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第88节

  如今他手里的余钱,已经不足以大刀阔斧地推进南洋贸易了。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扩军与南洋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伊籍的提议让严毅看到了同时推进南洋贸易的希望,他思考了一会,缓缓道:“不知君侯能资助我多少钱财和物资?”

  伊籍沉吟道:“两亿钱!另外荆州水师可以为少君的商船提供护航,再为少君制造四艘平海,如何?”

  严毅闻言,心中顿时发出一声冷笑,刘表此举看似在为他考虑,实则是想在他身上套上枷锁,甚至不排除有控制他的念头。

  海船交给荆州水师来制造,钱塘的造船业和造船技术还要不要发展?

  航线安全交给荆州水师来处理,这条航线究竟是他的还是刘表的?钱塘水师还要不要发展?

  什么都用别人的,短期来看确有获利,可长此以往,只会逐渐沦为他人的附庸。

  若是有一天,他和刘表产生利益冲突,突然翻脸,南洋贸易岂不是立刻就要陷入瘫痪?

  严毅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个念头,满脸心痛之色,叹了口气道:“只恨与君侯相识太晚!若是机伯早几日过来,我也不会大老远地跑去交州买船,如今真是悔之不及!”

  伊籍并未对他的鬼话产生怀疑,眯起眼睛,蛊惑道:“少君不妨寻个借口,将买船之事推掉,实在没必要花这笔冤枉钱。”

  严毅勃然变色,义正言辞地道:“人无信而不立!在下岂能做出毁契之事?”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今观君之信义,令籍不禁遥想古君子之风。”

  伊籍抚掌而叹,心中却是生出愁绪,两百艘战船都送出去了,若是一件事都未办成,回去该如何向刘表交待?

  严毅瞥了他一眼,说道:“机伯,不妨这样。让君侯资助我十亿钱,再派两百名船匠过来帮我维护船只,其余诸事,就由在下一力担了!君侯躺着赚钱就行。”

  伊籍满脸震惊之色,以为自己听错,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你说多少钱?”

  严毅一脸诧异地道:“十亿钱而已,怎么?君侯坐拥荆州七郡一百一十七县,这点钱都拿不出来吗?”

  伊籍目瞪口呆,他有些明白严毅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了,此人光是脸皮之厚,捞钱之狠,放眼天下,就没几个人比得上。

  他仿佛重新认识严毅般地苦笑道:“少君,在下带着诚意而来,请少君给在下一个能体现彼此诚意的数字。”

  严毅一脸自信地道:“最少九亿,五五分账,船匠务必派来,以减少船只维护支出。在下保证,三年之内,必定让君侯赚回所有投入,之后每年利润不少于三亿钱。若是做不到,可从在下那份利中扣除。”

  伊籍闻言心动,沉吟道:“可立契书、誓书否?”

  严毅点头道:“当然!”

  他这次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打算与刘表合作,因为目前他的控制区域还太小,即便打通了南洋商路,一时之间也没有足够的货物用来贩卖,船舱必定会出现很多空舱。

  与其让这些船舱空着,不如用来运送刘表的货物。等到日后货源充足时,再将刘表踢开就是了。

  伊籍神色郑重地朝他作了一揖:“兹事体大,请容在下回襄阳向君侯禀报,不出十五日,定当予君回复。”

  严毅回礼一笑:“如此,在下便静候机伯佳音了。”

  事情议毕,伊籍不愿多做耽搁,当即告辞离去。

  严毅亲自将他送出钱塘城外,两人在东城三里官道上相互辞别。

  他回到城中,感觉有些疲倦,少有地打算休息片刻,遂令车舆驶向严府。

  此时的严府上下,正是一片忙碌场景。

  朱漆大门前,四名家丁正踩着高梯悬挂茜红锦帷,锦帷上用金线绣着如意云纹

  影壁后,二十余名奴仆正以细麻布擦拭青石板,水痕未干的地面映照出一个个人影

  前院正厅内,六名婢女坐于蒲席上,用丝帛蘸着桂花油擦拭酒爵.

  前院园林中,花匠指挥着花奴将金丝菊、木芙蓉搬至廊下,每盆花枝都系着五色丝绦。不远处的假山畔,乐师正在调试编钟。

  严府如此热闹,正是在为今天的晚宴做准备。

  这还是严毅攻克钱塘以来,首次宴请城中诸名流显贵,既是为了安抚人心,也是为周氏三兄弟设的欢迎宴。

  周昂的昔日经历,严毅已经知晓,他没有想到,自己招揽周昕的举动,居然会为他刮来一个良将.

  真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现如今,严毅对周氏的重视,已经使周氏一跃成为钱塘城的新贵。而周氏的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

  周昕身为前丹阳太守,在丹阳拥有很高的声望,得百姓拥护,能够为严毅攻伐丹阳提供巨大的帮助。

  周昂的领兵才能和经验,是严毅军中目前最缺的。

  周喁的才能虽然不如周昂,但那要看和谁比。比之周昂,固然不如,比之陈敢、樊毅等人,却是胜出。

  周氏三兄弟都是太守层级的人物,历史上的周喁甚至还被袁绍任命为豫州刺史。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严毅为何会对周氏如此重视和礼遇了。

第181章 书信

  周宓身为严毅的宠妾,自然清楚严毅安排今晚这场宴席的目的,因此丝毫不敢怠慢。

  早上辰时,严毅离府后,她便立刻忙碌起来,事无巨细地操办着宴席的各个环节。

  虽然忙得脚不点地,但她却很开心。能够参与操办宴席,本身就是府中地位的一种体现。

  如今严毅身边已经有了八个小妾,其中三个小妾还是钱塘豪族嫡女出身。诸女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之事不胜枚举,令周宓不敢出丝毫差池。

  她很清楚自己为何能得到严毅的宠爱。除了令人惊叹的容貌和让人痴迷的身体外,严毅更为在意的,其实是她周泰族姐这个身份。

  只是九江那边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传来消息了,令她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愁绪。

  “去北库,再取三十套越窑青瓷过来。莲瓣纹要瓣缘微卷的,缠枝纹需枝蔓疏朗的,褐斑点彩纹须得错落有致,每种取十套。”

  周宓轻声吩咐身旁的婢女,眸光微凝,望向屋外款款走来的一道倩影。

  来人身穿一袭茜色云纹锦缎深衣,髻上簪一支金步摇,耳悬明月,生得眉目如画,青春灵动,正是钱塘董氏年方十八的嫡女董雅。

  两女的眸光在空中刚一交汇,便碰撞出几团无形的火花。

  一个眼含秋水却暗藏锋芒,一个眉目如画却凛若冰霜。

  “哟,姐姐这么早便开始忙起来啦,可得注意身体,姐姐年龄大了,若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将来可怎么服侍少君呢?”董雅眸中闪过一道嫉光,娇笑道。

  周宓知道自己的劣势,那便是低微的出身和比诸女大几岁的年龄,使得董雅自恃家世,一直看不起她。

  她微微一笑,声音虽然轻柔,却让董雅的脸色愈发难看:“不敢劳烦妹妹担心,既是少君亲自交待下来的事情,妾身自当尽心尽力。”

  两女暗藏机锋地说着话,虽然都想给对方一巴掌,但都强忍着,不敢闹出什么事来。

  一名婢女这时从回廊急匆匆走了过来,向周宓递上一个皂囊:“奴婢见过宓夫人,这是门下督刚刚送来的九江书信。”

  周宓的眉目间闪过一丝惊喜之色,急忙接过皂囊,从囊中取出一卷绢帛,展开看了几眼,便匆匆朝府门方向走去。

  “骚狐蹄子!”

  董雅暗骂一声,脸色阴沉下来。每次周宓收到九江来信,便会立刻去寻严毅,而且每次都会获得赏赐,这让她又羡又嫉。

  “九江到底有什么东西呢?”她喃喃低语,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周宓将书信放进怀中,走出府门,正要登上一辆辎车,忽然看见严毅的车驾正从街南驶来,连忙惊喜地迎上去。

  “少君。”

  严毅走下车舆,看见周宓,不禁低声笑道:“想我也不用迎出府来啊。”

  周宓俏脸微红,紧跟在他身旁,将绢帛递了过去:“少君,这是幼平的亲笔回信,以妾身对他的了解,事情应该成功七八分了。”

  严毅最近太忙,几乎将周泰忘到了一边,闻言大喜,连忙接过绢帛,就在府门前看了起来。

  信是周泰写给周宓的,一半内容是在叙旧。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周泰和周宓之间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信中甚至提到了周宓小时候救济周泰之事。

  其他内容就是在询问他的情况以及钱塘之战的细节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严毅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周泰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之前的犹豫不决转为如今的心动。而这显然是与钱塘之战的结果有关。

  此战确实令他声威大震,不但成为江东的风云人物,更是引来了一些中原势力的关注。这一点从刘表和袁绍的态度就能窥知一二了。

  名气大了就是好办事啊!

  严毅心中暗爽,目光扫向书信末尾,微微皱了皱眉。

  周泰并未立刻做出投效他的决定,只说近日听闻刘繇打算召集各郡县官吏、士子、豪杰前往吴县,乃是扬州十年难遇的大事。蒋钦知道此事后,很感兴趣,邀请他一起过去看看。他难以拒绝,只好先陪蒋钦前往吴县,日后再来钱塘拜访。

  严毅看完书信,暗暗纳闷,周泰是怎么知道刘繇召集诸官吏之事的?

  刘繇如今已经抵达吴县,有意召集扬州各郡县的官吏,共同商讨扬州的未来。若非爆发了乌程之战,这件事或许已经开始进行了。

  严毅最初是从许贡口中得知此事。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仅限于各个势力的首脑人物。

  不过随着刘繇抵达吴县,这件事逐渐开始发酵,世族、权贵之间时常议论。

  但严毅没有想到,一件仍在筹划之中的事情,竟会扩散得这么快,居然连远在九江的周泰都知道了。

  周泰在当地乡亭虽说有些名气,但他毕竟只是一介庶民,和权贵不是一个圈子。连他都已知晓此事,只能说明此事已经开始传入各郡乡亭,被乡中消息灵通之人所知晓。

  严毅顿时重视起来,官场上的事,尚未正式行文,就已弄得各郡县人尽皆知,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观其目的,似乎是想借此吸引和招揽各郡人才?

  他立刻唤来殷离,问道:“最近是否有人在县中散布刘繇之事?”

  殷离略微一想,摇头道:“攻克钱塘那几日,城内外谣言颇多,但都与刘繇之事无关。官寺严令禁止散布谣言后,属下杀了一批,驱逐了一批,之后便没有再发现散布谣言者。”

  严毅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思索片刻,吩咐道:“你马上派人去其他郡县打听一下。再挑选一百精锐,护送宓夫人去吴县。”

  殷离微微有些吃惊,看了一眼周宓,领命而去。

  严毅握着周宓的手,柔声道:“你亲自去一趟吴县,若有人招揽周泰,设法劝阻。”

  周宓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丝紧张,点头道:“妾身今日就动身,定想办法将周泰带来钱塘。”

第182章 晚宴

  周宓和殷离一样,没有想到严毅会派她去吴县。

  儒家素来倡导‘男女有别’,礼记内则篇更是明言女子应‘居内不言外’,尤其在贵族之家,后宅女子大多深居简出,很少公开在外理事。

  也只有严毅,会把自己后宅的女人当成下属来指派。

  不过他常有出人意料的安排,身边的人渐渐也都习惯。

  严毅不惜让周宓亲自出面,前往吴县盯着周泰,正是担心突然冒出来的蒋钦,会改变周泰的想法。

  他花了两三个月的心思,让周宓不断游说周母、周泰,眼看事情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了,可不能功亏一篑。

  从周泰的书信能够看出,蒋钦暂时没有投效他的想法,此人就像是埋在周泰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带着周泰投奔他人。

  如今江东各个势力之间,争抢人才的趋势愈演愈烈,由不得他不慎重。

  严毅来到后院卧房,想着周泰之事,渐觉倦意上涌,便在榻上小酣了片刻。

  醒来时,才发现竟睡过了头,时间已过去一个时辰。

  窗外天色渐沉,两个婢女一动不动地站在窗下。

  严毅随口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少君,申时已过了大半。”

首节上一节88/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