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头羊,增进畜牧业。
上百车皮毛,用以制造业。
李知道,这个时代许多上贡就跟过家家一样,附属只是名义上的附属,没有一点宗主国的样子。
天朝上国的皇帝,要维护自己的面子。
甚至还会让所谓的番邦占便宜。
这种情况一定要杜绝。
吐蕃要长久经略,将来李要入逻些城。现在多剥削一点,以后就是少牺牲一些战士。
趁著吐蕃还没有“民族”这个概念,消灭吐蕃贵族,释放农奴,将雪域高原永远纳入华夏领土。
“吐蕃恐不同意!”
李隆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眉头一皱。
他总觉得自己一个天朝上国的皇帝,去压榨一个臣服的国家,显得没有气量。
“不由他不同意!圣人,一百多年了,吐蕃反复无常,虽已乞降,但得势便猖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事情,历历在目。我们这么做,圣人不需要有心理负担。”
李向李隆基却说道,生怕他为了面子,对吐蕃心慈手软。
“就由七郎所言吧!”
李隆基终是同意下狠心。
终于,李隆基和李等人,下勤政务本楼。
此时恩兰达扎路恭恭恭敬敬地站在楼前。
见李隆基的下来后,恩兰达扎路恭跪拜,并用熟练的汉语道:“臣恩兰达扎路恭拜见圣人,祝圣人万岁。”
“免礼吧!”
李隆基抬手让恩兰达扎路恭起身,他又忍不住问道:“朕记得你的名字,上次来长安的时候,你只是小论。自我的宰相镇守陇右以来,吐蕃一战未胜,越败越惨,你为何能从小论升为中论,再为大论呢?”
“吐蕃没有自知之明,忤逆大唐,冒犯圣人,大论、中论、大将接连被俘,死亡。臣只能以微末之才,晋级为大论。”
李隆基的话本是揶揄,但恩兰达扎路恭却一本正经地回道。
他一点都没生气,他也没有生气的资格,主动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暗示吐蕃已经没有人才,不会对大唐有威胁。
“也是!老老实实臣服大唐吧!”
李隆基对这些吐蕃将领没有什么兴趣。
如土鸡瓦犬一般,他的宰相一冲就碎。
“吐蕃万世服从,舅甥之盟,永不动摇。”
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再拜,又道:“此是吐蕃贡献的金银宝物,请圣人一观。”
他话音落,羽林军将车上的油布扯开,露出一车车黄金,白银,还有珠宝,奇石等等。
最引人注目的为黄金,足足两千斤。
李隆基如果一直以“两”为单位赏赐黄金,短时间花不完。
“七郎,吐蕃的诚意还是不错的。”
李隆基向李笑道。
自李身居高位后,他从未愁过金银珠宝。
不论李怎么来的。
但这显示出他身为皇帝的尊贵。
“这是圣人的德福!”
李也笑著回一句。
两千斤黄金,可不是吐蕃愿意给的,而是吐蕃与大唐停战的条件。
“恩兰大论,与朕入勤政楼,酒宴已经备好。”
观看一圈金银珠宝后,李隆基笑逐颜开,令恩兰达扎路恭进行小宴。
“臣遵旨!”
恩兰达扎路恭心里松一口气,随李隆基和李入楼赴宴。
在宴会上,他发现李更加深不可测。
一袭紫袍,面对他只是敬酒,未讨论曾经的战事,他与大唐皇帝谈笑风生,与宰相裴宽交杯换盏。
他所知的权相李林甫,被冷落到一边。
酒宴已经过半,李隆基想起不合适的时候,才让李林甫靠近他坐,试图增进与李的关系。
李只是看在李隆基的面上,才勉强与李林甫喝一杯。
第293章 天将军
“吐蕃大论,你们的新赞普和尺带珠丹比何如?”
李隆基问恩兰达扎路恭新任赞普的能力。
“新赞普年幼,只会哭泣,还无法与赤德祖赞相比较!”
恩兰达扎路恭继续说低赤松德赞,让大唐皇帝以为稚子为君,平平无奇。
“嗯!那个赞普的舅舅,仲巴杰大论,能不能比得上大论炯桑?”
李隆基点了点头,又询问道。
他意外于玛祥仲巴杰执掌吐蕃朝政,之前他对这个名字闻所未闻。
现还以为是吐蕃文武大臣皆亡散,才让玛祥仲巴杰以赤松德赞舅舅的身份上位。
“大论炯桑是我吐蕃历史上名列前茅的名相,大论仲巴杰自然无法比较。”
恩兰达扎路恭为迎合李隆基的心思说道。
当然,他心底也认为大论仲巴杰,比不上大论炯桑。
可惜大论炯桑生不逢时,遇到李,最终病亡于雪天战场。
“如此,吐蕃也未有什么了,松赞干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哪怕再有论钦陵出现,也不如我的宰相。以后像西域诸国一样听从大唐的指令,吐蕃还是可以长存的。”
李隆基听到令他心中满意的话,向恩兰达扎路恭安抚一句。
“臣遵旨,吐蕃国内汉人的奴隶,已经全部释放到青海和九曲。今后必不再反。”
恩兰达扎路恭信誓旦旦地承诺。
“善!”
李隆基饮一杯美酒,很享受此时此刻。
在武街之战后,吐蕃的大论乞力徐面对大唐的时候,竟还用平等的礼仪。
现在的大论,却卑躬屈膝。
这是一代君主征服的美妙感觉。
“吐蕃大论,虽大唐已经原谅吐蕃的冒犯,而汝终为罪过。从明年起,每年十月需为大唐上贡战马一万匹,牛一万五千头,羊十万只,皮毛一百车。”
李和李隆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他直接将每年要上贡的物品告诉恩兰达扎路恭。
本来李还想让吐蕃上铜、铁,仔细想想算了。
吐蕃的柴达木盆地号称“聚宝盆”,虽吐蕃的铁产量不错。
但此次大唐占领吐蕃三个较大的铁矿。
李想利用吐蕃,不能将他们逼迫得太急。
此言一出,恩兰达扎路恭面色大变。
李这是动摇他们吐蕃的根基啊!
别的不说,一万匹战马。
大唐河西、陇右的军队将越来越强,此消彼长,他们吐蕃的骑兵将越来越弱。
“启禀圣人,臣本服从,当竭尽全力。但如此多贡献,恐吐蕃有心无力啊!”
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一拱手,表示吐蕃无法上贡这么多马牛羊。
来的路上,他完全没想到李会狮子大开口。
“朕微醉,此事与李相讨论。”
李隆基将此推脱,让恩兰达扎路恭与李商量。
“噔!”
“吐蕃以夏冬牧场制度,从百姓到贵族牧场,再到官属牧场,养牛马百万。吐蕃每年出一万战马绰绰有余。难道吐蕃还想创建十万的骑兵,向北寇掠吗?”
李将酒杯放在案上,故意发出声响,然后沉声说道。
酒杯碰案的声音不大,却让恩兰达扎路恭心中一跳。
李这么说,代表他从各方面渠道,了解过吐蕃的冬夏牧场制度,大概知道吐蕃每年的战马产出。
“不敢!吐蕃周围强敌环饲,吐蕃也需要一些战马防御。”
恩兰达扎路恭来不及细想,随意说一个理由。
之前的桀骜不驯,早已被李的锐气击碎。
“南诏?西域?天竺?哪个是你们的敌人?圣人怀威,一道诏书,难道还不能使入侵吐蕃者撤退吗?既已臣服为藩属,大唐有义务去保护吐蕃。现一万匹战马都不想付出,看来你们的想法很多。”
李还是步步紧逼地说道。
“牛羊亦多,现吐蕃国内青壮缺失,连耕种良田的奴隶都没有。如果每年上贡这些牛羊,吐蕃的百姓很可能饿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恩兰达扎路恭再次找借口,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大唐的皇帝和宰相能怜悯吐蕃的百姓。
“吐蕃的百姓,亦是圣人的子民。如果真出现饥荒,圣人核实后,会资助粟麦。你们如实上缴贡品,不要去想那么多。”李向恩兰达扎路恭说道,让他没有借口。
饥荒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但马牛羊必须每年一贡。
“唐军停止在柏海,并非无法再前进,只是念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份上,再给吐蕃一次机会。玛祥仲巴杰莫不是想积蓄力量,等待我们汉人朝代‘盛极必衰’?今圣人英明神武,已在为大唐谋划万世,你们肯定等不到这种机会,不想风行草偃接受教化,就必被摧拉枯朽般终结……”
“我言尽于此!”
李的手放在膝前,说话的时候,透露著一种狠厉,脸上也有股子执念。
看似臆断的话,实际上直透恩兰达扎路恭的内心深处。
和众多被猜透内心想法的人一样,恩兰达扎路恭一瞬间的慌乱以后,立刻变得畏惧。
心虚的恩兰达扎路恭想也不想,连忙向李承诺:“吐蕃今后必按时向大唐奉上一万匹战马,一万五千头牦牛,十万头羊,一百车皮毛……以表吐蕃对大唐的臣服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