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儿,还记得为父吗?”
李将李蓁蓁交给霜儿以后,蹲下询问道。
“不记得!只听阿娘说阿爷是大英雄!”
李奕微微摇了摇头,奶声奶气的,说话很大方。
这种言谈,就让李非常欢喜。
“好大郎!”
李摸了摸李奕的脑袋。
“淞儿,想不想跟着阿爷离开。”
李又向李淞说道。
“阿娘去哪我就去哪……”
李淞的身体往裴灵溪裙摆一靠。
他比李蓁蓁没大几个月,自然是不知道生母和养母的概念。
“阿娘会去的。”
李笑着说道。
“那我也去!”
李淞立刻就说,他虽然年纪比李奕小不说,但说话声音直接,比李奕更清亮。
“玉莹看起来文静不少,听大兄说你在济生堂学医,看来我家也要有义妁、鲍姑一样的巾帼女医了。”
李看到裴灵溪身后的李玉莹,和以前的活泼好动相比,现在看起来成熟了。
他只是赞赏李玉莹能选择去他创立的济生堂,并对她将来的成就期望。
谁说贵族学医就一定不好呢?
李腾空开了个好头,是老贼李林甫子女中,李唯一尊敬的。
其他包括李岫,都不足道也!
李甚至认为,一个对医学有兴趣的贵族,更容易获得资源,成为名医的概率更大。
“玉莹不会让兄长失望!”
李玉莹很高兴七兄能认同她。她一定会认真学习,有所成就。
“七兄,天色已晚,蓁蓁淞儿奕儿都困了,玉莹带他们尽早休息。明日时间多得很呢!”
李玉莹又接着向李说道,想让兄长和嫂子们团聚。
“行!”
李看小儿女茁壮成长就够了。
李玉莹从霜儿怀中接过李蓁蓁,然后吩咐婢女带着李淞和李奕,到她所居住的阁楼。
小儿女们没有哭闹,他们和李玉莹很熟悉。
看着她们的烛光消失,连廊内只剩下李、裴灵溪和霜儿三人。
压制的情感像是洪水决堤一样,李一下将裴灵溪和霜儿搂在怀里,他也说起了胡话:“我离开长安时,带你们一起去西域,多么希望人世间,没有别离!”
“夫君以国家大事为重,有这番话,足够我们的期许。”
裴灵溪动情地说道。
她知道夫君是为天下而生,古今没有夫君这么伟大的人物。
她得到夫君到关爱,已胜过无数。
就像夫君为她写的诗一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霜儿没有说话,她被李一把抱住,无法挣脱。
她算是天下最幸运的奴婢了。
虽然早已摆脱贱籍,但李就是她的唯一。
李左拥右抱,带她们来后院坐下。
秋已深,下弦月凄冷。
裴灵溪和霜儿并不觉得生寒,有李在身旁,依偎在怀中,就是温暖。
花园之中,菊花盛开,还存在有芳香。
院中的老梨树还在,好像经过修剪,之前的枯枝被剪掉。
一切都和李离开时一样。
李和她们讨论小儿女们成长过程,都是一些轻松之事。
什么国家大事,风言风语,李从来不会说给她们,带来烦恼。
李告知裴灵溪离开长安的时候,要将李奕留下,由父亲照顾。
有大妇之风的裴灵溪虽有不舍,但毫不犹豫地同意。
不过是留在长安,她并没有觉得不对,况且在长安能生活得更好。
月亮偏西时,李才与裴灵溪、霜儿一起回主楼休息。
洗漱以后,李直接将裴灵溪和霜儿一起抱上床。
裴灵溪第一次和霜儿一起侍奉李,由于太过思念,几乎彻夜未眠。
……
“啪啪啪……”
第二天,日上三竿。
外面不断地在敲门,将李惊醒。
李还在想是谁这么无礼呢,就听到弱弱的声音:“阿娘,阿娘……”
是李蓁蓁。
她自记事以来,第一次清晨没见阿娘,心中自然不安。
霜儿和裴灵溪也被惊醒。
裴灵溪一想到昨夜的荒唐,很不好意思,立刻准备穿衣。
霜儿也是一样。
不过最先穿戴好的,还是李。
他出内屋后,穿过厅堂,将门打开。
李蓁蓁仰着小脑袋打量着李,那声“阿爷”始终未叫出声。
即便昨夜阿娘说过这是她最亲近的人。
“蓁蓁,你喜欢玩什么,阿爷陪你!”
李又一下将李蓁蓁抱起来。
李蓁蓁只是吃着手指头,怯生生的,没有回答李。
但这一次她也没有闹来闹去。
直到霜儿整理好着装出来,她才叫阿娘。
没过多久,他们一起食用早餐。
餐桌上多一个李,小儿女们都生疏了。
好在李吃饭的时候不客气,让小儿女感觉阿爷并不可怕。
上午的时候,李陪伴妻儿。
下午,李坐上马车,带着妻儿一起去宋国公府,再拜见李适之。
马车从李林甫的宅院旁路过,里面空无一人,李颇为感触。
第353章 胜业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难
“灵溪,霜儿,你们先回,我带着淞儿,去拜访一下月瑶的父亲。”
从李适之府邸出来后,路过胜业坊的南坊门时,李向裴灵溪和霜儿说道。
“好!”
裴灵溪柔柔地回应一句。
淞儿自记事以来,还没见过姜度,两家相距不远,却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相见。
不像奕儿的外祖父裴泛,可以光明正大地来天水王府看李奕,可以到宋国公府与李适之称兄道弟。
转换以后,李另乘一辆马车,和不明所以的李淞从胜业坊的西南坊门进入。
“阿爷,这么大的石头,这么长的树,是要干什么的呀!”
李淞踮着脚扒在马车的窗前,看着窗外运输石材、木材的车辆,向李询问道。
他不像李蓁蓁那样胆小,一天时间,他就不认生两位阿娘日日提到的阿爷。
距离李马车不远,在金吾卫的护卫下,一辆辆运输建筑材料的车,由骡马和农夫分离拉拽。
由于建筑材料太庞大,往往需要数马并行,非常艰难。
李也透过窗口,看到这一幕。
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都是数十年、上百年的上好木材。
他不知道这些木材是从哪里来的,但他第一时间想到黄土高原。
毫无疑问,黄土高原曾经森林密布,树木参天。
从黄河的历史上看,在森林覆盖的时候,黄河下游的河道非常稳定,灾患发生的概率远远低于唐代之后。
自从长安被定为王朝国都以后,对黄土高原的烂伐才开始。
秦汉时,统治者们大肆建筑宫殿,使森林逐渐锐减。
魏晋之时,砍伐速度变缓。
而至唐代,黄土高原遭到有史以来最大的砍伐。
无数年诞生的森林,在这个时代成为枯桩。
大唐对各种行宫的建筑,为历史之最。
华清宫、兴庆宫、曲江宫殿群一座座不必要的宫殿,拔地而起,雕梁画栋。
权贵们奢糜无度,各种各样的庄园在长安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