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94节

  “力士,七郎慰我啊!”

  李隆基看完贺表后,向自己的老伙伴高力士说道。

  “还是圣人慧眼如炬,得到霍去病一样的忠臣猛将。”高力士回答很圆滑。

  “九曲已失,城池皆被我大唐所拔,青海虽大,却无险要可守。将吐蕃驱逐出青海,指日可待。”

  李隆基脑海中呈现青海的地图,觉得以李的能力,今年一定可以帮助他拿下青海。

  至于石堡城?

  什么样的庸人才会想著去进攻石堡城?

  “还是不要大意,青海西南可是大非岭,大非岭旁边是大非川,圣人当为七郎准备好钱粮,一举将其攻克,解除河陇百年的忧患。”

  高力士向李隆基提醒道。

  “如此大的功劳,我会厚赏河陇将士的绢钱,激励三军士气。相信七郎会汲取教训,妥善地完成青海之战。”

  李隆基点头,等假期结束,他会向宰相们商议对将士们的赏赐,还有对李的封赏。

  高力士提示李隆基,还有两份奏折,李隆基继续观看。

  关于九曲设郡的奏折。

  彻底将九曲和九曲以东,纳入版图,让李隆基拍案叫绝。

  他觉得一定要实行,这样就可以将边军往前推移,河陇变得更安全。

  “九曲郡、洮阳郡。以后平定青海,可以设一个青海郡……”

  李隆基边看边点头。

  设立牧监、牧区、屯区,这也是必然的,不能浪费这么肥沃的土地。

  可以趁机迁徙一批百姓到九曲,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压力。

  李的改军计划,是为进攻青海准备,李隆基觉得很合理。

  在李隆基看来,拿下九曲这肥沃之地,陇右河西多养活一万三千士兵轻而易举。

  河西虽然兵力少,但回纥骨力裴罗请书赔罪,献上大量金银珠宝。

  等冰雪过后,回纥继承人磨延啜会到长安谢罪,李隆基看到回纥的诚意,料定他们不敢再冒犯大唐。

  但王忠嗣布置在峡口的兵马一直未撤走,以防止回纥两面三刀。

  最后是为将士请功的奏折,他只是看一眼就同意,让宰相和兵部去安排。

  一场大战后,将士通过军功进爵无可厚非,不仅仅是李,安禄山、王忠嗣亦如此。

  将领创建威望,为将士争夺利益是很大一方面。

  “对了!那个斩杀吐蕃元帅的南霁云,和擒拿吐蕃大论的车神塞,一定要拜为大将军,朕曾有诏书,不能食言!”

  李隆基没忘记这件事情。

  虽然有大臣弹劾李贸然杀死吐蕃大论,但李在奏折上向李隆基解释过。

  论悉颊藏的做法引起军愤,冒犯圣威,藐视大唐。如果不杀论悉颊藏,以后打仗的时候,吐蕃都用汉人奴隶来要挟,那会有更多无辜的子民被杀,还会影响战斗。

  李强调李隆基爱民如子,不过是杀一名小国宰相,如果圣人一声令下,哪怕远在逻些城,也会将吐蕃赞普的头颅奉上。

  有这样连吹带捧的奏折,李隆基自然不会因为李斩杀论悉颊藏而生气。

  更何况李隆基对吐蕃一直印象不好,杀就杀了。

  吐蕃宰相死在大唐手中,看看周围的藩属国哪个还敢无礼冒犯?

  又看一次战表后,李隆基才美滋滋地回到宴会上。

  高兴的他,拿出绿色的玉笛吹奏,子孙们不断欢呼。

  杨玉环看起来也很高兴,笑靥如花,花萼相辉楼中冬季绽放的水仙花,也不及她的美丽。

  李隆基看杨玉环笑得很开心,他吹著玉笛走到杨玉环,眼角也露出笑容……

  正月初三的大宴会上,李隆基向李林甫和裴宽支会一声,让他们尽早传令郡县,把收复九曲的好消息,传遍全国。让天下百姓知道他的治下的丰功伟绩。

  天宝相比于开元,更为繁盛!

  同时,李隆基让李林甫、裴宽拟订对河陇将士的奖赏、提拔。

  至于李的封赏,由李隆基亲自决定。

  元正大宴上,李隆基爱屋及乌,将李适之邀请到榻前,一连饮酒六杯。

  还特意问李适之的其他儿子现在都在干什么?

  得知李适之其他儿子的官职后,他当即提拔四兄李季卿为宗正少卿,大兄李为礼部侍郎,三兄李琦为京兆少尹。

  甚至在殿前为羽林郎的李琅,都被李隆基赐予一个五品的散官,用以标榜身份。

  别的名将立功,都是儿子萌荫受封。如不久前王忠嗣的一个儿子,被封为五品官。

  而李让自己的兄弟富贵,这件事情传出去,必定成为美谈。

  李适之也唏嘘不已,连忙代替儿子们谢恩。

  ……

  下方,李林甫和安禄山两人坐在一起,推杯换盏。

  安禄山露出憨厚的笑容,恭恭敬敬地向李林甫敬酒。

  每喝一杯酒,还摇头晃脑的。

  “上面那个人当宰相的时候不如我,现在回家养老却在我之上了,这是何为?”

  李林甫看了一眼大殿的最上方,缓缓地说道。

  上方只有李隆基、杨玉环、李适之。

  他说得是谁,不言自明。

  “胡人愚钝,右相的意思我不明白。”

  安禄山装作不知,大眼睛看著李林甫,似乎是让李林甫说详细一点。

  他几天前刚赶回来,作为杨玉环和李隆基的干儿子,过年时自然要讨好一番,以尽孝心。

  他知道李与李林甫的争斗,但李势大,更得圣人宠爱,这个时候他不愿与李作对。

  他刚听说李大破吐蕃,收复九曲的事情,暗叹李太厉害了。

  他麾下的燕云铁骑不知与李的兵马对比如何?

  反正李的战绩,他无法达到。

  “你觉得是宋国公尊贵,还是我更尊贵。”李林甫不管安禄山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又对他问一句。

  “右相是百官之首,当然是您更尊贵了。”

  安禄山脱口而出。

  “呵呵……”

  李林甫只是笑一声。

  他被李几棒子打得,现在都没反应过来,权势远远不如开元后期。

  之前眼看就要重新兼任吏部尚书,李又整他一番,让他兼任吏部尚书遥遥无期。

  “唉!今年秋天我请王忠嗣派兵帮助我修建雄武城,防止契丹、奚再造反,可他率领太原的兵马到我那里走一圈后,竟然向圣人诬告我谋反。我肚子里装著赤诚的忠心,怎么可能谋反呢!还好圣人明鉴,没有信王忠嗣的鬼话。”

  突然间,安禄山貌似很生气地向李林甫说道。

  大家都是圣人的干儿子,却被王忠嗣告一状。

  当时他收到消息后都炸毛了,还好他和监军关系不错,河北的采访处置使也说他没有造反。

  实际上,安禄山让王忠嗣派人筑雄武城,确实憋著坏心眼。

  他想趁机在城筑好的时候,将王忠嗣派来的士兵截留,为范阳、平卢所用。

  正常情况下,王忠嗣派遣士兵去就行。

  但王忠嗣觉得不对劲,因为范阳、平卢那么多兵马,还需要从河东调兵去筑城吗?

  所以王忠嗣亲自带人到安禄山的地盘。

  但是没有见到安禄山,却见到安禄山麾下军城储存有大量的攻城器械。

  这还得了?

  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对付的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有城可攻。

  安禄山储存攻城器械干嘛?

  再加上安禄山地盘有许多昭武九姓粟特人,让王忠嗣觉得安禄山有谋反的嫌疑,就上奏安禄山谋反。

  李隆基想到安禄山“纯朴野人”的形象,一点都不信安禄山谋反,觉得王忠嗣多虑了。

  为保险起见,李隆基让监军和河北采访使回信。

  监军说安禄山安边卫民,采访使张利贞说安禄山公正无私。

  李隆基又召见两位宰相。

  李林甫自然不会说安禄山坏话,更何况他早就看王忠嗣不顺眼了。

  裴宽又因安禄山接替他而离职,觉得范阳军没问题。

  这让李隆基打消顾虑,下诏王忠嗣好好守土安疆,这样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要再揣测了。

  王忠嗣明知安禄山有造反的动机,却无能为力。

  由此,安禄山对王忠嗣恨之入骨。

  这是他成大事的绊脚石之一,必须想办法除去。

  “安将军,某些人贼喊说贼也不一定呢!”

  听到安禄山的话后,李林甫眼睛微眯。

  他觉得可以利用一下安禄山对王忠嗣的仇恨。

  “我赞成右相的话,他一定貌忠似奸。如果需要,我支持右相做任何事情。”

  安禄山看周围没人,凑到李林甫面前说话。

  李林甫也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

  有安禄山支持,搬倒王忠嗣就更容易了。

  由于王忠嗣一直在太原,他已经物色好一个在太原干过的官吏,准备去弹劾王忠嗣。

  现在只需要等,或者制造一个机会。

  李林甫怕王忠嗣入相,更是准备借打击王忠嗣,再次牵连李亨。

  一箭双雕的计策!

  至于王忠嗣弄倒后,朔方、河东谁来兼任,他不管。

首节上一节294/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