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对了,我的骑兵呢!”
绝望之时,阮多方突然脑海中一个激灵,似想到了什么。
明军离己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此时只要派出骑兵冒死飞速奔到他们身前,那么一切都还有救!
明军火器虽然犀利,但是也怕近身吧,一旦近了身,火器和刀枪,便没有任何区别了!
黑神话悟空你们玩了吗,走起,玩黑猴去
第250章 清扫战场
“骑兵呢,快,骑兵给我上啊!”
阮多方撕扯著嗓子大声下著命令,“明军距离我们不足百丈,这是天赐良机,只要骑兵冲上去,和明军贴身,明军的火器,便再无用武之地!”
营中还剩几千骑兵,这是安南军队最后的希望了,但是骑兵们一听到阮多方下达的命令,全都傻了眼。
明军的突袭来得太快,这毫无准备的,战马都还在大营后边的马场里,就连马鞍都还没有安上。
骑兵作战,讲究的是一个快速突击,而且在突击之前,还得排好了阵型,否则定会大乱。
这敌人都打上门了还想著用骑兵,这阮多方是急昏了头了吗?
但是命令已经下达,骑兵们只能硬著头皮,顶著明军的枪林弹雨,急匆匆的跑到库房拿起兵刃和马具,然后再冲到马场,将马鞍给套上马背后,再翻身上马。
好不容易集结了上千人的骑兵队,在阮多方的一再催促下,便手忙脚乱的冲出了马场,向著明军疾驰而去。
“所有人注意,骑兵来袭,集中火力,先打骑兵!”
战场上,明军将领不慌不忙的下达著作战指令,将士们停止机动,纷纷将枪口对准了猛冲过来的骑兵。
“我子弹打完了,掩护我!”
紧张的战斗中,不时听到有明军将士向小组的队友喊话,而队友们也很是默契的掩护著他,直到队友重新装好子弹。
就这样,在相互掩护交替的射击中,明军保持著强大而远远不断的火力,将无数的子弹向安南骑兵倾泻而去!
阮多方就这么眼睁睁的看著,自己寄予最后希望的骑兵,被明军打得人仰马翻,毫无还手之力。
“该死的,混蛋,卑鄙无耻!”
阮多方咬牙切齿的唾骂著,几乎都咬碎了后槽牙,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面对著几近无敌的明军,他的心中除了怒火滔天外,就只有深深的绝望了。
大营里的驻军都被吓跑了胆,除了偶有弓箭手还能稀稀拉拉射出零碎的箭矢外,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攻击了,而骑兵们,在被打退了第一波进攻后,也无人再敢上前。
任谁也不想再冲上前去送死。
此时,阮多方的脑海中再次响起了溃兵那令人无比绝望的话语,“明军不可敌,大明不可欺!”
此次西征伐,足足带出二十万兵马,却被十倍少于自己的明军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明军,真的能以一敌十啊。
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大明的火器会如此恐怖,就是不理解的事物,才让他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
很快,明军便冲入了安南的大营,安南士兵们纷纷扔下了兵器,跪倒在地向明军投降。
李景隆更是一马当先,冲到了阮多方面前,用黑洞洞的枪口顶住了他的脑袋。
“投降者,不杀!”
阮多方无力的跪倒在地,他知道,一切都完蛋了!
他的万户侯梦,黎季嫠的皇帝梦,所有的一切,在势不可挡的明军面前,都化为泡影烟消云散。
“来人啊,将他给我捆起来,谁都不许和我抢,安南大军的主帅是我俘虏的,这么大的功劳,回去怎么著舅爷也得升我官,封我个千户啥的吧。”
话还未说完,就听见朱棣呵斥道:“滚蛋,没有大伙儿的完美配合,你小子想单独抓住阮多方,做梦去吧!”
一众将士们纷纷大笑起来,自从李小公爷来到火枪营后,看他日常被四皇子训斥,已经成了大家的乐趣之一了。
阮多方无精打采的看著李景隆和朱棣,所有的美梦都已稀碎,他已经不在乎是谁俘虏他的了。
李景隆有些不服气的撇了撇嘴,不过他四舅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如今的明军,讲究的是相互配合,最忌讳逞强单打独斗,没有身边战友的相互掩护,哪能这么快就打进敌人的大营呢。
“对对对,百户大人你说得都对,都是大伙儿的功劳!”李景隆被朱棣训斥惯了,不过还是改不了顶嘴的毛病。
徐辉祖看著这一对活宝,也是觉得异常有趣,不过还是说道:“你们俩别闲著了,赶紧清点一下战场吧,还有这么一大堆俘虏得押回后方去呢。”
在忙乎了好一会儿后,明军总算清点完毕,抛去逃跑的几百人,这一次突袭,击毙敌人近万人,俘虏三万余人,缴获马匹三千多匹,各种弓箭箭矢等兵刃不计其数。
加上班腊伏击一战,此次南征,一共歼敌八万余人,俘虏敌军十万人左右,缴获马匹八千余匹。
至此,入侵老挝的安南军队,算是全部歼灭,而明军,除了受伤的百来号人外,再无任何损伤!
当然,如此惊人的战损比,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毕竟耗费的近千万发子弹,也让清扫战场的明军将士苦不堪言。
要说这背甲弹,打起来确实比纸包弹过瘾,但过瘾归过瘾,捡弹壳可太痛苦了。
“是哪个王八羔子说要把弹壳给捡回去的?”
“除了户部尚书杨思义,还能有谁?”
“啧啧,那么大一个尚书,大明的财神爷,还在乎这么点弹壳?”
“大明缺铜你不懂啊,这些弹壳拿回去还可以回炉重造呢!”
“缺铜?好办啊,哪个国家有铜矿,咱们去给打下来不就行了?”
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诶,我们怎么不让当地的土兵还帮忙捡弹壳呢?”
此话一出,一众捡弹壳的士兵们顿时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对方眼中读出了“我怎么这么傻”的含义出来。
老挝一战,明军大获全胜,不过徐达和李文忠心中都清楚,这只是南征的开始。
分出数千人的部队,负责将俘虏给押送回国,毕竟这么多俘虏,也是多了几万张吃饭的嘴,南征的明军可养不起。
至于这么多俘虏该如何处理,那就是陛下头疼的事情了,不过徐达觉得大概率会是让他们下矿干活去,进工厂是不可能的,大明不可能把这些俘虏给培养成技术工人的,没那个好心也没那个闲心。
接下来,明军便在川圹驻扎下来,只等补给一到,便立刻向安南进发。
而在这段时间,傅友德和沐英在云南的平叛也快接近尾声了,事实上,叛乱的土司虽然手下也有个几万兵马,但在遇到明军后,虽然一开始也很凶悍,不过在被针发枪轮射了好几回后,很快便溃不成军。
唯一给明军造成一些困扰的,便是那连绵崎岖的山路。
平定了土司后,朱元璋快刀斩乱麻,将宣慰使司改为布政司,直接从应天府空降布政使,在机构设置上,彻底瓦解了土司统治的基础。
而傅友德便直接留在了云南,履行他作为都指挥使的职责,也为新的布政使保驾护航,确保大明朝廷的统治,深入每一个寨子村落。
第251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徐达率领的大军,在等待应天府的补给时,安南二十万大军战败的消息,也传到了应天府。
整个朝野上下,再一次被震撼到了,两万明军大胜二十万敌军,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利啊。
朱元璋也是大喜过望,一开始时在收到大军在车里府分兵的消息时,他还有些担心,单单两万五千人就敢杀入老挝,徐达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为此他还特意给傅友德下了军令,一旦老挝战事有变,便让傅友德立即派出大军前去支援,没想到老伙计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过子弹的消耗,却是让他有些触目惊心,然后,杨思义给他算了一笔帐。
针发枪装备之前,明军数次北伐,每次伤亡人数均在万数之上,按照朱元璋亲自颁布的《优恤将士令》,头等伤恤银三十两,二等伤恤银二十五两,三等伤恤银二十两,阵亡者五十两,家中有老幼妇孺需要抚养者,恤银会按人头迭加计算。
而军官的话,恤银只会更高。
因此每次北伐下来,光是恤银的支出,至少在三十万两之上。
而去年装备针发枪后,持续数月的北伐,统计上被敌军所伤的,途中发疾病的,意外受伤的全都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人,阵亡之数更是寥寥无几,所支出之恤银,也不过几万两之数。
而这一次南征,除了百来个受伤的倒霉蛋外,就连阵亡的士兵都没有了,这样连恤银都省了下来。
而且那几个受伤的倒霉蛋,有酒精的加持,稍微养养伤又能上阵杀敌了。
相较起来,那区区几万两的子弹钱,那简直就是毛毛雨洒洒水。
更重要的是,这惊为天人的战绩,也让朝野上下,对明军的信心和崇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收获消息后,朱元璋立即派出运输大队,加急给前方的南征大军送出一千万发子弹和各种粮草的补给。
与此同时,他还命方孝孺抓紧时间印发新的报刊,将明军大胜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
同时向各藩属国发出公报,即安南骇然入侵老挝宣慰司,在明军的打击下,安南大军被悉数歼灭云云。
事实上,在打完仗后,明军自己也被这个结果给震惊到了,完全不敢相信这仗是自己打的,二万人对阵二十万,仅仅伤了上百号人,这是打的什么神仙仗?
一开始,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有这么厉害,不过一旦接受了“爷就是这么牛逼”的观念后,便开始一个个的嗷嗷叫著,要直接杀到安南交州府,给乱臣贼子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
当然,这还属于激进派,而明军中的保守派,则认为激进派太保守了。
比如李景隆,仗一打完,便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了,一回到后方大营,便直接闯入帅帐中,和李文忠叫嚣著要踏平西洋诸国,让大明的旗帜,遍布五湖四海。
朱棣和徐辉祖二人是拉都拉不住啊,直到李文忠给了他几个大逼斗,瞬间眼神变得清澈起来。
当然最兴奋的还得是苏旺等一众土官了,明军如同天神下凡一般以雷霆之势横扫安南大军,这是什么,这是娘家人给自己报仇了啊,身为大明的臣子,往后在老挝宣慰司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甚至不少老挝的读书人,将这场战争编成了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故事,将明军的胜利,传颂开来。
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大明和老挝一片欢天喜地时,安南国内,却是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欢喜的,自然便是安南王陈日炜了,在大明的使臣走后,他一度陷入了绝望之中,每日都要担心黎季嫠会不会对自己动手,即便黎季嫠是以他的名义入侵老挝,但他也不放心,因为大军开拔后,就等于黎季嫠和大明已经撕破脸皮了。
而他这个可有可无的安南王,便真正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何时任人宰割,便看黎季嫠的心情了。
每日早晨能睁开眼睛便是最大的幸福,还得祈祷几句菩萨保佑,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实在不是人过的。
不过安南大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他立刻来了精神,朝堂虽被黎季嫠所控制,但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不少大臣以前都是慑于黎季嫠的淫威,才屈服于他。
此刻黎季嫠惨败,其威信受到严重挑战,不说朝中的骑墙大臣,恐怕就连被他掌控的军队,也会对他极为不满。
陈日炜开始派人秘密联系朝中大臣,而此时,黎季嫠的相国府中,却是一片愁云惨澹。
当黎季嫠收到消息时,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当场就愣在了原地,在他看来,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死伤惨重一点,再不济,也和严重依靠火器的明军五五开啊。
可现在得来的却是,足足二十万大军,死伤一半,一半成了大明的俘虏,真真正正的全军覆没,不带半点折扣的!
哪怕天塌下来都不会让他如此失魂落魄,但是进军老挝的惨败,却是让他如临世界末日。
整个安南上上下下,哪怕是下到十几岁孩童,上到五十岁老人,全都强拉入伍,往死了凑也就勉强凑个五十万军队,这一下子少了二十万,这对于他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军队,是他黎相国的定海神针,如今这定海神针,却被明军给拆了个稀碎,而且最忠实于他的阮多方和范可勇都被明军俘虏,剩下的那些将军们,十之八九会产生异心。
更要命的是,明军很快就会打过来了,即便军方还能被他彻底掌控,能拉出来打仗的兵,也不足二十万了。
人在绝望之中,往往会做出更加糊涂的决策,不过对于黎季嫠而言,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他必须要立刻补充自己的力量,否则不说已经开始秘密联系朝中大臣的陈日炜,光是来自军队的反噬,都够他喝上一壶了。
他要动用士族的乡勇私兵!
想当年,蒙古大军深入安南境内,便是靠著乡勇私兵才将蒙古人给赶了出去,如今他要故技重施,让乡勇私兵去对付明军。
至于如何调动士族的私兵,唯一的办法,便是加官进爵,按照出兵的多少,给封官拜将。
就在黎季嫠疯狂的动员乡勇私兵时,驻守在老挝的明军,也终于收获了从应天府来的补给。
和补给一块来的,还有朱元璋给徐达和李文忠二人下了同一份密旨。
两人在帅帐中,仔细研读了密旨后,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密旨的内容,让两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也不由想对远在应天府的朱元璋膜拜一番。
李文忠半是惊讶,半是微笑著和徐达说道:“啧啧,这谋略,太狠了一点吧,是不是有些伤天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