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469节

  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是对骊山温泉最好的总结。

  在华清宫,确立李宰相的地位。

  不似首席,胜似首席。

  文武百官不可争胜。

  无法任命官职的李林甫,全靠右相的身份在支撑中。

  地方官吏在得知任命官吏的权力在李手中,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会向李靠拢。

  正常情况下,李林甫难有翻盘的可能。

  “李相,何时纳我表侄女入门……”

  回长安城的路上,李林甫邀请李上他的马车。

  以前李是不上的,现在他大方地进入。

  “右相急什么?我现在还没有原配妻子。”

  李淡淡地回复一句。

  他知道李林甫过年的时候,回一趟长安城。

  李得回到长安城,以天水王府,去向裴氏提亲。

  以后,他会与李适之分开住。

  长安的宋国公府,显得拥挤。

  而且李的身份,必须有独自的府邸,作为一国宰相,成家立业后,还住在宋国公府不太合适。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李林甫拉著李的手说道,很亲密的样子。

  “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

  李说著,将自己的另一只手,盖在李林甫的手上。

  意指他们都是姓李,都是宗室,当同舟共济。

  “常平新法即将实施,右相不会不支持我吧?那些冥顽不灵,食古不化,墨守陈规,不知变通的迂腐者,在我们的联手下,一定不堪一击。”

  李见李林甫愣住,又话里有话地向李林甫说道。

  而李林甫却是从李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

  “李相得到这么多,为何自讨苦吃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好吗?”

  李林甫反问李。

  “我肯定在右相之下。”李笑了一声。

  他还是想不通李林甫利用李隆基,将姜月瑶送到他身边的目的。

  因为此太简单,李却想得太多。

  他甚至觉得姜月瑶在他身边,是充当李林甫的耳目。

  但李林甫一定知道他能猜到这件事,会所有防备,注定是无效的。

  “七郎,我觉得太子不孝不忠无德。如果七郎能劝圣人将太子废除,我全力支持七郎实施新法。”

  李林甫又突然握住李的手。

  这一次,他不是口蜜腹剑,他是真诚的。

  他失去权力,如果太子废除,任何一个皇子上位,他都能保全家族。

  如此,他心甘情愿退位让贤。

  “我是孝子,太子孝与不孝我最清楚;我是忠臣,太子忠与不忠我最明白。德行!什么样才能叫有德行呢?况且大臣私下议论太子,才是不忠。不过我们是亲戚,这句话当我没听见。”

  李正颜正色地向李林甫说道。

  当你说十次谎言的时候,没有人再会相信你会说真话。

  更何况废除李亨,从来不是李的目的。

  李亨“王者归来”的压迫感,从未到达过李的身上。

  “李相,你觉得自己能像霍光、李绩一样,成为三朝元老吗?”

  李林甫一时看不透李,到底是笨还是聪明?

  李干脆转移话题:“圣人要右相辅助我完成常平新法。你提出让姜氏女嫁给我,让圣人以为你要与我化干戈为玉帛。如果在关键时刻不帮助我。常平新法失败,你也难辞其咎。我们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你错了……”

  李林甫诡异一笑。

  他等李失败罢相,即便李隆基责怪他,也不可能罢他,被罢的还有裴宽。

  因为整个大唐,只有他能收拾残局。才能制住某些人。

  他会让李隆基知道,并不是因他阻挠而变法失败。

  是因为一开始,李就是错的。

  所以失败是必然的事情。

  “那我们拭目以待吧!”

  李本来想激李林甫,取消将姜月瑶纳给他。

  现在不必了!

  这老贼,李一定会弄死他。

  说完,李让马车停下,下车到自己的马车前。

  “你这个榆木脑袋,我真想看的结局!”

  李林甫在马车上恨恨地说道。

  说话这句话,李林甫想到李英俊的脸庞,眼神变化。

  他摘下自己的帽子,抚摸著自己满头白发。

  “都到现在了,我还在争取什么呀!”

  李林甫稍微一用力,白发被揪下一缕。

  他扶著车窗,痛哭流涕。

  他只掉眼泪,却不吭声。

  一天时间,绵延十几里的队伍回到长安城。

  而长安城中,发出阵阵地欢呼声。

  长安有天子坐镇,才有威严的气息。

  否则哪怕再繁华,也总让长安上到王公,下到百姓,觉得不对劲。

  回到长安后,按例修整三日,再进行朝会。

  “父亲,孩儿准备搬迁到道政坊的天水王府。”

  李将这件事情告诉李适之。

  “这也是为父准备向七郎说的。七郎的爵位是天水王,身份是在相。居住在宋国公府成何体统,在华清宫就算了,但回长安城,一定要去天水王府,这样显得有威严。”

  李适之向李回答道。

  “不如父亲和兄长一起和我住在天水王府?”李向李适之提出建议。

  “哪有兄长住在弟弟家里的?你的几个兄长已经受你的恩惠,得入高位。你让他们去他们都不会去的。为父在宋国公府习惯了。就几步远的距离,为父去天水王府也极为方便。”

  李适之摆了摆手。

  兄弟去弟弟家住,那样太不妥了。

  除非李和李平级。

  实际上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

  “孩儿会经常回来看望父亲。”

  李点了点头,不再勉强。对他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七郎准备启动新法。终身大事,如何呢?”

  李适之很操心这一点。

  他让夫人暗示霜儿与李同房,毕竟霜儿是李的婢女,将来也无法嫁人。

  生个孩子也挺好。

  在大唐,哪怕是妾室所出也会平等对待。

  不会对仕途有影响。

  但李并没有要霜儿,让李适之觉得李有难言之隐,毕竟霜儿也长得如花似玉。

  他听罗兴说,李在湟水的时候,圣人赏赐李一个绝世美人,比裴灵溪还漂亮,但李也没有让其同房。

  李适之很急。

  “孩儿已经决定中意裴仆射的孙女裴灵溪,父亲准备厚礼,去宜寿提亲吧!如果同意,尽早定下良辰吉日。”

  李想了想,向李适之说道。

  处理朝政虽然很累,但接下来会更忙碌。

  他必须趁现在将裴灵溪娶到门。

  “为父就等这句话呢!”

  李适之一瞬间喜笑颜开,七郎终于下定决心结婚,代表七郎没毛病。

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树

  在大唐,婚礼按照《六礼》制定,繁文缛节特别多。

  但这也是李必须遵从的。

  婚礼上以事奉宗庙先祖,对下传承后世,延续香火。

  然平民百姓和贵族官员的婚礼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官吏的婚礼规定较为细致,所有官员婚礼规格按其品级划分为“三品以上婚”、“四品五品中婚”、“六品以下婚”三个等级,上婚、中婚、下婚的区别之处在于著装、聘礼的使用以及亲迎队伍的不同。

  李需进行最高规格的上婚,想朴素一点都不行。

  很快,整个宋国公府,都知道李准备向宜寿令说媒。

  李的兄长等人一片欢喜,家中比过年还要喜庆。

首节上一节469/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