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的港城导演基本都带着项目,大投资,大卡司,大场面,票房10亿起步,绝对是愿景拉满。
不过全程听下来,陈一鸣发现题材不是西游就是聊斋,再就是封神,除此之外就没别的了。
对此陈一鸣只有一个评价,堆肥都找不出块好菜地。
内地导演倒是让陈一鸣眼前一亮,比如王小刚的灾难巨制,已经杀青正在做后期,预计在今年暑期档上映。
还有大导演孙旺泉,正在拍摄一部抗日战争大片,据说还请了奥斯卡影帝参演,后期顺利的话,可能在年底上映。
电影局的领导听得兴高采烈,去年的全年票房虽然还没汇总出来,但也只是大杯与超大杯的区别而已,反正暴涨一波是肯定的。
眼前的国产电影又十分“振作”,可以预见今明两年的成绩应该不会差。
两场年会开完,陈一鸣对未来几年国产电影的动向有了大致的认识,抛开中小成本以小博大的黑马不谈,单说大制作,基本上跟前世的路径不会相差太远。
此后的三到五年,主宰华国观众观影欲望的,依旧是好莱坞大片,国产电影暂时只能蛰伏待机。
2月27日,陈一鸣跟桑平、马云腾再次前往洛杉矶,参加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
过程跟金球奖差逑不多,甚至更冗长更无聊,还没东西吃。
《1951》毫无悬念地摘下最佳外语片,保罗和桑平分享最佳摄影奖,以奥斯卡三提二中正式结束了冲奖征程。
陈一鸣对自己的陪跑心知肚明,他太年轻了,资历也太浅,又是个华国人。
当然他也没多失落就是了,奥斯卡这玩意儿和金棕榈一样,越往后越不值钱。
反正他也没打算留在好莱坞发展,单就华国国内的地位而言,一个奥斯卡提名已经妥妥够用了。
此时《超感》已经杀青多时,祥瑞正在南加大忙活后期,陈一鸣去看了一眼,再三提醒祥瑞保护好素材,关于内容则没有提任何意见。
本来陈一鸣还想陪着桑老爷子在坚果各地转转,之前颁奖季他虽然也满坚果乱跑,却根本没有心情逛街旅游。
然而马二爷的一个电话,把陈一鸣提前召唤回了魔都。
事情不算急,陈一鸣花了两天把阔别多日的小窝收拾利索,才去漕溪路595号报到。
进了马二爷的办公室,陈一鸣照例先把奥斯卡小金人呈上。
二大爷接过来之后直接放一边了,看来这段时间各种样式的奖杯收集了一大堆,已经开始脱敏了。
“一鸣坐,别紧张,叫你来不是给你布置任务。”
陈一鸣配合着摸了摸头皮,“马叔哪里话,真给我布置任务,我也绝无二话。”
马二爷爽朗一笑,显然对这个表态颇为受用。
“跟我说话跑跑火车也就算了,回头见了上头的,可不能这么随意,人家可真不跟你客气。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我听小腾说,们打算折回去折腾小成本电影,跟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陈一鸣端起马二爷亲手泡的绿茶泯了一口,放下茶杯坐正身体,这才开口回话。
“马叔,我是这么考虑的。
前几天电影局刚刚公布了去年的各项数据,全年票房达到78亿,刨除票价上浮和物价上涨的影响,可以认定观影人次已经超过2亿。
我认为,如此规模的受众群体,已经具备形成细分市场的基础,值得扎进去深耕细作。
我们的初步计划,是把单个项目的投资额稳定在1500到2000万的水平上,目标是在4个礼拜的常规映期之内,撬动三五百万观影人次。”
马二爷听得点头不止,等陈一鸣说完还慨叹道,“小腾跟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你的决策逻辑,数字先行的思路,比起拍脑袋可行性上要高得多,我都让下面的部门跟铂爵多交流。
今年你们打算运作几个项目?”
陈一鸣想了想答道,“这要看前期与制片人、导演等主创接洽的进度,目前只有伏瑞香是确定会合作的。
等下半年她回国,我们计划让她操盘一个女性题材的项目试试水。”
马二爷沉思片刻没有追问,而是转了一个话题。
“一鸣,叫你来还有件事,你也知道,春节过后港城导演带了不少项目北上,这不就有几个找到了我们。
实话实说,自从《赤壁》那档子事之后,我对港城导演总有些不保准,如果这几个项目是都市、警匪或是动作题材,我二话不说就能拍板。
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两个的全都朝着古装题材使劲,他们在这方面的掌控力我实在是没法看好,因此把你叫来给我参谋参谋。”
第179章 史诗感 小身板
陈一鸣接过马二爷递过来的文件夹打开,里面是一迭项目策划书,散开一数一共4份。
摆在最上面的是功夫巨星武连靖的新项目,讲的是汉朝与古罗马在西域交战的架空故事。
这倒是新鲜了,武连靖一贯是走时装功夫喜剧路线的,古装虽然演过,也都是戏说性质。
眼下这个项目虽然第一印象是架空,但细看主题和内容,却是历史正剧的路子。
陈一鸣脑补了一下武大哥那个自带喜感的大鼻子,以及并不挺拔的身材,怎么也想象不出其人顶盔掼甲该是个什么画风。
拿开放到一边,陈一鸣又接着看下一个,这次是个唐朝的故事,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王玄策是唐太宗时期的外交使臣,出使中天竺国时适逢国主暴死权臣叛乱,大唐使团遭到追杀,王玄策只身逃脱之后,从吐蕃借兵平息了中天竺的叛乱,最后献俘长安。
听上去是个很提气的故事,可惜想讲好却很不容易。
摇了摇头,陈一鸣接着看第三个,这回故事背景设定在春秋末期,墨家矩子帮助小国守城抵御大国侵攻的故事。
陈一鸣扫了两眼就放一边了,年代实在太过久远,他完全想不出这个故事用影像该怎么呈现。
最后一个看名字就很直白,《花木兰》。
这个倒是有点看头,因为符合陈一鸣对古装历史题材的基本要求,确有其事,语焉不详。
前者满足真实性的要求,让整部电影在社会文化知识体系中有所锚定,不至于飘在天上。
后者满足艺术性的要求,给主创赋予足够多的发挥空间。
花木兰是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中的文学人物,这天然就削减了其源于真实历史的严肃性。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功成名就解甲归田,诗中花木兰的经历,足够传奇和正能量,同时又足够简略和概括,简而言之,就是方便编故事。
不过看完剧本梗概之后,陈一鸣还是叹了口气。
明明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原型人物,结果项目主创采取了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有些糟蹋了题材。
不过陈一鸣只是被叫来提决策建议的,不是当剧本医生,因此他没对细节做出任何评价。
合上文件夹,陈一鸣抬头问道,“马叔,这四个本子,魔影的项目委员会有什么倾向性意见吗?”
“你先说说你自己的意见。”
“单从专业角度出发,武连靖的项目最有保障,风险最小。
当然这是以当前古装大片平均1.5亿投资来衡量的,这个投资规模,只要不是堆砌明星的圈钱之作,基本可以保证2-3个战争大场面。
在讲好故事的前提下,当前市场容量足以容纳5亿体量的A级制作,选好档期避开好莱坞大片,回本的压力不会很大。
不过如果继续追加预算,达到2亿或是3亿,那么这4个项目里,唯有最后一个《花木兰》有希望回本。”
对面的马二爷面露惊讶,“一鸣你的想法还真是特立独行,项目委员会几次讨论都把《花木兰》的优先级放在最后,展开来详细说说的理由。”
陈一鸣还是拿过纸笔边写边说,“马叔,我还是用数字说话。
这4个本子都是古装片,这个类别天生就是大片,因此就得用大片的标准来衡量它们。
按照3倍回本的行业规则,1.5亿投资,5亿票房才算是保本,6亿以上才称得上大赚。
只要看看去年的《建国大业》,就该知道单片6亿票房,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说这几个项目差不多要到明年才能上映,届时国内电影市场又会有一轮增长。
但是不要忘了,电影制作成本也在水涨船高。
现在的1.5亿已经是大片的最低投资,到下半年前期筹备结束正式启动时,1.5亿很大概率不够用,涨到2亿、3亿一点儿也不稀奇。
投资涨5000万,票房就得跟着涨1亿五,上映尾盘的时候卖票有多难,马叔你比我清楚。
所以我敢断言,只要投资飙上2亿,没有海外版权运作,回本就是痴心妄想。
这就是问题所在,华语电影本来出海就难,现在还是古装华语电影,那不是难上加难?
吴导为什么拍三国,不就是因为在小日子、棒国、东南亚能卖版权么。
这四个项目都是港城导演担纲,那我已经可以预见,为了海外市场,他们必然要求启用更多的所谓亚洲巨星。
于是大明星导致高片酬,高片酬进一步推高制作成本,更高的成本带来更大的回本压力,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到最后结果如何,我是想象不来。”
马二爷追问道,“那你又为什么唯独看好花木兰呢?因为这个项目预估的投资额最低?”
陈一鸣摇了摇头,“只要是按照大片标准制作,这4个项目的成本不会差太多,除非是挂大片羊头卖类型片狗肉,比如把花木兰拍成一个爱情故事。
你想啊,同样是武侠题材,港城TVB是咋拍的,台岛洛晓闲又是咋拍的,那能是一回事么?
我之所以看好花木兰,是因为它在4个项目里发挥空间最大,既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文化壁垒。
从编剧的角度出发,古装题材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各方面的限制特别多。
首当其冲的第一条,故事要有史诗感。
同样是打仗,《1951》可以把视角降格,只关注一个或几个士兵的经历,观众不仅不喊退票,还会觉得接地气有生活。
可是换到古代背景下,我只讲小人物,不提大时代,观众能不能忍?多半是不能忍的。
电影只要沾了古代的边,就背上了史诗感的包袱,这是市场给这个题材预设的期待,主创只能迎合不能违逆。
顾名思义,所谓史诗感,就是一半历史一半文学。
历史负责撑起时代的大框架,文学负责给人物赋予戏剧性、人性和现代感。
现在我们再回过来审视这4个项目,前3个项目显然各有各的问题。
武连靖的项目,历史上根本就查无此事,全程都是编剧的文学发挥。
电影在时空维度上无法落地,真实性就无从谈起,那史诗感哪里来?
王玄策的故事,史诗感确实是有了,故事本身也足够传奇,它的问题是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太过遥远。
中天竺这个国家,不仅是海外观众没有概念,华国观众都知之甚少,教育成本太高,一定会影响电影叙事。
墨家矩子的故事除了有王玄策的类似弊端,还有一个影像难以呈现的问题,那个年代过于久远,存世资料少之又少。
美术设计该怎么做?景要怎么搭?我这个导演怎么给服化道提要求?光看故事梗概,以弱敌强悲天悯人,很有史诗味道,可是一到执行环节就抓瞎了,无从下手。
我始终认为,电影主创在策划之初,就要跟目标观众有一个基本认知上的共识。
主创要大概知道,观众想看什么,能接受什么,在这个故事里可以收获哪些情绪价值,哪些信息可以述而不作,哪些背景介绍可以完全省略。
前三个故事,都不满足这个要求,如果拍成三部曲,估计第一部全都得用来给观众科普背景知识、铺垫人物关系,这样后两部的爆发才能顺理成章。
如今浓缩成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叙事质量一定很差,抛开必须的战争大场面,留给人物塑造的时间少之又少,电影的品质肯定不乐观。
再看花木兰的故事,就完全不一样。
木兰诗名气很大,华国人基本家喻户晓,不存在教育成本。
同时这首诗又很短,描述集中于参军前和归乡后,中间的军中经历一片空白,编剧可以尽情发挥。
她又是迪士尼公主阵营中的一员,出过一部全球大卖的动画片,有了这个铺垫,海外市场很容易接受花木兰的真人电影。
也就是说,关于花木兰这个人物,国内国外的观众具有一个基本认知,而这个认知又很平面,对于古装电影来说,这无疑是最理想的主人公。”
马二爷笑道,“一鸣,看来你很喜欢花木兰啊,谈起她来逸兴横飞神采飞扬,要不然你来拍一部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