半个月后皇太极的八旗大军全部撤出大明地盘,从草原绕道返回辽东,而这时候孙承宗也收复了遵化,兵不血刃拿下了之前被攻破和占领的关口,至此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事终于结束了。

  皇太极撤退后的消息传来时,朱慎锥等人已经从直隶进入了山西地界,离潞州卫已不远了。

  得知消息,朱慎锥并没意外,因为这个结果是注定的,早在孙承宗带兵拿下蓟州,又兵锋直指遵化的时候,皇太极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京师回师和孙承宗作战。

  接下来在没能攻破山海关后,皇太极的选择只有最后一条路了,那就是主动撤军。

  所以说,这个结果早就在朱慎锥的预料之中。可惜的是孙承宗虽然用他的办法守住了京师,也解决了入侵的八旗问题逼迫对方退兵,但因为崇祯皇帝的缘故的他计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事实,如今八旗实力依旧完整,反而明军这边损失惨重,别看皇太极这一次没能如愿,可他在大明的收获却是巨大的,而且未来说不定哪天皇太极会和这一次一样再来打大明,辽东战事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这种结果朝中的大佬们自然也看得出来,就连崇祯皇帝也明白这点。所以得知皇太极退兵后,崇祯皇帝先是松了口气,接着就不由得心中愤怒不已,在他看来之所以会造成这一切,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在狱中的袁崇焕。

  当初自己如此信任袁崇焕,几乎对方要什么给什么,可袁崇焕又是怎么报答自己的?平辽平辽,居然成了现在这个结果,袁崇焕不仅辜负了自己信任,更有欺君之罪,不处置袁崇焕,实难消自己心头之恨。

  但要处置袁崇焕,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宁军的问题。关宁军眼下还在京师外,领兵的大将是袁崇焕的心腹祖大寿。崇祯皇帝在接到外患已解决的军报后,终于下了旨意让关宁军返回辽东,不过这时候他不是生怕孙承宗掌握关宁军的时候了,崇祯皇帝秘密给孙承宗去了旨意,让孙承宗接到关宁军后对其进行约束,此外崇祯皇帝还新任命了一个辽东总兵,这人是吴襄。

  虽然吴襄和祖大寿是亲戚,两人关系向来密切,不过吴襄和祖大寿不同,相比祖大寿吴襄这人更圆滑老道,也对朝廷多有敬重,崇祯皇帝见过一次吴襄,对他这人的印象不错,这一次任命吴襄是用吴襄来分祖大寿的兵权,而且因为他们的亲属关系再加上私交,这个任命下达后,祖大寿也不会有什么太多想法。

第517章 凌迟

  2024-07-13

  结果和崇祯皇帝预料的差不多,还别说崇祯皇帝这人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从来不缺,他这一招的确拆散了关宁军,导致关宁军的指挥权由原本祖大寿一人到了祖大寿和吴襄两人手中。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关宁军中最强悍的关宁铁骑落到了吴襄手里,吴襄直接任命自己的儿子吴三桂作为关宁铁骑的实际统兵将领,并有了守备之职。

  说起吴三桂,这一次己巳之变吴三桂就在关宁军中,祖大寿的妹妹是吴襄的续弦,从这点来说吴三桂喊祖大寿一声舅舅绝对没有问题。虽然不是亲外甥,但祖大寿对吴三桂很好,不仅带着年轻的吴三桂上战场,并让他跟随自己左右,还让他在关宁铁骑中担任前锋委以重任。

  吴三桂也不负年少英雄,他在辽东将门中的名气不小,被许多人视为年轻一代最为杰出少年将领。

  所以当吴襄成了辽东总兵,又把儿子任命为关宁铁骑的实际统兵将领时,祖大寿丝毫没有反对,反而帮他在关宁铁骑中站稳脚跟,帮助良多。

  在处理完祖大寿和关宁军后,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向袁崇焕动手了。

  现在皇太极的八旗兵已经返回辽东,祖大寿和关宁军的问题也处置了,京畿之地战火已经平息,崇祯皇帝可以肆无忌惮地做自己早就要做的事,朝袁崇焕下手。

  对袁崇焕,崇祯皇帝已经是狠到了骨子里,如果不杀掉袁崇焕,那么自己这个皇帝就没了丝毫威望,更会被天下人所耻笑。

  而且因为皇太极带兵来攻,前后好几个月让整个北直隶到处都是战火,京畿之地损失更是惨重,京师附近的好些地方被八旗兵掠夺烧杀,百姓们对建奴是恨之入骨,所以在大家看来,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前蓟辽督师袁崇焕,袁崇焕不仅是无能,而且还是国贼,如果不是他,建奴怎么会打到大明腹地?大明百姓又怎么会家破人亡落到如此下场?

  面对这一系列的指控,袁崇焕对许多问题根本无法解释,尤其是朝廷中有人又一次把他擅杀毛文龙的事也拿出来说,这让袁崇焕也没办法狡辩。

  袁崇焕知道自己做了不少错事,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可袁崇焕心里也委屈,因为他从来没有背叛大明的想法,而他所做的一些仅仅只是为了辽东战局整体着想,只是过于急躁,能力不足,没有做好罢了。

  至于引建奴入侵大明这个罪名,袁崇焕更是矢口否认,他当场提出自己早在皇太极入侵大明之前就向朝廷指出蓟州到遵化一线的问题,并且警告过朝廷建奴可能会通过这个薄弱区域进攻大明,还建议朝廷在遵化增设团练总兵,以防备建奴由蒙古南下。

  结果也和袁崇焕预料的差不多,皇太极正是从这个地方打开缺口攻进大明的。如果当时朝廷能够重视袁崇焕的提醒,提前做好安排的话,根本不会有后来的事发生。至于之后他带着关宁军先一步建奴来到京师更和引路没半毛钱关系,因为他得知皇太极的八旗兵进军速度极快,已经朝京师赶来了,为救援京师他这才拼命赶路先一步抵达,目的是要赶在皇太极抵达京师前拦住对方,做好京师防御,如果这也算错,他袁崇焕死也不服,打仗情况千变万化,自己作为统帅必须先确保京师安全,难道早敌人前一步抵达京师就是罪过?

  虽然袁崇焕的反驳有几分道理,可这个时候任凭袁崇焕如何都已没有用处了。因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崇祯皇帝要杀袁崇焕,袁崇焕是真的冤枉还是假的冤枉已经不重要了,己巳之变的起因是因为袁崇焕作为蓟辽督师没能防御住建奴,给建奴有机可乘,仅此一点,袁崇焕就算不得冤枉。

  如同走程序一般的三法司会审很快结束,朝廷最终以谋判罪判处袁崇焕死刑。

  不过这个结果崇祯皇帝并不满意,直接给与驳回。

  三法司的官员马上领会了崇祯皇帝的想法,改判袁崇焕谋反大逆罪判处凌迟,这一次崇祯皇帝还是不满意,继续驳回。

  这一下就让三法司为难了,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要杀袁崇焕的决心,可现在都已经从处斩判为凌迟了,崇祯皇帝怎么还不满意呢这凌迟已是最严厉的罪罚,朝廷没有比凌迟更严了,这如何是好?

  这时候,有一个官员提议道,是不是因为罪名的缘故让皇帝不满意呀?这句话一出大家眼前都是一亮,顿时茅塞顿开,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过了几日,三法司再一次做出了判决,除了之前的罪名外,还有“市米资盗”“谋款斩帅”“纵奴入犯”“顿兵不战”“遣散援兵”“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等罪状及凌迟的判决递交给崇祯皇帝。

  看到这个结果,崇祯皇帝这才表示满意,第二日早朝,他拿出三法司的判决结果向百官宣告,百官听后都表示赞同处置袁崇焕,就此崇祯皇帝点名让刑部侍郎涂国鼎出宫监刑,同时下旨袁崇焕的其兄弟妻子流放二千里。

  当日下午,西市行刑,被渔网绑着的袁崇焕由刽子手进行凌迟之刑,此刑可谓残酷之极,袁崇焕被足足割了足足3543刀,不过这个刀数是凌迟之数,实际上袁崇焕从行刑开始到咽气只有小半日的时间,所割大约也就几百刀而已,至于后面的三千多刀完全就是补数了。因为京师的百姓对袁崇焕的痛恨,无数百姓自愿花钱要买袁崇焕的血肉,其肉价居然卖到了一钱银子一条,拿到手后就放进嘴里大嚼,边嚼边痛骂不已。

  可怜当年春风得意手握大权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几乎被割成了骨头架子,血肉全被百姓给抢食一空,落到如此悲惨下场。

  如果袁崇焕知道自己会是这样下场,他会不会临死前后悔擅杀了毛文龙?又或则后悔没有听孙元化的建议不带兵救援京师,而是趁皇太极入长城后反道而行,直接进攻辽东呢?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过去了,也许他死前后悔过,也许已来不及后悔,随着袁崇焕的死,己巳之变也算彻底平息,大明似乎也渐渐恢复了以前的平静。

  袁崇焕死后,他在宁远的妾阮氏、两名幼女、族侄袁兆晰以及十五名家仆被流放,老家的老母因为年龄大免流放、其妻投水殉死,其他亲属被流放福建邵武,亦不知所终。

  不过有一人却是例外,这人就是袁崇焕的弟弟袁崇煜。

  袁崇煜这家伙在辽东听到自己兄长被下狱的消息顿时感觉不妙,没过多久这小子就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跑路。

  对于自己这个兄长,袁崇煜虽然是有感情的,可感情再深也敌不过自己的性命。作为袁崇焕的白手套和代理人,袁崇煜太清楚这些年靠着自己哥哥袁崇焕的背景做了什么事了,别说其他,仅仅偷卖军粮给建奴,光这一件事就够要自己脑袋了。

  袁崇焕在位,一切都没问题,袁崇焕自然可以护得住他。可现在袁崇焕本人都被皇帝下狱了,一旦查出来这些破事,自己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常言说的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是兄弟呢。察觉到情况不妙的袁崇煜二话不说,趁人不注意直接就给袁崇焕来了个卷包会,把袁崇焕的财产大部分全卷走了,带着自己多年赚来的银子直接出海,从此再也没了下落。

  有人说袁崇煜去了辽东投靠了皇太极,也有人说袁崇煜出海后掉头南下,跑到老家广东那边找了个地方藏匿了起来,还有人说袁崇煜是去了海外,改姓换名去了吕宋,甚至还有传闻袁崇煜所坐的船遭遇了风浪,连人带船沉入海底……。

  林林种种,谁也不知道究竟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反正自袁崇煜失踪后就再也没人见过他,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作为新的蓟辽督师重整辽东防线,意图按照他的战略部署恢复之前辽东防务,避免建奴再来进攻大明。

  不过孙承宗虽然有威望,也有能力,可惜现在的皇帝不是他当年的弟子天启,而是崇祯。

  和天启皇帝相比,崇祯皇帝无论能力还是魄力都远不如,更重要的一点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手中有一个大杀器就是魏忠贤,依靠魏忠贤天启皇帝不仅能掌控住朝野的力量,更能弄到足够的军费,而崇祯皇帝在杀掉魏忠贤后对谁都不信任,亲自上阵事事要管,却事事管不好,还时常被文官集团所糊弄,至于军费就更不说了,现在大明的财政已在崩溃边缘,崇祯皇帝根本就弄不到什么钱,自然也拿不出足够的军费给孙承宗了。

  在这种情况下,孙承宗再能干也没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他能做什么?在皇太极退兵之后,孙承宗一方面调整关宁军各部,另一方面亲自巡视辽东防务,这一视察下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孙承宗给崇祯皇帝上了奏折,提出了八项条陈,并且希望朝廷能尽快拨款六十万两银子给他重整辽东军备。

首节上一节222/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