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219节

  大壮笑眯眯地招架住祥瑞的手,“都夜不归宿了,还说你没交过男朋友?”

  祥瑞立马红温,争辩道,“那是去午夜场看通宵电影,怎么能算男朋友?”接着便是一连串辩解的话,什么采风,什么异性心理调查。

  大家忍笑忍得肚子疼,包房内一时陷入某种微妙而又快活的氛围。

第295章 野有遗贤谁之过

  自海外学成归来准备大展身手的伏瑞香伏大导演,找到了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全情投入的重大任务,可喜可贺。

  当天的“接风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散场时,祥瑞郑重地把大老远从帝都专程赶过来的安西西“托付”给了陈一鸣,走前还有言在先,“我这就回去闭关搞剧本,一鸣你务必要把西西招待好。”

  陈一鸣翻着白眼暗地里吐槽,人家妹子在魔都的大豪斯比我的蜗居大好几倍,还用得着我招待?

  当然了,表面上还是要对祥瑞的“顺水推舟”致以感激之情。

  送安西西回别墅的路上,陈一鸣好意询问她之后几天的安排,很直男地问了一句,“几号回帝都啊?”

  有一说一,陈一鸣真没别的意思,无非是不过脑子顺嘴一问而已。

  结果安西西明显生气了,不言不语拒绝交流,让陈一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直到陈一鸣晚上跟大壮通电话,才知道自己犯了何等不可饶恕的错误。

  “西西从帝都过来一趟,总不会是祥瑞的面子,你还跟我装什么傻啊。

  你可倒好,直接问妹子几号回去,咋地,迫不及待把人送走好自己嗨皮吗?”

  陈一鸣在脑子里琢磨了一下,那句话问的,似乎好像真的有那么一点“送客”的意味。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陈一鸣当即给安西西打个电话,二话不说先承认错误,然后打出直球邀请她隔天一起看展览。

  电话那头儿终于回话了,结果符合预期,答应得很爽快。

  陈一鸣自感追女实操有了一大进步,果然跟女孩子打交道,跟拍爱情电影是两回事,光懂理论没多大用。

  随后两人一起看了展览,巧妙地伪装之下,安西西这个“国民初恋”并未被人认出,当然吃过饭之后的逛街就不能考虑了。

  想不到的是,安西西的玩儿心一发不可收拾。

  下一天陈一鸣带她去了魔影厂玩儿设备,再下来一起拜访葛继明老师,然后去魔都艺术发展中心讨论《木兰》的原声大碟。

  打着“带安西西熟悉电影幕后工作”的旗号,陈一鸣也把长期积压的琐碎事务处理了个七七八八。

  不忙不知道,他之前居然甩出去这么多事!

  于是陈一鸣计划的“出国浪一圈”彻底泡汤,因为安西西在魔都一直呆了两周时间。

  两人天天都会见面,陈一鸣这个宅男当然想不出足够的项目来填满日程,后几天的出游顺理成章地转为安西西做主。

  陈一鸣被她领着见了不少“世面”,比如拍卖会、陶艺课、书画鉴赏会、狗狗训练班等等,某土鳖不由得慨叹,大小姐的生活果然非同凡响。

  马二爷不知道从哪个渠道听到了风声,颇为欣慰地给陈一鸣打电话,说是安定下来再好不过,他这个介绍人终归不辱使命。

  陈一鸣连“澄清”的力气都欠奉,因为这几天的“高雅”行程令他疲惫不堪,一天天的比泡在剧组拍片还累心。

  幸好煎熬终有尽头,安西西的家毕竟在帝都,尽管有些不舍,但半个月之后妹子还是告别北上了。

  陈一鸣一时间如释重负,估计是单着的时间太久了,贸然进入二人世界还是有些勉强,他打心底其实并不太习惯。

  想想近期没什么急活儿,他正想着重新捡起之前遗憾丢飞的出国游计划,结果就像特意约好的一样,第二天一早王威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非常嫌疑人》的前期筹备告一段落了!

  王德发!

  这么快的吗?

  之前不是说要一个半月的?

  王威高兴地“邀请”陈一鸣,参加第二天在伯爵会议室举行的项目讨论会,除了王威等三个导演之外,制片人李阳阳、主演段一宁也会在场。

  李阳阳倒是还好,他是小美的副手,铂爵制片部门的副总监。

  两年前《1951》上映后铂爵扩招时加入,跟组《情书》的时候脱颖而出,《木兰》时已经升为执行制片人,《非常嫌疑人》是他第一次独立带组。

  依照铂爵的项目制度,带组制片人出席项目讨论会,意味着项目正式进入关键节点。

  此时的项目会将对当前阶段的工作做一定论,通过即代表阶段性结项,开始进入下一阶段。

  《非常嫌疑人》目前处于二表提报阶段,明天的会议顺利的话,制片部门就将行文电影局,申请拍摄许可证,接下来就是大把烧钱启动拍摄了。

  陈一鸣作为《非常嫌疑人》的策划与监制,这种关键会议没理由缺席。

  更别提老段也从帝都专程跑过来,陈一鸣于情于理都要给个面子。

  旅游?

  旅个屁哦!

  不出意外的话,项目一进筹备期,陈一鸣就走不掉了。

  他虽然不用全天候驻组,但是隔三差五总要过去看看,至少不能长时间失踪断联,无论如何,出国游是肯定没希望了。

  隔天上午,陈一鸣一脸惆怅地走进铂爵会客室,暌违多日再次见到了段一宁。

  “呦!老段来的挺早啊,昨天到的?”

  段一宁紧锁着眉头正在翻看一个文件夹,听到陈一鸣的“问候”抬头瞅了他一眼,随后又低下头去,嘴上简短地回答,“周一就到了。”

  陈一鸣掐指一算奇道,“这么早来咋不联系我,有别的事?”

  段一宁摇头道,“没有,这几天一直跟王导他们在一起磨本子,反正你说了剧本后续跟你无关,自然没必要通知你。”

  听话听音儿,陈一鸣立刻注意到了段一宁的言外之意,他一屁股坐在段一宁身旁,胳膊肘怼上去揶揄道,“王导?磨本子?我咋这么不习惯涅,老段你的桀骜不驯呢,赶紧恢复一下!”

  段一宁烦躁地扒拉了猴过来的陈一鸣一下,顾左言他道,“你别捣乱,我这儿正琢磨台词呢,不要打乱我的思路。”

  两人打闹的工夫,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王威、田黎、李准和李阳阳走了进来,大领导小美则缀在最后。

  王威面带春风意气飞扬,全身上下都洋溢着跃跃欲试的因子,看来近期的案头儿工作进展得颇为顺利,王导已经等不及赶紧开机大展身手了。

  身后的田黎和李准则都是一副蔫了吧唧没睡醒的样子,跟王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阳阳用一顶鸭舌帽遮住了自己寸草不生的卤蛋脑袋,帽檐下面戴着一副眼镜多少掩饰了一下大大的黑眼圈。

  他的左手端着一个笔记本电脑,电脑上是一摞半寸多厚的文件,右手掐着一只超大的保温杯,跟身后双手插兜悠哉悠哉的顶头上司小美,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众人落座之后免不了一阵寒暄,随着墙上挂钟的指针指向9点半,李阳阳打开电脑做记录,项目会正式开始。

  王威对照着投影仪把截至目前的项目进度介绍了一下,概而括之,就是剧本改了十几稿之后算是定稿了,关键场景的分镜也基本确定。

  演职员方面,幕后阵容已经大体成形,摄影指导由田黎兼任,执行导演是李准,美术指导还是林萧,灯光和录音是魔影厂借来的老关系户。

  《非常嫌疑人》的剧组规模并不算大,场景也只有两个,泰兰曼谷和魔影摄影棚,或者说除了必须在曼谷出的外景,绝大部分室内戏,都将在魔都搭棚拍摄。

  预计前往泰兰的摄制组不会超过四十个人,以海外拍摄的噱头来讲,算是非常袖珍的了。

  后期则依旧委托给巨石工坊。

  其实这部电影就没几个特效镜头,已然是行业“巨头”的巨石工坊之所以愿意接这个蚊子活儿,完全是源于跟铂爵一直以来的良好关系。

  关键的演员方面,去除了段一宁和陈一鸣的“干扰”,王威得以在预算内尽量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人选。

  男二号警察的人选,老段的妥协使得王威不必再顾虑演员的演技,原剧本的暗黑风格也得到保留。

  另一方面,新扎导演还尚未感受到严酷的票房压力,选角也无形中放肆了不少。

  因此投影仪上打出的演员头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长脸中年男人,名字叫做于合伟。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人选,因为已经42岁的于合伟从来没有出演过电影,之前一直混迹于小屏幕,而且也没咋演过主角。

  不过这又是一个情理之中的人选,毕竟于合伟魔戏、军艺双BUFF加身,正是铂爵最喜欢用的那一类演员。

  事实上,于合伟也确实来自侯永老师的推荐,两人都出自改制前的前线话剧团。

  名不见经传的于合伟被王威看中,也是出于机缘巧合。

  被赋予选角大权之后,入行不久的王威一时之间也拿不出人选,遇事不决找制片,于是他就把粗选的环节交给了李阳阳。

  对警察这个角色的要求很简单,中年男性,长相气质可正可邪。

  李阳阳第一选择自然就是练习铂爵的资料库,侯永老师就这样被纳入了视线。

  不巧的是侯永刚接了央视大戏要拍上一整年,腾不出档期,听了李阳阳的介绍之后,转手就把前战友于合伟给推荐了过来。

  王威看了于合伟的视频资料后“一见钟情”,对方也正好有档期,老段也没有意见,这个人选就这样初步定了下来。

  仔细看了几遍于合伟的视频资料,陈一鸣也承认王威的眼光不错。

  虽然都是电视剧片段,但是陈一鸣依然足以认定,于合伟的可塑性很强,戏路也宽,很符合《非常嫌疑人》里警察的设定。

  于合伟不算是帅哥长相,本身是个长条脸,下庭又比较长,人又高高瘦瘦的,小屏幕上很影响亲和力。

  但是放在大银幕上,由于视觉加宽效应,陈一鸣倒是觉得刚刚好。

  最加分的则是他的眼睛和眉毛,眼睛不大但有神,眉毛自带情绪,平常时是平眉,一抬眉毛变八字眉,皱起来又会变剑眉。

  情绪与眉形搭配的恰到好处,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很容易让观众共情和代入。

  此外笑起来之后,整个人又带了点儿可爱的猥琐,给他添加了一些喜剧路线的可能性。

  听说于合伟直到1999年28岁才演上自己的第一部戏,陈一鸣不得不为之喟叹。

  野有遗贤,谁之过哉?

第296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其实真正打动陈一鸣的,还是于合伟的名不见经传。

  没名气,片约自然就好签,后续如果打算拍续集,跟片方撕逼的几率也可以降到最低。

  仅就制作环节而言,续集电影的最大阻碍,就在于原班人马很难凑得齐整。

  这方面漫改电影的优势得天独厚,因为有漫画打底,观众内心对片中角色具备先天认知,是角色成就演员,而不是演员成就角色,演员拿乔分分钟就能换掉,毫无妨碍。

  原创IP就难有这等高冷的姿态,观众心目中演员就是角色,续集如非逼不得已绝不会贸然更换。

  因此首部曲选择演员必须慎重,除了内在的角色适配与演技水平以外,档期、咖位、片酬、等外部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

  一般来说,这三个因素的权重是依次下降的。

  拿《非常嫌疑人》举例,作为系列首部,加上有海外拍摄计划,档期放的就比较宽松,长达四个半月。

  而对于主要演员来说,这四个半月只是合约的文本要求,与其说是时间概念,不如说是会计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制片部门计算片酬用的。

  开机前的筹备期,演员拿到剧本之后就要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撰写人物小传,考虑角色建构,准备体验生活,这些内容有的剧组会协助,有的剧组完全不管,全看演员的自觉性。

  关机之后,演员也并不是吃完杀青宴就可以一走了之了,后期制作也需要他们或多或少地参与进来。

  比如不方便现场收音的部分,需要演员参与配音,剪辑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涉及到补拍。

  加上宣发时被占用的大量精力,演员前前后后搭进项目里的时间远远超出合约规定的档期,越是主演“义务劳动”的比重就越高。

  演员这碗饭并不好端,绝大部分演员都是抱着大把的空档期找戏演,不缺戏演的明星,又时刻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紧迫感。

  谁能保证自己能一直红下去呢?行业里常青树少之又少,一发屋倒是屡见不鲜。

  因此档期是一个演员最珍贵的资产,同一时间接了甲戏就得拒了乙戏,机会成本高得离谱,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首节上一节219/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