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249节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待之!

  一时之间,臧霸思绪万千,他在心中暗自羞愧,适才自己竟然有了动摇,险些就要降了曹操,真是有愧的很。

  想到这里,臧霸在面对于禁的时候便格外用心,“来人呐,打开城门,让于将军入城”。

  “喏!”

  “吱嘎嘎”,吊桥缓缓放下,城外的于禁却没有急着入城,他望着臧霸,嘴里道:“听说尹将军正在缯县抵御曹军,不知臧都尉作何打算?”

  臧霸咬牙说道:“我正打算出兵相援,却害怕兵力空虚,开阳为曹军所趁,于兄来的正巧,我率本部兵马出击,这开阳城便交给你了”。

  “大兄!”孙观有心劝阻,臧霸却挥手制止了他的进一步说辞。

  开阳城是臧霸、尹礼、孙观等人的心血所在,数年来,从来没有外地兵卒踏入一步。

  请神容易送神难,孙观害怕李贤借此机会,霸占开阳。

  臧霸原本就心中有愧,这时候哪里还会再婆婆妈妈?

  况且,于禁是来助拳的,防贼一样的防范他们,岂不是凭白让人笑话?

  于禁骑在马上,似笑非笑:“好,只要骑都尉信的过我,我必然还你一个全须全尾的开阳城!”

  有这一句话足矣!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根本不用说清楚,臧霸允许青州兵入主开阳,而于禁代表李贤,也愿意投桃报李,表明己方没有染指开阳的心思,这样以来,双方屏弃杂念,共同对付曹操。

  开阳不容有失,下邳更是关键要害。

  这一次救援开阳,于禁只带了六千兵马。

  臧霸出兵救援缯县的时候,于禁又借给他一千兵马。

  于是,开阳城内便有开阳兵一千人,青州兵五千人,而臧霸麾下也有人马五千。

  换防妥当之后,臧霸不敢耽误,他急忙往缯县而去。

  曹操有兵三万,对外诈称十万大军,如果贸然出击,即便虽然有五千人马,却也没有多少胜算。

  于是,沿途间,臧霸想出一计。

  “孙观,你领本部一千兵马,多砍树枝,广立旗帜,务必制造出一万兵马的声势出来”

  疑兵计?孙观微微颌首,“若是曹操引军来攻,那又该如何是好?”

  臧霸笑道:“不可与其交战,距离曹军大阵三里即可,这样以来,曹操难以摸清我方虚实,不敢轻举妄动”。

  孙观心中暗赞,嘴里道:“大兄,如果曹操一直不上钩的话,那又该如何是好?”

  “曹操若是分兵追你,你尽管逃命,他若不是按兵不动,我也有法子对付他”

  孙观不解:“喔?大兄有什么妙计?”

  “曹操按兵不动,那便说明他已然中计,只要我与尹礼取得联系,双方合力攻其一部,曹军必难抵挡”

  凶险万分的突袭之战在臧霸嘴里仿佛无足轻重一般,不过,孙观却不敢大意,他知道,臧霸的计策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出错,其余部分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功败垂成。

  “大兄保重!”

  “保重!”

  说罢,孙观便领军离去。

  然而最关键的一点无论臧霸还是孙观都没有提及,那就是缯县的尹礼。

  万一在臧霸率军抵达之前,尹礼战败了,那又该如何是好?

  其实,不是臧霸有所疏漏,而是因为他相信尹礼。

  坐拥三千兵马,又有城墙做屏障,加之以逸待劳,如果尹礼连三个时辰都坚持不住,那臧霸救他何用?

  “咚咚咚”,缯县城下的大鼓愈敲愈响。

  越来越多的曹军士卒爬上城头,这时候,敌我双方的弓矢都已经失去了效果。

  一名又一名军卒掉落城头,有的是曹军士卒,有的却是守城的开阳军卒。

  曹仁面沉如水,他没想到小小的一个缯县竟然这么难啃。

  从接下军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的功夫,可缯县依旧没有攻下。

  每一次曹军即将占据城头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身材瘦削的男子竭力厮杀,那势若疯狂的身影并不高大,可却将城头的曹军压制的死死的。

  “尹礼”,曹仁记住了这个名字。

  不远处,硕大的“曹”字大旗迎风招展。

  一骑绝尘而来,“曹仁将军,主公问你何时破城!”

  曹仁脸色涨红,他褪去甲胄,嘴里道:“请主公拭目以待,一炷香之内,缯县必破!”

  说罢,曹仁****着上身,聒噪着往城头而来。

  城墙上,尹礼一刀斩去一名曹军的头颅,喷溅而出的血液滚烫无比,他顾不得擦拭刀身,又急忙将其对准了另外一个敌卒。

  厮杀至今,尹礼身上各种深浅不一的伤痕不计其数,之所以硬撑不倒,不过是因为胸中的那股不平之气在支撑罢了。

  李贤可以做到的事情,尹礼也一样可以做到!

  抱着这等念头,尹礼大声鼓舞士气。

  主将誓死奋战,开阳军卒自然无人退却。

  开阳民风彪悍,尹礼麾下的这支开阳兵卒彻底疯狂了。

  下邳、小沛的惨状激起了开阳军的同仇敌忾之气,他们使出两败俱伤的招数,哪怕是死,也要拉上一个曹军垫背。

  正是在这种决一死战的氛围下,缯县才意外地坚持了那么久。

  不过,刚不持久,曹军兵马是缯县守军的十倍,无论尹礼如何悍不畏死,都不能挽回战败的结局。

  曹仁冲上城头之后,曹军士气大振,他们大声叫骂着,奋力拼杀。

  曹仁的目标是尹礼,对方就在十步开外的地方,曹仁誓要拿他祭旗!

  曹仁来势汹汹,尹礼却有些力有不怠,他叹了口气,嘴里道“大兄,我尹礼先行一步了!”

  说罢,尹礼便要往曹仁的方向而去。

  恰在这时,缯县正东方向传来一阵聒噪声,隔着老远,那遮天蔽日的尘雾便腾空而起。

  曹操脸色大变,“探马何在?”

  没多久,正东方向的探马奔袭而来:“主公,正东方向有一支兵马,他们打着臧霸的旗号,数量应该在一万人上下”。

  “臧霸好大的胆子,他不要开阳城了吗?再探!”

  “喏!”

  探马离去之后,曹操目视缯县,久久不言。

  毫无疑问,臧霸是来救援缯县的。

  只是,一个小小的缯县值得臧霸如此冒险吗?

  相对于开阳城而言,缯县方圆不过三四里,丁口不过数千人。

  思来想去,曹操都觉得臧霸另有所谋,不然的话,开阳军不会倾巢而出。

  满打满算,臧霸麾下兵马也不过一万人,如果没有变故,他不可能这么疯狂了。

  开阳发生了什么?或者说,下邳发生了什么?

  于禁率领五千兵马进驻开阳之后,再度严明军纪,杜绝军卒滋事,而下邳城,七千名青州兵聚集在一处,随时准备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如今的下邳城风声鹤唳,东门黄望刚刚鼓动大族罢市,没曾想,晚上就等到了陶远的丹阳精兵。

  兵寇封门入院,来势汹汹。

  看在陶应的面子上,查抄黄氏的行动不算野蛮,但结果却是一样的。

  经此一役,东门黄氏在徐州除名了。

  有参与此事的大族胆战心惊,他们生怕黄望的事情牵连到自己身上。

  有心出外避难,各处城门又被青州军重兵把持着,大族权贵们更是惊慌。

  听说李贤曾在都昌、下密掀起腥风血雨,一夜斩尽八大家族,他该不会把这一手带到了下邳吧?

  对于下邳城内的各大家族来说,这一日过的分外漫长。

  缯县城头,尹礼原本已经绝望,他打算用死来证明自己。

  哪曾想,等了许久的援军竟然出现了。

  有援军就意外着有了生路,尹礼大喜过望,他咆哮道:“弟兄们,骑都尉来救我们了!”

  “援军来了”

  “援军来了”

  一时之间,缯县守军气势大盛,竟然逼的曹军连连后退。

  曹仁恼羞成怒,他破口大骂,嘴里道:“主公已经在城下侯了两个时辰,再不拿下城池,你们都得死!”

  说罢,曹仁不管不顾,径自冲到了最前方。

  尹礼正欲上前接战,此时,几名老卒护在他身边,嘴里道:“将军速退,曹军势大,不可久战!”

  这时,城下的曹操已经识破了臧霸的疑兵计,“不好,臧霸可能在另外一个方向!”

  缯县北门,这里驻扎着三千名曹军士卒,由于主攻的方向都在西门,所以这里的军卒很是清闲。

  正东方向呐喊声直入云霄的时候,这里的曹军将校还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开阳援军来晚了,曹仁领军出战,缯县必破。

  等到臧霸领军杀出的时候,曹军腹背受敌,他们压根没想到会有敌军绕到这个位置。

  大意之下,顿时伤亡惨重。

  臧霸一马当先,他大声呼喝:“开阳男儿何在,随我杀敌,杀敌!”

  四下里,犹能跑动的守卒激动不已,他们咆哮道:“杀敌,杀敌!”

  西门已破,曹军潮水一般涌入城中。

  留给臧霸的时间不多,尹礼在何处?

  臧霸心急如焚,他害怕看见尹礼的尸首。

  “都尉!”

  打马绕过一处巷口的时候臧霸看到四名军卒正护卫着一个同伴,那名军士身上背负着一个中年男子,正是尹礼。

  “尹礼!”

  “都尉,尹将军只是失血过多,并无大碍”

  臧霸松了口气,道:“好,你们五人有功,我记下了”。

  缯县已经成了曹军的地盘,臧霸在这里多待上一刻,便会增加一成危险。

  既然找到了尹礼,臧霸便没有丝毫留恋,他带走了能带走的守军,匆匆退却。

  曹仁在限定的时间内攻破了缯县,可他却没有丝毫喜色。

首节上一节249/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