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万年的发展,人类的组织管理能力早已叠代了数个版本了,从最初的母系氏族进化到父系氏族,从部落制到君主制,乃至君主制的最高级形式帝制。
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其核心只有一个,便是将一群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能够有效运行的团体。
组织是一码事,管理又是另一码事,相较于只生活在十四世纪末的安南的战俘,他们所受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李晗将二十一世纪的监狱管理学和绩效考核理论相结合的变种,对于一群安南战俘而言,那便是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所谓高级的管理,不就是让受管理的人自觉有效维护系统的运行么,看来朱元璋将自己制定的计划执行得很好嘛,李晗有些得意的想著。
有这群自发干活的俘虏,看来从应天府到松江府的铁路,应该很快就能竣工了。
朱元璋对于将松江府建成大明第二个工业中心,以应天府和松江府为核心,向江南地区辐射,这一想法李晗那是极为赞成,因为这一套方案已经接受住时间的考验了。
看来老朱还是有够高瞻远瞩的,李晗很欣慰。
当看到第二批船队航行计划受到陈祖义的阻碍时,李晗顿时就站了起来,好家伙,这么快就和这位十四世纪末的大海盗碰上面了么?
陈祖义李晗自然知道是个什么角色,虽然在历史上名气没有汪直响亮,但作为大明的头号海贼王,此人在世界海盗史上,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作为十四世纪末的海贼王,陈祖义是整个世界最强大的海盗,没有之一,此人的势力从日本到东南亚,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控制了所有的航道,几乎覆盖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三个部分,而且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
陈祖义是在洪武元年时,便举家迁到了东南亚,具体而言便是在三佛齐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巨港。
三佛齐便是陈祖义的老巢了,待会儿给老朱回信时,得告诉他,嗯,还得加上陈祖义势力的详细分布图。
至于老朱猜测陈祖义和陈友谅之间有什么瓜葛,那就属于过度解读了,这俩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唯一的共同点便只是都姓陈而已。
此人麾下海盗数万人,大明人、倭寇、柔佛人等等,什么人都有,拥有各型船只数百艘,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这个变量,在原来的历史上,陈祖义的舰船力量远远超过了洪武年间的大明水军。
虽然在东海、南海乃至印度洋肆虐数十载,明廷对他的赏金也从五十万两一路飙升到七百五十万两,但一直也奈何不了他,这赏金也一直没人领取。
有史学家猜测,陈祖义海盗集团的肆虐,也是朱元璋实施海禁的直接原因之一。
不过在1407年时,陈祖义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因为他碰到了一对挂逼组合,永乐大帝朱棣和中国最受人尊重的太监郑和。
永乐五年郑和船队在返航途中,郑和派人招抚陈祖义。
陈祖义认定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有宝物”在船上,于是派人向郑和表示他想投诚,其实陈祖义是想诈降,然后一举抢夺郑和的船队。
然后,便没有然后了,郑和一举歼灭陈祖义海盗集团五千余人,将陈祖义生擒押到朱棣面前,而朱棣更是当著各番邦使者的面,斩下陈祖义的人头。
不过如今的大明,可等不到1407年啊!
既然敢对咱老李一手扶持起来的大明海贸下手,那咱老李也不介意让你在巅峰春风得意时瞬间摔个粉身碎骨!
李晗生平第一次,眼中闪过一丝杀机。
直到看到朱元璋在信中写到,汤和提出要将火炮搬上舰,李晗得意的笑了,是时候在大明推行巨舰大炮主义了!
自己做了那么久的铺垫,什么无缝钢管、什么硝化棉发射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么?
李晗之所以一直没和朱元璋提火炮的事情,是因为在技术标准达不到前,盲目升级火炮也是枉然。
而且盲目将火炮搬上舰船,就跟加勒比海盗里边似的,船舷两侧各开十多个圆形舷窗。
再将那古早火炮放置在舷窗后,要开炮时,还得费劲巴拉的装药,装引线,装炮弹,再将火炮推出窗口,再瞄准射击。
在紧张的海战中进行这一套繁琐的程序,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以目前大明的工业实力而言,这种炮舰没有任何意义,反倒是技术退步的表现。
在看到信的最后,李晗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好你个老朱啊,竟然还埋怨上了,怪我没有提前提醒他组建强大的海军,呵呵。”
不过朱元璋能自己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那才是最重要的。
第324章 熬夜修仙的老朱
至于将火炮搬上舰船,这不单纯是火炮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问题,涉及到整艘舰船的设计和改进。
不然的话,出现清朝末期的那种蚊子船,那就真的要闹大笑话了。
蚊子船又称浅水重炮舰,这蚊子船的设计思路便是在有限的舰体上装一门能够击穿任何铁甲战舰的大炮,设计思路倒是挺符合带清那又怂又爱玩还想省钱玩花样的个性。
便是只在近海区防御敌军舰队,而不敢去大洋上和列强争锋。
然而,这种设计导致船小炮大,重心不稳,适航性差,无法出海作战。
此外,火炮固定在船身上,不能转动,射击时需要通过调整船身来瞄准,难以快速、准确地捕捉目标。
更搞笑的是,这一型的战舰造出来后,开一炮都能导致整艘船的稳定发生严重偏移,属于典型的头重脚轻的货色。
当然,蚊子船的建造计划还涉及到了众多贪腐内幕,比如中堂大人和英国商人之间相互勾结,为了回扣而选择了这一型简直不堪一用的设计。
这也让带清在如薄西山的末期,为世界军舰发展史贡献了一出搞笑又残酷的幽默剧。
这对于李晗而言,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在十八世纪之前的那种风帆式军舰和舷炮的设计,李晗想都没想就给抛弃掉了。
别的不说,光是为了瞄准就得调转整个船身的击发方式,笨重而拙劣,只适合风帆舰船,以大明目前的造船发展而言,已经是严重落后的方式了。
而且这种射击方式其实是为了跳帮而做准备,难道让装备了半自动火力的大明火枪兵和还处于大刀火铳时代的海盗去玩跳帮战?
就像是现在二十一世纪,都玩儿信火一体了,谁还和你玩甲弹对抗啊?
因此李晗产生了个更大胆的想法,大明或许应该从头开始设计建造一艘全新的战舰。
真正意义上的军舰,就像是巡洋舰、战列舰的那种军舰!
那么,该如何实现呢?
建造军舰,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在舰船上加装舰炮的问题,不说舰炮的稳定射击,光是固定就是个大难题,还有炮台转向、瞄准装置,炮弹存储和装填,舰身装甲,如何防止炮弹殉爆等等。
这些对于大明而言,都是要一步一步解决的问题。
然后李晗一拍脑袋,自己似乎想得太过复杂了,完全忽视了大明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
那便是大明的对手,压根儿就没有像样的火力,自己刚才一考虑铁甲战舰的事情,是将大明的环境代入到铁血纷飞的十九世纪了。
放在十四世纪的话,陈祖义倒是有火炮,不过那玩意的准头先不说,就是那实心弹,也就是个能砸死人的威力,面对钢铁造的船,即便能打中大明的船只,也就是听个响而已,顶多把水手们给吓一跳。
总不至于陈祖义能一刀能将铁甲船给捅个对穿吧?
那样的大明是高武世界,无论再如何牛逼的现代火力都没有球用,就别想著工业化了,还是去乖乖炼气比较好。
也就是说,如今大明舰船的建造,不用考虑装甲和殉爆等问题,需要考虑的是航程、航速、机动性以及舰炮的射速和命中率。
当然,还有射程也是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因为李晗还考虑到了利用舰炮支援对地作战的问题。
如此一来的话,可供李晗选择的船型设计就有很多了,他首先想到的是镇远舰。
镇远舰为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为北洋舰队所建,排水量7000吨左右,巡航速度5节,已经远远超过十四世纪的航海船只了。
这玩意不是军事机密,而是可以公开展览的东西,应该不难搞到。
镇远舰的动力系统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能达到7200匹马力。
通过龙驭天机炉的工艺水准来看,以大明目前的水平,建造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的难度并不大,而且大明的钢铁冶炼工艺,在自己的帮助下,甚至还超过了十九世纪时期的德国。
镇远舰的武器为克虏伯305毫米后膛双联装炮塔主炮 4门,副炮为克虏伯150毫米后膛副炮2门,75毫米克虏伯炮4门,37毫米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
这些舰炮倒是个不小的难题,倒不是大明造不出来,钢铁和火药以及炮弹甚至还能更好,因为无烟火药的问题李晗已经解决了,他在网上找到了硝化棉加上硝基胍,制作高膛压火炮无烟发射药的方法。
难的是这几型火炮的设计问题。
要不,再问问许年看看?
还是别了,加特林还没搞定,再给他增加新的任务,这死胖子没准会产生把自己给吊路灯的想法。
镇远舰的设计图纸倒是好办,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就有保存,倒可以问问李默默,看她家是不是能托到关系,从军事博物馆中搞一套复印件出来。
复印件不行,扫描件也是可以的,即便再不济,那么自己就亲自跑一趟北京,去博物馆里拍照总可以了吧。
但是镇远舰上各型火炮的话,要不要往源头上找?
李晗思索著,曾经的克虏伯公司已经和欧洲另一大钢铁工业巨头蒂森公司合并为蒂森克虏伯集团,对了,老朱不就是在欧洲留学么?
这个老朱,自然就是他在欧洲的笔友朱怡锦了,朱怡锦给自己的回信的信封上,除了用英语写的收件信息外,还有其他语言印刷的字样,李晗看得出应该是德语。
这么说的话,朱怡锦应该就是在德国留学了,虽然他从未提起过自己具体在欧洲哪里。
蒂森克虏伯集团有自己专门的展厅,其中肯定有各型产品历史发展脉络的展示,要不让他去帮忙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几型火炮的设计图?
想到这里,李晗连忙打开电脑,打开许久没有用的电子邮箱,想了半天自己的帐号密码后,登录了进去。
这事儿比较著急,就不用笔写信了,还是用电子邮件方便快捷一些。
朱怡锦倒是在第一次写信时,就告诉了李晗他的电子邮箱,只不过两人一直没用而已。
李晗一边给朱怡锦写著邮件,一边心想著,这其实才是老朱应该要做的事情,毕竟是给他家老祖宗帮忙,他应该感到荣幸才是。
邮件写完后,点击发送,又在网上查了查军事博物馆的信息,没想到很快便收到了电子邮件。
好家伙,这个点欧洲那边应该是凌晨吧,老朱难道在熬夜修仙?
大家国庆有没有堵在路上啊,还是大蒜我最舒服了,就在家为各位码字
第325章 海盗来袭
好奇的点开邮件一看,果然是朱怡锦回邮件了,内容不多,只有短短一句话。
“没问题,我会搞定的,等我好消息。”
好兄弟讲义气,李晗为朱怡锦竖起了大拇指,在心中为他点了个大大的赞。
然后又给朱怡锦回了封邮件,叮嘱他快点休息,别真的熬夜熬成仙了。
接著李晗又给李默默去了个电话,电话中,李默默一口答应了下来,表示小事一桩,不过得让李晗请客吃饭。
对于这位女强人的一点点小要求,李晗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将军舰的事情搞定后,李晗又忙不迭的开始给朱元璋回信,在信中,李晗隐晦的提出,朱元璋是如何收到信件的,他想知道自己这边是通过邮箱和朱元璋联系,那么朱元璋是通过什么给自己回信。
也就是说,自己这边有邮箱,那么老朱那边的话,应该有个什么与之对应连接自己的邮箱吧。
就像是通道一定会有入口和出口,那么老朱那边的出入口又是什么呢?
两天后,李默默给他送来了镇远舰的全套图纸,而朱怡锦也将镇远舰各型火炮的设计图的扫描件发送了过来。
而在此期间,李晗也准备好了无烟炸药的配方和各型炮弹的制作工艺,以及陈祖义海盗集团的势力分布情况、三佛齐的详细资料,水文情况等等,连同信件一起给朱元璋送了过去。
且看这位十四世纪末的海贼王,还能蹦多久吧!
当看到邮箱内再次闪过幽幽蓝光时,他却是在邮箱前驻足良久,不过却是把眼睛看花了都没看出这个邮箱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要不……他思索著,切下一点邮箱的材料让许年帮忙去检测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是怕对邮箱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二一个则是一旦检测出什么不同寻常的物质出来,那么邮箱就有暴露的风险,甚至很有可能连累许年。
所以还是放弃了这个很令人心动的想法,乖乖等著老朱送《大明志》过来吧,希望《大明志》能有些用处。
……
“近日,广东沿海一带接连遭到海寇袭扰,其中江门损失最为惨重,出海商船皆被海寇劫掠,人员死伤惨重,损失达五十万两之上,幸而有阳江守御千户所奋起反击,才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泉州、福州、建宁几地接连遭遇海寇袭击,海寇数量甚至达到上千人,过往商船无不被其劫掠,损失惨重……”
奉天殿内,来自广东和福建等地的布政使,正满脸悲痛的向朱元璋禀报著被海盗袭击的情况。
“不光如此,从琉球到安南、占城、暹罗等等,凡是和大明有海贸关系或是朝贡关系的邦国,都遭到了海盗的反复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