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21节

  只是厌恶袁思艺欺骗他,挑拨君臣关系。

  就算是高力士如此,李隆基也一样不能忍受。

  幸亏袁思艺被宠信,否则李隆基绝对宰了他。

  “谢圣人!谢圣人!”

  袁思艺连连磕头,欲哭无泪。

  到手的权力飞了,还要去鸟不拉屎的西域,他很想抽自己一巴掌。

  一切是他咎由自取,但袁思艺突然间把过错归咎于李,发誓一定要给李使绊子。

  据他所知,监军的权力非常大,比节度使有过之而无不及。

  “退出去!”

  李隆基将袁思艺呵斥走。

  杨玉环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

  袁思艺明显比不上高力士,她也不知道圣人看上袁思艺哪里。

  想到此,杨玉环心中重重一叹,她的兄弟姐妹,比袁思艺还要胡作非为。

  她能让圣人责罚袁思艺,却不忍责罚五杨。

  几个人的跋扈,应该不会危害国家根本。

  说到底,杨玉环只是小女人观念。

  不久后,南熏殿中又响起琵琶音。

  音韵凄清,飘如云外。

  ……

  黄昏的时候,一队羽林军闯入咸阳驿站。

  在榻上歇息的边令诚被拉下来。

  边令诚大喊大叫中,将李惊动。

  “将军为何捉拿我监军?”

  李整理着装出门后,向羽林将军询问。

  “回天水王,我等奉命缉拿,并不知情。”

  羽林将军不敢怠慢,拱手向李回道。

  他们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冤枉!我要见圣人。”

  边令诚大喊大叫,他不服气,没意识到自己贿赂袁思艺后,转头就被袁思艺卖了。

  纵横内侍省数十年,没见过这么不讲武德的。

  李默然。

  他也看边令诚不爽,但这打乱了他的计划。

  将边令诚带回长安的主要目的,是不想让边令诚在他离开后兴风作浪。

  李离开后,如果边令诚检查安西都护府的仓库,颜真卿无法阻拦。

  这样里面的金银财宝、绢钱数量就露馅了。

  而且李选择离开安西后,再将献给李隆基的金银珠宝进行转运,也有避开边令诚的意思。

  另外,让李隆基最后见一次边令诚,心中放心。

  等李回安西后,就会控制边令诚,让边令诚时不时向李隆基写一封密奏,禀告李的忠心耿耿。

  此时,安西到玉门关、阳关的所有驿站,都被换成李的人,他也会逐渐控制道路。

  以防止消息泄密。

  “不论今后谁是安西北庭的监军,一入龟兹,我就将其控制。”

  李看着边令诚被带走后,默默想道。

  他不认为边令诚被抓走,他会有危险。

  就算李隆基怀疑他,也不可能去捉边令诚,打草惊蛇。

  李怀疑是有人举报边令诚贪污受贿之类。

  翌日天明。

  右相杨国忠和左相陈希烈,带着文武百官和羽林卫倚仗来迎接李。

  作为首席宰相的杨国忠,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说到底李是曾经的宰相,他现在如日中天。

  显得李压制他一头。

  但圣人有令,杨国忠不得不遵从。

  在杨国忠到达咸阳驿站之前,高力士向李送信,告知边令诚被逮捕的情况。

  原来是这死太监作死,袁思艺太狂妄自大。

  幸亏杨玉环为他说好话,否则李隆基肯定不会给他好脸色。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杨玉环,是李心中挺矛盾的一个人物。

  和对待李隆基一样矛盾。

  总是有人说,把“祸国殃民”“红颜祸水”推到一个女人头上,是推卸责任。

  杨玉环是没有像别的强势女人一样干政,但杨玉环对“五杨”和杨国忠的纵容,是她不可推卸的。

  杨国忠和五杨就这几个人,对国家的伤害,古今少有。

  没有杨玉环,或者杨玉环再强硬一点,他们不可能到达这样的地步。

  大唐由盛转衰,李隆基是第一责任,杨玉环也许能排在第二了。

  其他才轮到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五杨、宦官集团、豪强大族分担责任。

  但是,杨玉环对李的多次帮助,李记在心里。

  如果有可能,他会报答的……

  就像他认为李隆基一路提拔倚重奖赏他,一定会留李隆基“安享晚年”一样。

  碧波如洗,万里无云。

  黄旗飞满天,丝竹卷苍穹。

  骑兵分列两旁,倚仗在中心,还有宫廷的女官,整个队伍有两千余人组成。

  文武百官到达咸阳驿站之前,李就在驿站下面等候,没有摆架子。

  “天水王西征之功,万古流芳,纵卫霍在世,亦不能相比。我等祝贺天水王旗开得胜!今奉圣人之命,中书门下率领文武百官,迎接天水王入宴花萼相辉楼……”

  杨国忠带着文武百官上前,向李一拱手。

  曾经,他是跟在李屁股后面,阿谀奉承的马仔。

  右相兼文部尚书,又有四十多个使职加身,毫无疑问的百官之首。

  可在李面前,杨国忠感觉很不自在。

  “右相,左相。劳烦你们亲自相迎!”

  李向杨国忠和陈希烈一礼,回应道。

  杨国忠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

  他绝不会因为曾经是李下属,就放过打击李的机会。

  再见杨国忠的时候,李以平常心态。

  自作孽,不可活。

  他不会怜悯杨国忠这样的人。

  “迎接天水王,是我等的荣幸!”

  杨国忠似乎继承了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很会说话。

  “天水王饮马里海,将来太公庙中,您必为首!”

  相比之下,在陈希烈眼中李是搅局者,他巴不得李早点离开长安。

  就像这次一样,一走就是近三年,让天下安静安静。

  “过誉了!”

  李笑了笑。

  然后李按照规矩,与其他三品大臣问礼。

  罢相以后,李仍然坚挺,在西域秋风扫落叶般地西征,让圣人龙颜大悦,大加赏赐。

  许多官吏都觉得,李迟早会二度拜相,去与杨国忠争权力。

  前提是李能向李隆基妥协一些事情,不要再想着变法。

  现在圣人在颐养天年,不想听到烦心事。

  李在文武大臣的队伍中,看到李岘、裴遵庆、张镐、韦见素等人,他们自有生存之道。

  还有李的亲兄弟李、李季卿等,他的岳父姜度、裴泛,这些杨国忠不敢动。

  王维不在行列,他守孝归来后,心灰意冷,大多数时间都在称病归隐。

  至于杜甫、杜、赵丰章等比较刚的,早就被罢官,贬官。

  在上洛郡当太守的王昌龄,也遭到大贬。

  “朝廷的变化有些大啊!右相举荐了不少贤才,我都不认识了。”

  李没有第一时间上马,而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杨国忠说道。

  此次回长安,他已经想好他要干什么了。

  对抗一下杨氏,即便没有用处,也要让长安看到他的决心。

  “优胜略汰,天下能人何其多也?”

  为了自己的面子,杨国忠这样回答道。

  “听说南诏扰乱,大军第一次平叛失利了?”

  李又问出这个敏感的问题。

  “天水王休要听那些风言风语,初次南征小胜,南蛮狡猾,需要更多兵马。大军已经出发剑南,待训练完毕,必擒阁罗凤面见圣人。”

首节上一节621/6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