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284节

  “将军英明!”

  周仓不置可否。

  从千乘城连夜赶到这里,周仓连同麾下五千兵马只在林中休整了两个时辰。

  若不是军卒身体强健,只怕早就有人累趴下了,别说战斗,只怕连拿武器都是个问题。

  淳于琼的一万人马被徐盛打的落荒而逃,周仓琢磨着,自己怎么着也要击溃高览这两万人马,若不然的话,日后见着各大军将,岂不是没了谈资?

  按照周仓的打算是极可能多的放河北军过河,这样的话,对岸的高览便不会轻易撤军。

  一旦河北军如油灯添油一般接踵而至,周仓便有把握用这五千人干掉他六千人。

  没错,高览在此处只有六千兵马,为了遮掩行迹,其余人马都担负着佯攻的使命。

  不过,有句话叫做“机关算尽太聪明”,逢纪做梦也想不到,平原郡的商贾早就将河北军的动向偷偷传到了周仓耳中。

  战机不可失,半渡而击这等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周仓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于是,这才有了青州军连夜奔袭,河北军一无所知的事情。

  

第356章 别无选择

  

  黄河北岸,河北军的数量很快增加到了一千人的规模。【】

  从晃晃悠悠的河船上走过,不习水战的军卒们全都揪紧了心弦,吱吱嘎嘎、起起伏伏的木船仿佛要坠入河底一般,很不踏实。

  十多丈的“船桥”对于河北军卒来说仿佛有几十里那么漫长,好不容易挨了过去,众人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脚踏实地那一刻,不少人头晕目眩,真他娘的吓人!

  见惯了一览无余的北方平原,陡然经过汹涌澎湃的大河,河北军卒心中恐慌,很不适应。

  好在最先过河的兵马全都是高览帐下精锐,若是换成其他人马,只怕十分胆气早已经去了七成。

  黄河南岸的这群兵丁他们人人装备精良,所食所用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货色。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南下乐安国,正是河北精兵大显身手的时候。

  虽说有淳于琼的前车之鉴,可高览帐下的兵丁却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淳于琼此人好大喜功,中计落败是迟早的事情,他失败了,并不代表河北军真的比青州军差。

  这一次,大军南下,不少军卒都抱着一雪前耻的念头。

  河北军失去的东西,一定要变本加厉地夺回来!

  此时,河水北岸,逢纪志得意满地笑道:“云台你瞧,如果这里是青州军的陷阱,他们怎么会让大军如此轻易地过河?”

  高览吁了口气,心中也忍不住犹疑起来。

  前哨探马分明是遭遇了不测,可为何自始至终都不见敌人来犯?

  倘若真是青州军的诡计,他们万万没有按兵不动的道理。

  一千名步卒呀,就算真是青州军的陷阱,这些精锐也足以抵挡数倍于己的敌人了,难道青州军就不怕弄巧成拙吗?

  树林中,周仓麾下军将摩拳擦掌,他们纷纷请战。

  “将军,杀出去吧”

  “是呀,兄弟们在这鸟林子里都憋的很了”

  “将军,这时候冲出去可以杀他们个措手不及,若是过河的军卒再多,咱们收拾起来只怕要费一番周折了”

  周仓咧嘴笑道:“都等不及了吗?”

  “等不及了!”

  年前,高览大军压境,却一直未曾过河,这两万兵马仿佛悬在众人头顶的利剑,让人压力倍增。

  如今蛇已出动,青州军将都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几个月的等待,无穷无尽的防备、监视,终于有了结果。

  河北军终于过河了,要是不能一战击溃他们,那岂不是坠了青州军的名头?

  熬了这么久,青州军上下都等着大开杀戒,也好立功受赏。

  从树林到河岸足有五百步的距离,这时候,在河边布好阵势的河北军卒已经分出一队人马,开始往密林而来。

  若是再耽搁下去,等到河北军行到近前,那青州军的潜伏便毫无意义。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周仓把手一挥,嘴里道:“裴元绍,你率本部一千兵马自左翼杀出,周梁,你领一千兵马从右翼围剿,黄余你领两千兵马坐镇后军,从旁策应,其余人等随我自中路杀出!”

  “喏!”

  众将得令之后,一名名传令小校飞奔而去。

  林中不利于排兵布阵,青州军都是散布其间的。

  不过时间仓促,再拖延下去,埋伏战便成了遭遇战,那样的话,青州军之前的辛苦等于都做了无用功。

  “杀!”周仓一马当先,狂奔而出,随后,“铛铛铛”,一阵紧密的锣声响起。

  沉寂许久的密林陡然间杀声大起,密密麻麻的青州军疾冲而出。

  黄河南岸,成功渡河的河北军刚刚缓过劲来,他们在各自军将的统领下勉力维持着阵势。

  哪里冒出来这么多敌军?

  前哨不是说这里没有青州军吗?为什么看起来对方却像是早有预谋的样子?

  这是青州军的埋伏!

  电光火石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黄河北岸的高览心急如焚,过河的军卒已经有一千人,这股力量无论如何也不能舍弃了,可若是继续派兵过河,岂不是正中青州军下怀?

  逢纪却没有太多顾虑,他只知道,河北军由此渡河的计策是他定下的,倘若大军失败,他难咎其责。

  事已至此,如何挽救局面才是真正的要紧事!

  “快,让军卒快些过河,前哨已经站稳脚跟,青州军的数量不多,云台,快快下令!”

  逢纪在高览面前虽然趾高气扬,可他实际上对整个河北军却并没有半点指挥权。

  急切间,逢纪额头滴下了滴滴冷汗。

  该死的,青州军竟然真的有埋伏!

  高览阴沉着脸,他对逢纪的呼喊置若罔闻。

  此时,正在渡河的河北军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

  南岸有伏兵,到底是后退还是增援,总该有个说法。

  如果有可能,谁也不想傻乎乎的去送死。

  “吱吱嘎嘎”的船桥上站立了数百名军卒,变故突生,他们毫无主见,有的人试图上前,有的人却回首反顾,然而,更多的人却萌生了退意。

  青州军既然在这里早有预谋,那么对方一定获胜的十足把握,反倒是己方人马,自始至终都被瞒在了骨里。

  高览不发一言,眼看着南岸的军马就要陷入困境,逢纪脸色铁青一片,他阴狠地说道:“我河北精兵遭遇埋伏,高将军打算稳坐钓鱼台吗?”

  这一句话可谓阴损至极,高览知道,无论此战是胜还是败,他与逢纪之间的梁子都已经结下了。

  好在经过一番考虑,高览也有了决断,必须战下去,哪怕明知前方是陷阱,河北军也别无选择。

  一千名己方精锐,高览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抛弃他们的代价,更何况,之前数月他便已经给人留下了畏战的印象,要是这时候还畏首畏尾,袁绍一定不会放过他!

  长吁一口气,高览大声呼喝:“传令,大军出击,务必击溃敌军!”

  将为军之胆,高览恢复了那副从容之色,顿时给河北军注入了无穷的信心。

  “将军有令,全军出击,击溃青州军!”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犹在“船桥”上进退维谷的河北军卒终于有了主心骨,无论他们打着什么算盘,此时军令一下,他们唯有前进这一条路。

  

第357章 战术恫吓

  

  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将高览帐下五千精锐彻底分割开来,南北两岸只能靠一座窄窄的“船桥”来沟通联络。

  北岸的兵马在各级军将的统领下排成了长队,只等着快速过河,增援对岸的友军。

  谁也没想到青州军会突然出现。

  惊乱之下,间或有失足落水的军卒发出短促的呼救声。

  北方的军卒不习水性,十之**都是旱鸭子,而且在初春这个季节,河水冰凉刺骨,即便有人跳水救人,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最大的可能反而是搭上自家性命。

  一百多斤的体重加上几十斤的甲胄,这差不多就是两百斤的重量,甫一入水,沉溺而亡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倘若南岸没有遭遇敌袭,说不定还会有人试图救援溺水者,然而,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南岸,放到了青州军身上,至于落水者的死活,反倒没有多少人去关心了。

  在这种时候,黄河南岸的军卒能否抵住青州军的攻势已经成了关键。

  “稳住,稳住,青州军算不了什么,咱们河北精锐何曾怕过谁来!”

  “深呼吸,不要慌,不要怕,只要咱们顶住这一波袭击,青州军便没有胜算了”

  “听见号角声没有,咱们的援军就在身后,将军正在调派人马!”

  为了鼓舞士气,南岸的军将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听到熟悉的号角声,先行过河的军卒当即松了口气,没错,自家兵马正在竭力赶来,试图援助自己。

  河北军不怕厮杀,却怕自己的厮杀毫无意义,倘若北岸的兵马按兵不动,或者说抽身急退,那南岸的军卒便没有任何搏命的理由。

  好在高览当即立断,下了全军出击的军令,这才给了南岸军卒誓死一战的信心。

  青州军再厉害,那也是凡夫俗子,刺中了要害一样会死,砍到伤处,一样会疼,抱着这样的念头,河北军的士气有所提升。

  河北军怎么想,周仓懒得去管,当他从树林中打马急冲而出的时候,他脑中便只有一个念头:击溃河岸的河北军,将他们尽数歼灭于此地。

  至于河北军覆灭之后,高览会不会落荒而逃,那已经不在周仓的考虑范围之内。

  于情于理,高览都不会轻易退却,而青州军也不可能放弃到手的胜利。

  半渡而击,这在任何战史上都是妙不可言的战机。

  “杀!”一马当先的周仓首先撞上了河北军的前哨小队。

  “噗”,高大的战马径自撞飞了两名军卒,而周仓手中的长刀也没有停歇,只见寒光闪烁,一颗硕大的头颅便冲天而起。

  这一队河北军只有十个人,周仓以一己之力便轻易灭杀了三人,余者竟皆胆寒,而青州军却士气大振。

  “杀!”

  “将军威武”

  从林中冲出之后,多数青州军连战阵都没有,他们只是紧紧跟随周仓的脚步,向前,向前,一直向前。

  十人规模的小队没能给青州军带来一丝一毫的伤害,周仓只是出了两次手,他便全歼了这支河北军、

  好猛的一员大将!

首节上一节28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