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96节

  航路上并不太平,除了残忍的倭寇外,还有神出鬼没的海盗,而且在到达目的地后,武力也是保障“自由贸易”的重要基础。

  首次贸易的航线,从应天府港口出发,经由长江水路入海,第一个目的地,便是琉球,做完贸易,补充淡水等物资后,由琉球南下,经澎湖列岛,再到达吕宋、柔佛等国,再经南越补给,然后返回应天府。

  洪武十六年二月,已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朱元璋率领文武百官,在港口上,为船队举行了盛大的起航仪式。

  在万众瞩目中,这一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船队,寄托著大明的海洋强国梦,徐徐离开港口,向著遥远的海洋出发了。

  回宫后,朱元璋给李晗继续写信,信中详细介绍了大明已正式打开了海洋贸易,除此之外,他也在信中写到关于用手机作为敌情侦查设备的可能性。

  当然,他也有自己留一个手机自用的小心思,毕竟照片视频拍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当然,这点小心思,即使他不说,相信李晗也能体会出来。

  很快,李晗便回信了,信中预祝大明首航顺利,同时也寄来了三十台手机。

  其中有一台,是特意为朱元璋准备的,收到后,朱元璋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就知道最懂他的人还是老李。

  就在他摆弄著手机时,突然间,只听到伴随太监那阴柔的嗓音传来。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求见!”

  “宣!”

  朱元璋顿时收拢了心思,毛骧不会无事不登三宝殿,定是有重要消息禀报。

  将手机收了起来,却见毛骧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然后施礼道:

  “拜见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

  “毛指挥使,你行色匆匆,看来此事不简单,你且快快说来。”

  “回陛下,臣刚从锦衣卫专门无线电手台线路收到线报,约有倭寇两千余人,在一天前,冲入绍兴府,一路烧杀抢掠,死伤无数!”

  “混帐!这群该死的倭寇,竟敢犯我大明疆土!”

  一听到倭寇进犯,朱元璋勃然大怒,“杭州右卫指挥使司是干什么吃的?竟任由倭寇肆意妄为?”

  毛骧道:“这就是让微臣感到奇怪的地方了,因为在倭寇进入绍兴府后,绍兴府就在第一时间用手台联系了杭州右卫指挥使司,而杭州卫所也在第一时间出兵剿匪,但当卫所官军赶到绍兴后,倭寇却已经退兵了,让杭州卫所扑了个空!”

  “竟有此事?”朱元璋一愣,沉吟片刻后,眼中突然冒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地方官吏中,有内奸!”

  谢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订阅求票票

第143章 惊天大阴谋

  毛骧一听,顿时冷汗就冒了下来,仔细一想,完全有可能!

  从绍兴到杭州,不过上百里地,无线电手台只需要两到三次中继,便可联系上杭州卫所。

  速度之快,几乎在瞬间就能完成,此过程中,倭寇是不可能获悉消息的!

  况且军用无线电手台是专用线路,外人不可能知晓,除非……

  毛骧不敢细想下去,因为唯一的可能,便是杭州或是绍兴两地的官衙里,有倭寇的内应,亦或是,两地皆有之!

  否则,倭寇不会在杭州卫所官军开拔的时候,就快速撤退了!

  这要是真的,那就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失职了,锦衣卫监管文武百官,如今在杭州和绍兴的官府里,却是出现了倭寇的内奸,他却毫不知情,还是陛下先想到的。

  这叫他如何向陛下交代?

  “陛下!”

  毛骧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神色坚决道:“恳请陛下准许罪臣查出那内奸宵小是谁,戴罪立功!”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看著毛骧,眼神却是犀利无比,直把他盯得心里发毛。

  陛下一代雄主,杀伐果断,也不知道自己会受到何种责罚?

  不过朱元璋此时考虑的,却不是如何惩罚毛骧的问题,他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在海贸刚开始进行,便出现倭寇进犯,此事绝不简单!

  至于毛骧,此人倒也是个能干人,经验丰富,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用起来也顺手,不过,吓吓他也好,让他办事更卖力些。

  直到将毛骧盯得冷汗直流时,朱元璋才开口说话了,不过却不是对毛骧所说,而是对门外等候的太监道:

  “宣,徐达、李文忠、李敏、朱棣觐见,用无线电手台,要快!”

  很快,李敏便第一个赶来,气喘吁吁的,气还没喘匀实便开口道:

  “陛下,无线电司刚收到消息,倭寇进犯绍兴府,一路烧杀抢掠后,却是在卫所官军到达之前便撤退了,微臣刚想前来禀报,未想陛下您先宣微臣前来觐见!”

  朱元璋点了点头,“此事朕已知晓,李爱卿暂且先行歇息,待徐达等人来后再做商讨!来人,给李尚书赐座!”

  太监搬来了椅子,李敏正要坐,却见跪倒在地上的毛骧,一时半会也摸不清楚情况,这事关锦衣卫,还是不要多过问的好。

  于是便坐了下来,正好喘口气。

  此时朱元璋才对毛骧道:“毛指挥使,你且先起来吧!”

  毛骧这才如蒙大赦般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道:“罪臣谢过陛下!”

  罪臣?

  李敏一愣,这毛骧是干啥伤天害理的事情惹陛下生气了?

  不过这事吧,他还是不要知道的好,作为臣子,干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了,不是自己的事不要打听!

  不一会儿后,徐达和李文忠还有朱棣也相继赶来了,一见到殿内的阵仗,特别是看到毛骧后,都有些吃惊。

  只要有锦衣卫在,意味著事情绝不简单,特别是这位还是锦衣卫的指挥使!

  “陛下,这是出什么大事了?”

  徐达忍不住问道,其余二人也是露出了询问的神色。

  朱元璋示意几人不要心急,然后对毛骧道:“毛指挥使,此事你是第一个知道的,便由你来给诸位详细说明一下。”

  毛骧不敢怠慢,将倭寇进犯绍兴一事,从头至尾详细说了一遍,不敢有任何遗漏。

  “什么,倭寇胆敢进犯绍兴府?”

  “绍兴和杭州两地,有倭寇内应?”

  几人听完后,皆是大吃一惊,要知道自从无线电手台的联系线路设立后,消息的传送速度和保密程度,都比以前不知道高出多少倍了。

  可一旦这个消息传送线路里出了汉奸,那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此等大明汉奸败类,一定要彻底清除,否则于大明而言,后患无穷!”

  徐达大声说道,“而且,倭寇一定尽快速除之,免其祸害大明之海防,陛下,臣愿领兵扫除倭寇,以正我大明之威严!”

  “陛下,臣愿领兵,一扫倭寇振我国威!”李文忠也抱拳道。

  朱棣更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父皇,俺也一样!”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几人稍安勿躁,而是命人搬来江南的地形图。

  几人看著地形图不明所以,朱元璋却是对李敏道:“李尚书,在过年前,曾和朕说,应天府船厂生产力已经跟不上造船速度的发展,但却缺少深水码头,应天府不适合扩建船厂。”

  “对的陛下,臣也对沿海各港口进行过考察,发现松江府拥有天然良港,而且水深合适,用以建造船厂和码头再合适不过,臣向您禀报过的,当时陛下您也在朝会上应准了。”

  李敏用手指在地形图上指出了松江府的位置,“此地有好几处天然良港,分别是吴淞口、芦潮、舟山等地,松江府建造船厂一事,已经在筹备之中,最快在这个月内,就能开土动工了。”

  “此事都有何人知晓?”朱元璋继续问道。

  李敏摸著下巴想了想,“建厂和扩建港口一事,并非机密,且涉及的府衙以及人员众多,要想保密绝非易事!”

  说到这里,李敏脑海中突然一个激灵,顿时头皮发麻,他似乎明白了为何陛下要过问松江府船厂筹备一事了!

  不光李敏,其余几人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看著地图,他们也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倭寇为何要在此时,选择袭掠绍兴府了!

  绍兴府的位置太关键了!

  “绍兴府西临松江府,东靠杭州府,乃两地之要冲,而杭州右卫,负责拱卫绍兴、嘉兴和松江等地。

  在大明船队首次远航之际,同时松江船厂开工在即,倭寇却此时袭掠绍兴,这不光是要给大明开海禁一个下马威啊,这更是剑指松江船厂!”

  朱元璋看著众人,眼神却是无比的尖锐犀利,“有人,不想看到大明行海贸强国之政!这些人丧心病狂,和倭寇勾结,该杀之!

  诸位,你们可知道,这些人是谁?”

  几人看著江南的地形图,答案已经呼之欲出,除了江南士族集团,还能有谁?

第144章 朱老四的妙计

  “陛下,江南士族和倭寇勾结,进犯绍兴府,杀我大明子民,威胁海贸,阻挠松江船厂开工,这些人眼中,还有大明,还有王法吗?”

  徐达义愤填膺道:“这江南士族狂妄如此,和逆贼无异,其心可诛,其罪难逃,臣认为,士族和倭寇乃一丘之貉,应一并除之!”

  李文忠也开口道:“臣附议,江南乃大明富庶之地,也是天下之粮仓,江南不稳,大明不稳,如若士族有二心,于国家朝政而言,都是巨大隐患!

  因此,臣认为,应该对江南士绅来一次大清洗!”

  李文忠话一出口,李敏顿时惊呆住了,清洗江南士族?

  难道曹国公不知道江南士族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庞大到恐怖的程度了吗?

  “国公爷,此举万万不可,贸然动了士族,会导致灭顶之灾!”

  李敏急忙说道:“江南乃大明之根基所在,大明之粮食、食盐、棉布多为江南所出,一旦大乱,百姓之生计如何解决?

  而且,天下文人十之五六皆出自江南,朝堂之上,士族文人出身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陛下好不容易通过论学大会和报纸,才获得江南文人的支持,如若贸然对士族举起屠刀,恐怕会陷陛下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李文忠不服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李尚书你说咋办,难道就这么放任士族不管?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要对士族下手,得从长计议,想一个万全之策。”

  李敏说的也不无道理,自古以来,江南便把控著粮食和贸易,不光如此,大明之食盐、织造等等关系百姓民生的产业,都以江南最为发达,江南乱,天下乱!

  在冷静了之后,朱元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只是他考虑得更加深远些。

  自大明开国以来,自己和江南士族之间的关系就颇为微妙,士族虽俯首称臣但未必和自己同心同德,而自己也对士族颇为忌惮,否则也不会将沈万三发配边疆充军。

  然而发配沈万三,也只是杀鸡儆猴而已,为避免进一步刺激士族,自己也做了妥协,和士族保持著微弱的平衡。

  但如今,此平衡被士族自己亲手打破了,这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彻底将江南掌控住的机会!

  只不过事关海贸,牵一发而动全身,江南一乱,船厂的建造无从谈起,因此必须要找一个万全的法子。

  此时朱棣突然站出来说道:“父皇,俺倒是认为,要对江南士族下手,其实朝廷还有一个重要的帮手!”

  “老四,莫非你有法子,且说来听听。”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其余几人也是看著朱棣,想听一听他口中的帮手是谁。

  “那便是绍兴的百姓了!”

  “百姓?”徐达和李文忠若有所思著。

  “此话何解,老四你快快道来!”朱元璋似有所明悟一般,但他更想听到从朱棣口中说出来。

  “倭寇袭掠绍兴府,受苦的是百姓,愤怒的也是百姓,因此只要找出士族和倭寇勾结的确凿证据,摆在百姓们的眼前,相信愤怒的百姓,会对士族恨得咬牙切齿,这样一来,对士族的清洗,就会得到百姓的支持!”

  几人沉思片刻,都觉得朱棣的方法不错,李敏抚摸著胡须说道:

首节上一节96/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