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714节

  就算牙将在此,守军多出一千人马,只怕也无济于事。

  脑子活络些的郡兵都在想着怎么避开后头压阵的兵马,撒丫子开溜,事已至此,眼前的敌军明显是块硬骨头,谁也不想拿自己的人命去填。

  那些被裹挟到阵前的倒霉鬼进退维谷,他们连逃跑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无望地往前冲杀,可换来的却是一杆又一杆犀利的铁枪。

  忽而,左侧的郡兵如潮水一般往后退去。

  县尉愤怒地斩杀了几个逃跑的流寇,却怎么也止不住逃窜的人流。

  李堪一马当先,他手里挥舞着一柄寒光闪烁的大刀,目光如电,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紧随其后的百余名刀盾兵左手持盾,右手挥刀,杀的守军落荒而逃。

  从侧翼冲出的刀盾兵完全击溃了守军的抵抗意识,残存下来的数百兵马再也顾不得军纪,他们推搡着,试图逃离此处。

  自始至终都在一旁观战的县令冷汗连连,他没想到只是几个回合下来,己方人马便败的这么干净利落,连一丝反击之力都没有。

  “大事休矣”,脑中盘旋着这个念头,县令心虚地往城外望了一眼,要是出城的牙将知道这情况,会不会后悔自己莽撞出城的行为?

  “县尊,大事不妙,咱们走吧”,几名县衙亲信簇拥着,低声呼唤。

  县令叹了口气,道:“不必了”。

  “县尊,为何如此?”

  “因为已经来不及了”

  “什么?”

  众人惊回首,只见四周已经围上了一群人高马大的军汉。

  “我乃沾县县令,愿意归降,还请几位传个话”

  县令毕竟是官场上的头面人物,县令自曝名姓之后,很快就得到了韩遂的召见。

  “你便是城中县令?”韩遂扫了董其一眼。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董其是也”

  沾县的详细情报,韩遂早已经铭记于心,他记得城中的县令确实是这么一号人物,“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不到八百人了,到处都是乱军,没有确切的数字”

  “嗯,你的身份可以号令乱军吗?”

  县令略一犹豫,最终实话实说,“城中守将已经出城了,我在军中声名不显,不过,如果将军觉得有必要,我可以试试”。

  韩遂很欣慰,“好,失败也无妨,你且试试!”

  县令翻身上马,他在左右军卒的护卫下正准备现身说法,不过,临行之前,他疑惑道:“还未请教将军名姓?”

  “韩遂韩文约是也!”

  县令吃了一惊,他滚落下马,重新施礼见过。

  “久闻将军大名,如今有眼不识泰山,实在是罪过”

  “无妨,快快劝降,一旦误了时辰,我只能全杀了了事”

  县令急忙应允,他再度上马,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极力说服乱军归降。

  城门接连易手,沾县的守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只要韩遂愿意,他可以将全部兵马一网打尽。

  守军别无选择,他们纷纷放下武器,走到道路两侧跪下。

  连县令都降了,军卒们还打什么?

  韩遂很是满意,这一战自身伤亡极小,可谓大获全胜。

  接下来,只要彻底灭掉出城的那一千人马,捷报上便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嘭嘭”,两支烟花冲天而起,这是韩遂告诉城东的朱桓,城池已经易手,无需纵火了。

  看到信号,朱桓松了口气,火油弹只剩下五颗了,如果城池没有易手,投石器很快就会沦为摆设。幸好,韩遂得手了。

  正思虑间,有军卒来报,“将军,城下来了一千兵马,看模样,应该是城中的牙将”。

  朱桓咧嘴一笑,道:“真是不知死活,兄弟们,送上门的功劳可不能轻易放过,让我们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喏!”军卒战意高昂,浑然没有将数量占优的守军放在眼中。

  “嗖嗖嗖”,尚未近身,朱桓的军卒便开始弯弓搭箭。

  牙将勃然大怒,“山上是何方鼠辈,遮遮掩掩,可敢与我一战?”

  朱桓大声冷笑,“蠢货,我乃吴郡朱桓”。

  牙将很是猖狂,“无名鼠辈,未曾听说”。

  朱桓冷冷一笑,“从今天起,你就不会忘记了”。

  “只会嘴上快活吗?你有胆便来攻”

  牙将咬牙下令,“杀光他们!”

  这时,下方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喊“将军!”

  牙将扭头看去,却是自己留在城中的亲卫,腾起的怒火强行按捺了下去,他道“干嚎什么?出了什么事情?”

  “沾县丢了”

  牙将差点跌下马来,他再也顾不得维持风度,疯狂地咆哮起来:“什么?你说什么?老子不是给他留了一千人马吗?城门紧闭,怎么会出事?”

  “敌人诈取城门,一千名弟兄活着回来的还不到二百人,连县令都降了”

  牙将一马鞭抽到了报信的家生子身上,道:“酒囊饭袋,全都是酒囊饭袋,老子养你们这些废物干什么?”

  残兵败将这时候堪堪赶到,“将军,退吧,千万不能耽搁了,城中敌军足有数千人,再耽搁下去,我们绝不是他们的对手”。

  牙将挥舞着马鞭,劈头盖脸地往溃卒身上抽去,一边抽一边听他骂道:“杀千刀的混账东西,你们误了老子的大事!”

  溃卒硬挨了几下,嘴里急忙叫道:“将军,他们来了,他们就在后头。”

  牙将恶狠狠地抽了最后一鞭,抬头往后方看去。

  此时日头渐高,映入眼帘的是两杆迎风飘扬的大旗,一杆“汉”,另一杆却绣着个“韩”字。

  大旗下,一排铁盔亮甲的军士正缓缓往前。

  刚才的那场厮杀似乎半点也没有影响到这股兵马,他们脚步沉稳,长枪如林。

  “嘶”牙将深吸一口冷气,他意识到自己遇到了极其利害的对手。

  这些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难道说,烽火台全部遭了毒手?

  否则的话,为何这么多敌人出现,狼烟却没有冒出一星半点?

  可恨,可恶。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牙将追悔莫及。

  早知道如此危险,刚才就不应该出城,悔不当初呀!

  如果这一千兵马待在城中,说不定沾县根本不会失手。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没了城池做依仗,一千名兵马压根支撑不了多久!

  怎么办?

  战还是降?

  

745.第745章 粮秣

  

  战,意味着牙将需要硬拼到底,只是,这千余兵马有多少人愿意死战?牙将并不清楚,降,忍得一时耻辱,暂时性命无忧,然而,归降之后,己方人马会遭到何种待遇?

  牙将乃马铁心腹,思来想去,他决定死战,“儿郎们,我已将此处详情报于马铁马将军知晓,用不了多久,救援的大军就会抵达”。

  除了迎战的军卒,其余人马听得精神一振,只要有援军,他们便有希望。

  牙将继续鼓动道:“山上的敌军寥寥无几,身后的追兵也是在虚张声势,胯下有卵子的,随我下山杀他个片甲不留!”

  “杀他个片甲不留”,牙将亲卫率先响应,他们大呼小叫,竭力带动同伴。

  事已至今,除了一战之外,军卒并没有太好的选择。

  留给众人考虑的时间并不多,牙将几乎刚刚动员完毕便开始往下冲锋。

  下方,韩遂军已经布好了阵势,夜色深沉,他们并没有莽撞上山,而是选择在山脚下稳住了阵脚。

  当山上的兵马黑压压而来的时候,城下的军将一声暴喝:“弓手准备!”

  “哗哗哗”,一阵衣甲摩擦之声响起。

  百余名长弓手调整好呼吸,蓄势以待。

  一百步,九十步,军卒等待依旧的命令终于下达了:“前方九十步,齐射!”

  “嗡嗡嗡”,一百多支箭矢呼啸着往西飞去。

  沾县守军阵形大乱,他们虽然在牙将的忽悠下有了一战的心思,可是,望着黑压压的箭矢,甲胄不全的他们只能狼突豕窜,寄希望于箭头失准。

  然而,沾县牙将急于求成,将千余兵马聚集作一处,在前前后后全都是人的情况下,即使想躲,他们又能躲到哪里去?

  “啊”“啊”……此起彼伏的惨叫声让人一阵心慌,敌军竟然还有长弓,而且力道竟然如此精准。

  怎么办?这时候沾县牙将想起己方阵中也有百十张长弓。

  刚才只顾着冲杀,却把背着弯弓的那些家伙抛到了后头。

  趁着对方弓手未至的功夫,山下韩遂军的长弓又抛射了两轮箭雨。

  六十步,沾县的弓手终于气喘吁吁地弯弓搭箭,抛射而出。

  箭矢逆风而行,力道大减,有几支甚至落到了自家人马的上头,这种乌龙顿时引得人人大骂,若不是同伴阻拦,说不定几个脾气火爆的家伙都可能调转回头去找自家的弓手算账。

  间或有三两支箭矢侥幸落到山下的军阵之中,却没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伤亡。

  韩遂归顺李贤,部分军卒鸟枪换炮,装备了更为精良的甲胄。

  此时,力道不足的箭矢压根伤不到韩遂军。

  五十步,接着月光,敌我双方都已经可以看到对方了。

  双方的箭矢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比起沾县守军散乱无序的箭手,韩遂军阵中的弓手明显要技高一筹。

  相同的数量之下,韩遂军的弓手装备精良,而且技巧精湛,一开始,双方的对射还没有太过悬殊的区别,可三两轮对射之后,中箭的敌军越来越多,而韩遂军身中箭伤的却没有几个,鲜有中箭身亡的情况。

  两相比较,自然使得沾县守军对己方的弓手信心全无,他们再也没有闲庭游步保存体力的想法,只是玩命一般往前狂奔着,试图借以逃脱箭矢的笼罩范围。

  三十步、二十步、十步,近了,更近了,冲得最快的牙将终于靠近了韩遂军阵。

  军阵外头是一圈儿铁盾,高大的铁盾成了他们的强力屏障。

  不等犹豫的牙将作出正确的判断,“嗷嗷”叫着的部众便将他裹挟到了盾阵之前。

首节上一节71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