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113节

  “对了,如路上银子花完了,你可去锦衣卫衙门求助,这是你周大哥的私人腰牌,他是锦衣卫千户,这腰牌在手各地锦衣卫衙门多少能卖点面子,拿腰牌去求助,一般来说不会拒绝。”

  说着,朱慎锥又取出一个比巴掌小些的腰牌放在一起,伸手朝徐宪成那边推去。

第246章 成就

  2024-07-13

  看着桌上的东西,徐宪成略迟疑了下就表情释然,他并没有推辞,直接把这些收了下来。

  朱慎锥的好意他心里明白,何况朱慎锥给他的这些的确有用,毕竟游学不是游玩,这一次游学徐宪成准备去各地走走,一来一去起码一年时间,说不定还会更久。

  下一次科举是两年后了,徐宪成准备等离乡试前半年才准备回来,在外这么久的时间,不做准备是不行的。

  徐家只是小康之家,徐宪成游学虽自己做了准备,但算下来盘缠还是有些不够。原本徐宪成打算回平顺后找同窗借点钱,另外还做好了游学路上顺便带点货物去南方,靠贩卖赚取路费的想法。

  不过现在用不着了,朱慎锥直接给了他这些,虽说不多,可节约着花供游学却是足够了。有这些银子他的游学计划就顺利的多,更何况还有一面周安民的腰牌,这可是好东西,万一出门在外有问题,找锦衣卫求助能省却许多麻烦。

  见徐宪成收下这些,朱慎锥这才放了心。另外朱慎锥告诉徐宪成,这一次回平顺他准备好了给徐家礼物,到时候让徐宪成带回去。随着礼物之外还有两头驴,其中一头给老丈人平日代步,另一头徐宪成不是要游学么?正好也派得上用处。

  倒不是朱慎锥不想多给徐宪成些银子,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给多了带着也不方便,而且身上银子多了在外容易被人盯上,四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只要不大手大脚,足够徐宪成游学的花销了。

  至于驴子也是朱慎锥特意考虑的,朱慎锥的恒通商行这边马匹不少,毕竟商行和蒙古人有着合作,蒙古部落里马这种玩意不稀罕的。但朱慎锥没有给马只给了驴子,考虑的是马在大明是军需物资,在山西这边不担心,可一旦去了其他地方,一个文弱书生带着马上路太引人注目,更是招来麻烦。

  至于驴子就没问题了,骑驴外出很是寻常,而且相比难以伺候的马儿而言,驴子更好打理,无非就是走的慢些罢了,可游学又不是赶路,骑驴慢些反而更稳妥。

  新年过去,天启三年也来临。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热闹的元宵过后,徐宪成也准备离开平阳了。

  见弟弟要走,徐静秋心里很是不舍,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弟弟不可能一直住在家里,毕竟现在自己不是徐家的女儿了,而是朱家的媳妇,作为小舅子来做客是没问题的,可一直住着也不是一回事。

  而且徐宪成接下来还要去游学,徐静秋明白自己这个弟弟心中的志气,哪怕她心里再有担忧,却表面上却不显露出来,反而笑呵呵地帮着弟弟准备行李。

  知道妻子心里所想,朱慎锥好言安慰了她几句,又在她耳边轻声说了自己的安排。听了朱慎锥的话,徐静秋这才放下心来,同时对自己丈夫如此细心安排自己弟弟不由得感动。

  十六那天,朱慎锥夫妻送徐宪成,一直送到了城门口。

  徐宪成让他们不用再送了,他出了城直接沿着官道走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到平顺。如今天气还没回暖,这冰雪都没化呢,外面风大,姐姐又生产不久,风吹多了不好。

  就这样,徐宪成挥手和朱慎锥他们道别,上了一头驴,另一头驴载着给徐家带的礼物和行囊,慢慢朝着官道远处而去。瞧着自己弟弟的身影渐渐越远,慢慢消失不见,徐静秋终于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放心吧,小弟这次游学不会有事,我已经给姐夫去了书信,他会安排人暗中照料。”握着徐静秋有些冰冷的手,朱慎锥柔声对妻子道。

  徐静秋点点头,在朱慎锥的陪伴下回了家。到了家中,就听到孩子在啼哭呢,刚才还牵挂弟弟的徐静秋一下子就把其他事抛到了脑后,连忙快步进了屋,一看孩子这不是睡醒了饿了么?把孩子抱在怀里喂孩子吃奶,小家伙大口吃着,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无奇,随着春天的来临,天气也开始渐渐变暖。

  其中朱慎锥抽空去了一趟赵屋岭,看了看那边的情况。因为冯铨来山西的缘故,朱慎锥已好几个月没去赵屋岭了,虽然其中有书信来往,他也知道赵屋岭这边一直按照他的计划在顺利进行着,可有些事光是书信是不够的,还得亲眼去看一看。

  到了赵屋岭一看,果然如同书信中所写的那样,如今的赵屋岭相比最初的变化可不小。

  现在整个赵屋岭按照计划已有了完整的模样,无论是开荒的百户所还是矿山,都已颇具规模。

  虽然因为冬天的缘故,田地和矿山停歇了两个多月,可现在随着春天的来临一切井井有条地复苏。

  今年的开荒和田地耕种要比去年更多些,因为多了些从草原上运来的牛马,开荒种植的人力效率更提高了不少,只要老天爷不乱发脾气,想来今年秋收会很不错,就像去年那样,虽说这边才刚刚开始,可收获时去掉百户所的自用,再加上卫所的分拨等等,朱慎锥这边还是有所结余。

  这一切都是好的开端,想来等到今年过去,不光是赵屋岭,还有羊头山那边都能积攒不少粮食下来。

  不过这远远不够,朱慎锥很清楚这几天大明问题不大,可再过些年,明末的连年大旱就要来临。

  这场大旱是500年来从未有遇的,大明十五行省都遭遇了大旱,而且持续了足足五年时间。

  南方还好些,毕竟南方河流水系发达,哪怕再干旱断流的也只是一些小河小溪,大江大河还是有水的,虽然困难毕竟还没达到最严重的情况,对于农业的冲击也没到彻底摧毁的地步。

  可北方就不行了,北方本就不如南方水源发达,一两年的干旱还能熬熬,可连续五年的大旱给整个北方的打击是破坏性的。随着大旱的持续,整个北方许多地方用一句“赤地千里”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尤其是大旱带来的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使得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能力靠自己活下去。

  这也是明末大乱的起因,没了吃的人活不了,为了活命只能造反。朱慎锥虽然对历史不是太过了解,可明末的大旱却是听说过的,他并不知道真正发生的时间段,可现在提前做好准备,尽量储蓄粮食,这是朱慎锥唯一能做的。

  工坊那边发展的不错,赵大是个做事的好手,自从把他放到工坊管事,又给他谋了个官身后,赵大做起事来尽心尽力,为朱慎锥办事比他给自己家做事还上心几分。

  在赵大的用心下,工坊稳步发展,眼下已颇具规模。工坊除了冶炼之外,器具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规模,相比最初产量提升了许多倍。

  在工坊走动,看着仓库里摆放整整齐齐的那些东西,朱慎锥心中很是满意。这些东西各式各样的都有,除了铁锅、锄头、斧子、锯子等普通铁制品外,还有枪头、刀剑这些军用器械,甚至连鸟枪、火枪这些也有,其中还有两门仿制的佛郎机炮。

  不过赵大告诉朱慎锥,这佛郎机炮还没最终定型,现在仿制的只是依造从卫所那边运来的佛郎机进行一对一地打造。不过打造下来的效果并不好,倒不是工艺的问题,赵大的手艺是非常不错的,赵屋岭这边也有专业的匠户,仿造这玩意不算太难。

  可不管是仿造出来的或者是原本那门从卫所弄来的佛郎机,在使用中不尽人意,这个情况按照老金等人的说法,是卫所的佛郎机本就不是正宗的佛郎机,原本就是仿造品,而且制造时粗制滥造只能勉强使用,按照这个程度再进行仿造,哪怕做的再好先天也有不足。

  为此,赵大特意把老金等人请来,虚心请教之前戚家军使用的佛郎机炮是如何的。不过老金他们虽然用过却不是专业人士,他的身份是当兵打仗的戚家军,而不是工匠,东西好不好用了自然明白,可要说清楚里面的道道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就算这样,赵大还是从老金那边了解到了一些细节,再加上他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仿造时的摸索,赵大还是找到了一切窍门和法子,这些日子赵大已经开始自行设计和研究佛郎机的制作了,不过究竟能否完成,完成后的效果怎样,这都需要时间。

  除去这些外,还有两个好消息。

  一个好消息就是老金等人的练兵已有了初步成效,几个月下来在老金他们的操练中,一哨四队人已经有了模样,朱慎锥到赵屋岭特意去看过操练,和最初相比这些人已大不相同,站在操持上持械而立,令行禁止之下已有了几分强军的模样。

  尤其是当老金等人让四队分开,由王晋武等人各自为队长领军,进行演习厮杀的时候,随着号令和口哨的调动下,这些士兵摆开阵形,无论进攻还是转向都阵法变幻进退有度,相互之间打的你来我往喊杀声连天,看的朱慎锥更是喜上眉梢。

第247章 如何淬炼

  2024-07-13

  小半个时辰的演习完成,随着一声令下,队伍瞬间就恢复了最初模样,所有人整整齐齐列队站得笔直,散发着一副彪悍的气息。

  “好!真好!”

  见此,朱慎锥抚掌大笑,他没想仅仅半年时间老金他们就把人给操练出来了,要知道这半年前除了王晋武几个核心外,其余人基本只是泥腿子,虽然大多数人之前虽说是军户,却打生下来就没有当过兵更没上过阵,大字都不识一个,一开始别说如此了,就连列个队都没样子。

  而现在,这四队总共四十八人一个个都有了真正士兵的样子,看起来比后世完成军训的学生还强些,如此的变化怎能不让朱慎锥欣喜呢?

  当即,朱慎锥重赏了老金三人,受了赏的老金等人自然是高兴的,他们里这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如此么?而且朱慎锥的态度也证明了他当初的承诺,自己这几个月的辛苦也没白费。

  “谢六爷赏!”老金三人心里高兴,连忙谢过朱慎锥。

  朱慎锥乐呵呵地说这不算什么,既然请他们来,做的好就有赏,这不是天经地义么?而且自己也不是小气的人,只要他们能继续帮着练好兵,带出一支不亚于当年戚家军的精锐队伍来,别说区区这些银子了,再厚的赏赐自己也给得起。

  老金三人听了更是高兴,相互间交换了下眼神,各自都明白自己是碰到真正看重他们的贵人了。这些年来,他们三人在家乡虽说吃喝不愁,可当了大半辈子兵,尤其是跟着戚家军作战威震海内,却因为受伤的缘故无奈返回家乡退役,心中的失落却一直存在。

  而现在,他们三个废人居然还有被重用的一日,而且又亲手带出这么一支军队来,虽然这仅仅只是一哨人,加起来连五十人也不到,可这毕竟只是开端不是?而且有了这个好的开端,未来更让他们期待。

  心里高兴,老金同时也没忘记自己的职责,他告诉朱慎锥眼下操练只是初有成就,要说成功还远没到那个地步。

  别看这些人看起来进退有度,演习的时候相互间也打的有模有样,可问题在于演习是演习,上战场是上战场,这根本就是两码事。更不用说他们在配合和阵形转变中还有不少问题,外人看着似乎不错,可在他们三个老兵眼里,有些问题还远没到解决的地步。

  按照老金的说法,这些人还不能称为真正成军,要想真正成为和戚家军一样的强军不仅还要继续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上战阵磨炼。

  上战阵不是演习,那可是真正的厮杀,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充满血腥和暴力的。

  在训练中练的再好,也比不上真刀真枪干上几场。士兵只有上了战场,经过了战争的洗礼,通过这样的磨炼后才能真正被称为军人。而眼下,他们还差得远呢,看着模样再好,一旦上了战场面临真正生死关头手发抖脚发软,十分本事能使出三分就不错了,银样枪头,指的就是这样。

  “这倒也是……。”听了老金的话,朱慎锥默默点头,老金说的没错,见过血和没见过血是完全不同的,杀过人和没杀过人更是不一样的。

  朱慎锥清晰的记得自己第一次杀人的情景,那还是他最早带着王家村的兄弟们走私盐那会呢。

  当刀子砍到对方的身上,长矛扎进对方的躯体中,皮开肉绽血肉横飞的时候,人的心理和感触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次杀人,朱慎锥凭着一口气带兄弟们干翻了对手,但当时的情景还是因为对方太弱,或者说朱慎锥这边的武力太强。实际上朱慎锥事后是有几分害怕的,因为在出手后,他的大脑有一瞬间是完全空白,所有的动作都是靠着自己平日练武的习惯性和条件反射形成的,亏得对手不强,假如遇到的是几个真正的好手,最终躺下的是谁还不一定呢。

  而且杀完人后,朱慎锥的生理和心理也是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前一刻还好端端活蹦乱跳的人后一刻就倒在血泊中,死不瞑目的眼珠子瞪的滚圆望着自己,半张的嘴里残缺的牙齿如空洞般冒着血沫,似乎要说些什么……。

  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血腥味,自己手上、身上全沾染了对方的血污,浓浓的腥味直冲鼻,朱慎锥一个没忍住,抱着树干是吐的是稀里哗啦,就连王家村的其他几个兄弟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他们赢了,却一个个小脸煞白,同样蹲在地上呕吐不止。

  之后的几日,朱慎锥一闭眼就能清晰的看见被自己杀死的那人模样,好些日子连觉都没睡好,一晚上都无法入睡,哪怕他自我催眠效果也不怎么样。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久,直到第二次杀人后这才开始缓解。后来杀的人多了,死在朱慎锥手里的人有了好几个,朱慎锥这才恢复了心态,再也不受这样的困扰。

  朱慎锥亲身经历过这些,自然明白老金的话是对的。练兵不仅只是练基础,更要练胆略,而胆略在这种训练中是练不出来的,必须要经过真刀真枪的战争才能蜕变,要不然所练出来的兵平日看着没问题,一旦到了战场上根本就不中用。

  可问题怎么才能通过战争练兵呢?这支军队虽然规模小,却是朱慎锥的种子,而且他这支军队可以说是私军,不属于大明任何体系,哪怕赵屋岭这边名义上是卫所的百户所也是如此。

  此外,卫所是地方军不是边军,边军驻扎边境,经常要和蒙古人打仗,而在辽东就更不用说了,辽东那边的战争一直继续着呢,大明和后金建奴你来我往打了好几年了,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相互的损失也是不小。

  如果按照老金说的那样,在必要时要把这些士兵拉到战场上去练练,以实际战争来磨炼军队道理是没错,可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

  送去边军?根本不可能,边军有边军的制度,就算这支队伍以卫所的名义也不行,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系统怎么能够做到?至于去辽东就想也不用想,辽东那边就是个绞肉机,而且这区区不到五十人一哨兵去了就是人家盘中餐,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说不定还会惹出麻烦。

  一时间朱慎锥不由得思索起来,他想了片刻把王晋武和陆义生找来,开口就询问他们今日是否听说哪里有山贼流寇什么消息。

  “山贼?流寇?”

  王晋武和陆义生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朱慎锥问这个干嘛。

  “六哥,似乎没听说有什么山贼流寇呀,这两年世道还算太平,除了上回一阵风外山西地界没什么强人,就算是一阵风,这老小子也早就烂成骨头了,你问这干嘛?”王晋武挠着脑袋反问。

  陆义生皱眉想了半天也摇摇头,说的确没听说过什么山贼流寇什么的,周边太平的很呢。

  就算大山里有些人藏在,可那些人也算不上什么山贼流寇,充其量就是失地的流民逃到山里抱团取暖罢了。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人数也不多,平日里最多对落单的人打打闷棍什么的,根本就称不上山贼流寇。

  听了他们的回答,朱慎锥略有失望,原本他打算借这些人练练兵,让他们见见血的。既然要练兵,先用小股的山贼流寇下手是最好不过,可王晋武和陆义生却给出了自己这样的答案,这个想法就不成了。

  王晋武和陆义生说的没错,这两年地方还算太平,别说是山西了,就连陕西也没什么大事,万历四十八年前,地方倒是有几起闹事,不过也闹的不大,很快就被平定了下去。

  万历皇帝驾崩后,泰昌皇帝登基,可泰昌皇帝当了29天的皇帝后也驾崩了,之后就是现在的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坐上宝座后,大明这两年虽不能说风调雨顺,可老天爷还算安稳,而且朝廷对地方的政策也宽松了许多,老百姓的日子反而比以前好过些。

  对于老百姓来说其实没那么多奢求,无非就是能好好过日子,好好活下去罢了。只要有口吃的,能活着传宗接代就足够了,在没有逼到绝路的情况下,大明的老百姓还是很守规矩的。

  当山贼和流寇也需要群众基础,没了群众基础根本就闹不起来。这两年的确没听说过哪里有山贼流寇的传闻,朱慎锥之所以问王晋武和陆义生,无非就是想从他们这边打听一下,万一有自己不知道的消息呢?

  谁想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是如此,这一来朱慎锥打算借山贼流寇练兵的想法就没了可能,可如果没有练兵对手的话,那么这支部队又怎么能真正练出来呢?一时间朱慎锥有些为难了。

  “六爷,您打听这干嘛?”陆义生见朱慎锥眉头紧皱忍不住问了一句。

  朱慎锥叹了口气,对于他们自己也不隐瞒,当即就把自己原本的打算说了说,听完朱慎锥的话后,王晋武和陆义生这才明白朱慎锥的想法,不得不说朱慎锥这个想法是没问题,可惜的是目前的确没什么山贼流寇能让部队去练手的。

第248章 草原练兵

  2024-07-13

  “六哥,我倒是有个主意。”正当朱慎锥琢磨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王晋武突然开口。

  朱慎锥问王晋武有什么主意,王晋武咧嘴一笑伸手朝北方指了指。

  “边关?这可不行!”朱慎锥一口否决,边关那边他早就考虑过,自己手上的这支队伍人数不多,而且还是私兵,怎么可能放到边关去呢?哪怕他有黑云龙的渠道,却也放心不下。

  黑云龙如今不仅是参将,还是张家口守备,通过黑云龙的关系把这些人拉过去训练这样的安排看起来似乎没问题,但也不保险。

  一来黑云龙至今都不知道朱慎锥的身份,直到今天对黑云龙的安排朱慎锥都是极为小心的,毕竟黑云龙的身份地位太过重要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朱慎锥还不想动用黑云龙。

  二来,这么一支私兵放到黑云龙那边,哪怕有黑云龙的掩饰也会泄露消息,戚家军的威名太甚,而且戚家军的军阵战法独树一帜,到时候根本就是瞒不住的。

  此外还牵涉到卫所和边军的系统问题,无论从那方面来看,拉到边关实战训练都不是个好办法。除非王晋武或者陆义生在边关任职,自领一军,这才能稍加掩饰。

  “不是边关,是再北边。”王晋武笑着伸手再一次往北指了指。

  “你是说……蒙古?”朱慎锥微微一愣,猛然抬头。

  “对!就是蒙古!”王晋武点头道:“六哥,你还记得上回商队在草原遇袭的是么?这个事你不会就此不了了之吧?草原那边可从来没太平过,先不说他们蒙古人自己和自己人经常打仗,就说草原上的那些马匪什么的,时不时就会冒出一股来。”

  “既然要练兵,大明内没合适的地方,我觉得倒不如把人拉到草原去练练,而且我们在草原一有人脉二有关系,顺手帮嫂子的部落四周打扫打扫,清理一下一举两得。另外,万一能抓到上回偷袭我们商队的马匪就再好不过了,顺手也把这个事给解决了,不觉得是个好主意么?”

  “对啊!”陆义生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六爷,晋武兄弟这个主意的确不错,把人拉去草原那边练兵再好不过,而且草原地方大,周旋起来也便利,再加上就算闹出些大动静来,大明这边也不会有人知道。”

  朱慎锥有些心动,不得不说王晋武这个提议看似随意,可仔细一想倒也有几分可行性。

  在大明这边练兵的确不便,无论是辽东还是边关都不合适,反而是草原那边更好些。/p>

首节上一节113/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