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90节

  “处月部覆灭,楼兰道两侧的部落必然震怖惊恐。

  设若我军长驱直入,直驱哈密,贺鲁当如何应对?”

  古越河沉思片刻之后答道,“以常理推断,贺鲁无外乎主动出击、坐守哈密以及撤兵西走三种选择。

  如若是我用兵,当撤兵西走以分我军势。

  哈密一座空城,留兵少了守不住,留兵多了损耗大,届时贺鲁只需广派精骑袭扰我军粮道,我军只有敌前撤退一条路可走。”

  汪劲松微笑点头,“贺鲁一方人杰,当有此谋略。

  奈何天时不与,人和不在。

  一旦弃守哈密,楼兰道的部落必然望风披靡,疏勒河两岸千里草场,将不再为西虏所有。

  如果你是贺鲁,这大汗之位可还坐得稳妥?”

  古越河眼前一亮,猛然抬头应道,“节帅深谋远略!

  西虏急需一场胜利稳定内部,巩固权威,贺鲁撤不得,守不得,唯有一战!”

  古越河激动地搓着手转圈圈,“正该如此!

  西虏难平,就难在骑兵呼啸来去难以捕捉,此番贺鲁统兵亲征意图立威,正给了我军一网打尽的机会!”

  在外单更

第253章 云收雨歇 黄沙漫天

  摄影机后面传来如释重负地一声“咔”,这一条算是告一段落。

  王威条件反射地一手放下导筒,一手拿起对讲机打算请示陈一鸣。

  然后他这才意识过来,今天自己才是执行导演。

  他闭目仰头看着房梁,显然是在内心回味着刚才那场戏。

  此时陈一鸣早就在监视器前拉过片,但是他没有主动给出任何意见。

  说放权,就索性放个彻底。

  良久,王威低头睁眼,走向正在房间角落休息的汪古二人。

  他先是跟古越河交待了两句,大夸小找茬,挑了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随后。他又走向汪劲松,低声说道,“汪老师,刚才古老师收尾的地方,互动少了点味道,能不能请您带一带。”

  当导演的,导戏的时候多少都带着点个人风格。

  有的擅于构图,有的长于调度,有的精通调教表演,有的通晓组织统筹。

  王威相对来说偏向于后者,由于是拍摄电视剧的野路子出身,剧组管理方面经验丰富。

  这类导演比较依赖成熟的班底和业务能力强的主创,上限也许不高,但下限绝对够稳。

  刚才王威的处理,就体现出他的风格。

  古越河最后两段台词,演得不可谓不好,但跟搭戏的汪劲松相比,显然还是嫩了一点。

  一方面老古过去一直都是主担,就算是做配也基本上是上马下配,换句话说很少“捧着人”演戏。

  然而刚才这场戏,他扮演的是副将萧嗣业,恰恰就需要他“捧着”主帅汪劲松来演。

  如果是陈一鸣导戏,肯定是对着老古一通输出,然后一直拍直到古越河合格为止。

  现在换了王威导戏,却是选择跳过古越河直接找到老戏骨汪劲松,请后者“矮个肩膀”让一让。

  两种选择算是就高不就低与就低不就高的差别,都能解决问题,谈不上好坏。

  因为两人都是配角。

  不过王威的法子,相对而言确实效率更高。

  片刻之后重新拍第二条,古越河拍到最后两段台词时,按照王威的要求稍稍收敛了一点个人动作。

  而汪劲松也改变了之前肃立不动的演法,只是几个表情和手势,就轻松带走了古越河的节奏。

  陈一鸣觉得这种处理之下,汪古二人在原本的主副关系之外,多少有了一点师徒论道的意味。

  片中萧嗣业跟木兰具有明确的提携关系,不过对于苏定方与前两者之间,则并未深入挖掘。

  如今拍出三层师徒的暗示出来,并没有突破原来的剧情框架,陈一鸣也就没有发表意见。

  又拍了一条,王威略带迟疑地喊出了那声“过!”

  顶头上司陈监制没有发话,王威信心倍增。

  他这下子才算是彻底放开,在片场内跑前跑后,恢复了之前“无事忙”的第一副导气象。

  接下来代替木兰统领唐军斥候部队的聂元登场,汇报最新的侦查情报。

  三人结合着舆图和沙盘的特写镜头,选定了决战战场,并向观众交待了唐军在最终决战中的战役布置。

  唐军将主动出击,与越过哈密继续东进的贺鲁大军相向而行,在鹰莎川一带摆开阵势。

  骑队、步军沿疏勒河谷南北分置,萧嗣业统领四千步军据守南侧山头,顶住贺鲁大军的第一波攻势。

  苏定方则率领骑兵在北山驻扎,以分贺鲁兵势。

  待贺鲁军步队久攻不下丧失进攻动能之后,唐骑一举扑下,绕背攻击贺鲁军主力。

  一旦唐军步营腾出手来,即可与唐军骑队一起夹攻贺鲁中军,将其驱赶至鹰莎川河岸,围而歼之。

  汪劲松大手按在舆图上那条河流的大拐弯处,沉声说道,“近日连降大雨,鹰莎川水位大涨,此天助我也。

  扫除我朝西北边患,在此一战!”

  说起来,敦煌的这场久违的大雨还真是恰到好处,省了陈一鸣安排洒水车“人工降雨”的麻烦。

  淅淅沥沥的雨声之中,打狗入河杈的计策就此确定,应时应景。

  大战思良将,萧嗣业统御步营,骑队却乏人主持,三人不由得同时想到远在长安城的木兰。

  聂元主动请缨,话音未落,郁南大步走入节堂。

  镜头结束于聂元的神色激荡,以及古越河与汪劲松的相视一笑。

  王威过了两天导演瘾,隔天换到李准上阵,拍摄对手阵营余荣光、秦芷蕾与张毅的内景营帐戏。

  唐军侧定计完毕,西突厥这边当然也要给观众一些提示。

  这场戏更加简略,主要是侧面烘托一下贺鲁的“内忧外患”,印证苏定方对西突厥一方的战略判断。

  三天内景戏拍完,敦煌周边云收雨歇,再度进入黄沙漫天的春夏之交。

  剧组重新出发,来到第四处外景地,拍摄木兰统帅唐军冲下北山,击破贺鲁监视部队的骑战戏。

  难点依旧是不听话的马儿,因为这次又是几百匹奔马的大场面。

  有了皇城镇的经验,崔放的运镜更加简练直接,最困难的全景镜头,只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即告完成。

  反倒是随后补拍的特写镜头,因为风沙的原因进度迟缓。

  沙漠里马儿一跑起来沙尘漫天,演员的表演大打折扣,摄影机的运镜也颇多意外,废片率奇高无比。

  剧组几乎是以2小时1镜的龟爬速度向前推进,拍了三天才把这个外景的戏份拍完。

  随后陈一鸣马不停蹄,指挥剧组转场到第三处外景,拍摄古越河守山头的戏份。

  又是一场需要动用2000多名群演的大群戏。

  没错,虽然电影里描写的是4000唐军对阵2万西突厥军的大战,但是实际出镜的群演就这2000来号人。

  几百跟组群演下马充任守山的唐军,本地招募的群演换上皮甲弯刀扮演攻山的西突厥军。

  中近景的镜头都是实打实的真人出镜,远景则使用后期特效补足人数。

  剧组运转至今,这样的大群戏已是手拿把掐。

  陈一鸣事先画好了详尽的分镜稿,围绕山头的西、北、东三个分战场各具特色泾渭分明,这样即便后期剪辑的时候频繁切镜,观众也不会看得一头雾水。

  西侧是西突厥大军的后路,按照剧本设定有一条可以骑马徒涉的小河,这里也是木兰骑队率先进攻的方向。

  外景地山头的西侧当然没有河,木兰率军过河的镜头,其实是在其他外景地拍完再后期合成的。

  这一侧因为临河地势最低,是西突厥军的主攻方向,自然也是防御设施最为密集的地段。

  自山脚到山顶足有三层壕沟与矮墙,啃过去之后才能真正靠近寨墙。

  限于地势,也是唐军小型霹雳车唯一可以覆盖的地段。

  山头北侧直面贺鲁本阵,一道两丈高的陡崖拔地而起,像城墙一样护住唐营正面。

  虽然符合当地的雅丹地貌,但是这道陡崖却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后天人工挖出来的。

  这也是陈一鸣放弃乌尔禾外景地的主要原因,国家级保护区实在是不方便动土。

  此地将上演一场小型城墙攻防战,什么金汁、拍杆、滚木、石,凡是古代守城时的玩意儿,路平都预备了一套。

  山头东侧是一道陡坡,防御强度介于西、北两侧之间。

  实战中西突厥前阵指挥张毅玩儿了一手声西击东,在大举进攻西侧、牵制佯攻北侧的同时,转用兵力和预备队突袭东侧,距离破寨一度只有一步之遥。

  显然,唐军和西突厥军在这里会有一波高强度的人命交换,这也是整部电影里最血腥残酷的一段。

  最先开拍的是开战前的远景镜头,陈一鸣动用了直升飞机航拍,拍足了30分钟的素材。

  其实像《大决战》那样开打之后再航拍才真正对味儿,可惜时间和成本都不允许,陈一鸣觉得也没多少必要。

  电影主角是木兰,唐骑的三度冲阵才是重头戏,古越河与张毅之间的步兵攻防只是铺垫,浓墨重彩不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人还在外头,勉力单更,请读者大大们谅解

第254章 营垒攻防战

  营垒攻防战是《木兰》里最重的武戏,西侧堂堂阵战,北侧惨烈爬城,东侧近战换命,三个方向三种风格。

  电影里三个战场是同时开战,拍的时候却是逐个拍摄,这也是2000多群演就够用的主要原因。

  这种战争大场面,需要在真实性与逻辑性之间谋求一种均衡,让观众既能感受到古代战场的混乱与残酷,又能一目了然地知晓交战双方的组织与秩序。

  后者,也正是战争与群架的最大区别。

  古代受限于科技和生产力,武器的破坏性和攻击范围都很局限,因此阵型的作用被极大地凸显。

  阵而后战,一直是华国古代兵法的第一要义。

  反映到古装电影里,就是开战前镜头下排列整齐的“阅兵方队”,以及铺天盖地的“箭阵”。

  不过到了双方实际接战之后,森严的军阵立刻土崩瓦解,双方的组织性也荡然无存,飞速退化为港城的古惑仔大战。

  背后原因简单归纳一下,不外乎以下三点。

  其一,真实的古代战争,冲杀在一线的猛将不是没有,但肯定不多。

  将者,将兵者也。

  身为一部将领,首要职责不是砍杀多少敌军,而是统御麾下士卒,有效维持旗下军伍的组织度。

  将为兵之胆,古代军史中多得是将领被杀之后所部瞬间溃散的案例。

首节上一节190/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