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176节

  长须男子瞬间露出喜色,作为读书人他对偏方一说向来就是嗤之以鼻的,不过魏忠贤相信这个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如果能借这个偏方事谋划一下,说不定就能把事办成。

  当即长须男子问微胖男子是否可以在这上面想想办法,微胖男子告诉长须男子这个办法可以想但难度极大,因为党争的缘故,魏忠贤肯定不会相信他们东林党人,一旦东林党人要给皇帝献偏方什么的,必然会拒绝。

  此外,这个事也绝对不能牵涉到他们身上,更不能把东林党卷进去。因为一旦最终出事,他们是逃不了关系,到时候反而弄巧成拙。

  “兄长,我是这样想的,这事可以谋划,却不能直接出头,最好是通过阉党一系献偏方上去。不管之后此事成否,都和我毫无关系,您觉得呢?”

  长须男子连连点头,觉得微胖男子说的没错,这的确是个机会,可怎么利用这个机会,又怎么能通过阉党一脉把这个事做成却不容易,当即两人仔细商量了起来,你一句我一言,直到深夜依旧还在热烈讨论。

第401章 灵露饮

  2024-07-13

  魏忠贤在客氏那边得了主意,开始为天启皇帝找寻能治病的偏方。

  这个消息很快通过魏忠贤一党传了出去,阉党中更有不少人献上了偏方,这些偏方林林种种各式各样,有些方子甚至闻所未闻,可魏忠贤听后并找人试了后都觉得不靠谱,再加上方子太多,他也实在很难选择。

  转眼就过去了月余时间,天启皇帝的病依旧时好时坏,病情的反复让天启皇帝心情也变得差了许多,时不时就把魏忠贤找去骂上几句,这让魏忠贤很是焦虑。

  这一日,兵部左侍郎霍维华突然找到魏忠贤,他告诉魏忠贤自己有一个叫灵露饮的偏方很灵,这玩意听着好听,其实是民间很常见的东西,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米汤。

  不过这种米汤喝普通的米汤不一样,需要特殊的器皿来进行蒸煮而成,才能分离出真正的灵露饮。根据传闻,灵露饮具有奇效,而且它的成分都是由粮食而来,丝毫没有任何危险。

  魏忠贤不是给天启皇帝求偏方么?这种灵露饮倒可以试试,哪怕治不好也不会有问题。

  霍维华和魏忠贤可是老朋友了,霍维华的内弟也是宫中的太监,当初魏忠贤对付王安的时候他内弟站在魏忠贤这边还出了不少力,虽然霍维华不是阉党中坚,可也算是阉党一脉,再加上双方的旧交情,魏忠贤还是比较信任霍维华的。

  既然霍维华献上了灵露饮,再加上这玩意怎么看都比其他稀奇古怪的偏方更为可靠,魏忠贤就让霍维华先弄了点来试了试,试下来后的确没有丝毫风险。如此,魏忠贤就按照霍维华的方子先让人打造了专用提炼器皿,随后把此事告诉了天启皇帝,建议天启皇帝可以试试这个方子。

  被病魔折磨的苦不堪言的天启皇帝听说居然有这样的一个“仙方”当即就没迟疑,决定尝试一下。魏忠贤让太医院的太医帮忙提取了一份灵露饮,然后亲自端给了天启皇帝。

  见了碗了看起来带着乳白色,香气扑鼻的灵露饮,天启皇帝用勺子送了些入口,一尝之下瞬间眉头舒展,露出了笑容。

  这灵露饮喝起来着实不错,带着浓浓的米香还有甘甜的味道,比太医院的那些破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而且久病之下,天启皇帝的胃口不怎么好,喝这玩意反而让他很是开胃,几口下去就把一碗灵露饮给喝了个干干净净,喝完后还下意识舔了舔嘴唇,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皇爷,感觉如何?”魏忠贤见天启皇帝喝完急忙问道。

  “味道不错,给朕再来一碗。”天启皇帝笑呵呵地说道。

  “皇爷,仙药虽好,可毕竟也是药,您可不能随意多喝,按医嘱一日三顿,既不能少也不能过才是。”魏忠贤忍不住劝了一句。

  “如此,好吧。”天启皇帝想了想微微点头,也不再多要,反正下一顿用不了几个时辰,既然仙药也是药,该听的还是要听,过犹不及的道理他是懂的。

  当天,天启皇帝中午、晚上各用了一次灵露饮,也不知道这灵露饮是真有奇效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当晚天启皇帝难得睡了一个踏实觉,一夜无梦,连平日止不住的咳嗽都没两次,第二天醒来,感觉精神格外的好,仿佛折磨多日的病一夜功夫就完全好了。

  这让天启皇帝大为高兴,不仅夸赞了魏忠贤,更记住了献上灵露饮的霍维华,琢磨着找机会升霍维华的官,这样为君父用心的官员必须好好提拔才是。

  身体好转的天启皇帝难得又拿起了木匠工具,自生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做木匠活呢。

  一个时辰的木匠活做下来,天启皇帝觉得全身舒坦,再喝了一碗灵露饮后,天启皇帝高兴之余还特意赏了魏忠贤等人也尝一碗,众人拜谢天启皇帝,陪着天启皇帝都喝了起来,还别说,这么一喝真是不错,这灵露饮的味道实在是好,甘甜爽口,还有浓浓的米香,真是上好的饮品啊!

  可惜的是,天启皇帝根本就不知道他喝的这玩意虽然没有问题,但自从喝了灵露饮后他的生命就要进入倒计时了。

  灵露饮其实就是一种米汤,喝米汤肯定是治不好病的,但也不会对身体有所损伤,而且霍维华献这个玩意也从来没有想要谋害皇帝的想法,他只是打算拍皇帝的马屁罢了。

  灵露饮这东西霍维华也是通过家里的管家得知的,为了安全起见霍维华在献上的时候还亲自喝过,确保没问题后才通过魏忠贤献给了天启皇帝。

  可霍维华却不知道,更没仔细打听过他的管家究竟是从哪里搞来的这个偏方,更重要的事灵露饮和普通米汤最大的区别在一点,就是它需要特殊的金属器皿来煮制并且分离,而恰恰就是因为这个,才是导致灵露饮最大问题所在。

  假如只是普通的金属器皿就算了,可偏偏太医院帮忙熬制的灵露饮的器皿中含有一个不同的金属,这个金属就是铅。除去铅外,还有其他一些“重金属”这些玩意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少量的摄入不会有太大问题,可长期大量的摄入就不一样了,在重金属的损伤下,人会产生重金属中毒症状,从而越来越虚弱,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此外,铅等重金属玩意在分解融入米汤后,喝起来的确会有一股甜味,这也是灵露饮带着和普通米汤不一样的甘甜味的缘故。至于天启皇帝为什么会喝了灵露饮后身体情况好转?其实也很简单,这是因为太医院在当时用了正确的药方,仅仅两剂之下就让天启皇帝原本的病治好了大半。

  既然病好了大半,那么咳嗽什么的自然就减轻了许多,这其实和灵露饮根本就没任何关系。可天启皇帝却不清楚啊,他还以为是因为喝了灵露饮才让自己身体好转的,下意识就把功劳放到了灵露饮上,再加上灵露饮的确好喝,就算不当药当饮料喝也是非常不错的,这样天启皇帝没多久就养成了每日三顿都要喝灵露饮的习惯,可他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他这个举动,使得自己身体中的重金属不断堆积,最终无法挽回。

  等消息传来,长须男子和微胖男子对视一笑,这一下他们的心里终于放心了下来。天启皇帝和魏忠贤都在不知不觉之中中了他们的计,就算到时候最终皇帝出事,这个事也和他们无关,有问题的只是霍维华和魏忠贤,关他们屁事,这些手尾早就打扫的干干净净了。

  从时间上推算,天启皇帝现在的恢复健康是很短暂的,用不了多久他的病情就会急剧恶化。和之前的病不一样,之前的病只是拖延,暂时要不了性命。而且如果有名医大胆用药,天启皇帝的病还是能治好的,可现在不同了,金石之毒深入骨髓,是无法医治的,到时候就算是有大罗金仙的金丹,也挽回不了皇帝的性命。

  只要天启皇帝一死那么魏忠贤就成了没牙的老虎,到时候气焰嚣张的阉党就和无根之萍一般再也没如今的权势。东林党翻身的日子就到了,悬在他们头上的剑也就没了,一切危险不再存在。

  不过要做到这点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下一个皇帝的人选。

  天启皇帝有过三个儿子,但这三个皇子都没养活,其中嫡长子还是一个死胎。

  一旦皇帝大行,那么帝国需要继承人,天启皇帝无子,按照法理只能兄终弟及。而天启皇帝还活着的兄弟只有一人,那就是年仅十六岁的信王朱由检,那么能继承帝位的恐怕就是这位信王殿下了。

  信王在朝中的存在感不强,虽然天启皇帝对这个异母兄弟的感情不错,登基后不仅封了他为信王,还在京师给弟弟建了信王府。

  按理说,信王如今已十六岁了,从年龄来看应该前往封地。大明的藩王除皇子留京外,其他十四岁就要就藩,可偏偏信王十六都没就藩,足以看出天启皇帝对这个弟弟的优待。

  作为皇弟的信王朱由检平日里很少出王府,哪怕天启皇帝优待自己这个弟弟,可大明对藩王的控制也是极为严格的,再加上朝堂上还有魏忠贤盯着,信王在王府更是深居简出,很少在外抛头露面,更不用说和外人接触了。

  既然眼下已到了这地步,长须男子和微胖男子不得不考虑下一位皇帝的人选。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一旦天启皇帝驾崩,信王朱由检就是帝国的接班人,现在正是他们私下接触朱由检,对朱由检施加影响的最好机会,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灌输给朱由检太监不可靠,阉党都是祸国殃民之辈,东林党才是真正的国士思想,只有这样等朱由检继位后,才会听从他们东林党的安排出手针对魏忠贤,从而一举把阉党彻底打翻,让东林党卷土重来。

  不过他们都是外臣,要接触信王朱由检是非常困难呢,再加上信王朱由检一直表现的小心翼翼,从不逾越,更不可能光明正大和信王朱由检有所来往。

  想来想去,长须男子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后张嫣,如果通过皇后张嫣对信王朱由检施加影响,让他的政治态度亲近东林党再好不过,而且皇后张嫣和其父太康伯张国纪早就和他们是一路人了,当场要不是他们帮忙后面的谋划也不会如此顺利,现在提前扶持信王朱由检,并向信王灌输这些理念,让皇后张嫣出马最合适不过。

第402章 草原命运

  2024-07-13

  蒙古,草原。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原勃勃生机。

  腾格尔部已是土默特草原仅次于卜石兔的大部落了,这几年在朱慎锥的手中,腾格尔部实力扩张很快,不仅从大明那边得到了大量物资,还通过双边贸易的机会拉拢了不少其他部落,更重要的是因为腾格尔部的兴盛和其他日子过的艰难的部落形成了极大对比,连续三年中都有不少小部落因为过不下去主动投靠了腾格尔部,使得部落的人丁也壮大了许多。

  此外,腾格尔部还通过战争和其他手段吞并了几个部落,近一步增强了部落的规模。和之前阿失帖木儿掌控部落时相比,在经历过内乱的腾格尔部非但没有削弱实力,反而比之前更强。

  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驰,迎面的劲风让朱慎锥感到无比畅快。也不知道跑了多久,朱慎锥这才放缓了速度,骏马渐渐停了下来。

  坐在马背上,眺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看着草原上已经透出的点点绿色,朱慎锥翻身下马,取下马背上的水馕喝了口水。

  “主子,该回去了。”身后不远处,王海紧跟着朱慎锥,见他止步也翻身下马跟了过来,开口轻声提醒道。

  在他们后面百步的距离,还有十几个蒙古骑士分散警戒,这些都是部落骑术最好也是最能征善战的勇士,这些人都是朱慎锥在蒙古的亲卫,王海是他们的头领,只要朱慎锥在蒙古,他们都会在一旁守护。

  “多美的景色啊!”朱慎锥没有回答王海的话,眺望着远方,情不自禁吟诗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的宽阔就和海洋一样,没有亲身到过的人是无法感受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领悟这句诗中的意思。

  王海嘴角微微一笑,这才刚刚入春呢,天气还是有些凉,草原上的草也才发出绿芽。经历了一个冬季,青草还没长起来,哪里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至于天苍苍野茫茫倒有些贴切,不过从小在草原长大的王海早就习惯了这些,已见惯不怪了。

  “怎么?你觉得不是?”回头看了一眼不以为然的王海,朱慎锥问。

  王海连忙正色摇头:“主子说的自然是对的,不过奴才觉得等再过几个月,这草真正长高了,或许才有主子感慨的景色。”

  “哈哈哈!”朱慎锥顿时大乐,伸手拍了拍王海的肩膀:“诗人的感悟你不懂,诗人写诗不仅是写实,更重要的是想象力,这个你不行,我也不行,充其量就是拾人牙慧罢了。”

  王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似乎觉得刚才不应该那么说,可接下来朱慎锥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王海,还记得当年我们第一次见的时候么?”

  “当然记得,当年要不是主子收留奴才,奴才恐怕早就不在了……。”

  摆摆手,朱慎锥笑道:“这些就不用说了,不过我记得当初问叫什么名字,你告诉我你叫达里,我问你达里是什么意思,还记得你是怎么回答的?”

  “回主子,奴才当初说这个名字是奴才给自己起的,因为奴才无父无母,从小就生活在乞儿海子附近,而达里在蒙语里的意思是就大海的意思,所以奴才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王海回忆着说道,神色中带着感激,就和他刚才说的那样,当初要不是朱慎锥收留了他,并且把他带回大明,也许王海早就和其他奴隶一样尸骨无存了。

  草原是残酷的,尤其是像王海这样的奴隶,他们的生命更是短暂的,一个小小的意外或者突发状况就会夺走生命。

  王海很清楚这点,在以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今天的身份,更想不到自己会有如今的地位。虽然他一直以奴才自居,称朱慎锥为主子,可在腾格尔部谁都知道王海实际掌握的权利甚至比布日固德还强几分,甚至在朱慎锥回到大明的时候,部落的军事力量都是以王海代持的,就连部落的台吉腾格尔见了王海也要称一声叔叔。

  这一切都来自于朱慎锥,正是因为朱慎锥才给王海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才让他拥有了现在以前想都无法想象的一切。

  “我还记得你当时告诉我,你最大的愿望是看一看海。”

  王海默默点头,眼神中带着憧憬:“是的主子,奴才从来没见过海,虽然奴才叫达里,主子您也给奴才起了个汉名叫王海,但奴才从小到大只见过草原上的海子,可一直听人说真正的大海和宽阔的草原一样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根本不是小小海子能比的。”

  “现在还有这个想法么?”

  “当然,假如有机会的话。”王海憨笑着点头。

  “放心,终究有一日我会带你去看看大海。”朱慎锥伸手朝着东方指去:“此去三千里就是大海,等你亲眼见过大海的宽阔壮观,或许就能明白我刚才的感慨。”

  顿了顿,朱慎锥又朝西方一指:“往西万里同样也是大海,当年蒙古人的英雄拔都西征就去过那边,等我们看完东方的大海,就一起去西方瞧瞧,比较一下两边的大海是否一样,又有什么区别,如何?”

  朱慎锥的话虽然平淡,可在王海听来却令人心潮澎湃,他毫不迟疑点头就道:“一切遵循主子的,主子让我去哪里奴才就去哪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只要主子一声令下,奴才为主子先驱!”

  “好!”朱慎锥满意地点点头,王海的回答带着一股豪气,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的目光再一次向远方望去,仿佛在眺望着什么,片刻朱慎锥一言不发,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对王海道:“回去吧,时候不早了。”

  驾的一声,一夹马腹,身下的骏马开始提速,王海和来之前一样骑马跟在其后,一行人朝着营地方向奔驰……。

  “你真的决定了?”营地的大帐,塔娜轻声问着朱慎锥。

  朱慎锥回来后就找到塔娜,告诉了他自己的决定,听完后塔娜忍不住追问。

  缓缓却坚定地点了点头,朱慎锥说道:“这个事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多的选择,而且坐视不理也逃不过最终的战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既然要打,早晚都是打,何必让人牵着鼻子走呢?”

  塔娜默默点头,却没说什么。朱慎锥看了她一眼,反问:“怎么?你就不想说些什么?”

  “说什么?”塔娜笑笑道:“你我夫妻本就是一体的,你的决定自然也是我的决定,你说的对,战争我们避免不了,早晚都是要打,一味的退让只能让部落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主动呢?也许还有一线机会。”

  握住塔娜的手,朱慎锥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心,神色中带着笑容和疼爱。

  塔娜是一个极聪明的女子,尤其是经历过之前部落内乱后,这几年塔娜已很快成长了起来。作为朱慎锥的妻子,腾格尔的母亲,塔娜是部落名副其实的阿力亚,在部落的威望不亚于朱慎锥,更因为她的身份所至,比起还没成人的腾格尔更甚。

  这一次朱慎锥从大明回到草原,是带着心思回来的,作为枕边人的塔娜一眼就看了出来。

  询问之下塔娜才知道外部的局势变化让人措手不及,尤其是努尔哈赤死后,后金改为满清,自称为大清皇帝的皇太极雄才大略,远比当年的老奴更难对付。

  皇太极继位后,三下五除二就稳定了内部,通过一系列手段干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大妃,接着又把几个兄弟的兵权给剥夺了,接着在他的拉拢下,使得皇太极彻底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利,在处理完内部的事后,皇太极就把目标盯上了外部。

  在暂时无法用军事力量打破明军在辽东的几座坚城情况下,皇太极采取了和大明和谈的策略。但事实上皇太极的和谈是假,麻痹大明才是真,同样还打算通过和谈缓和大明的关系,甚至从大明那边弄到自己急需物资的想法。

  稳住大明后,皇太极就开始发动对外战争,这一次战争的方向不是大明,而是蒙古人。

  后金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拉拢并通过联姻获得了科尔沁等部的支持,眼下皇太极盯上了林丹汗,意图联合蒙古各部攻入察哈尔草原,拔掉对满清极有威胁的林丹汗本部。

  就在不久前的敖木伦之战中,皇太极以横扫之势把多罗特部打得溃不成军,眼下多罗特部基本已经残了,这个部落差不多已被皇太极给彻底灭了。而这一仗也震动了整个草原,那些原本保持观望状态的其他蒙古各部在这战结果中看到了满清的赫赫武功,同时也让所有人了解到了林丹汗的虚弱。

  作为蒙古人的共主,林丹汗居然连满清攻入自己本部草原都拦不住,还让皇太极一战把多罗特部给打残。多罗特部的惨败,同样使得林丹汗在蒙古各部的威望锐减,再加上这一战让察哈尔本部损失惨重,林丹汗这个大汗威严扫地。

  一击而中,皇太极没有继续攻击察哈尔本部,反而领兵撤了回去。他这样的举动在其他人看来似乎是要避开林丹汗的锋芒,恐怕林丹汗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可朱慎锥作为旁观者却看得明明白白,他清楚的知道皇太极这么做只是战术上的后撤,并不代表他就放过了林丹汗。

  敖木伦之战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皇太极适当地回撤只是战术上的需求,此外他还抓紧联络其他蒙古各部,着手准备发动下一次战役,而这一次战役将是决定整个察哈尔命运的战役。

第403章 决断

  2024-07-13

  在大明的时候,朱慎锥就断定满清和蒙古即将发生大战,这一场战争皇太极赢的概率不小,一旦察哈尔落到皇太极手里,那么林丹汗必然会西走,而西走的去处只有一个,就是土默特草原。

  一旦林丹汗西迁,蒙古本部进入土默特草原后,直接就打破了原本还算平衡的土默特各方势力。

  作为蒙古人的大汗,林丹汗必然会以土默特作为蒙古本部积蓄力量,意图卷土重来,重新夺回察哈尔。

  可这样一来,土默特各部又何去何从?按理说土默特各部都是林丹汗的名义属下,应该听从大汗的旨意才对。可自从林丹汗继位大汗以来一直倒行逆施,企图用武力强行统一蒙古各部,再加上林丹汗在信仰上又违背了大数蒙古人的传统,这就和一个天主教国家中偏偏出了一个新教的国王道理是一样的,信仰的不同和矛盾使得许多部落对林丹汗持有非议,尤其是林丹汗这个人的性格又有极大的缺陷,做事简单粗暴,对内对外又毫无信用,让许多人对林丹汗很是失望。

  其他的不说,就拿腾格尔部来讲吧。腾格尔部的前身是阿失帖木儿部,阿失帖木儿在的时候,整个部落对林丹汗的支持力度可不是不小,每一次林丹汗征召阿失帖木儿部无不配合,更出全力帮着林丹汗东征西讨。

  可就算这样最终部落也没落到好处,林丹汗北征漠北的时候,为了保全其本部,居然把阿失帖木儿部的几千精兵当成了牺牲品,强行让当时领兵的哈丹巴特尔为自己断后,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首节上一节176/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