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22节

  杨国忠立刻反驳道。他害怕李将这个消息告诉李隆基。

  现在满朝文武,只有李能向圣人传递近话。

  “南面多瘴气,不要冒进。”

  李不打算拆穿杨国忠指鹿为马,只是警告他一声。

  阁罗凤很有能力,杨国忠想一口吃个大胖子,还要看有没有那个胃口。

  “这是剑南的事情,不劳天水王了。”

  见李故意让他难堪,杨国忠话语也强硬起来,为了防止李在文武百官面前继续说,他又催促道:“圣人在花萼相辉楼等待,请天水王上马,不要让圣人久等。”

  李不再多说,他向文武百官一礼后,坐上一匹银白色的汗血宝马。

  这是拔汗那王赠送李的年轻宝马。

  拔汗那国在汉代的时候,叫“大宛”,那里自古以来盛产名马。

  车神塞、李嗣业等将领也纷纷上马跟随着李。

  一行人浩浩荡荡,驶向明德门,朱雀大街。

  这个门,李已经以“加冕荣耀”的方式,通过四五次。

  每一次都是天功!

  有唐以来,无一将领能和李一样,多次万众瞩目下在朱雀大街通过。

  从朔方到陇右、河西,再到西域、河中、波斯。

  从突厥,到吐蕃,再到大食。

  这些都是大国,特别是吐蕃和大食,在鼎盛时期,却大败在李手中。

  变法罢相,使李变得更悲情。

  忧国忧民、大英雄、大诗人,在武风极盛,诗歌飞扬的大唐,每一个标签,都足以享受荣耀。

  常平粮仓,虽然已经变质,但解许多百姓的倒悬之急。

  慈幼堂、济生堂等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只是被杨国忠减少开支,并没有被抛弃。

  变化失败,种子却留下。

  包括一条鞭法、考公法,在仁人志士心中,已经有新的概念。

  他们在等待“春风吹又生”的时候,那个男子,再度“入相”。

  正午的时候,在万众期待中,李又一次进入明德门。

  许多长安人见过李,但依旧翘首以盼。

  他们受够了平白无故加赋税,受够了强行征兵,受够了五杨的奴仆。

  一家数百奴仆,五杨、杨国忠、其他杨氏,加起来数千奴仆,像疯狗一样。

  他们回忆小相公当宰相的时候,大户约束子弟、无赖不敢过市、杨氏夹着尾巴,无比美好。

  短短三年,却变成这样。

  “小相公!”

  “小相公……小相公……”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整个朱雀大街,齐声重复。

  没有以前那样的议论纷纷,只有这不断重复的三个字,惊空遏云。

  相公,在这个时代是宰相的专称。

  罢相之人,不可再称相公。

  而小相公,一直是李的称号。

  纵杨国忠骑在马上,百姓也将他当空气。

  本来李想像往常一样,对沿途百姓挥手。

  莫名听到小相公后,鼻子一酸,潸然泪下。

  他立刻用左手擦拭眼泪。

  百姓见此,无不哽咽,莫能仰视。

  一场迎接英雄归长安的场景,却充满复杂的情绪。

  只有不懂唐人情绪的胡人,用敬仰的眼神看着威名赫赫的天将军。

第351章 天将军回天街图,与李隆基的对话

  吴道子和一名男子在人群之中,观看李入城的画面,看李和百姓泣不成声,情景交融,无比感触。

  百姓的希望,天水王的无奈。

  杨国忠在后!

  迎接英雄,却寂寥无声。

  一股奇妙的情绪和意境,排山倒海般向他们袭来。

  “这是好作品呐,可惜我不擅长这样的作画,吴兄心中想必已经开花。”

  吴道子旁边的男子向吴道子说道。

  他叫张萱,曾经也是宫庭画家,能解丹青之穷妙。

  他以贵族仕女,宫苑马鞍著称。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出自他手。

  不同于吴道子,张萱已经脱离宫廷画师的身份,而吴道子作为天下第一,无所不精的画师,被李隆基安上“非有诏不得画”的头衔。

  “好,好!”

  吴道子呐呐自语,似是回应。

  曾几何时,他在中秋宴会上大醉,缠着李为他写一首诗,还扬言给李作画。

  李无奈之下,写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来道破吴道子的心境。

  他后悔当初为了出人头地,成为皇帝的御用画师。

  李已做诗,但他承诺的画还未作。

  他不敢!

  人们也认为那是酒后戏言,不可当真!

  这一刻,吴道子准备完成自己的承诺,不久后,《天将军回天街图》问世,人物场景,惟妙惟肖,衣带当风,错落自然。

  表面上形容大唐的赫赫武功,百姓自信与从容,实际上对盛世不那么乐观。吴道子通过线条流畅、富有动感的笔力,将画作形象生动的同时,又充满玄机。

  其篇幅之巨,继往开来。

  但短时间内,未有人知晓。

  朱雀大街上,李走过的大道,“小相公”的呼声不断。

  李麾下的将领更有自信,文武百官神态各异。

  首席宰相杨国忠一脸铁青。

  这一刻,李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杨国忠发现首席宰相,有时候并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哪里出了问题呢?

  他总感觉有些不对,却不知哪里不对。

  就这样,李一路慢行,在万众瞩目下,到达皇城朱雀门,又向兴庆宫花萼相辉楼而去。

  等李向东拐的时候,朱雀大街上的金吾卫车子,使大街上恢复热闹。

  长安的胡人好似不如天宝初期的时候多,但作为都城,主要还是以汉人为主,大街小巷,繁华不减。

  长安百姓们希望此次小相公回到长安后,能留到长安,再拜宰相,整治杨氏。

  治理国家的贤才,流放在边疆作战,无数人为之惋惜。

  上到文人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皆认为宰相远远大于节度使,治理国家比在边疆打仗更为重要。

  同时,李的回来,也让一些长安大族、达官贵人、青楼酒肆神情一紧。

  十年了,李的威势早已深入人心,方方面面。

  连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韩国夫人,都令家奴们收敛一点,别被李抓住把柄,给她们带来不痛快。

  有道是小人得志,哪怕是五杨的家奴因鞭打公主驸马,被李隆基处死,也没有止住家奴们的嚣张气焰。

  只要不欺凌公主皇子,其他皆可欺负。

  而公主皇子,是他们主人才能欺负的。

  如李隆基兄弟姐妹的子女,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杨氏。

  得罪皇帝不至于死,而得罪杨氏必死无疑。

  在长安城中不同反应的时候,李到达花萼相辉楼下。

  一袭常服,满面微笑的李隆基,亲自下楼,接受李的拜见。

  “臣拜见圣人,祝圣人千秋万世,寿与天齐。”

  李向李隆基拜道。

  “七郎是功臣,不必太多礼节。”

  李隆基上前几步,将李扶正后道:“三载未见七郎,更为成熟有气概。你率领我大唐儿郎,鹰扬国威,将大唐的军旗插在里海以南,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有里海这个地方,明晓西边的辽阔,不愧是胡人口口相传的天将军!”

  前半生的煌煌文治,后半生的赫赫武功。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太宗皇帝,都做不到今天的成就。

  李隆基认为自己所做的中兴,比开国君主创立基业更难。

  自古以来,开国之君有不少;真正的中兴之主,却只有他一个。

  “天将军是臣,天可汗是君。臣在君之下,在远方的河中和波斯,胡人更敬佩圣人的事迹,他们认为长安开满鲜花,像是人间的天堂,圣人如同神仙,高高在上。”

  李笑着向李隆基说道。他知道李隆基想听什么话。

  最后一段时间,他还会如从前那般。

  以便于顺利地将妻子和霜儿,带离长安。

首节上一节622/6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