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8节

  “宁王一系为何造反,王守仁其人是谁,暂且不表,有机会再和你详细唠叨唠叨。

  咱们要说的是,藩王不能掌兵治事,也不能给养成废人,那该怎么办呢?

  那么就来到咱们的第二个问题了,如何开展海外贸易!”

  老李啊老李,有时候真想抽你一顿的,话说一半就卖关子,咱老朱真的憋得很难受啊!

  晚上八点再加一章

第38章 藩王也是有大用的

  不过事关子孙后代的问题,朱元璋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对于李晗的谜语人行为,他也只能暗暗骂上几句,反正咱和老李关系好,他又是翩翩君子,骂两句应该不会介意的。

  只是看老李的意思,解决藩王的问题,似乎和海外贸易有关,但是让他老朱家的子孙去和海外番邦的蛮夷做买卖?

  虽然他已经不再那么抵触贸易了,但让自家子孙去做低贱的商人,著实心里还有些别扭。

  “开海禁,做贸易,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

  难的是,由谁来主导的问题。”

  咱就知道,老李肯定是想让咱叫藩王去做海外贸易呗。

  朱元璋撇了撇嘴,有些不以为意,且看老李有啥高论吧。

  “藩王虽然都有封地,但此时占有的土地并不多,勋贵亦是如此。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老朱你猜猜,整个大明,谁才是土地的实际占有者和使用人呢?

  反正不是农民。”

  这个不用猜朱元璋也知道,地主呗。

  “准确而言,应该是以地主为基础的士族集团。

  士族几乎全是大地主,而文官,九成以上,出自士族集团!

  虽然大明还在海禁中,但零星的对外贸易还是有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大明对外贸易主要有哪些商品呢。

  瓷器、茶叶、生丝、绸缎、布匹,这五大项,是大明主要出口货物。

  那么这五大产业,是谁在掌控呢?”

  朱元璋想了想,确实没错,大明往外卖得最多的,就这几样。

  至于说谁在掌控的话,朱元璋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掌控著这五大项的,还是以江南地主为代表的,地主士族集团!

  无论是江南织造还是茶叶,还是民窑瓷器,其背后,都有士族的影子。

  如果以他们为主导,进行海外贸易,结果会怎样,我们不妨来推导一下。

  地主士族做海洋贸易赚了钱,赚了钱怎么花?买地,这几乎是地主这个阶层形成以来的,强大到不可动摇的惯性。

  买地后,继续赚钱,赚钱再买地,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土地被大量兼并集中,农民沦为佃户。”

  看到这里,朱元璋不由惊出一身冷汗,李晗只是稍微一提点,他便完全领会到了其中包含的深刻涵义!

  元末为何会大乱,义军四起,群豪逐鹿,最直接的原因,不就是老百姓没地种,吃不上饭了吗?

  地哪儿去了?

  除了被元鞑子抢走圈走的那些外,其余的,都被地主弄走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朝廷得到了什么?

  答案很简单,基本没有。

  其根源在于,老朱你那令人无语的税收政策。”

  朱元璋彻底怔住了,大明的税收问题,老李就提过,如今再次提起,马上就让他想到了关键的症结所在!

  因为,士族根本不用缴税!

  也因此,众多地主会以支付部分钱粮为代价,将土地挂在士族名下。

  这样,地主可以逃避税务,而士族得到了地主的利益,两方共赢皆大欢喜,通过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但吃亏的却是朝廷和百姓!

  这便是地主士族集团这个名称的由来。

  更别提士族本身就是地主!

  老李,你骂得好,骂得好啊!

  “除此之外,朝廷九成文官出自士族,这些文官,会为了税收,为了所谓的朝廷利益,主动去向自己的阶层收税吗?

  没有人会干出这种事情吧?

  当然,咱也能理解,老朱之所以会免去士族的税务,那也是大明开创之初,万事未稳,向士族妥协的无奈之举。

  所以,为了制衡地主士族集团,老朱你必须要培养一个新的利益阶层,以对士族形成制衡。

  而唯一有实力,也有能力的群体,便是藩王和勋贵!”

  原来如此!

  老李,咱悟了,咱明白了!

  朱元璋茅塞顿开,他幡然醒悟,为什么李晗要让藩王去主导海洋贸易了!

  老李高见,是咱老朱浅薄了。

  “所以说,老朱啊,想让子孙后代既不要无所事事成为废人,又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咋办?

  有句话说得好啊,致富还得靠咱勤劳的双手,劳动的人民,才是最美丽的!”

  朱元璋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老李说话,咱就是爱听。

  “让藩王和勋贵,从世袭罔替的贵族,逐渐转化为贸易的参与者和竞争者,专用名词叫做资产阶级,或者说好听一点,民族资本家!”

  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

  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朱元璋觉得自己在李晗面前,就跟没读过书似的,可问题是,这些东西,书本上也没有啊!

  况且,老李所说的所有事物,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大儒典籍,根本就看不到,甚至可能在某些古板大儒的眼中,那就是离经叛道了。

  所以说,人家老李是逍遥于世外的高人上仙嘛,根本就不受这些东西的束缚。

  朱元璋很是羡慕,不过咱和老李是好朋友,还和老李学东西,是否意味著咱老朱也算半个高人了呢?

  朱元璋得意的笑了笑,继续看了下去。

  “什么是资产阶级,便是和地主阶级相对应的,比地主更高一个层次的集团。

  当然,要彻底弄明白这俩的区别,还得搞清楚一个概念,即生产资料。

  什么是生产资料,很好理解,比如地主用土地产生粮食,粮食卖了就成为财富,依靠土地来产生财富的,便是地主阶级。

  土地,便是地主的生产资料。

  而资产阶级呢,便是依靠财富进行投资生产,比如老朱你有一千两银子,建了个瓷窑,每天产出一百个青花瓷,然后卖出千两银子。

  然后老朱你觉得这个买卖很划算,继续投入一千两,扩大厂房,招收更多的工人,制造更多的瓷器,卖出更多的银子,赚更多的钱。

  那么工人、厂房、以及银两,便是生产资料。

  而这些东西,也被称为资产或资本,掌握了资产这种生产资料的,便是资产阶级。

  假设朝廷对地主和资产阶级征收同样高的税率,那么,老朱你觉得,是地主种田卖粮朝廷获利高,还是资产阶级生产货物朝廷获利高呢?”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当然是资产阶级了。”

  午夜还有一章,周五晚上咱不休息不看电影不玩游戏,就是死磕,就是用命肝!

第39章 宝钞的问题,很好解决

  “当然,还有比资产阶级更高层次的集团,叫做无产阶级,要培养出无产阶级,那得让大明的社会进化到更高的层次才行。

  以大明目前的发展境界而言,就别想了,还很遥远,老朱你知道有这个概念就行了,不过终有一天,在中华大地上是能实现的。”

  嘿,老李你这话说的,有点打击人了啊!

  不过,比资产阶级更高层次的无产阶级,听听这名字,啧啧,就有一种返璞归真、大道无形的高级感。

  朱元璋不由心向往之。

  “转回正题,让藩王进行海外贸易,不光是让他们不要混吃等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成为朝堂之外,制衡地主士族的重要力量!

  同时,辅以勋贵一同进行,这样,也可把勋贵在军中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直至完全消除。

  好了,选好了大明大航海时代的主角,那么,接下来该如何进行呢?

  别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得先解决好,便是老朱你在信中提到的,宝钞的问题。”

  朱元璋顿时浑身一凛,目前宝钞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他正需要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以前我和说过,朝廷最重要的职能,是保障宝钞的流通。

  而保证所有人用宝钞的基础,便是朝廷的信誉。

  但是,如果朝廷自己都不用宝钞,那谁还会相信宝钞呢?

  ‘凡商税课程,钱钞兼收,钱什三,钞什七,一百文以下则止用铜钱’。

  这条律法,是老朱你定的吧?”

  朱元璋老脸一红,当初为了让朝廷更好的回笼银钱,自己的确是这么规定的。

  “当然了,限制宝钞成为税收的律法,还有更多,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免得老朱你糟心。

  就连收税都严格限制使用宝钞,朝廷的信誉何在?

  同时,朝廷可以用宝钞兑换百姓手中的金银,而百姓却不可用宝钞兑换金银,日子久了,谁会去用宝钞呢?”

  的确如此啊,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宝钞的弊端,已经到了必须得解决的时候了。

  “宝钞于洪武八年开始发行,至洪武十五年,已贬值至原本六成左右,为何,朝廷滥发也!

  与之相对应的,铜钱却几乎没有变动,那么百姓自然会更加倾向用铜钱,而非宝钞,自然更进一步限制宝钞流通。”

  莫非,宝钞只有罢黜这一个办法了?

  朱元璋满心不甘,当初发行宝钞,客观而言,的确极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问题,但没想到的是,在民间却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宝钞就一无是处,这次我们要解决的,便是让宝钞恢复成正常货币,保证其正常流通。

  因为,宝钞是未来大明在海洋贸易中,最为强大的武器!”

  朱元璋精神一振,咱就知道老李有办法!

  而且,宝钞还能成为海洋贸易中最强大的武器?

  这又是什么意思?

首节上一节28/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