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宝玉愣了一下,随即就想大礼相拜,却被刘淮一把抓住了胳膊。
片刻,管崇彦左手提着一袋小米,右手端着一碗半稀不干还夹着生的大杂烩,递到了甄宝玉面前。
甄宝玉慌忙接过,将那袋子小米绑在肩膀上,随后端着微微发烫的瓷碗,想要跪下,又担心打翻了这碗好饭,一时间尽是狼狈。
“不是让你端着走的,那袋子小米给你的家人,现在你当着我的面,吃完碗中的吃食。”刘淮正色说道。
甄宝玉似乎想要将这碗饭也端回去,闻言一愣,想要说些什么,却在刘淮的逼视下不敢言语,只得端起碗吃了起来。
一开始,甄宝玉吃得还比较慢,后来干脆狼吞虎咽起来,不过片刻,就将碗都舔干净了。
“你家中长辈呢?如何让你一个半大小子来找吃食?”虽然猜到答案,但刘淮还是出声询问。
甄宝玉微微一愣,语气变低:“都没了,一家百口,都没了……”
“都没了……”喃喃自语几句后,甄宝玉语气哽咽,流出泪来:“金贼杀了许多人,病死几人,饿死几人,逃了几人,现在只有一个阿婶,两个弟妹,一个侄子躲在破庙里……”
刘淮再次叹气。
面对过了这么多的人间惨事,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心如钢铁了,但真的事到临头,还是有恻隐之心。
但想要救这天下,难道不是应该凭着这恻隐之心去做吗?
而若是连几个人都救不了,又如何能救天下呢?
“你的婶子,若是能洗一些衣物,作一些针线活的话,就让她来军中做活。即便无甚银钱,也总会有一顿吃食,总会有遮挡雨雪的地方。
现在太乱了,你也很难找到赈济,而我军的军粮也是有限的,只能用辅兵的名义,将你们吸纳进来。”
刘淮诚恳说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我实话说与你,我靖难大军都是山东良家子,家中有田有业,而我军赏罚分明,断不会有什么腌事。”
甄宝玉连连点头,却明显是不敢得罪刘淮,而不是相信了刘淮的言语。
刘淮见状,也不强求,直接摆了摆手。
甄宝玉扛着布袋,擦着眼泪,千恩万谢的离去了。
第334章 笑里刀剐皮割肉
甄宝玉一步一鞠躬的离开了原本属于他的大宅,扛着米袋跑了几步,却又放慢了脚步,想了想之后,将米袋塞进怀里贴肉放着,并且拍了拍,将其拍平整。
此时从外面可以看到其人肚皮鼓鼓囊囊,似乎藏着什么,却不能被一眼看穿是盛着米的袋子。
草草伪装一下后,甄宝玉就作肚子疼之状,向着镇外的破庙狂奔。
刚刚被刘淮逼着吃下的那碗夹生饭此时也起到了作用,很快甄宝玉就觉得原本虚浮的脚步坚定起来,全身又恢复了些气力,跑得更加快了。
不过片刻,他就跑到了那座破庙,如同作贼一般左右看了看,见无人之后才直奔破庙后堂。
“阿婶,阿妹,你们看我带回了什么?”
刚推门而入,甄宝玉高高兴兴的刚要说话,就见婶娘抱着自家弟弟妹妹在抹眼泪。
“阿婶,阿婶。”甄宝玉上前低声说道:“我带回来米……蒲桃呢?蒲桃去哪里了?”
甄宝玉突然发现,自家最小的侄子,年仅五岁的甄蒲桃竟然没有了身影。
这话一问,不止女子哭泣出声,就连两个弟妹也嚎啕大哭起来。
“孙秃子那腌货,说反正咱们也养不活蒲桃,与其让这肉烂掉,不如落到他的肚子中,也好养养气力……宝玉,婶娘无能,拦不住他们。”女子哭泣不停:“蒲桃要被吃了!”
轰然如雷声般的巨响在脑中炸起,甄宝玉只觉得天旋地转,然而下一刻,他就冷静了下来。
事实上,其人对自己能如此镇静也很惊奇,然而此时也来不及想这些,甄宝玉先将那袋子小米塞进婶娘的怀中,随后从身旁捡起一把柴刀,用袖子拢住。
“婶娘,你跟阿弟阿妹先吃些东西,不要生火,直接吃,但只能吃一把,恢复了些气力后,不用等我,去镇里咱们大宅子中,去寻那里的军兵。”甄宝玉语速飞快:“就说太尉许了甄宝玉,让咱们浣洗衣物以存身,现在特来投军。”
“宝玉……”
“婶娘,听我的,甄家就剩我一个男人了,现在我作主!”说着,甄宝玉干脆用柴刀割开了双环髻,将头发披散:“快吃,吃完就快去!”
说罢,甄宝玉用袖子拢住柴刀,向着孙秃子他们作为之地行去。
此时甄宝玉最想感谢的,就是刘淮硬让他吃下去的那碗饭了,若不是有那一碗掺着肉干的夹生饭打底,现在他的四肢绝对不可能如此有力气。
采石附近的村镇其实并不是都被金军屠了,但兵灾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涟漪效应,金军将一地屠了之后,四周的百姓就会逃难,逃难就会产生流民,而流民足以将村落聚集的小民经济彻底摧毁。
须知在这个时代,底层平民在冬日是真的数着米在过日子。
这个时候,就得依靠官府的赈济,乃至于镇压,来将秩序恢复了。
然而金军这不是还在东采石渡口驻扎呢吗?
当涂县的衙役、土兵、弓手全都缩在了县城之内,不敢出城,更别说赈济了,粮车一出城就得被来去如风的金军劫了。
当然,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宋军都缩在了采石镇,难道还依靠一群衙役来对抗金军吗?
可这也就导致了采石周边的局势一天一天的坏了下去。
而在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的中古时代,逃难能不能逃到有吃食的地方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逃都不知道逃往哪里。
作为比较靠近战事中央位置的采石镇饥荒已经开始蔓延了。
当然,对于此时袖着柴刀找孙秃子麻烦的甄宝玉来说,这些都太遥远了。
其人披头散发,来到孙秃子常在的一处圩子,老远就看到锅中蒸汽所散发的白烟,也看到了七八人围拢在一起。
再稍稍离近一些,就听到有一个嘹亮但中气不足的声音说道:“娃子,到了下边,可别怨你孙大伯,怨就怨生在这个世道吧。你孙大伯有了气力,也能逃远一些,就当你救苦救难了。”
随之则是一阵孩童的哭泣声传来。
“住手!”甄宝玉也顾不得什么隐藏,直接大声吼了出来:“将蒲桃还给我,我给你吃食!”
七八人闻言纷纷回头,形销骨立如同僵尸般用无神的眼睛看着甄宝玉。
“阿叔,救我!”甄蒲桃此时已经被剥得赤条条的绑在了木板上,身旁还有个大木桶。
孙秃子正在一旁的石头上磨着解腕尖刀,似乎想用宰杀畜生的手法,将甄蒲桃的血放干净。
“你……甄家公子,你有什么吃食可给俺们?”孙秃子有些有气无力的问道:“是不是要将这些年多缴的租子,都还给俺们啊?”
甄家作为镇中大户,在农业社会中,哪怕依靠商业致富,却还是要买地置业的。
尤其在土地兼并比较严重的江南更是如此,所以镇中有半数百姓都是甄家的佃户。
当然,作为地主,什么大斗进小斗出、踢斗验钱的手段都不少,虽然不至于激起民愤,却也足以让佃户们怨声载道了。
甄宝玉自知理亏,却终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侄子被吃下肚去,摇头以对:“驻扎在采石镇的靖难大军官人给了一条出路,可以去他们那里做工,他们管饭食,还会发银钱。”
孙秃子停止了磨刀的动作,似笑非笑的抬起枯瘦的脸:“甄家公子,你可能说的有道理,那劳什子官人可能真的能有一条活路,但俺为什么要依旧留在战场上呢?明日来个拿刀把子的,觉得俺长得难看,直接将俺杀了,俺到哪里说理去?还不如吃一顿好的,攒些气力,好往南逃。”
甄宝玉握住了袖中的柴刀,声音转冷:“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也不会放过蒲桃了?”
“不是不放过。”孙秃子似乎也是饿极了,拎着已经磨好的短刀,摁着地面摇摇晃晃站了起来:“而是……甄家公子……俺们是真的饿啊,俺们是真的不想死啊……甄家公子,你可曾遇到要饿死的时候?不,你没有,你吃俺们种出的稻米,吃俺们养的牛羊……你饿不着的……”
说到这里,孙秃子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嘴角扯出一丝微笑:“你……你一定很好吃……”
说着,孙秃子猛然扑了过来。
而甄宝玉也同样推开身边几名如同风中苇草般摇摇晃晃的饥民,扑向了孙秃子。
两人其实都不会打架,迅速在地上滚在了一起,一时间大锅旁烟尘四起。
甄宝玉在采石镇吃的那碗饭在这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快,甄宝玉就率先从地上爬了起来,手中还拿着自家的柴刀。原本被孙秃子握在手中的尖刀此时已经牢牢插在了孙秃子的胸口。
甄宝玉抹了一把脸上混杂着尘土血液的汗水,先是割断了捆缚甄蒲桃的绳子,一手将其抱在怀中,一手用柴刀指着其余几名饥民,喘着粗气说道:“肉,我也已经给你们找到了,现在我要走,谁敢拦我,谁就是下一块肉!”
饥民散用发着油绿的眼睛看着甄宝玉,复又低头看向只能下一口气的孙秃子,默默的让开了一条路。
甄宝玉拿着柴刀,抱着幼侄,走过孙秃子身边,走出了圩子。
只剩下一口气的孙秃子喷着血沫,喃喃笑道:“活着的时候,肉被官家老爷割;死了之后,肉被与俺一般的人吃……俺们活着真是个笑话……”
甄宝玉的脚步一顿,只觉得之前读过的圣贤书在这一刻轰然作响,如同活过来一般在脑海中翻腾开来。
他刚想要说些什么,就听到了一阵刀切骨头的声音,很快,大锅中扑通扑通落了些东西,不多时,肉香味就传了过来。
甄宝玉抬头望天,只觉得世道确实出了问题,金军没有南下,这世道也是出了问题的。
然而,以他的见识,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存在,却不知道问题究竟是什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只能学着大人模样,叹了口气,抱着瑟瑟发抖的侄子,向那破庙而去了。
第335章 大小营寨夹并立
甄宝玉返回了破庙,发现婶娘带着弟妹已经离开,倒也不慌张,只是稍稍收拢了一下落下的物什就抱着侄子向采石镇而去。
复又拎着柴刀行了半刻钟,在临近采石镇的时候,甄宝玉就已经赶上了几名亲人。
“走吧,事情已经解决了。”甄宝玉咬紧牙关低声说道:“等会儿到了军营,我说话即可。”
妇人慌忙伸手抱过甄蒲桃,随即愣愣的看着甄宝玉身上的那几分血渍,忍不住又要哭出声来。
甄宝玉却是不管,拉着一众妇孺来到了曾经自家的大宅子前,直接遥遥向着正在披挂的刘淮拜倒在地:“太尉!我们依前言来投军了!”
刘淮正在给张白鱼系裙甲,闻言直接说道:“杜大管,安置人手,严肃纪律,晓得如何做吗?”
一名在吃饭的军士慌忙放下了碗筷,拱手应诺。
“你们先在这里安置,反正是你们家,倒也熟悉。”刘淮将张白鱼的裙甲系好之后,复又转过身来,由张白鱼给自己披甲:“其余事皆稍等片刻,我等先去杀贼。”
甄宝玉微微一愣,咬牙说道:“太尉,小子久居采石,周遭山河地理都熟悉,小子可随军出征。”
刘淮瞥了甄宝玉一眼:“看你似乎粗通文墨,若是有心军事,当个随军文书也可。我们厮杀汉上阵是要定生死的,可若是让你上战场,就是蓄意害你性命了,你是十死无生的。”
甄宝玉依旧叩首:“太尉,无论如何小子都想到沙场上走一遭,哪怕不能上阵杀贼,也得看到一两个金贼死在面前,方才安心!”
平心而论,甄宝玉所想的无非就是仇恨金贼,想要复仇而已。然而刘淮却是想多了,不由得惊诧的看着这厮一眼,觉得这小屁孩竟然还自视甚高,竟然还懂良鸟择木而栖道理。
这小屁孩明显是想要看看靖难大军杀金贼的手艺,才会想要亲眼去看一下。
不过好消息是,山东义军杀金贼的手艺炉火纯青!
“也罢,给他一件铁裆,再牵来一匹马。”刘淮吩咐道:“你若是不会骑马,就抱着马脖子跟着跑就行。”
原本百骑长途而来,根本没有多余的盔甲战马,但刚到这里就围杀了三十多个金贼马军,一下子什么都有了。
甄宝玉套上铁裆,手脚并用的爬上了一匹马儿,有些生疏的勒了一下缰绳:“小子也骑过吗,虽然算不上弓马娴熟……”
刘淮直接摆手:“随便吧,出发!”
随即,刘淮与张白鱼带着十名弓马娴熟的骑士,外加一枚甄宝玉冲出了营地,直奔金军大营。
采石与金军营垒所在的采石矶东渡口其实不是十分远,两者之间是一片小型的丘陵地带。其中并没有高山峻岭,更像是一个个高低起伏的缓坡,百米落差最多也就是一两米。
长江在此处的大致走势为由南向北,江水被一块方圆六七里的江心洲分为大小两股,西侧那股比较宽,大约有三四里左右,东边靠近采石矶渡口的那股比较窄,可也有两里之宽。
此时环绕着采石矶的锁溪河还只是一条小河,夏日也仅仅是一条浅浅的小溪,冬日水位下降之后,这条小溪也消失不见。
采石矶是一个方圆两里的小山丘,距江面的高度差不多有二十米,靠近江面的西侧十分陡峭,而东北南三侧则十分平缓。如果想要从采石矶西侧的江面上攻取这个制高点十分困难,而防守方却可以从东边的缓坡处支援到山顶。
通常意义上的采石矶渡口其实并不在采石矶上,而是在采石矶北侧的一块平地上。也就是说,东采石渡口也在采石矶的武力投射范围内。
如果江面之敌不顾采石矶而直取渡口,就得顶着渡口和采石矶高地两方的夹击而伤亡惨重。
正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军的大营就明明白白的设立在了东采石渡口上,而且已经用军中手段加固了城防,使渡口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营垒,其中望楼木墙一应俱全,上面还有军士巡逻,看起来要比宋军依靠采石镇建立的营盘要坚固很多。
十几人驱马遥遥围着金军营寨转了片刻后,张白鱼低声询问:“都统郎君,怎样?”
刘淮想了片刻,摇头说道:“金贼大营规制很全面,有几百军兵在其中守卫,就算靖难大军也会很棘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