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22节

  现在李林甫权势远远不如历史上的天宝五载。

  那个时候,李隆基将政事托付给李林甫,自己居高无为。使李林甫随意诛杀大臣。

  他在思考从哪个地方为切入点,能劝说李隆基。

  还有李亨,他应该不会有事情。

  因为王忠嗣一被除去,太子就不再拥有外援,基本上等于囚在深宫中的金丝雀,对李隆基的皇位没有威胁。

  就算李亨曾经和兵部尚书皇甫惟明关系很好,但发生这些事情,皇甫惟明必不会再与李亨亲近。

  ……

  “大将军,圣人已经出长安明德门,一刻钟后,您可以出发。马匹控制慢步而行立刻。”

  李沐浴更衣后,一名使者来到驿站告知李。

  按照礼仪,这种情况下需要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就位,李才能前去。

  礼官会安排得明明白白,连马匹该什么速度都会说清楚。

  一刻钟后,李启程。

  他带着亲卫,战马慢步,很快就到达距离明德门外十里的地方。

  那里有李熟悉的天子仪仗。

  还有数以千计的羽林军、龙武军分列两侧,各色明光甲鲜艳。

  宦官、宫女、乐队都有着不同的分工。

  李隆基身旁是左右宰相,稍后方是六部尚书,诸寺长吏。

  再后就是一些四、五品官。

  虽然天子迎接功臣,是在礼制上。但李隆基从未亲自迎接过立功的将领。

  最多就是派遣仪仗!

  文武百官心中复杂,李不得了啊!

  只有李林甫明白李隆基为何这么宠信李。

  因为李这小贼比他还能应逢圣人。

  因为李总能顺着圣人心意。

  因为李救过圣人一命。

  因为李会讨好杨玉环、高力士。

  因为李是大才子,所写诗文,盛唐气象,将忠君爱国表达得淋漓尽致。

  因为李甘愿成为圣人一把刀,铲除豪强,将财富送到长安。

  因为李提出理财的方略,已初见成效。

  因为李公正、务实,被李隆基认为有宰相之才。

  因为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总是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胜利,为李隆基开疆扩土。

  这其间任何一条因素,都是晋升之机,甚至可能得到三品的官职。

  但恰恰全部被李笼罩在身上。

  每每想到李身上的光环,李林甫就有些头痛欲裂。

  如对付王忠嗣的方法,用在李身上就是笑话。

  “拜见圣人!臣以微末功勋,得圣人亲迎,不胜感激。臣今后唯有以命相报圣人的恩德!”

  距离李隆基十步外时,李率领亲卫下马。

  亲卫在原地行礼。

  李则来到李隆基的仪仗前拜礼,感激涕零地说道。

  “七郎平身!”

  李隆基亲自将李扶起来,见到李,他心情瞬间大好。

  忠诚!还得看他的七郎啊!

  “来,随我上车!”

  李隆基抓住李的手,就想让李同坐在龙辇上,起驾回程。

  李隆基的龙辇前面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镶嵌有金银玉器,宝石珍珠;还雕刻有龙凤图案,尽显皇家的尊贵豪华气派。

  “臣不敢,臣只想骑马守卫在圣人身边,矢志不变。”

  李诚惶诚恐地说道。

  虽然古代经常有大臣被皇帝拉到龙辇上,但李不想这样。

  “古代张安世那样都能与汉宣帝同乘,收复九曲的功劳,难道还比不上他吗?”

  虽然李的话让李隆基很舒服,但李隆基还是执意让李同乘。

  “臣自认为强于张安世,但汉宣帝哪能和您比呢?他是皇帝,您是圣人,堪比尧舜的圣君,臣怎么能冒犯呢?”

  李拱手一拜,依然不愿意乘坐龙辇,他用巧妙的比喻,寓意李隆基是大于皇帝的圣人。

  “如此!七郎就骑马在我车侧!”

  李隆基微微点头,好像是这道理。

  李的规矩和不僭越,更让李隆基安心。

  已经决定再次委于重任!

  一旁的李林甫看得嘴抽搐,小贼还是这么能说会道。

  李上马前看了一眼李林甫这老贼,心想着诸葛亮剑,没砍掉他一点威势吗?

  怎么还能这么跳?

  起驾回宫,李被允许在李隆基马车旁。

  连宰相的车马,都只能在后面。

  行走的路上,大臣们不免议论纷纷。

  “一年前我觉得李七郎如日中天,现在是什么?”

  “现在的宰相,都不一定有李七郎尊贵啊!”

  “生子当如李七郎!”

  “是啊!据说这段时间向宋国公府送美酒佳肴的使者项背相望,宋国公当左相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富贵。看看李家的几个儿子,皆因弟弟,而位列五品之上,那李更是年纪轻轻成为侍郎。”

  “李七郎曾是王忠嗣的部下,然李七郎好像并未被王忠嗣所影响啊!”

  “怎么可能影响呢,我都怀疑王忠嗣的权势,将落在李七郎的身上。”

  “你是说李七郎要兼任河东、朔方的兵马?不会吧,我朝开国以来,都没有这样的例子。以往最多是两镇而已。”

  “我也觉得不可能……”

  在诸臣边走边聊的时候,车驾到达明德门。

  李隆基龙辇前方的金丝帘子已经全部掀开。

  使百姓隐隐约约能看到龙辇中威严的身形。

  这种机会可不多,平时李隆基出入城,都是从夹道而行。

  长安百姓们再次看到李的样子。这一次的反应比以往更大。

  天子脚下,百姓知荣辱!

  收复九曲经过朝廷宣传后,是比擒拿乌苏米施可汗更大的功绩。

  整整四十年,九曲重回大唐怀抱,并完成开疆扩土,兼并九曲吐谷浑,降伏白兰羌。

  百姓们各种赞美的言语,少年们无不崇拜。

  还有无数少女爱慕的眼神……

  相比于上一次,长安的胡商,对李充满敬畏。

  哪怕是大食的胡商。

  在丝路之上,李彻底扬名,和大唐、大食齐名的吐蕃,被李打得节节败退。

  控制河西走廊的李,能直接影响胡商的利益。

  即将科举,文人才子们在周围品头论足,皆认为李是千年一出的风流人物。

  李的亲朋好友得知李回来后,在朱雀大街上欢腾,李向他们招手。

  就这样,一路到达朱雀门后,向东前往兴庆宫。

  朝臣这才散去,李隆基独召李入勤政务本楼。

  “得知圣人召见,臣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不敢有一丝一毫地耽误。只是与吐蕃大战在即,臣要尽快回边关。如有要事,圣人尽管吩咐。”

  入二楼后,李向李隆基拜言。

  像是只要完成李隆基的吩咐,就会回去安边守土一样。

  “也无甚大事!就是觉得七郎该与吐蕃赞普决战,问问兵马是否够用,朕可以从河东、朔方调离骑兵前往河湟。”

  李隆基向李说道。

  “吐蕃赞普御驾亲征,其兵力必然雄厚。如果圣人能从朔方、河东调遣骑兵,我军在胜利后,损失就会更小,减轻国家和百姓的负担。”

  李沉顿一下后,立刻向李隆基说道。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更多的兵力,保证胜利的时候更漂亮。

  解救王忠嗣,也可以在这上面借题发挥。

  “我会立刻传达诏书,让河东、陇右,共出五万骑兵,至河湟支援,听候七郎的调遣。”

  李隆基点头说道。

  自灭亡突厥汗国后,大唐获得许多战马,再加上王忠嗣经营马策,使朔方、河东,骑兵数量超过六万。

  抽调其中五万,随李战斗。

  五万骑兵在关键时刻,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大唐在北面的骑兵不止这些,关键时刻还能抽出诸部胡骑。

  “多谢圣人,明年以后,青海郡设立,苏毗归附!吐蕃将缩入雪域高原之内。如有机会,臣会擒拿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来报答圣人之恩!”

  李拱手说道。

  “哈哈……如果擒杀尺带珠丹,朕直接封七郎为王。”

  李隆基仰笑一声,不过他也知道有难度。

首节上一节322/4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