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1939 第196节

  “你看,一钢的这套生产线,是过去10年海南省淘汰下来的落后产能,人工、煤耗、产能、环境都不尽如人意,就它已经是时代的领先者了,国家要大力发展钢铁企业,光靠一个一钢是不够的,一个二钢也是不够的,东北解放在即,鞍钢已经落入人民之手,苏联交换过来的钢铁生产线也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不日就将运抵青岛,这些都20世纪30年代的生产线,比一钢还要落后得多,可以说一落后就是淘汰产品,但这样的淘汰产品,也是我们急需的,因为这么大个国家,不能只靠一两个先进企业来支撑,淘汰落后产能,至少30年以内不可能,国家基建需要多少钢铁,军工需要多少钢铁,你我都清楚,老李啊,我希望一钢不只是产钢材。”

  李永春略略一思索反应过来:“徐厅的意思,是复制这套生产线?”

  “这是你们的产品,怎么制造肯定了熟于胸,当然,你们现在和海南一样,要啥没啥,连生产工具都没有,我相信,你们也可以与海南一样从无到有做起来,都到了这个时代,不干点开创性的工作,怎么对得起穿越这么逆天的好运气呢,你说是吧。”

  “好运气,徐厅,我宁可没这么回事,你让我回河北吧。”

  李永春苦笑着摇摇头:“我听出来了,你是想让一钢开展设备制造,这可真不容易,等于从头打造一个德龙设备制造公司啊。”

  “是国家工业设备制造基地。”

  徐养浩的话,让他的心不可抑制地“嘭嘭”跳起来,工业人的梦想,不就是从头开始搞建设吗,他能在大年初一告别妻儿登上远洋货轮来到异国他乡,并不是为了那点出国津贴,而是一个建设大工业的梦想,哪怕是为别的国家,现在摆在自己眼前的,可是一个要啥啥没有的华夏,有多少空白需要填补啊,那可不是区区一条350万吨钢铁生产线可以满足的。

  “我要人才、机械。”

  “你牵头,人才,就算是军队里的高级工程师我也想办法给你调来,机械,我手里的目录,随便你挑,工业母机也没问题。”

  “用不了那些,锻造、水压这类的大家伙,先调给我使使,不行,来料加工也行,压力容器级别的高级焊工给我调100名,不够我们自己培训,再多估计你那儿也够呛,别的工种也是一样,每样都需要50-100不等,这是最低要求,我得安排倒班吧,横不能把人给累死,那样梦想就成遗愿了,这些我相信都没太大问题,海南一千万人口,挤一挤也能挤出来,实在不行,把年龄放宽,从退休老工人里头返聘好了,真正麻烦的是系统,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海南有吗?”

  徐养浩知道,他说的并不是电子产品的买卖和组装,而是元器件的自主生产,芯片级开发,晶圆厂的建设和生产。

  “放心,一切都会有的。”

  徐养浩的言外之意是,海南都没有,别的地儿就更没有了。

第四百一十八章砥砺前行

  钢材的产量上来了,才谈得上工业设备制造,同样,电子工业、信息化产业也离不开最基础的元器件生产。

  电子元器件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继电器、连接器、保险元器件、变压器、电感器、变频器、电声器件、电声配件、频率元件、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IC)、开关元件、显示器件、传感器、敏感元器件、光电与显示器件、激光器件、红外技术及应用、光电子器件、磁性元器件、电子五金件、印刷线路板(PCB)、光电子专用材料、电子材料、零部件、结构件、电真空器件、翻板、工业编码器、桥堆、硅堆、桥整流、场效应管、整流器件、可控硅(晶闸管) 整流器、整流设备、LED系列产品、LCD系列产品、PCB电路板、扬声器(喇叭)、光电器件、压电晶体、频率元件等其他电子元器件。

  经过大范围的摸底调查,海南本地能完全自主生产的不到70%,都是最基础的产品,在大量非自主产品中,具有相当库存(包括旧货)的占到95%,只有不到5%的产品,需要谨慎地使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智能芯片。

  绝大部分电子元器件的生产都不是什么高科技,这类工厂在国家各个省市都有,在每市至少一家收音机厂的年代,到改革之后大量引进国外家电生产线,这其中的电路板、控制器生产,也都随之进行了升级换代和市场淘汰,活下来的自然是精英之选,不过也意味着生产品类没有那么全乎,全国产业布局嘛,海南是啥也靠不上,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一些民营的电子厂也能给上游做配套,虽然生产规模不咋地,总算不是一片空白。

  在电子管盛行的本时代,所有这些电器件都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哪怕是极少数音乐发烧友手里的胆机,也在生产工艺和小型化上领先很多。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时代到来为标志,海南要想做到领先全球,就必须完成从生产到建设的全产业链构建,这也是未来全国产业布局中,对于海南的定位,那些人力密集企业、资源生产企业、高耗能企业,将来都是要分散到各地的,海南则成为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器,源源不断地向各企业输出革新技术,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海南电子产业的整合就是从控制全省敏感物资开始的,首先是在工商局注册的从事电子产品经营的大小店铺,包括省内几大著名的电子城,加上他们的仓库,这些全新的电子元器件将支撑起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看着量很大,放到全国范围内就完全不够了,因此最终还得要自产,接下来,以几家主要电子厂为主体,想方设法扩大产能和生产范围,就是这半年来电子组努力的方向。

  二手市场、旧货市场甚至是废品收购站,所有涉及到电子的物资都被回收,再加上百姓手里的智能手机、家电、电脑,整个摸底排查工作进行了三个月,哪怕是一部小霸王学习机,也被登记在册,进入了敏感物资管制数据库,保证每一件物资都能追溯到个人,当然,如果愿意上交,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就是《敏感物资回收办法》出台的背景。

  到了8月份,排查工作已经结束,绝大部分物资都纳入了监管或是直接控制当中,在一切向军事工业转型的政策下,所有的存货都将用于军品的生产,军机、军舰、坦克装甲车、战场信息指挥系统、雷达防空网络、导弹控制板、制导炸弹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智能芯片,而已经启动的航天工业更是需要海量的高精尖电子工业品。

  海大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的孙明启教授,就接过了这个行业的尖端研究,领导成立了国家级半导体实验室,从硅晶片的生产开始,进行芯片级生产技术的艰苦攻关。

  要知道,哪怕是21世纪的华夏,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依然在芯片技术上受制于人,不得不在西方国家卡脖子之后,集全国顶尖的科技力量,试图对包括光刻机在内的大量技术进行攻关,以形成自主的生产能力。

  当时接到这个任务时,孙教授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人家是聚沙成塔,他的工作就是在沙塔上盖房子。

  “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要想不成为后世的工业短板,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倍努力,半导体技术是信息化产业顶端的皇冠,芯片制造又是这座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这一次,我们至少没有落后,甚至是走在别人的前面,有生之年把他搞出来,走在世界的前列,甩开追赶者几个身位,让他们也尝尝技术封锁的痛苦,值了。”

  最终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做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将得到国家的定点拨款,只有持续不间断地投入,才有可能结出硕果。

  与孙教授一样,接下研究重任的还有中科院光电所的廖运中教授,他的团体要研制的是这个时代最具颠覆性的利器。

  雷达。

  当然有实物在那里,也就是个反向工程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电子技术、软硬件都需要他的团队去攻克。

  “机载小型雷达的探测距离跟发射功率息息相关,早期受制于制造工艺、电子技术的落后,造出来的雷达体积大、重量大、探测距离低,比如在前端进气的歼六上安装雷达的效果就很不理想,只能做为基本夜航机使用,填补咱们空军夜间战斗任务的空白而已。”

  廖运中介绍道:“后续的歼七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其中央进气道的尖形锥体安装的小型雷达,探测距离依然很不理想,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两侧进气型歼八,整个机头都可以安装,雷达体积有了大幅度增加,当年华美密月期搞的那个“和平典范”计划,就有用西方雷达改装歼八战机的项目,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设施思路和雷达体本身都对我国后续机型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能把那个搞出来,就能吊打一票二战活塞机和早期喷气机甚至是早期三代机了,雷达是军事革命,在信息化战争到来之前,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我们首先拿出来的成品,是一款小型机载火控雷达,用于飞豹战机上的“神鹰”系列,比飞豹安装的还要小,型号是:SY-80,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产品,用于歼七的改进,我们的团队对它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制程和电路上做文章,体积与重量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进,预备用于新机上,当然,他的成本相对于一款低音速机来说,还是有些偏高的。”

  经过他的介绍,新型战机研制部门了解了这款雷达的性能,整机重量小于50公斤,探测距离30公里,控制距离25公里,SY-80火控雷达是一部X波段、中等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体制的火控雷达。相对上一代的单脉冲火控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能够全天候、全高度条件下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尤其解决了以往单脉冲雷达难以下视搜索空中目标的难题。该雷达还具有对地面目标精确测距的能力,配合控制机载武器的发射和投放。并具有频率捷变和多种抗干扰能力以及自动检测功能。

  是当前还在部队服役的歼七战机主力机载雷达。

  而歼七战机则是新机型研制团队下一个阶段的主要目标。

第四百一十九章量产型歼一

  陵水机场,一排刚下线的“电风扇”整齐地停在跑道旁边,机群前站着一队身穿飞行夹克、头戴飞行帽的男子。

  常乾坤、吕黎平、方子翼、安志敏、陈熙、汪德寿、彭仁发、吴茂林、谢奇光等9人已经通过了初教机考核,在来到海南的原新疆飞行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进一步深造的资格。

  他们也是新型单发涡桨战斗机的首批驾驶者。

  试飞成功之后,新机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最终于7月初正式定型,被赋予了新型号。

  歼一(J1)。

  好吧,兔子在军品命名上一贯比较没想像力,不过也算是与后世接轨,一脉相承了。

  “同志们,我要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看到的,是咱们最新研制的战斗机,它与你们学习飞行时的初教五比较相似,都是单发螺旋桨外形,内部飞控系统也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你们之前已经熟悉过它的操作,今天就要放单飞,大家要记住操作要领,听从地面指挥,严格遵循命令,做到安全飞行。”

  郭鹏站在他们的面前,新机定型后,这是第一批量产型,与验证机相比,新机没有安装一体化显控屏,而是传统的机械表,电传也被机械传动代替,原因很简单。

  节省成本。

  不过安装在机翼上的两挺20毫米航炮使他具备了空战能力,机身下的副油箱挂点也调试完毕,在改进型涡桨五的经济燃油运作下,可以达到相当不错的航程,而他们今天要验证的项目,也包括在内。

  “上机。”

  郭鹏担任本次试飞任务的地面指挥,9人分别跑向自己的座机,如果不出意外,现在他们的选择或许就是今后的伴侣,很快各机就做好了试飞的准备。

  “塔台塔台,洞幺一切正常,请求起飞。”

  “洞幺洞幺,1号跑道已清理,风力4级,能见度优,可以起飞,重复,可以起飞。”

  “洞幺明白。”

  常乾坤点火启动,机头的可变速螺旋桨在推力的作用下缓缓转动,他推动操作杆,机身向前滑行进入跑道,机头对准基准线之后,他将节流阀向后拉,涡桨5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增大,螺旋桨的转速越来越快,飞机获得的推力持续增加,经过200米左右的滑行,他猛地一拉操作杆,机头向上抬,双前轮离地,机身悬空而起,一跃冲向蓝天。

  郭鹏手里的观测镜随着飞行轨迹移动,看到战机正常升空,心里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另外8架也在飞行员的操作下一一起飞,9机今天要完成的项目既包括了单人也有队形,从最基本的狗斗到双机、三机、五机编队飞行,低空通场,最后一项则是实弹射击,验证在飞行状态下,国产20毫米航炮的弹道特性和可靠率。

  基本上这些项目飞完,就相当于进行了一场不太激烈的空战。

  “上上大吉,岁岁平安,一切顺利,安全落地。”

  站在他身边的是海南重工的老总马永强,郭鹏听到他嘴里念念有词,不禁好笑。

  “马总,对自己的产品不放心?”

  “哪里,咱们第一次做军品,难免有些紧张不是,质量上你放心,这9架每一架我都让他们再三检测过,这不怕万一吗。”

  郭鹏笑而不语,等到飞机一一落地,全部安全返回,他才向后者揭晓答案。

  “马总,告诉你一个秘密,这9架歼一,我们在拿到之后就一一进行了试飞,排除了所有隐患,因此,你根本不必担心。”

  马永强愣了一会儿,苦着脸说道:“郭参谋长,不带你这样的,我这没病都得给你吓出毛病来。”

  “哈哈”

  郭鹏笑得很欢乐,马永强也跟着笑了,不管怎么样,第一批产品验收合格,总是值得庆祝的。

  没有太大的毛病,这批歼一就算入役了,第一批9架歼一将在随后分装上船,通过海运送到山东,再从离边区最近的机场起飞,直飞延安,建立中央直属的航空队。

  正是因为责任重大,马永强才会患得患失,要是飞机在战斗中表现不好,那就不是露脸而是添堵了。

  “马先生,感谢为革命做出的贡献。”

  常乾坤等飞行员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跑来与他握手,这可是咱们自己生产的飞机啊,每一个零件都是华夏造。

  马永强“嘿嘿”乐得脸上的肉一耸耸地:“哪里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嘛,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这飞机性能太好了,我看他的速度超过了苏联人最好的战斗机,爬升、盘旋、机动性能优秀,火力也猛,真想和小鬼子干一仗啊。”

  郭鹏看他有些招架不住,主动给他解了围。

  “在活塞机中,他的性能的确还行,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没有明显弱点,战斗中的表现,就要看你们的了,要充份利用自己的长处,不要想着时时与鬼子拼刺刀,那是给他们机会,你们的战术要以地面雷达为中心,实施打了就跑的战术,利用自身高速的优势迅速摆脱,然后再实施下一次攻击,这个战术我们管它叫“放风筝”。”

  “放风筝,这个打法好,我们记住了。”

  郭鹏指着战机说道:“为了提高出勤率,地面的保养也是很重要的,这次跟随你们回延安的,还有一支保障队伍和部分配件、燃油,常乾坤同志,离出发还有几天,这几天你们抓紧时间演练战术吧,祝一切顺利。”

  “是,首长。”

  常乾坤等9人只是第一批,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20多名预备飞行员,将会等待下一批次出厂的战机。

  以海马厂目前的生产能力,像这种复杂程度还不如一辆家用汽车的涡桨机,月产量达到2000架都没问题,要知道2019年海马厂在销售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全年一共生产了28889辆家用汽车。

  当然考虑到大小问题,生产线上的总量或许达不到汽车那么集中,不管怎么样,经过改造后的生产线,一年达到一万到一万五千架问题不大。

  不要以为这个数量很多,美国人仅仅在1944年就生产了98000架战机,其中包括了B-29那样的大家伙!

  因此,我们生产的飞机不光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

第四百二十章反推型涡桨机

  歼一定型量产之时,新型号已经在研发中,为了安装机头雷达,设计小组拿出了反推型动力的方案,意思是发动机位于机尾,以反转的形式推动机身给予动力。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设计,早在二战当中,德国人和美国人都有类似的设计出现,而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流行起来,到了二战末期,喷气式动力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没有了螺旋桨的阻碍,也就不再需要它了。

  实际上,发动机后置在喷气机上依然十分流行,许多支线客机和运输机,包括各国主力的战斗机无一不是这种布置。

  而螺旋桨后置的应用也有实例,那就是无人机,无论是美国人的“全球鹰”还是我国的“翼龙”、“翔龙”都是螺旋桨位于机尾的布置,因此,设计小组拿出来的新方案,就像是无人机的放大载人版。

  当然了,新方案并不是把已经定型的歼一倒一个个,整个气动外形都要重新设计,电传、操纵、武器系统也是全新的布局,与四不像的歼一相比,这个五不靠的家伙才是真正的新鲜玩艺。

  计算机辅助设计,全尺寸模型吹风洞,发现缺陷、修改,再试验再修改,几个月下来,原本的方案已经面目全非,最佳的气动外形,也在一次次修改中逐渐成形,最终变成了一个扁平修长尖头细腰的总体布局,被延安来的同志戏称为。

  像个拉长的棒槌。

  机头安装了一部SY-80改进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兼有搜索、火控的作用,而机翼的修正是这几个月修改的重中之重,最终确定了大展弦比的平直翼,包括机腹一共设置了7个挂点,可以加挂空空、空地、制导弹、各种挂舱在内的多种武器,机头正面像个鸭嘴兽,底部以机内固定的形式安装了一门30毫米航炮,也是我军主力战机的标配。

  在超视距空战理论下,近程空空格斗弹都只用做自卫之用,何况是航炮,然而这个棒槌机却有着另外的作用。

  对地攻击。

  是的,这架飞机诞生的伊使就是为了对地攻击而设计。

  在不使用或是少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情况下,亚音速飞机对地攻击的效果要比超音速战机更好,而使用螺旋桨的活塞机和涡桨机又有着使用成本低,战场持续时间长的优点,用于“舔地”再好不过。

  因此当这个棒槌挂上了4个7联装35毫米火箭巢、3颗250-4子母弹,就像一头蓄势待扑的豪猪,要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丧心病狂。

  对于掌握了制空权的我军来说,舔地才是空军部队的主要活计。

  还不曾离开的常乾坤等一干菜鸟飞行员,在第一时间就被这个“带刺的棒槌”折服。

  “不行,它只是一架验证机,距离量产还有距离。”

  郭鹏太了解飞行员的心态了,那就是猎奇心理,对于新机型总想上手飞一飞,但是试飞员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只有最富经验的老飞行员才能担当,因为他们能做到临危不乱,用最合适的方式处理遇到的问题。

  因此,担任新机试飞员的是海航飞行教官,也是常乾坤他们的老师,资深飞行员孟怀庆中校。

  设计师团队他们这样介绍:“我国早期的对地攻击机是引进的苏联伊尔-10,他是一种带装甲盒的活塞机,由于空军对强击机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强5研制过程缓慢,曾经有过用大马力涡桨发动换发改装现役伊尔-10的计划,由此做出的原型机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是后来强5研制成功,改装方案才最终搁置下来,现在我们的设计就参考了一些当时的设计,使用改进型的涡桨5E做为动力,他的功率输出超过2500马力,是在美国通用公司的帮助下设计改进的,改进后的耗油量、可靠性都有提高,首翻时间达到了3000飞行小时,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的设计指标是滞空时间达到6-8个小时,分别指轻载和重载的状态下,最大有效载荷2吨,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520公里,经济航速每小时400公里,升限8000米,不追求高空高速,可挂载三个副油箱,极限转场距离高达4000公里,机体采用半装甲盒结构,驾驶舱、引擎部位、内置油箱都加强了凯夫拉装甲,大大增强了抗击毁性,它可以在任何前线机场起降,失速速度仅有每小时139公里(A10攻击机的失速速度是每小时220公里),非常适合战场上空的盘旋、寻找目标和发动攻击,平显、火控雷达、1553数据总线、计算机中控系统、液压传动、卫星导航模块等等一应俱全,而且都是我军装备过的成熟设备,有经验的飞机员很快就能上手。”

  孟怀庆跳进座舱,发现高发泡玻璃驾驶舱有着良好的视野,前方没有螺旋桨叶的干扰,与驾驶普通喷气机的习惯相差不远,再加上熟悉的座舱仪表盘布置,简洁的平显,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后推涡桨发动机启动之后的感觉,也与传统涡扇机的起飞方式相似,整体弹射座椅也与他习惯的一样,简单说,除了速度,感觉与平时没什么区别。

首节上一节196/3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