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当第一缕晨曦刚刚刺破天际的黑暗,钱塘以西二十里的紫荆堡便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王朗麾下骁将何雄正率领一千五百军攻城,一名名士卒沿着四五米长的木梯向上攀登,与守军反复争夺坞墙。
墙体血迹斑斑,墙下残肢断臂,已经堆了厚厚两层尸体。
为了减少士卒伤亡,何雄并未将坞堡围死,而是围三阙一,给守军留了逃生之路,目的正是为了尽快攻克坞堡,朝钱塘推进。
事实上,早在昨天晚上,虞翻抵达富春不久,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严毅军的攻城意图,于是不顾士卒疲惫,下令发动夜袭,将进攻时间足足提前了近四个时辰,打乱了严毅军的攻城安排。
一夜之间,王朗军趁敌防线空虚,连克三座坞堡、一座营寨,将阵线推进了五里有余。
严毅军不得不调整部署,调动兵力,加强西线驻守。
而王朗军也是伤亡惨重,特别是在攻占坞堡时,伤亡人数几乎是守军的三倍。
但虞翻对此并不在意,只要能有效阻止严毅军攻城,这样的代价仍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更何况,出征之前,王朗就已隐晦地表明决心,哪怕是用士卒的性命去堆,也要一路堆到钱塘!
因此虞翻心中并无压力。敌军缺乏兵员补充,伤亡一人,便少一人,而他却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抵达战场。
以已之长,攻彼之短,战术看似平平无奇,却是攻敌七寸,给严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刻,在严毅的帅帐之中,各部主要将领被匆匆召集而来,商议应对之策。
徐盛声音低沉地道:“敌军必定是更换了主将,否则以周昕和商升的作战风格,绝不会连夜发起进攻。”
严毅目不转睛地望着舆图,头也不抬地问道:“北军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他口中的北军,指的便是两千运城援军,以及驻守钱塘以北各处据点的士卒。因为被韩佑军牵制了一段时间,所以还未抵达钱塘。
此时钱塘周围虽然聚集了上万人,但其中两三千都是军奴和民夫,真正能战的只有七千多人。
而这七千多人中,又有三千人在西线防御王朗军,钱塘城下只有不到五千军。
“北军要到晌午才能抵达钱塘。”范偃的神情中带着几分担忧和紧张,接着问道:“我军是否要在北军抵达后立即攻城?只要用军奴和民夫替换下西线士卒,应当能够攻克钱塘了。”
话音刚落,帅帐中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众将的神情各异,有的面露兴奋,有的满是不安,还有的紧缩眉头。
严毅思索了片刻,摇头否决道:“午时并非最佳的攻城时机。一是敌军准备充足,我军攻城难度较大,伤亡必定惨重。二是攻克钱塘并非唯一目标,如何守住钱塘才是重点。王朗军的数量远胜我军,若是敌军趁我军攻占钱塘的疲弱期围城而攻,钱塘将得而复失。”
范偃惊出一身冷汗,躬身道:“是末将考虑不周。”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范君无需自责。”严毅微微一笑,环顾四周:“诸君可有良策?”
姒青抱拳道:“王朗军主力尚未完全集结,便急于分兵推进。以末将之见,我军当寻机破之,挫敌锐气,将敌军的主力削弱至我军可接受的程度,再攻钱塘。”
徐盛紧跟着说道:“姒君言之有理。不过我军需保留足够兵力攻城,不宜进行大规模的野战,以免折损过多。不如利用敌军急于推进的心理,依托沿途据点消耗敌军,如此更为划算。”
严毅沉吟片刻,点头道:“两策可合二为一,以据点消耗敌军为主,野战歼灭小股敌军为辅,攻守结合,将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标。另外,让百姓各归家中,严禁在外走动,各地驻军、巡兵如遇来历不明者,立斩!至于攻城时间,我自有安排,诸位且静候军令。”
众将见他镇定自若,皆感振奋,大声应喏。
一刻钟后,严毅亲率徐盛部及两千精锐步卒前往西线,寻机歼敌。
与此同时,严毅军开始在控制区域内大肆搜捕敌军斥候,严令之下,虽是错杀了一些人,亦在所不惜。
到了晌午时分,虞翻便开始感到自己变成了瞎子和聋子,派往钱塘周围的斥候音信全无,再无消息传回。
他急忙召集众将商议,众人皆认为敌军是在为攻城做最后准备,说不定此刻已经开始攻城了。
虞翻虽然心中存有疑虑,但稳妥起见,仍是下令各部不计代价,加速推进。
他最大的倚仗便是数量庞大的部曲了,富春第一批集结的八千军,此刻已经折损三四千,但在援军的补充下,又恢复到了七千。遂分作两部,一部修整,一部作战,轮流推进。
而守军也改变了策略,直接放弃了那些容易遭到敌军合围的据点,只坚守一些扼守要道、地势险要的重要据点。并且不再一味死守。一旦折损达到一定程度,便在援军的掩护下撤走,退往后方修整。
双方一攻一守,伤亡逐级递增。临近黄昏时,王朗军的伤亡已攀升至七八千人,若非生力军源源不断地赶来,免不了就要出现违抗军令之事了。
而严毅军在伤亡达到一千五百人时,便改由军奴和民夫守城,伤亡亦是颇为惨重,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逃兵。
这时虞翻已率军推进至钱塘以西十一里处,对严毅军攻克钱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守军开始改变策略,全力死守,督战队已斩杀数十名临阵脱逃者,局面渐有崩乱之势。
虞翻看出守军溃败在即,下令继续推进,却遭到了麾下将士的强烈抵触。
会稽军久疏战阵,何曾经历过如此惨烈的攻城战,简直就是用人命往钱塘铺路。虽然己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士卒们却是再也不肯上阵,开始阳奉阴违。
若非各部将领极力弹压,恐怕已经出现动乱了。
虞翻大怒,亲手斩下一名闹事军侯的首级,又对全军许以重赏,亲自领兵上阵,擂鼓而进。
就在这时,斥候来报,己军右翼一支奉命攻取亭部要道的部曲遭到敌军精锐突袭,全军覆没。
第147章 寅时攻城
发动突袭的正是严毅率领的两千五百军。
为了诱敌攻城,他并未贸然参战,以免惊动敌军,而是一直潜伏在钱塘以西十五里处,直到己军阵线岌岌可危,方才发起突袭,顷刻间便将敌军一支五百人的部曲歼灭,然后顺势攻向敌中军。
虞翻并不惊慌。他选择稳步推进,而不是直接率军深入敌军腹地,正是为了防备敌军突袭和围剿,心中早已做足准备。见敌来势汹汹,己军虽有四五千人,却已是强弩之末,料不能敌,遂下令全军列阵,徐徐后撤。
严毅与徐盛商议一番后,便下令挥军掩杀,一口气追出三里,抢回一座大型坞堡。
此时虞翻已在另一座小型坞堡前列阵而守,严毅虽有把握将其击破,但己军也必定伤亡甚众,于是下令全军撤回坞堡,稳固阵线。
虞翻则是下令伤兵进入坞堡修整,其余士卒在坞堡旁边安营搭寨,同时派人催促援军尽快赶来集结。
对于今日的战果,他还是颇为满意的。虽然伤亡惨重,却是一鼓作气推进至距离钱塘仅有十四里的地方,只要缠住部分敌军,敌军余部便无力攻克钱塘。若是对方不计后果地发动全军攻城,他随时可以尾随而进,或是在敌攻城时挥军掩杀,或是在敌攻克钱塘后率军围城。
届时严氏将遭到他与吴景的共同威胁,随时可能覆灭,严毅唯有乖乖率军退回乌程,才有可能保住严氏根基。
对于严毅,他并不想赶尽杀绝,若是杀了,谁来抵御吴景呢?
如今,他只需安坐此堡,等待后续援军抵达即可,不出两日,严毅必定乖乖退兵!
但是严毅似乎并不想让他安生,晚上戌时刚过,便令徐盛、姒青、李丑、樊毅四将率军前往敌军寨前邀战。
虞翻尚未等来新的援军,加上全军士卒疲惫至极,自然不肯应战,只是好整以暇地下令全军坚守坞堡与营寨。
他登上坞墙,举目远望,只见敌军士卒举着火把,杀气腾腾地立在墙下。阵势犹如铜墙铁壁,纹丝不动,心中这才明白周昕军为何会被轻易击溃,不禁赞叹道:“真雄军矣!”愈发不敢出战。
目光转向敌阵两翼,又看到两曲身披重甲的精锐骑军,心中不禁暗骂商升所谓的‘几乎已将敌骑击溃’,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不过己军此时已有七八百骑军,倒也不惧对方。
虞翻观察了片刻,便走下坞墙,继续督促士卒加固营寨。
两刻钟后,姒青等人见敌军迟迟不应战,于是率领两千步卒退回坞堡,只留下徐盛率领骑军在坞堡附近巡守。
又过了半个时辰,坞堡东面火光点点,千余名身穿皮甲的‘士卒’高举火把,队列有些散乱地朝坞堡行进。
虞翻麾下侦骑虽然无法靠近坞堡,但千余人举着火把行军的阵势实在太过显眼,远远望了几眼,立刻就返回营寨,向虞翻禀报。
虞翻领着众将再次登上坞墙,望了片刻,直到远方那条火龙进入坞堡,方才收回目光,询问左右意见。
商升略微思索,出言道:“敌军习惯以弱军守城,强军野战,这支部曲应该是前来换防的弱旅,敌军精锐应该不会在堡内待很久。”
众将深以为然,虞翻也微微点头,颇为认同他的观点。
而此刻,严毅正亲自在坞堡内迎接这支突然出现的‘部曲’,他面对众人,深深一揖,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歉意:“各位父老乡梓,毅今日之举,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诸位不必惊慌,等到明日早晨,便任由诸位归家,同时给予每人两千钱的补偿。叨扰之处,还望海涵。”
他的心中愧疚难当,只因站在他面前的这支千人‘部曲’,根本不是什么士卒,而是从钱塘周边‘请’来的百姓,其中小半是贪图钱财自愿前来,大部分是被强行掳来的无辜之人。
身旁姒青、李丑、樊毅等人见状,连忙跟着作了一揖。
严毅长叹一声,心绪如翻江倒海,久久难以平复。他从未想过,自己居然有一天也会行掳民之事,虽说是迫于无奈,但事实就是事实,令他心情如压巨石,沉重难当。
乱世之中,人心易变,其变之巨,犹如沧海桑田,昔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
他凝神自省,竟对从前的自己生出一股陌生之感,仿佛那个曾经坚守道义的自己正在逐渐远去。一念及此,他的心中蓦地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恐惧,如寒冰刺骨,令他不由打了个冷颤。
掳来的百姓自然不知他的心绪变化,只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将领很是平和,言辞中的诚恳和歉意令他们颇受触动,再加上两千钱的许诺,使得他们内心恐惧消去不少,默默按照周围士卒的吩咐,登上坞墙巡守。
凌晨子时六刻,严毅率领两千精锐步卒及五百军奴,向北而行,隐藏在坞堡以北里许的一片密林。
密林之中,陈敢已率领五百轻装步卒,押送两千名掳来的百姓静静等候。
虞翻再次被敌军大规模的行军惊动,匆匆披衣而出。
何雄在一旁问道:“虞君,敌军主力已经离去,是否要夜袭坞堡?”
虞翻眉头紧锁,思索不语。
商升颇畏严毅,不假思索地道:“虞君,敌军于密林行军,此中恐有诈。我军若是深夜攻城,必遭伏击!”
另一名部将道:“商君所言极是,我军征战一日,士卒俱已疲惫不堪,实无力再战,若中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虞翻沉默良久,缓缓下令道:“立刻召集三千军,随我出战。其余士卒坚守营寨。敌军如有埋伏,可即刻退兵,若无异样,听我号令行事。”
诸将见他已有决断,不再多言,前往各部,将一名名不断抱怨的士卒唤起。召集了三千军,出寨往敌军坞堡行进。
行军至坞堡以西里许处,只见坞墙火光下人影绰绰,似在张弓搭箭。
士卒们心中惶惶不安,又行了数百步,坞堡高大的城墙已在眼前,前方已有箭矢射下,慌忙停住脚步。
虞翻下令列阵,正欲进行一次试探性攻城,忽听一阵低沉的鼓声划破夜空,如同闷雷般从众人心中碾过。紧接着,又是震天的呐喊声如雷霆般炸响,惊得无数士卒脸色煞白,纷纷转头,循声望去。
只见北面里许开外,原本漆黑一片的密林亮起无数火把,粗略一望,至少有两三千人,形如一条火龙,朝己军逼了过来。
虞翻尚未开口,身旁诸将已纷纷喊道:“将军,敌军早有埋伏,请速速退兵!”
虞翻眼见敌军数量甚多,终是点了点头:“退兵!”
随着军令传出,三千军如同潮水一般,快速退往营寨。
虞翻骑在马上,不时回头张望,只见敌军追击一阵后便停了下来,队列散乱地朝坞堡方向行进,从西门进了坞堡。
他的心中闪过一丝疑惑,有意领军返回探个究竟,却见周围将士已如惊弓之鸟,毫无战心,只得打消疑虑,怏怏而回。
不得不说,虞翻的‘嗅觉’极为敏锐,此番进入坞堡的这支伏兵,根本不是方才出城的主力,而是由两百士卒、五百军奴和两千百姓构成的一股疑兵。
此时的严毅,正率领两千精锐藏在密林,眼见敌军已尽数返回营寨,方才悄无声息地朝钱塘方向行去。
一道军令也随之迅速传往各部:“寅时四刻,攻城!”
寅时四刻,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凌晨四点,严毅竟是将攻城时间选在了这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时刻。
第148章 攻城
严毅选择深夜攻城,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根据眼下的实际情况,参考了不少战例,认真权衡后做出的决定。
夜间攻城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比如诸葛亮夜袭陈仓、吕蒙夜袭荆州、孙坚夜袭阳人、曹操夜袭濮阳西屯、孙策夜袭庐江等,都是流传后世的战例。
而孙坚夜袭阳人,在江东就更是耳熟能详了,华雄正是在此战中被孙坚斩杀。
严毅于内需面对钱塘的六千守军,于外需抵御王朗的两万大军,并且不能在攻城战中折损太多士卒,以免钱塘得而复失。他思来想去,也只有在深夜发起进攻,才是夺取钱塘的唯一机会。
钱塘守军大多数是新募之军,缺少作战经验,若是白日攻城,他们在事先已有准备的情况下,或许还能勉强应付。但是夜间骤然遭到袭击,必定惊慌失措,再加上他们几乎为零的夜战经验,本就孱弱的战力,更是雪上加霜。
而严氏部曲不少是山贼出身,没少干过夜间打家劫舍的勾当,对夜战普遍比较熟悉。严毅麾下的精锐,也在夜间多次进行过操练,彼消此长之下,夜间攻城,实乃最佳时机。
当然,仅凭这一点还不够!
钱塘城池高大坚固,守军数量也不少,一旦不能一鼓而下,让守军逐渐适应过来,突袭战就会变成持久战,攻城方必定损失惨重,同时还会遭到王朗军的前后夹击。
所以严毅必须将麾下所有士卒集中到钱塘城下,甫一攻城,便倾尽全力,发动最凌厉的攻势,方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代价攻克钱塘。
而如何从王朗军的眼皮子底下将西线驻军撤走,就成了极为关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