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46节

  朱元璋一拍脑袋想了起来,在大明的东北方向,那里虽然极远,但是却是和美洲大陆几乎都连接起来了,那里有一条狭窄的海峡,叫什么来著?

  一看地图,没错,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在冬季时会结冰,因此完全可以走过去,不过那边实为苦寒之地,而且路途太过遥远,因此走海路相对而言更为方便。”

  虽然老李说得有道理,不过咱老朱更为倾向走陆路,咱可是记得老李你说过的,西伯利亚那里有著铁矿等大量的矿藏资源,咱一直还惦记著呢!

  对了,除此之外,还有澳大利亚!

  他的目光又移到了爪哇岛上,那里离澳大利亚也不远,如果能开发三佛齐的煤矿,将巨港作为船队补给点,那么澳大利亚也是唾手可得。

  只是不知那里是什么局势,实力又如何?

  唉,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又太少,朱元璋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半来用。

  得弄个长远发展规划出来,一件一件的去实现!

  “手都写累了,这次就到这儿,对了,有两件事情得拜托老朱你帮我调查一下。

  第一件事,《大明志书》第十五卷中记载的,至正二十五年云南卡尔瓦博山峰,一名为多吉博托的本地牧民因被半山腰山洞中的银光所吸引,进入其中后,待出来后,已是三年之后。

  至正二十五年到洪武十六年,这才过去十九年,多吉博托本人应该还活著,这件事情老朱你能否帮我查实,最好是找到本人然后查清楚。

  第二件事情嘛,洪武八年广积库白银失窃案,我需要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此事来龙去脉以及调查分析结论,这些资料老朱你能帮我弄一份么?

  期待你的回信。”

  信件到这里就结束了,朱元璋揉了揉有些胀痛的眼睛,李晗信中的信息太多,他还得好好消化消化。

  不过此时他更感兴趣的,却是李晗在信的最后提到的两件事情。

  洪武八年的广积库失窃案他可再清楚不过了,直到现在老李一提起,回想起来也是匪夷所思。

  当时应天府尹和锦衣卫的前身仪鸾司一起侦办此案,为此应天府尹梁甫和仪鸾司指挥使毛骧二人没少骂个狗血淋头,不过两人确实是尽职尽力了。

  此案中,无论他们如何侦查,都没有发现人为痕迹,而且那寻到银锭的秀才,虽然有些心术不正,但是却完全没有作案的动机和可能。

  正因为如此,自己当时觉得这是天意要让那秀才发笔横财,这才将银锭赏赐给了他。

  而且还有另外两块失窃的银锭,到至今为止都没有音讯。

  重达几百斤一块的银锭,就这么消失得无影无踪,朱元璋不相信在广积库如此严苛的看守之下,有人能悄无声息的做到!

  如今老李提起这件事情,为何他会对这件迷案感兴趣,难道这其中还有更深的隐情?

  这件事自己得重视起来了!

  至于老李说的另外一件事情,至正二十五年,云南卡尔瓦博山峰发生的这件事情,他还真不清楚,得找当初编撰《大明志书》的魏俊民等人来问问。

  这好办,魏俊民就是翰林院三品学士,不过此时应该回家歇著了吧?

  现在就得唤他过来问个清楚,

  唤来大伴,命他赶紧去将魏俊民、梁甫和毛骧三人叫来!

  大伴领命很快就下去吩咐了,趁著这个空档,朱元璋将信件和地图收好,然后命人拿来《大明通志》,自己也翻看了起来。

  果然,在第十五卷中,记载了这件离奇的事情,朱元璋也是越看越觉得心惊,完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算什么,桃花源记么?

  此事如此之离奇,怪不得会引起老李那般奇人的兴趣,看来,还真得派人去云南,将那叫多吉博托的牧民给带到应天府来了!

首节上一节246/246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