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04节

  放映厅的嘉宾很热情,我们每个人都很享受这个夜晚,但是那里的确不是一个适合交换意见的场所,所以我与评审团成员并未有过任何交流。”

  随后还有华夏电影网、看胶片、浪潮娱乐等好几家华国媒体提问,问的和谐,答的和煦,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直到一个易网娱乐的记者问陈一鸣,“如何看待《1951》与主竞赛单元另一部入围电影《战地晴天》的竞争,毕竟后者以二战的欧洲战场为背景,这里的观众和评委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提问者对挑衅的故意毫不遮掩,如果这是一个河南记者(《战地晴天》的出品国),或是一个高卢记者,陈一鸣都不会意外。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是一个华国记者!

  提问的易网记者毫不在意本国同行的侧目以对,嘴角微翘地盯着陈一鸣,显然是不得回答不罢休。

  陈一鸣选择顾左右耳言它,“每年报名戛纳电影节的电影接近2000部,最终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只有20部。

  百里挑一,殊为不易,我觉得对于这20部电影而言,彼此之间不是竞争者,都是幸运儿。”

  易网的记者没想到陈一鸣会这样回答,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暗藏杀机的追问角度,只能悻悻地坐下。

  不过陈一鸣知道,这只是缺乏急智而已,等到敲新闻的时候,那个记者的智商就会重新占领大脑高地,摆弄出“陈一鸣自认碰运气戛纳认怂”之类的标题党也是毫不费力。

  接着还有港城记者围绕着许可提问,虽然措辞云山雾罩的,但潜台词早已昭然若揭,希望陈一鸣捧一捧许可,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捧一捧港城电影那就更好。

  然而陈一鸣对本时空的港圈没有多少概念,既没见过许可,也没刷过许可导演的电影,这就很让人为难了。

  他唯一算得上眼熟的港城电影人,就是去年三连发片的梁伟辉,信息完全来自看电影之前随手查阅的百科。

  陈一鸣只好掏出申大姐QA里准备用在托尼-塔伦蒂诺身上的片汤话,稍加改造顶一顶先。

  “许可导演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既扎根于独特的港城文化,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轻松驾驭诸多潮流时尚的元素,包裹华夏文化派成而来的古典浪漫主义内核,无愧于电影大师的风范。”

  陈一鸣一边在嘴上开火车一边在心里做笔记,回头见托尼时一定得变一变语序,直接完形填空的话,万一被媒体扒出来可就大条了。

  港城记者心满意足地坐下,又换了个台岛记者,问陈一鸣对同样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台岛电影《莎乐美》,以及导演魏明朗的评价。

  陈一鸣无语,这片子都没上映,他能怎么评价?

  至于魏明朗,倒确实在申菲的提纲上。

  申大姐在材料里详细罗列了其他19位竞争导演的履历,而“一种关注”单元和“特别展映”单元的华语电影,同样搜集了详细的资料。

  目的只有一个,让陈一鸣提前把功课做好,免得抬轿子的时候一不留神踩坑里,得罪人而不自知。

  按照陈一鸣对材料的粗略归类,魏明朗属于那种已经进入晚期症状的作者型导演,跟自己完全不是一路人。

  这类导演的作品,高情商的评价叫个人风格浓郁而独特,翻译成大白话,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明明在导演技法上炉火纯青,偏偏就是不肯好好讲故事,每次陈一鸣出于学习的目的去拉片,都要经历一次痛苦的理智磨损。

  陈一鸣只能继续把提纲里的万金油评价拿出来说,同时表示非常期待在戛纳期间,有机会与魏导交流学习。

  没想到台岛记者听了之后颇为激动,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魏导的丰功伟绩,又是欧洲三大的常客啦,又是媒体盛赞啦,还有《莎乐美》几大影后争相竞演啦。

  陈一鸣被连珠炮一般的“求认同”整得完全插不上话,旁边的新闻官听不懂华国话,真以为台岛记者是在跟陈一鸣“热烈讨论”,于是也就暂时作壁上观。

  这一说就是十几分钟,好不容易才等到新闻官打断台岛记者的输出,并宣布发布会结束。

  在场媒体早就走得七七八八,陈一鸣抬手看表,好家伙都12点多了。

第132章 火力覆盖 万里之外

  一行人离开影节宫回到酒店时,已经是凌晨1点。

  洗完澡却不能休息,陈一鸣来到马玉腾的房间,列席华国那边试映场的视频会议。

  陈一鸣坐下之后哈欠连天,赶紧让小美帮忙泡最浓的绿茶,不然会开到一半他就得睡过去。

  高卢当地时间比华国要晚6个小时,此时视频那头是8月13日早上8点,刚好是上班时间。

  这是试映前的最后一次视频会议,因此参加会议的各方代表很多。

  马云腾远程主持会议,华国那边暂时掌总的是唐肖牛。

  魔影发行部依旧是主发行,金盾发行部和老唐协助,这一块主要在线下发力,核心任务是与各大院线的对接。

  因此魔影两条、帝影三条院线的经理,也接入了今天的视频会议。

  此次《1951》的宣发,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线订票平台的引入。

  陈一鸣给大壮描述的那套“票补换市场”的商业逻辑,确实获得了四大微博的响应,只不过响应得不太整齐。

  浪潮微博力度最大动作最快,在大壮的牵线搭桥下,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光速谈妥了与魔都“拉影学院”的并购合作。

  回报当然也是惊人的,“拉影学院”很快达成了与魔影两条院线的合作意向,这意味着“拉影学院”一举实现了覆盖全国十余个城市、多达400家影院的惊人扩张。

  在多方推动下,帝影旗下的 3条院线也与“拉影学院”达成了初步合作,先期接入不少于80家位于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多厅影院。

  用户数排名第二的狐狸微博反应慢了一拍,并购的最佳标的已经被浪潮收入囊中,因此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就近与位于帝都的“60789”订票网站谈并购。

  该网站的定位并不是单一的电影票务平台,而是包括火车、飞机、演出、旅游等多个领域在内的综合票务平台,在线买电影票只是并不重视的一小部分而已。

  体量不大,志气不小。

  定位上的认知差异,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沟通和时间成本,折腾了大半个月,“60789”还是没有同意狐狸控股,只达成了参股意向。

  这样一来狐狸内部也有了不同意见,觉得20大洋的获客成本有些亏,同时也怀疑“60123”的推广力度,对能否获得足量用户持怀疑态度。

  期间两方的各种纠葛不必细表,最终狐狸微博与“60789”只达成了有限度的商务合作。

  狐狸微博的打折力度也打了个折,从20大洋变为阶梯式的2-12大洋,“60789”卖出去电影票的越多,狐狸这边兜底的补贴也就越多。

  势头最好的三个订票平台,浪潮和狐狸各牵回家一个,同在粤省的企鹅微博和易网微博只能围绕穗城的“淘票网”展开竞争。

  结果企鹅一掷千金,易网一触即溃,在四大微博的这场商业暗战中,最早成了那个失落的局外人。

  圈地运动结束之后,随着《1951》开始进行大规模宣传,三家微博也同步启动了线上的预热。

  打出来的口号正是陈一鸣用来忽悠大壮那个,“你看电影我买单,戛纳大片九块九”。

  当然,这是不差钱的浪潮和企鹅,狐狸烧起钱来有些束手束脚,最多压到十九块九。

  进入8月份,《1951》的宣传物料开始海量投放,马二和韩三一声令下,华国排名前五的院线全部超规格地投入宣传资源。

  一时之间,商场、楼宇、电视、广播、地标,反正能铺广告的地方全都铺上了《1951》的广告,影院映前广告更是不止一遍地往上堆。

  好莱坞大片一掉档,8月份再也没有什么亮眼的影片上映,于是借着戛纳开幕电影的东风,全国的娱乐媒体也加入到《1951》的宣发之中。

  到了这时候,不止是一直关注娱乐新闻的影迷,哪怕是平常不看电影的普通人,也对《1951》混了个脸熟,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将在8月中旬上映。

  如果说《魔都假日》的宣发,陈一鸣搞的是精确制导战术穿插,那么《1951》的宣发,就是火力覆盖给老子炸。

  ……

  陈一鸣说当甩手掌柜,这回就真的做到了只听不说,只说不做。

  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马云腾居中联络多方,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看现在他发号施令的架势,应该已经找到节奏了。

  “老巩,你必须要派人下到影院去,直接对接影院经理,必要时坐镇售票窗口。

  我跟你说,不止,还有张叔、房叔你们也一样,订票平台的BUG肯定会有,指望系统不出错是不可能的。

  我到浪潮、企鹅那边现场看过,内部环境试运行都跑得磕磕绊绊,延迟、丢包、报错、重复订购、系统崩溃,反正各种出错。

  所以院线一定要做到每个影院都有专人负责,凡是拿得出订票凭证的,就要让人家入场看电影,什么2个人订了1个座的,80人的厅卖出100张票的,这都不是事儿。

  你们记着,不管微博和平台那边出了什么篓子,本质上都跟院线和影院没关系,你们就只管安排观众入场看电影,一厅满了就多开一厅,反正回头对账的时候,微博那边会按照入场人数兜底报销。

  咱们发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1951》的试映场堆出最高的票房。”

  “老贾,蚕豆那边开分越早越好,水军前期不要入场,让舆论自然发酵。

  蚕豆以外,网上评论要有对立,绝对不要一边倒,夸的人多你就安排水军下场骂,马甲披好别掉了。

  骂的人多?你是不是睡糊涂了,真要那样咱们还折腾个鬼啊?”

  马云腾喷完老贾自己也有些狐疑,冲着陈一鸣喊道,“一鸣,你觉得会有人出手故意黑我们吗?我记得你好像说过,很快国内电影黑来黑去就将成为常态。”

  陈一鸣笑了,难得马云腾思维缜密,已经想到防范黑水军了。

  “我想应该没有这么快,水军还没产业化,贸然出手很容易被揪出来。

  圈里人都知道《1951》是魔影主导的主旋律电影,后头还连着金盾影视,不会有人来摸老虎屁股的。

  倒是公知的力量不可小觑,等影片上映之后肯定会跳出来找茬,不过这种对立属于观点分歧,不算故意抹黑,某种程度上也不完全是坏事,所以就由得他们去吧。”

  马玉腾一听没事,立刻把这事放到一边,开始下一个议程,路演和采访。

  之所以将这两个合在一起讨论,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电影路演想要发挥威力,离不开本地媒体的大力配合,只靠影迷自发传播覆盖面还是太窄。

  《1951》的演员就那么几号人,市场号召力又先天不足,分开来跑虽然可以多跑几场,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好。

  因此至少第一轮路演,陈一鸣和主要演员是需要合兵一处的。

  这样一来,具体行程的安排,以及当地媒体的接洽,就非常关键了。

  魔影发行部拟定的行程,是在上映首周路演7个城市14家影院,也就是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同时穿插媒体采访。

  马玉腾觉得不够,问都没问陈一鸣,直接加到10个城市20家影院,也就是离得近的两个城市合计一天四场活动。

  大壮决定之后,视频会议到此结束,等到黑屏关机,他才想起来问陈一鸣。

  “柱爷,路演计划你这边没问题吧?”

  陈一鸣都气笑了,“马董都拍板了,谁敢反对?反正我不敢!”

  大壮嬉皮笑脸地说道,“柱爷你可是华国第一导演,你现在才是《1951》的最大卖点,你怎么可以像《魔都假日》那会儿躲起来看热闹呢。

  不信你问问老段小刘,要是路演的时候你不在,他们慌不慌。”

  陈一鸣懒得看他的谄媚嘴脸,打着哈欠站起身来,“没别的事我去睡觉了,明天下午有采访,晚上有酒会,又是连轴转的一天。”

  等到陈一鸣睡醒起身,吃饱喝足出门跑行程的时候,《1951》在戛纳的第二场放映,也是专门面向记者和影评人的媒体放映场,即将在影节宫的德彪西放映厅开始。

  波拉克-杰克逊拿着一本《银幕》杂志准时走进影节宫,他是《好莱坞报道》的专栏作家,今年被好友托尼-塔伦蒂诺一道拉来戛纳。

  托尼担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他则接受了戛纳电影节场刊《银幕》的邀请,成为媒体评审团的一员。

  早上一起共进早餐时,他已经听了托尼一箩筐的“布道”,称这部华国电影为“近几年最棒的战争电影”。

  对此他是不以为然的,华国人拍过什么出色的战争片吗?

  他不是第一次来戛纳,也不是第一次在这里观看华语片,在他的记忆里,那些电影充斥着愚昧、荒谬、怪诞、麻木,刚开始看也许很新鲜,但看多了绝不是什么好体验。

  在波拉克在德彪西放映厅入座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华国,已经是华灯初上的傍晚。

  穗城星汇影城的售票柜台,售票员黎虹正在出票。

  今天是网络订票选座系统第一次实际应用,虽然只开放了一个厅,但还是让她忙到满头大汗。

  每来一个预订了《1951》的观众,都需要核对凭证、输入座号、标黑座位、打印出票,一整套流程一个也不能少。

  尽管她已经足够细心,但是错号、重号的情况还是不止一次地发生,幸好有经理在旁边帮忙疏导,把出错的观众引导到隔壁厅里,才让她不必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

  120人的放映厅,她已经出了144张票,就是这么无厘头。

  眼看着长队渐渐变短直至消失,时间也来到6点55分,她终于长呼了一口气,直起腰不停地扭动酸麻的脖子和肩膀。

  这时候,柜台前走近了两个人,走在前面的年轻女人开口道,“两张《1951》。”

  黎虹无奈地叹了口气,又出错了。

首节上一节104/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