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195节

  朱元璋长长出了一口气,看到这里,老李终于图穷匕见了啊,不过这一柄匕首,对准的却是江南顽固的士族阶层。

  自大明开国以来,除了元庭外,就属江南士族最让自己头疼,当初国之新立,虽然驱逐了沈万三,但士族的势力实在过于庞大,盘根错节的,为了政局稳定,只能向士族做出妥协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后来虽有老李的帮助,通过一系列堪称神迹般的操作,让士族一再吃瘪,做出了不少让步,直至今日士族已经对皇权构不成任何威胁。

  但他们的根基尚在,而且依然把控著大明的经济命脉,虽然工厂的创建和海贸的发展,让朝廷在银钱方面多少摆脱一点士族的控制,不过这些都还处于初步阶段,尚且不能和士族分庭抗礼。

  况且,大明不止有士族的存在,闽南、潮汕等地的宗族势力,以及遍布闽广的客家势力,依然在当地根深蒂固,朝廷只能依靠卫所在当地保持权力存在,但无法深入基层。

  但今日老李,却是提供了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而且还不用产生剧烈对抗,堪称杀人不见血,甚至在无形间,便化解了这些困扰了朝廷多年的问题。

  铁路,带来交通便利,促使人员流动,冲破原有体系,这些不光适用于江南,也适用大明所有疆域!

  在大明,人人都可互为对方的鲶鱼啊!

第332章 陈祖义和陈友谅没啥关系

  李晗的这一封信,写得格外的长,但朱元璋却是越看兴致越高,最好这封信就跟志怪章回小说一样,写个几十上百回的,让自己一口气看过瘾。

  “关于铁路网带来的变化的第三点,最简单最容易理解,不过我个人认为,却是最重要的一点。

  老朱你认为铁路除了加速人员流通,提高货物运输量之外,还能用来运什么?”

  这是什么问题?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这还用想吗,可以运的东西那太多了,不对不对,以老李那德性而言,他不会无的放矢。

  “这个没必要卖关子,因为简单易懂,铁路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运兵!

  事实上,对于一个帝国而言,它所能控制的疆域,便是军力能够到达的疆域,而铁路线,就是运兵线,也是帝国对于其领土的控制线

  你也可以理解为,铁路线是实现陆权的生命线!”

  没错,这一下子朱元璋彻底明白了,不用过多解释,他便完全明白了李晗的意思。

  老李的那番话语,已经超越了兵贵神速的那个境界,而是在阐述帝国军队的本质含义,即保持存在!

  有军队在,即能保持对疆域的实际控制,事实上,就像是大明在嘉峪关、大漠、辽东、高丽、西南等地设置的卫所和都指挥使司,便是为了保持疆域控制。

  但其内在的道理,直到今天,才彻底弄明白。

  那么在有了铁路后,在各地各卫所之间,将能实现快速调兵,即哪里有事,便能快速实现兵力到达!

  此时此刻,他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感觉,有时候这老李啊,似乎比自己更适合当皇帝啊!

  无论是对人心的把控,还是对局势的判断,亦或是对国家的治理,民生经济,从古至今,无论秦皇汉武,亦或唐宗宋祖,从未有谁能达到老李这般高度的。

  就在刚才那一刻,自己居然有种想要向他臣服的欲望。

  而这种情绪,令他感到紧张而不自在,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自己怎能产生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

  然后,他便释然的笑了,在瞎想些什么呢,自己纯属猜忌心的老毛病犯了,不说别的,老李真有当皇帝的心思,哪轮到自己?

  恐怕在当初各地群豪举义时,自己就不是加入红巾军,而是加入老李的麾下了吧?

  再说了,人家老李的境界,根本就不是自己这等凡人能够揣摩推测的,想起他送过来的视频,人家所在地方,是那等令人无法想像的仙境,在那等逍遥自在的境界,谁又会稀罕人家这个帝皇呢?

  自己根本就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说到陈祖义啊,此人虽然在大明内陆名声不显,不过在海盗界,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怎么说呢,此人应该算是当世最强的海盗了吧,没有之一。”

  朱元璋忍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老李啊,尽整些这样搞怪的新名词,还海盗界,咋地,海盗也要和杏林界、梨园界一样,也分圈子的吗?

  从老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自己刚才完全就是多心了,想当皇帝的人,哪能说出如此没有正形的话。

  老李还是那个老李,从始至终都没变过,有时令人深思,有时令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有时让人捧腹大笑,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令人哭笑不得。

  与其说他是奇人神仙,不如说他是一妙人也。

  不过老李提到陈祖义是当世最强海盗,这个得让自己提起十二分警惕了。

  能让老李都承认的当世最强,恐怕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

  “此人势力遍布大明沿海,从日本到爪哇,再到印度洋,手下海盗数万人,其下各类船只上百艘,还有不少海盗团伙也为其所掌控,其人也凶贪婪,哪怕是运的是粪水,他也得劫下来尝尝咸淡。”

  这……

  刚才说什么来著,瞧瞧,瞧瞧,朱元璋此时不知自己该是哭笑不得还是捧腹大笑,这老李,太恶心了吧!

  自己是该夸他接地气贴近百姓呢,还是骂他说话太放飞自我呢?

  不过这倒也形象说明了陈祖义此人的性格了。

  “不过关于陈祖义,有件事儿得告诉你,这个家伙和陈友谅没有半点关系,只是恰好都姓陈而已。”

  哈,这家伙和陈友谅没有关系啊,那倒是给自己省了不少事,不然自己老担心陈友谅的余孽又会从哪里死灰复燃了。

  “虽说这货是当世第一的海盗吧,不过对大明也构不成实质威胁,但一直放任下去,对大明的海贸发展也是个极大的阻碍,因此必须予以彻底剿灭。

  只不过因为海盗这一行当的特殊性,和山贼土匪什么的还不一样,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茫茫大海上不好对其行踪进行追踪定位,给侦查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且西洋一带局势混乱,海盗匪首频出,各地之间割据分裂非常严重,海盗和当地贵族、酋长互相勾结,甚至闲时是民,忙时为盗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想要理清当地具体情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像山贼什么的,都有固定老巢,哪怕是固若金汤的堡垒,只要守上几个月,饿都饿死他们。

  至于如何消灭陈祖义的话,关键有两点,其一便是弄清楚陈祖义海盗集团的具体内部情况,以及他们的老巢在哪里。

  这一点的话,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他的老巢在爪哇的三佛齐,而陈祖义本人,就是三佛齐的土皇帝。

  他们以三佛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力量,控制马六甲海峡,遏制这条至关重要的商贸航道,以此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金钱流入。

  不过我已经将陈祖义一伙的详细势力分布、兵力情况以及老巢的具体位置等关键信息,附在信件的后边了,届时决定出兵剿匪时,可以参考一二。”

  看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什么是真朋友,什么是知心至交,这就是!

  真是自己想什么老李就送来什么,这个世上,恐怕没有人有老李对自己更重要了。

  陈祖义老巢的位置,以及他的势力分布情况,这些对于大明而言,都是重要的情报信息!

  陈祖义啊陈祖义,任你狡兔三窟也想不到,咱老朱这边,有一个对你的情况了如指掌的神人!

第333章 海军的意义

  “第二点,便是老朱你在信中所提到的,火炮上舰,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

  当然,海军这个事情,别怪兄弟没提前提醒你,这事儿,不是理所当然的么,还用得著提醒?

  大明不是有水军么,把水军给建到海上去,那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么?”

  看著李晗这么一反问,倒是把朱元璋给闹了个大红脸,难道,这事儿确实是自己没想周到?

  虽然自己在上一封信里只是小小抱怨一下,开个小玩笑,没想到这玩笑居然开到自己身上了。

  还真是个天道好轮回。

  “言归正传,老朱你能想到建海军是好事,不过在讨论如何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前,有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楚。

  那就是,海军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即海军的用途。”

  海军的用途,不用李晗问,朱元璋自己就开始思考起来。

  首先,自己之所以想到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汤和提到了要将火炮搬上船,为了打击海盗,保护船队。

  那么海军的第一个作用,便是护航,保护商船免遭海盗的侵袭。

  当然,海军的作用肯定还不止于此,以前老李在讲到海权时,提到过海权是通过控制航道实现的,那么海军的第二个作用,便是控制航道。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对敌对势力进行打击,而且海军也能将兵力运输到敌国,对敌国进行跨海作战。

  这些,便是朱元璋所能想到的,所有关于海军能够起到的作用了。

  那么,看看老李是怎么说的,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呢?

  “事实上,海军和陆军一样,作为大明帝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其本质在于,保卫大明安全,维护大明利益。

  大明的军队,脱胎于抵抗元庭暴政的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这支武装力量的永远不倒的旗帜。

  虽然这支军队从诞生之初,带有白莲教的色彩,但组成它的大多数人,和当初的你一样,其实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以及各路反抗暴政的义士,而并非都是白莲教的那些极端分子。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剥去白莲教小明王之流的外衣后,这支军队,实际上是从百姓中走出来的军队,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天然的正义性。

  而在老朱你取得这只军队的领导权后,在《谕中原檄》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为这支军队注入了灵魂,剥离了原始而幼稚的宗教外衣,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支真正为中华而战的军队。

  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则是这一支军队的建军的核心思想,也是需要一直保持不变的本色!”

  不知为何,朱元璋此时感觉眼睛有些热,似乎感觉眼前有些雾蒙蒙的。

  突然间,他觉得自己以前的思想,简直太过狭隘了,军队,不就是帝王手中的剑吗,皇帝的剑指向哪,他们就打向哪。

  但经老李这么一说,他这才后知后觉般意识到,这支军队,其实是有灵魂的,而灵魂,则是保证这只军队战无不胜的核心。

  慢慢的,明军的形象,在他眼中变得高大起来,他们,是大明的守护者,而不是一个个卫所,一个个军户的丘八。

  “和陆军一样,海军的建军,也需要将这种思想继承和发扬下去,虽然分工不同,但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那么在定下建军思想后,我们再来看看海军的用途。

  从这一方面而言,海军的用途包含了两个大类,其一是终极任务,即决战,其二是日常任务,即保持存在。

  先说决战,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即不惜用任何方法、任何手段打败敌人,让敌人屈服。

  比如这一次老朱你要灭掉陈祖义,便属于海军的决战型任务,同时也让其他势力,见识到大明海军的强大和不可战胜!”

  嗯,这个咱老朱很好理解,而且这一次不光要剿灭陈祖义海盗集团,而且还要赢得漂漂亮亮的,这样才能震慑心怀不轨的宵小。

  “再来说保持存在,这么说吧,老朱你可将海军视为大明利益的延伸,也就是说,海军到哪里,大明的利益就延伸到哪里。”

  海军到哪里,大明的利益就延伸到哪里?

  刹那间,朱元璋顿时就感觉热血沸腾起来,这句话,简直太霸气了!

  也就是说,哪里有海军,哪里就有大明的利益。

  这是在另一个层面真正做到,什么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的大脑也如茅塞顿开般,如何使用海军,也开始在脑海中萌芽。

  “详细说来,作为日航任务,保持存在包含航路的开辟、航道的守护以及护航,驱逐侵犯大明领域的宵小之辈等等。

  保持存在的意义在于战略威慑,套句孙子的老话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海军的战舰,是实实在在看得著的,但要让其他势力知道大明战舰的恐怖,和陈祖义的这一战,一定要赢得漂漂亮亮的。

  否则其他番邦宵小们不知道海军的厉害,那也是白费劲,毕竟无知者无畏不是?

  一旦大明海军创建起足够的威慑力度,那么只要大明的军舰往航道上一出现,那就代表著宵小退散,这里属于大明的利益!

  同时,由于海军的特殊性,还可以随时保持对敌国的威慑,比如日本侵犯了大明的利益,而大明只需将军舰大大方方的往日本国门前一放,啥都不用做,只需封锁他们的出海口,你看他们慌不慌便是了。

  这便是海军保持存在的意义,即告诉天下所有人,老子在这儿,够胆儿的就过来试试!

  如果真有那不开眼的,除非也拥有和大明一样的国力,否则就等著把积攒了几辈子的家底都葬身海底吧。”

  “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李晗的一番话,看得他这叫一个心潮澎湃,恨不得现在就打造一支无敌的舰队,然后纵横四海。

  “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建造强大的军舰。

首节上一节195/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