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16节

  出偏殿后,还未见李林甫,李隆基就问高力士:“力士,是怎么回事?”

  “启禀圣人,太原城外发现一具尸体,是太子的奴仆。据说太原令调查,此太子奴仆前几天一直在太原城,他出城的时候,突然被劫掠杀死。”

  高力士将奏折的内容告诉李隆基。

  “太子奴仆去太原干什么?”

  “什么?何有此事?”

  李隆基刚自问一声,就反应过来。

  因为他想起来王忠嗣也在太原。

  作为政变起家的皇帝,他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

  他看著神龙政变,武则天被张柬之赶下台,朝局变得震动。

  他联合太平公主,率领五百死士,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和韦氏党羽,扶他的父亲成为皇帝,而他成为太子。

  他又一手策划先天政变,反杀太平公主,正式接管大唐的一切。

  血色的权力,一直在他脑海挥之不去。

  这一刻,李隆基如芒在背。

  作为储君的太子,手握十几万兵马的元帅。

  而元帅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

  一些信息,直接充斥入李隆基的脑海,他以前认为王忠嗣对他忠心耿耿的念头,瞬间动摇。

  他没有认为奴仆前去太原,只是交流感情。

  也幸亏奴仆之死,让他知道这件事情。

  李隆基不允许任何人撼动他的权力,他问高力士:“力士,这件事情,你如何看待?”

  “启禀圣人,老奴认为要认真调查,先召王将军回长安询问一下,再好好确认奴仆的身份。”

  高力士心觉有蹊跷,但他了解李隆基,怕李隆基暴怒,不敢劝谏,只能用中和的办法。

  只要王忠嗣敢回来,一切都好办许多。

  那时候,高力士就愿意相信王忠嗣没有异心,就看李隆基的想法了。

  如果王忠嗣不愿回来,那算他看走眼。

  “嗯!”

  李隆基的好心情全无,目不转睛的点了点头。

  此时,李林甫已经在沉香亭的二楼处等待。

  “不必行礼了,右相,此事重大,说说你的看法!”

  李隆基让李林甫免礼,他坐在首座,双手放在玉案上,青筋爆起。

  能看出他的失望与怒火!

  “臣未想过会发生这样的大事!必须三司推事,将此案查得水落石出。”

  李林甫心里已经在笑了,但他表情是痛心疾首的样子。

  三司推事,此必杀王忠嗣!

  这一次,他皆已安排好,不会再有纰漏。

  “啪!”

  “朕要派羽林军,将这个逆子捉回来。”

  李隆基拍了一下玉案。

  “圣人需要先写诏书,给予羽林军先斩后奏的权力,以免军队被亲信控制。”

  李林甫用心险恶。

  他明明知道王忠嗣不会反抗,这么说是加深李隆基对王忠嗣的恶劣印象。

  他指得亲信,自然是王忠嗣亲信,暗示王忠嗣任人唯亲,军中遍布爪牙。

  “力士,让陈玄礼选择遣羽林军通过驿站快马到太原,将王忠嗣拿下。以最快的速度押回京城。”

  李隆基一刻都不想等,下达命令。

  “遵旨……”

  高力士眼神一动,趋步离去。

  随后,李林甫一直在安抚李隆基,表面上是让李隆基不要担心,但越是这么说,越是使李隆基不安生。

  他对王忠嗣寄予厚望,王忠嗣也不负所望,帮他创建功勋。

  虽认为王忠嗣没有李的锐气和勇猛,但他觉得王忠嗣也是大唐北方支柱,和李、安禄山一样,都是他信任的将领。

  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李隆基觉得王忠嗣貌忠似奸,越想越难受!

  一旦李隆基对一个人失去信任,那个人在他心中的地位会一落千丈。

  “太子最近忙什么呢?”

  李隆基突然问李林甫。

  “太子居于东宫,臣不曾有往来。”

  李林甫向李隆基回答道,心中暗喜。

  李隆基终于将话题撤在太子身上了。

  太子奴仆前往太原,应该把太子当成主谋才对。

  李林甫怕王忠嗣拜相,更怕太子登基。

  王忠嗣拜相,顶多是分走他一些权力;太子登基,他必然家破人亡。

  所以太子才是李林甫的第一目标。

  “太子最近就待在东宫,不要外出了。待王忠嗣到长安,再一起问询。”

  李隆基的话,让李林甫愣住了。

  他以为圣人会一怒之下,废除太子,再不济会质问一番,将太子关押。

  只是不让离开东宫?

  平时太子就深居简出,这和没囚禁一样!

  李隆基则想著李亨久居深宫,不像前太子李瑛,李亨没有一兵一卒,没有丝毫权力。

  思子台创建后,他再大开杀戒的时候,没有之前那样的冲动。

  李隆基认为是王忠嗣诱导太子!

  才使太子派人联系。

  只要能拿下王忠嗣,将一切遏制在萌芽之中,就不会再有任何事情发生。

  从韦坚,到王忠嗣,让李隆基明白与太子有关系的人,绝不能假以雄职。

  “传令,让李将军迅速回京!”

  李隆基又当著李林甫的面,下达一条命令。

  使李林甫的脸部肌肉抽搐一下,他之所以在这个时间动手,就是为了避开李。

  已经六月份了。

  再过两个月,李就要发动青海之战。

  他以为李该进入准备阶段,不会再回长安。

  哪想李隆基会突然召李回来!

  李可是屡屡破坏他好事啊!

  “启禀圣人,李将军该进入战斗准备,囤积粮食,兵甲,对吐蕃用兵。这次可是吐蕃赞普亲征,必须比以往慎重。臣认为,李将军当留在河陇准备。如果王忠嗣抗旨不遵,再使李将军北上平叛。”

  李林甫当即就向李隆基劝说道。

  李是变量,绝不能让他归来。

  “让李将军使用驿站快马,来回不会耽搁太久。必然能在八月之前回到湟水。李将军麾下有判官、司马筹备后勤,有大将、军使筹备兵事。不必担心!河北、朔方军中监军未向我密奏,就算王忠嗣有心,其部下也不可能追随他。”

  李隆基用不容置疑地语气说道。

  他以为自己的监军在,他依然牢牢掌握著十镇节度的四十九万兵马!

  王忠嗣有异心,他让李回来,是有意图的!

  “臣遵旨!”

  李林甫只能拱手领命,他也不敢再劝说。

  李这竖子阴魂不散,他必须再进一步行动。

  离开兴庆宫,李林甫派人去通知济阳郡别驾魏林。

  魏林曾经在开元后期,当过朔州刺史。

  那个时候,王忠嗣是河东节度使,魏林在王忠嗣治下。

  改州为郡前的刺史相当于太守,而现在魏林是别驾。

  明显是犯错遭贬。

  魏林是宰相魏知古的儿子。

  魏知古的五个儿子,虽未继承父亲的事业,但每一个都身居高位。

  魏哲,现为延安太守。魏毖,现为阳安太守。魏林,济阳别驾。魏珏,现为鸿胪少卿。魏曜,现为赞善大夫。

  皆穿著绯袍。

  这也意味著魏林说话有一定份量。

  李林甫告诉魏林,如果能完成此时,将来一定升他的官职。

  魏林利欲薰心,当即同意。准备等王忠嗣到长安的时候写封奏折,火上浇油。

  魏林向李隆基声称,自己过去当朔州刺史,王忠嗣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曾说过:“早年与忠王一起在东宫生活,我愿意尊奉忠王为太子。”

  当时李亨还是忠王!

  现李亨早就是太子了,貌似这句话已经没用了。

  但此时王忠嗣陷入泥潭,让李隆基猜忌。这是非常致命的一句话。

  因为代表著王忠嗣很早以前,就有别样的心思。

  远在范阳的安禄山,也准备等王忠嗣入长安后,以王忠嗣拒绝派兵建筑雄武城为由,弹劾王忠嗣似保留兵力,有所图谋。

  当初创建雄武城,可是李隆基准许的。

  要不然王忠嗣也不会亲自带头到雄武城一带溜一圈。

首节上一节316/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