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羊脂白玉打造的“活字”,一共三十六个字。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很明显,一个是送给裴灵溪,赞美她的美丽,祝愿她家庭美满。
一个送给李,很早之前,甚至李还未成为丰安军副使的时候,就有人用《麟之趾》这首诗形容他。
金玉赠夫妻,高力士煞费苦心。
李知道高力士非常富有,不说几十年来李隆基对他的赏赐,还有就是地方官吏,长安百官,经常排著队携厚礼去高力士府中拜见。
高力士基本都会收下。
但他一般不会做出什么承诺。
他虽然推荐过多位宰相,包括李适之。
但高力士可没收这些宰相钱财,只是觉得他们的声望和能力,可为宰相。
这些宰相往往互相倾轧,他们出事的时候,高力士也不会管。
然李不同,活字印刷的出现,让李隆基重视印刷,又无意中发现雕版印刷的便利。
现在京畿之地和都畿之地,都已经推行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向全国发展,也将是大势所趋。
由于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广雕版印刷术,使高力士在文人士子中,收获大量的名望。
再加上高力士没有乱政,以权谋私,陷害大臣的事迹,使他在民间广受好评。
作为圣人最信任官宦,扬言“力士今日当值,我能睡个好觉”,富贵极限,无与伦比。
什么钱啊!珠宝啊!黄金啊!甚至权力,对高力士来说已经没有用处。
高力士年龄已经不小,也不知自己还有几个春秋渡过。
推行印刷的功德,让高力士全心全力,自得其乐。
看到收获和朝野对他的推崇,高力士此时才觉得自己不枉一生。
他能如此,全靠李。所以高力士经常在李隆基面前为李说好话。
自一个多月前知道李要结婚以来,高力士就开始著手为李准备礼物,并想到这出。
因为这金活字和玉活字,李亲自到库房去观看。
抚摸这些精致金活字和玉活字,李能感受到高力士的心意。
然他不赞成此举,只能默认。
深层思想上,他们还有巨大差异的。
“相公,这是圣人的礼物。”
最后,沈籍指著一个锦盒,向李说道。
礼物清单上已经说明,这是李隆基亲笔为李写下的贺词。
选用上好的蚕丝,旁边饰以金丝。
最后就是以玉为轴。
光材质都无比珍贵,更何况是李隆基亲自书写,代表著皇恩浩荡。
李让沈籍将这些礼物整理一下,除了圣人和高力士所赠,其他可以借花献佛,用以人情来往。
在家中忙忙碌碌,两日很快过去。天水王府也重新整理好。
文武大臣们都知道李新婚燕尔,没有来打扰李。
因为从明天开始,李就会归朝。
这两日李节制很多,夜深人静的时候,搂著裴灵溪夫妻交心。
满打满算,他们谈话的次数并不多,他主动了解一些裴灵溪小时候的过往。
这样的温柔,让裴灵溪感动,她没想到夫君会说这些。
深入了解后,裴灵溪知道夫君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威严又不可侵犯。
她亲眼目睹李和一个奴仆开玩笑,那幽默诙谐,根本不像是一本正经变法的宰相。
在天水王府,李不拘泥任何礼节,不管是原本从湟水带来的奴婢,还是原本府中就有奴婢,都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不像其他豪门大第,奴婢就是奴婢,唯唯诺诺。
犯下错误,就会被卖掉,甚至打死。
只要不犯罪,一些人之常情的错误,李是能容忍的。
他不会因为奴婢失手打碎一个碗碟,就拳脚相加,恶语相向。
李向裴灵溪说她是他第一个女人。
裴灵溪听后心中甜蜜。
不过李又坦白将来会纳霜儿和长离,还有奉圣人之命,纳姜氏女,与李林甫化干戈为玉帛。
裴灵溪不难过是不可能的,毕竟她刚体会新婚的滋味和夫君爱意。
但她从小耳濡目染,知道夫君这样的大英雄,不是她一个人的。成为她的妻子,已令长安的贵女羡慕。
她心中接受这个事实,除了复杂的姜氏女。她觉得霜儿和长离挺好的,都柔和大方,侍奉夫君尽心尽力。
她知道的许多事情,都是由长离和霜儿去做。
裴灵溪不想整天无所事事,她请李交代她一些家务。
李不假思索,让她以后主持府邸的事宜。
小方向,如日常事务,由管家沈籍去做。
其他属于天水王府的庄园、果园、农田,由裴灵溪去任命管理。
钱财也交给裴灵溪。
虽然李家资丰厚,有数千两黄金,实封一千五百户。领爵、勋、散官、职事官、使职的俸禄。
仅仅是这些俸禄,轻轻松松维持天水王王府的花销。
其他的郡王、嗣王,不过是爵的俸禄,最多再遥领一个都督,或者一个虚衔的职事官,依然活的很滋润。
王府的诸多事务,看起来很复杂,但裴灵溪心想自己一定要做好。
翌日,李休假的最后一天,兴庆宫派人传达诏书,封裴灵溪为天水王妃。
裴灵溪正式为贵,将来也能领一份俸禄。
清晨,裴灵溪调整好状态,亲自下厨,为李和李适之做一顿饭。
裴灵溪心灵手巧,她不仅会诸多乐器,读过书,还精通刺绣,会烹煮美食。
李和李适之对裴灵溪的手艺都交口称赞。
当天上午,裴泛和夫人柳氏来到天水王府拜见李。
因为他们明天就要回宜寿,今日是来告别,顺便看一下女儿如何。
见面后,裴灵溪和柳氏、王氏在一起私聊。
李、李适之、裴泛、裴璎在正堂,王府内最好的酒用来招待裴泛。
裴璎现在是李大舅子,一直任劳任怨为李亲卫,李赶也赶不走,十分尴尬。
现岳父来了,大舅子肯定要上席。
虽然李和裴泛的地位天壤之别,倒是在私下,李对岳父毕恭毕敬。
“岳父大人,常平新法已经在京兆推行,你觉得我的常平新法如何?”
推杯换盏后,李向裴泛询问道。
作为京兆地区的县令,他最清楚常平新法。
现在他们是翁婿关系,必须穿一条裤子。
因为朝野上下,都会认为裴泛,甚至裴泛兄弟、叔伯这一脉,都成为李的人。
从赵奉章那里得到的考核信息来看,裴泛这个宜寿令干得不错。
下次晋升的时候,一定会以裴泛优先。
第281章 豪掷黄金两千两
“李相……”
“岳父大人私下称我为七郎。我们只是亲人间的讨论,畅所欲言。”
裴泛还在叫李的尊称,却被李出声打断。
这也难怪。
就像皇帝的岳父,见皇帝也得趋步低头。
裴泛的宜寿县在李的眼皮底下,凡政令先过宜寿,李的铁血风格对裴泛的影响很大。
“七郎,请恕我直言……京兆地区,特别是宜寿县,在天子脚下,百姓较为富裕。宜寿县实施常平新法,昭告全部百姓。实施常平新法半个月以来,宜寿县仅借出去粮食,七百八十升,共五十三户……”
“也可能是麦子刚成熟,百姓不缺粮。需要等待青黄不接的时候,再看效果。”
裴泛想了想,向李回答道。
他的意思很明了,常平新法需要一年时间观看效果,去看它的运行和盈亏。
短时间内,哪怕有大量百姓借贷,也难以看出端倪。
“有道理!大唐幅员辽阔,需要等到明年,才能将常平新法推至大江南北。”
李点了点头。
结婚以后,李变得更加成熟,他的意志虽然坚如钢铁,但心里不再感情用事。
他不急,慢慢来。
“岳父大人,你在吏部的考核优异。但天下郡县考核勉强合格,甚至不合格的都大有人在。这是为什么呢?”
裴泛能和李适之说上话,因为李适之已经没有锋芒。李不主动说话,他也不和李主动。
李又问裴泛这个问题。
他其实已经问过杜、赵奉章、王昌龄等久在地方的官吏。
他想要裴泛也能给他至答案,看看能否让他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