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196节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军舰,便是专门为了打海战而建造的舰船,而不是单纯的将火炮给搬到船上去。”

  专门为海战而建造的舰船?

  朱元璋顿时就怦然心动了,这或许又是另一个所有人都没见识过的奇迹吧。

  “全新的军舰包含舰船和舰炮,而舰炮的话,和老朱你所理解的火炮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具体而言,我就不在信中赘述了,我给你送来了舰船和舰炮的详细图纸,一起附在了信后,届时你让李敏他们好好研究研究。”

第334章 定远级铁甲战列舰

  全新的舰船和火炮?

  朱元璋顿时眼睛就亮了,老李啊,这回可真是送来好东西了!

  赶紧将信件放到一边,迫不及待的翻找起资料来。

  这一堆资料里,有战舰介绍,有设计图纸,有详细的建造流程,甚至还有专门的炮弹射击和建造流程。

  这比起老李之前送来的其他射击图纸,详尽了好多,看来老李对于大明海军的建设,也非常上心啊!

  “定远级铁甲战列舰?好名字啊!定远,定远,安定远方,海军,不就是要驶向远方吗,用海军来安定远方,这名字好寓意。

  老李人还不错呢,特意给咱讨了个好彩头。

  还有铁甲战列舰这名称,一听就感觉威武霸气,就仿佛是一名身披战甲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一般,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啊!”

  朱元璋自言自语著,又接著看向了图纸上关于战舰的介绍。

  排水量7335吨,和现在大明能造的最大的蒸汽船排水量差不多,那大明造出来的问题不大。

  然后,当他看到舰船的图纸和详细参数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经过李晗这么长时间的薰陶,他也逐渐学会看这些原本看起来如天书一般的设计图了。

  作为一个要带领大明实现工业革命的皇帝,岂能看不懂工业设计图纸呢?

  舰长5米,舰宽18米,航速5节,自从开始在大明普及三级体制的教育后,数学也被作为基础必学的学科列入教育体制中,自然他老朱看懂阿拉伯数字完全不成问题。

  不过在大明,这可不叫阿拉伯数字,而被朱元璋命名为大明新数。

  舰长舰宽他倒是能想像出来,不过这个巡航速度5节是什么意思,5他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节”又是个什么玩意?

  很明显,这个“节”字不是节日节气的意思。

  幸好老李很贴心的在旁边注释了,定远级的航速为每个时辰107里。

  等会!朱元璋不由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看著图纸上的数字,每个时辰能跑107里?

  这个速度,比火车都快了啊!

  而且战舰在海上是全天十二时辰不停歇的航行的,也就是说一天时间里,战舰便能跑上一千多里路了。

  而且这还是巡航速度,要是加足马力跑起来的话,速度只会更快。

  如此说来的话,朱元璋不由有些激动,连忙翻出李晗以前送他的航海图,找到了爪哇三佛齐。

  他不由联想开了,从应天府到三佛齐,大约八千一百多里路程。

  而一支装备了定远战舰的舰队,清晨从应天府出发,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便能到达爪哇的三佛齐,然后打陈祖义一个措手不及,待返航回应天府后,恐怕一个月时间都不用。

  兵贵神速,这才是真正的兵贵神速啊!

  同样,如果需要出兵日本,或是安南暹罗,甚至是更远的天竺,根本就无须跋山涉水,只需派出舰队前往,用老李的话说,这就叫战略威慑!

  不过定远级航速如此之快,想必其蒸汽机,也应该经过进一步改进了吧。

  朱元璋继续往下翻看著,果然,其蒸汽机采用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和8座圆式燃煤锅炉。

  如果能将将新型的蒸汽机制造出来,其用途不光是用来造船,还可以用来造火车,各个工厂也需要蒸汽机,恐怕届时将会使大明的整体工业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吧。

  看来李敏又有得忙喽,想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小小的叹了一口气,每次都是李敏忙来忙去的,都是快六十的老人家了,每天还有家不能归,也真是难为他了。

  倒不是说他老朱尽可著李敏一个人用,李敏手下那些侍郎、员外郎、主事什么的,哪一个不是忙的不可开交的,工业所的那些研究员更是没日没夜的在实验室里头忙个不停。

  不过这也凸显了大明目前发展的困境,那就是人才,特别是工业人才严重不足啊!

  不过在几年后,待入新学的学子们从学校毕业后,便能改善目前人才稀缺的状况了。

  诶,话说李敏这段时间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在搞笑什么东西,就连他的工部衙门也很少回,都是待在理工大学。

  这三天两头的也见不著人的,虽然作为大明第一所大学的校长,待在学校也正常,不过可别忘了你的本职是工部尚书啊!

  “这定远级战舰的主炮为口径15寸的双联装炮台,一共四门,5寸副炮4门,这火炮的数量,是不是有点少了?”

  朱元璋嘀咕著,自己一个火炮营就装备火炮上百门了,这么大的一艘战舰,才区区八门炮,这点火力确实有点不够看了。

  不过按照老李的说法,舰炮和如今自己所理解的火炮完全不同,是一种全新的火炮,也不知道这种火炮的威力如何。

  当他接著往下看时,却是越看越心惊,这些火炮,和针发枪一样,都是后装弹药,这么一来的话,其射速就能大幅提高了啊!

  如今的火炮和以前的火铳一样,都是前装火药和弹丸,然后再点燃火绳,将弹丸击发出去。

  威力射程的这个先不提,那个射击速度确实能急死人。

  在老李送来针发枪后,工业司的人也不是没想过将火炮改为后装炮,只不过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设计方案,这下子好了,有现成的新型火炮图纸,应该很快就能制造出来了。

  而且这新火炮看来,不光是射速有了大幅度提高,那射程更是惊人,竟然能达到恐怖的7800米!

  7800米是什么概念,足足有十五里地远啊!

  比起现今火炮营的火炮,射程整整提升了十五倍,还多!

  而且从图纸上来看,新型火炮采用了全新的稳定设备和瞄准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射击的准确性。

  也就是说,火炮能和半自动步枪一样,可以用瞄准的方式来射击了?

  这倒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啊!

  而且不光如此,这新型火炮击发的还是开花弹,也就是说,在火炮落地后,还能继续爆炸,通过爆炸的威力和破片来群体杀伤敌人!

  这东西要是真能造出来,恐怕一艘战舰就能顶现在的一个火炮营了,而且打击威力还远超火炮营。

  如果,朱元璋灵机一动,这东西不光可以装上舰船吧,应该还能在陆地上使用吧,如果把火炮营的铁炮都换成新型大炮呢?

  想想那万炮齐发的场面,恐怕真的就是遇神杀神,佛挡杀佛了!

第335章 打造海军的人选

  放下了制造图纸,朱元璋又拿起信来,继续看了起来。

  “还有一点很重要,老朱你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即海军和陆军不一样,海军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军种,无论是驾船还是操炮,哪怕是有人掉水里了下水救人,都需要专业的技能。

  海军的军种建设,和陆军的兵卒训练还不一样,需要更多的时间系统化训练。

  因此我的建议是,应该像培养工业技术人员一样,培养海军将士,应从建造之初开始,就挑选人才进入工厂,熟悉整个建造流程,同时也熟悉船只的性能和构造,这样在新船建造后之后,便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而后海军人员组训,我也写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你也可以参考参考。”

  老李想得真是周到啊,这个建议不错,朱元璋思考著,或许应该从船队中挑选熟手组建海军,毕竟他们对船只更熟悉。

  “差不多就这些吧,今后关于海军建设的其他所需要的东西,我会一步一步给你送过来。

  对了,有件事儿得劳烦老朱你帮个忙,你命魏俊民、黄篪等六人,于洪武三年所编撰成书的《大明志书》,我挺感兴趣的,能不能送我一套,我好好拜读拜读。”

  瞧瞧老李你说的,像话么,不过就是一套《大明志书》而已,还说得那么客气,和咱老朱之间还用“劳烦”二字?咋了,咱俩关系啥时候生疏到那个份儿上了?

  《大明志书》不过是大明新建之初,自己有感于大明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地理图志,而命人编纂之,在魏俊民、黄篪等人编纂成书后,送秘书监锓梓颁行,以彰显大明地域辽阔物尽其详。

  不过,老李这般无所不知的神仙人物,咋会对《大明志书》感兴趣?

  话说回来,老李喜欢看的话,自己还感觉挺荣幸的。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信件很快就看完了,朱元璋将信小心收了起来,不过有件事令他感到有些奇怪,便是李晗叫他下次寄送信件时,将寄送的过程用手机拍下来将视频也一起送过去。

  还真是个奇怪的要求,也不知道老李这是啥特殊的爱好,既然人家有这要求,那照办就是了,也不是啥麻烦事儿。

  唤来伴身太监,命其让徐达、李文忠、汤和、李敏和杨思义几人赶紧前来觐见。

  虽然从应天府到松江府的铁路才动工没多久,离整个江南都通上火车也为时尚早,不过就像老李所言,有些事情,是得提前做准备的。

  就像是各州府之间,各有什么优势产业,成本几何技术如何,所产生的价值有多少,更重要的是,有哪些是朝廷目前所能掌控的,这些信息都得提前统计好。

  而且自己所设想的,提前制定好生产计划,规定各地各工厂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样便能有效阻止富裕州府产生过度虹吸,协调各地均衡发展。

  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不就是得知道各地的产业态势么,嗯,对了,老李说过,有需求才有交换,才会产生贸易,那么需求这个东西,是否能提前了解或是预测呢?

  等杨思义来了,问问这位大明帐房先生财神爷,看看他有什么好的意见没有。

  还有海军的打造,按老李所言,得分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一个是战舰的建造,这个自然得交给李敏来做,而海军人员的训练,便交给徐达、李文忠、汤和三人吧。

  海军军种人员组建,这对于原来的军队体制而言,不亚于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动,其中牵涉到的人员和利益广泛,除了这老三位,其他的勋贵武将们,还真没人能镇得住场子的。

  至于蓝玉吧,打仗虽是把好手,但是资历和其他人比起来确实低了一点,不足以服众,而且为人有些跋扈,不适合做如此细致的工作。

  冯胜的话,资历倒是够了,但是能力相比徐达却是差了一点点,而且年纪也大了,还是在家修养为妙。

  还有个李善长,此人却是进取心不足,如今也只一心享受荣华富贵。

  当初海贸股份公司刚成立时,这家伙对于入股一事不是很积极,一心想著买房置地当地主老财,后来见首次海航的船队回归后,带回了无数的财富。

  眼见徐达李文忠等人分了红,徐辉祖更是被荣登光荣榜,他却是眼红了,忙不迭的拿著银票过来,叫著喊著要入股。

  当时看著他那厚脸皮的样子,自己真想亲自上前抽他两巴掌。

  还有一个傅友德,他倒是挺不错的,不过如今人在云南,作为整个大西南的都指挥使,云黔川蜀,以及老挝、安南等地的稳定,还得靠他来维持,暂时还不能抽身回来。

  思来想去的话,就只有徐达、汤和李文忠这老三位了。

  特别是汤和,他原本就有多次水战的经历,特别在常州和张士诚对峙,虽然在兵力上处于下风,但他依然和张士诚周旋,最后寻找到机会主动出击,一举歼灭了张士诚的水军。

  如今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出海,也在海上和海盗有过几番战斗,论起水战经验来,他应该是最丰富的。

  正想著呢,便听到徐达的声音在殿外响了起来,“陛下,这回又有啥好东西,让微臣开开眼啊!”

  接著,徐达便走进寝宫,施了礼后,便迫不及待道:“陛下,奇人又送来啥好东西了,让老徐我涨涨见识吧!”

  朱元璋一看著徐达那嘴脸就来气,刚刚还在心中对这个家伙做出了高评价,没想到一见面便现出原形了。

  “好东西是有,不过得等著李文忠和汤和。”

  “等他俩干嘛,陛下,您就先让我搂一眼呗,您也知道,老徐我性子急。”

  就在此时,殿外又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徐天德,陛下让你等著,你便乖乖等著,咋的,等我们一下还不乐意了,你徐天德有那么大的脸么?”

  话音一落,只见李文忠和汤和也走进了寝宫,徐达顿时撇了撇嘴,站在一旁小声嘀咕著。

  “李保儿,就你脸大,论辈儿你还得叫我叔呢!”

  朱元璋也是忍俊不禁,这个徐达啊,叫人家李文忠小名也偷偷摸摸的,也是越活越回去,越来越没有正形了。

  两人也是朝朱元璋施了一礼,接著李文忠问道:“陛下,不知此时唤微臣几个来,有何要事?刚才在皇宫外遇到老汤,老汤猜测说,是不是有了火炮上舰的好方案了,莫非,真的是如此吗?”

第336章 全新的战舰

  李文忠说完,还未等汤和开口,徐达急忙说道:“陛下,是真的吗?奇人真的送来了火炮搬上舰船的方法?”

  说著,他的神色越来越得意起来,“早在大明第一艘蒸汽船试航时,我便已经说过了啊,这火炮嘛,迟早是要给装到船上来的,嘿嘿,看来老徐我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首节上一节196/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