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05节

  “请出示您的订票凭证。”

  女人一愣,“什么凭证?不能直接买吗?”

  黎虹也一愣,今天是试映场,来柜台的都是网上订的打折票,直接来柜台买原价票的,这还是第一例。

  她一时有些踌躇,能不能原价出票呢?可是5厅已经爆满了啊。

  这时一个声音在她身后响起,“给他们出票,8厅那一场。”

  黎虹不认识身后的男人,只知道他是跟着经理一起过来的,像个监工一样坐在那里,弄得她整晚都很别扭。

  按照男人的吩咐,黎虹打印出两张8厅的电影票,连同两张二十元的找零递给年轻女人。

  黎虹看着女人走到老人身边说道,“李政委,我们进去吧。”

  政委?为什么没有穿军装呢?黎虹只是一瞬间的疑惑,经理一回来,她就把这件事丢开了。

第133章 无雪之冬 财富密码

  李玉成跟着保健护士一路前行,检票过后走进了8号影厅。

  老头目不斜视头无四顾,板着脸没有一丝表情,然而一直偷偷打量他的护士姐姐,早就看出了李玉成内心的惊讶。

  毕竟朝夕相处多年,护士熟悉他的每一个细微的生活习惯,放大的双眼已经暗示了其不平静的内心。

  今天上午李玉成找到她说要进城看电影时,整个护士站都炸开了锅。

  可以说,李玉成以一己之力,贷款帮疗养院的所有医生护士买了一张《1951》的电影票。

  能把宅家好几年的李政委拉出小院儿的电影,谁能没有好奇心呢?

  李玉成当然不知道自己的伪装已经暴露,他正在竭力回忆自己上一次进电影院的情景。

  跟着护士坐在柔软的高背椅上,李玉成却觉得,并没有部队礼堂里的光板折迭凳舒坦。

  这是一个80座的小型放映厅,此时已经到了五十多人,基本上都是小年轻,老李坐在他们中间显得颇为突兀。

  距离电影上映还有一段时间,身前身后的观众都在闲聊。

  比如李玉成身前的几位小哥,正在交流“刷票”心得。

  “同一身份证不能重复注册?笨!身份证号码你可以随便填啊,我就是这么订的,要不是淘票网限IP,场次又太少,我都想写个小程序兼职干黄牛了。”

  “哈哈,这是多没出息的黄牛啊,一单就挣20大米。”

  “我在网上看攻略说,注册浪潮微博也可以,拿爸妈的身份证就行,注册完直接跳转拉影学院订票。”

  “我试过根本不行,拉影的可选场次都是北边的,穗城这边只有明晚在天汇百丽宫有一场,秒没。”

  挨着李玉成坐的则是两个妹纸,一个正跟另一个抱怨,“你也不早说,我最不爱看这种打打杀杀的片子,真是浪费我时间。”

  另一个反唇相讥,“票钱都是我出的,你就别叽叽歪歪啦,再说这可是陈一鸣陈导的新片,不是很迷古越河吗?”

  “这片子跟古帅有半毛钱关系?再说了,20块钱你也好意思提啊,爆米花不是我买的?两桶30,我还亏了十块呢。”

  “没陈导拽着你家老古拍《魔都假日》,他现在肯定家里蹲呢,做人要懂得感恩,感恩!”

  李玉成捎带着听了几耳朵,发现完全听不懂,这一刻他深切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落伍的老古董了。

  护士姐姐同样听到了前座的讨论,她凑到老李耳边说道,“李政委,人家陈导离开时跟我说过,等正式上映过来路演时,会专门接你过去看电影。

  我在网上查过,试映场网上订票有优惠,今天可能只有咱们买的是全价票。”

  她掩着嘴笑道,“有免费票不等,有打折票不买,您这回亏大啦!”

  在护士姐姐跟老李开玩笑时,魔都的VME国际影城,米图跟群友所在的放映厅,《1951》已经放了十分钟。

  她的视线跟着秦志亮和木小林,来到阴暗逼仄的指挥所里。

  米图已经顾不上吐槽陈一鸣的“预告片诈骗”,她的心神已经被彻底拉入电影营造的世界,跟随着侯永所饰演团长的手,在简陋的沙盘上移动。

  这是一部与她之前预想大相径庭的电影,如果说明黄色的《魔都假日》是初夏,那么灰蓝色的《1951》就是深冬,还是那种与浪漫绝缘的无雪之冬。

  同一个导演,风格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呢?

  这里的镜头构图,采用的是“摄像头偷窥”视角,机位在高处45度角打下来,给到团长、参谋和传令兵三人各自的侧脸。

  地图上半明不暗的汽灯,照亮桌边一小块范围,团长在地图上不断移动的手,令光线不断地分割合拢,在三人脸上留下明暗交错的影子。

  观影无数的米图立刻敏锐地感受到,这个画面自带的某种韵律。

  接下来的运镜,果然印证了她的猜测。

  团长在说出“天马山9连失联”的消息时,伸出去的手指向沙盘上的一点,光线在他的脸上留下一道斜向的分割线,令他嘴角隐约的抽搐纤毫毕现。

  随着团长的手向一侧移动并更加靠近汽灯,场景内的光影开始延伸。

  镜头如米图所预想的那样,机位放低角度放平,把焦点转向桌前站立的二人组。

  然而下一幕却不在她的想象之内,参谋上步弯腰面部入镜,半张光暗对比明显的脸猛地出现在视觉中心。

  年轻的面孔,泯紧的嘴角,绷紧的侧肌,还有笑意蕴藏的眼睛。

  明明是相互矛盾的情绪表征,组合在一起却又无比自然。

  米图被这一幕冲击得甚至有些失神,这是摄影、演员与灯光的绝佳配合,犹如古诗中对影起舞的三人。

  等到米图自怔忡中反应过来时,团长已经完成任务布置,转过身去面墙沉默,在画面里留下一个黑黢黢的背影。

  侧立在一旁的团政委绕过地图桌走到二人组身前,镜头再次运动到地图桌的里侧,隔着汽灯将三人同框纳入,右侧是政委,左侧是错开立正的二人组。

  机位有些低,低到完全看不清三人的脸,但米图又分明能够通过三人各不相同的站姿,感受到他们各自的形象特征。

  右侧是一位慈和的长辈,左侧是一个坚毅的战士与一个懵懂的少年。

  一道平和的嗓音响起,“有什么具体要求吗?秦志亮你闭嘴,木小林,你说。”

  “我想尝尝压缩饼干,听班长说那东西可好吃可顶饿。”

  “哈哈,你难住我了,饼干我这里还真没有,不过土豆管够,那边饭盒里,你尽管拿。”

  木小林雀跃着穿过光影构筑的楚河汉界,越过政委冲向房间右侧的角落。

  镜头与木小林保持着反向运动,以同样的速度移向左侧,同时机位升高,越过参谋的肩膀罩住政委的脸。

  前景政委的特写神色复杂,他上前几步,伸手拍了拍参谋的肩膀,“路上小心,把前头的同志们带回来,团里给你们庆功。”

  参谋的右臂举起折回,敬礼的手臂在画面右侧分割出一个三角形的空隙,伴随的是一声平稳坚实的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政委靠近的身体挡住大部分汽灯的光亮,在他身后留下一片光晕,镜头从参谋三角形的手臂空隙穿出,把木小林模糊的影子纳入米图的视线。

  他正在一个一个地拿土豆,拿了三个之后略微停顿,又重新放回去一个,然后盖上饭盒盖子站立起身,转身回到参谋的身边保持立正。

  参谋放下手臂,推了木小林一把,“我们走!”

  厚重的门帘被掀开,外界的光线倾泻进来,一扫整个段落的阴霾,米图也好像跟着松了一大口气,重新找回了旁观者的心态。

  她越想越觉得那场室内戏妙不可言,极度阴暗的环境,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细节。

  用演员的行动来切割光线,这种技法常被用于映射放大人物的内心情绪,本身并不算什么高端技巧,米图能够在过往电影里举出很多例子。

  然而刚才那一幕依旧让米图深感惊艳,只用一张桌子一盏灯,同时呈现四个不同特质的演员,镜头运动又无比流畅,光线抓取与构图,真的堪称大师级。

  灯爷王礼荥如果知道米图的想法,怕不是要哭晕在厕所。

  谁说只有一盏灯的,合着你看不见就代表不存在是吧?镜头外藏起来的灯多得是,只不过都被层层遮光板“屏蔽”掉了。

  如果没有这些精心布置的侧灯、背灯,背光的团长和木小林压根儿就不用演了,表情动作全都会糊成一团。

  其实如米图这般的电影爱好者,已经算是《1951》剧组难得的知音,至少她不经拉片,就能敏锐地捕捉到桑平的拍摄意图,感知到桑老爷子的拍摄技艺。

  王礼荥虽然惨遭无视,但桑平的一番辛苦终归没有白费。

  而绝大多数普通观众,看完指挥所的这场戏之后,大概也只能送给剧组一句还可以的评价。

  比如全网颇具知名度的视频播主李唯一,其在随身的笔记本上就是这样记录的,“虽然看上去挺暗,但意外地一点儿也不费眼睛”。

  当初他吐槽《魔都假日》的视频意外地火出了圈,吸粉吸金吸口碑,可谓是一波暴富原地起飞。

  投桃报李之下,他也对《魔都假日》的主创有了别样的感情,不仅追莉莉的动态追出了国,还成了陈一鸣的半个粉丝。

  《1951》的消息一经公开,李唯一就对之保持着密切关注,试映场的票更是早早预订,还订了不止一场。

  对他来说,他不止是在支持偶像,也是在为播客事业的更上一层楼精心准备。

  《1951》都选上戛纳开幕影片了,那、这不妥妥就是下一波暴富的钥匙和密码么?

  从开场十几分钟的观感来看,偶像也确实没有让粉丝失望。

  单是电影开头的那一幕“时间冻结”,李唯一就想出了好几个二创的点子,他一度克制不住大脑中放飞的想象力,拼了老命才把精神重新聚焦回电影剧情上。

第134章 怪异 出戏

  戛纳影节宫,德彪西放映厅内,《1951》放映的进度与华国的首场试映差相仿佛。

  波拉克此刻的心态,早已不复一开始的漫不经心。

  与只是电影爱好者的米图相比,他的鉴赏力和知识层次都是专家级别,阅片量更是超出N个数量级。

  因此,他对指挥所这场“夜戏”的感知,要更为纤细入微,也更为如痴如醉。

  在他看来,电影的开幕戏固然拍摄难度更大,论到技巧和意境却不足以令他动容。

  不管是长镜头,还是时间冻结,都不算什么新鲜东西,只能说该片导演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

  但指挥所的这场戏,不看字幕,他依然能够清晰地把握到演员想要传递给自己的情绪。

  如此阴暗的环境,如此克制的表演,如此自然的运镜,搭配组合之后构建了一种极简的镜头美学。

  正所谓细节处见真功夫,几分钟的一段戏,代表着导演、演员、摄影、灯光、美术、妆造等几乎所有部门的深厚底蕴。

  他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既有的刻版印象一扫而空,对电影接下来的发展开始有所期待。

  如果这种极简的美学风格不是昙花一现,而是能够一直延续下去,那可就有些意思了。

  作为坚果的知名影评人,他多次受邀担任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委,参展的华语电影看过很多部,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他归为不成熟的作者电影。

  “作者”的定语完全中性,虽然波拉克本人出自商业氛围浓郁的好莱坞,但他其实是个反贼,内心对文艺片更为推崇,也从来不反感导演过度甚至失控的主观表达。

  至于另外一个定语“不成熟”,在他的个人语境中同样属于中性词,指的不是导演技法不成熟,而是其创作目的不成熟。

  这指代的是导演对自身表达方式的某种不确定心态,创作时更多出于艺术直觉而不是艺术自信,反映的是其对自身表达边界的不满足,希望借此进行探索与尝试。

  体现到作品中,就是各种晦涩、杂糅、多元乃至混乱的主题和意象,常态性地给正常叙事带去负面影响。

  波拉克理解进而赞赏作者型导演的试验和探索,但是不包括大部分华国导演。

  因为以他对华国参赛影片的观感,除了少数几个真正的大师,剩下的大多是跑来镀金的。

  他们的“不成熟”都是为了不成熟而不成熟,打着试验和探索的幌子故弄玄虚。

  拾人牙慧,毫无创见。

  大荧幕上,两个主演一前一后在战壕中前行,稍微扫两眼字幕,波拉克就可以根据演员的表演,感知到两人对话的大致意思。

  演员的表演当然很到位,但更让他赞叹的还是摄影师的运镜与导演的构图,每一次镜头运动都不显突兀,同时又刚好捕捉到最能够展现演员情绪的角度。

  这究竟是大量练习生成的天然默契,还是精心预演下的熟能生巧呢?

  穗城,星汇影院8厅,因为订票BUG预留的额外加场,落后试映场15分钟开始了放映。

首节上一节105/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