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便就是男人的浪漫,拉大栓!
说到拉大栓,他倒是想给朱元璋整几支98K过去,不过嘛……
以大明的水平,给工艺和图纸,制作栓动部件的话问题不大,膛线的话,只要培养熟练的工匠也能拉出来,但子弹解决不了。
大明没有冲压技术,造不了一体成型的子弹,就更别说发射药和底火也是个大问题。
最要命的是,买这玩意太现形了!
要是给老朱整98K,恐怕自己坐牢得坐到九十八了。
那么古董呢?
李晗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他漏掉了一个关键的发明!
德莱赛M1841针发枪,世界上第一支栓动步枪!
收藏、票票追读,拜托了各位,午夜还有一章
第56章 让大明拉起大栓
从枪械的发展历史来看,M1841针发枪是一个巨大进步。
采用一体式弹药,弹药用纸包装,和弹头一体,完全省去了燧发枪先装发射药,再装弹丸的麻烦。
后装燧发枪,从装药到发射,平均时间26秒,经过加强训练的士兵最快也需要18秒。
而M1841从装弹到发射,只需要3秒左右,发射速度提高了6至9倍,而且出错率大大降低。
最重要的是,发射药完全可以用火药来代替,大明的火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倘若M1841能成为明军的制式装备,那对于14世纪的世界而言,绝对是颠覆性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搞到M1841?
这玩意在国内也没人收藏,即便有的话,人家也不敢拿出来卖啊。
博物馆倒是有,不过要是傻啦吧唧的去和人家领导说买的话,人家就会叫警察叔叔了。
对了,有困难找胖子!
不过,在此之前,得先帮楼英把显微镜搞定了。
南京有好些家显微镜的实体店,李晗都给逛了个遍,最后精心挑选了一台上海光学仪器厂生产的光学显微镜。
花了好几万块,最大放大倍数1500倍,用来观察细菌、细胞什么的,完全足够了。
当然,不是他电子显微镜买不起,而是大明压根儿就没电啊。
这玩意可不比手台,用电池就能搞定的。
回到家后,又自己亲笔写好了使用说明。
接著又打开电脑,开始给楼英编起了生物入门教材。
一切都从最基础的开始,什么叫植物,什么叫动物,什么是细胞,细菌和真菌又有什么区别……
好不容易弄了将近1M的文档,洋洋洒洒十万多字,应该够楼英学一阵子了。
又仔仔细细给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错误,便准备打印出来了。
只是,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劲儿啊。
又看向文档,越看越觉得有问题,但就是说不上来。
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用手写的说明书。
艾玛,生物教材通篇的简体字,忘记给设定为繁体字了。
用文档转化为繁体字后,这才放心的打印了出来。
那么接下来,该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了。
不过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急也急不来的。
洪武年间,大明的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小麦为主,虽然是主食,但大多数老百姓,也不是想吃便能吃到的。
而且以现在的目光来看,亩产量低得那叫一个吓人,平常年景,也就产个两三百斤。
要是遇到灾荒,那可能就降到百十来斤了,甚至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民以食为天啊,粮食,始终是一国之根本。
因此百姓更多的时候,都是辅以黍米、即是黄米,粟米,也就是小米,以及高粱等作物,作物稻麦的补充。
只是这些作物,产量也不高。
要解决大明百姓的肚子问题,得从提高产量开始。
李晗将高产量的作物从脑海中过了一遍,挑选了三个出来,玉米、红薯和土豆。
这些作物,和辣椒、烟草等,都是在大航海之后,才逐渐传入大明。
只是玉米的话,对产地和种植的要求有点高,一开始的话,并不适合在大明传播。
那么最合适的,便是红薯和土豆了。
这俩玩意儿,虽不起眼,但确实很好种植,甚至李晗自己在家,随便将土豆切块埋盆栽里,过不了多久就能生根发芽。
最主要的是,这俩产量很大,相当的大。
基本上亩产上千斤,那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而且还不挑地,这也能让缺少水田的农户,在旱地里也能种植。
完美避开了地主对于水田的兼并。
对于大明百姓而言,也没那么挑剔,能填饱肚子,吃啥不是吃,况且这俩口感也不差,还含有丰富维生素。
不然也不会有,“我在明末无限供应榨菜和稀粥,第二天却被黄袍加身”的段子了。
只是选种依旧是个大问题,不是没有良种,而是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目前国内土豆和红薯的品种,多种多样,各农业大省的农科所农科院,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
得精心挑选,适合大明农业技术的,容易推广的,而且产量要特别高的品种。
得,自己又得去良种推广公司跑了。
这么一来的话,便只能下次通信时,再给老朱送良种过去了。
将一切准备妥当,李晗关店出门,去找许年解决M1841的问题。
来到许年家,当许年听到来意时,他是震惊的。
“老李,你稍微等会儿啊,我有点懵,你说你要干嘛?”
“找M1841针发步枪啊,个学武器装备的,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针发步枪我自然知道,可你要那玩意儿干嘛?”
许年一个头是两个大,先是买一大堆无线电手台,现在又要针发步枪,老李这是真打算开打三战呢?
有些担忧的看著李晗,他问道:“老李,最近你没有什么烦心事儿吧?”
李晗摇摇头。
“那么你有没有时而听到,脑海中有一个不属于你的声音,在和你说话?又或是,晚上在床上,早晨醒来后却到别的地方去了?”
李晗顿时大,死胖子这是以为自己精神分裂了?
“你在瞎想些什么呢,一个客户问我有没有这种古董枪仿真模型,正好你精通这些玩意,我便来问问你呗。”
李晗随便瞎掰了个借口道。
许年这才松了一口气,“正好我自己手搓了一支,你跟我来。”
来到许年的工作间,只见在工台上,杂七杂八的摆放著一堆零件。
“我们单位的历史陈列馆里,有好多古董枪,我看著心痒痒,便照著样子也仿了一支,这可是世界上第一型栓动步枪啊,很有历史意义的。”
说著,许年在工台上,开始组装起来。
不一会儿,一把古香古色的M1841便组装好了,其上鲜艳的木纹,金属上精致的雕花,无不显示这是一把精致的工艺品。
许年得意道:“也就是没有子弹,不然我这玩意是可以射击的。”
说著,他还拉动著枪栓,发出噼里啪啦般清脆悦耳的响声。
“这玩意合法吗?”
许年一听,脸色都变了,立即又三下两下的给拆掉了,“拆掉后就是一堆零件,不违法。”
李晗继续问道:“你自己拉的膛线?”
“怎么可能,我虽然有这手艺,但是没设备啊,单位里拉膛线的机子我可不敢随便用。”
许年说道:“不过没膛线,只是影响射程和精度,不影响射击的。”
李晗想了想道:“胖子,我说啊,如果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话,想要量产这把枪,你说可能性大不大?”
许年顿时瞪大了眼睛,莫名其妙的看著李晗,“你问这儿干嘛?”
李晗白了他一眼,然后张口说道:“我写历史穿越小说,不行啊?”
谢谢书友们的支持,大家在午夜看小说爽吗
第57章 眼镜风波
一听到李晗要写小说后,许年作为专业人士,还真的从明朝的技术发展角度出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按他的话说,以洪武年间的技术而言,想要打造一支和19世纪中叶相差无几的步枪,几乎不可能。
但是呢,如果降低要求,只要求做到速射的话,那还是不难实现的。
首先以材料而言,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中华的炼钢冶铁技术,实际上是远超世界同期水平的。
有钢材的话,造出枪管并不难,况且明朝的锻造技术也是一流,特别是模具的使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当然要造无缝钢管那是不可能的了,但对于明朝而言,发射药用火药的话,膛压也不会太大,这就能有效减少炸膛的风险。
前提是锻造工艺标准必须是统一的,不过以大明那手工作坊一样的生产水平,这点恐怕短时间很难实现。
至于扳机、栓动部件啊这些零碎部件,只要有模具,造出来那是分分钟的事。
而且,由于是栓动步枪,便少了复进簧这个大麻烦,以明朝的技术,要造出合格的复进簧,恐怕还难了亿点点。
其次,由于使用的是纸包一体弹,极大简略了生产工艺和步骤,况且发射药用火药的话,虽然威力和硝化棉什么的没法比,但完全够用了。
毕竟大明子弹,打的是藤甲锁子甲,不是打陶瓷插板加凯夫拉。
这也是为何李晗选了针发枪,而不是毛瑟98K的原因,子弹是个大问题。
以许年的话来说,大明造栓动步枪,难的不是工艺和材料,而是造枪的思路。
只要给出图纸,手搓拉大栓并不难。
虽然这么一支手搓丐版的M1941,和原版的肯定没法比。
可一旦真的造了出来,那将远超什么火绳枪、燧发枪的,能一举将大明火器提升到了十九世纪初的水平。
这对于十四世纪其他军队而言,完全是降维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