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131节

  听闻山下有人来报朱慎锥到了,李虎连忙亲自带人迎接,见了朱慎锥很是高兴。

  两人携手上山,一路上笑谈着,顺便看了看山上的屯田。

  眼下已是冬季,农事基本都歇了,但羊头山依旧热闹着,除了设置在羊头山的中转点私盐等货物每日进出外,羊头山这边的百户所也时常会进行操练,虽然操练的强度远不如赵屋岭的新军,却比普通卫所要好的多,而且在李虎的管理下井井有条,让朱慎锥一路看来不由得点头称赞。

  来到山上,李虎设宴请朱慎锥饮酒,这边条件自然不如潞州卫,但山里的野味山珍倒颇有几分滋味。

  喝着酒,说着话,当朱慎锥讲到李佑这一次去草原表现良好,作为队长指挥得定奋勇杀敌立下功劳时,李虎更是咧嘴大笑,神情中一副欣慰的表情。

  酒过三巡,朱慎锥问李虎前些时候去潞州卫找王荣那事,李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迟疑了下这才开口。

  “没想此事六爷居然知道了……。”

  “我说虎哥,在羊头山呆的好好地怎么想着离开了?难道在这呆的不适?又或者哪些地方兄弟安排的不当?”朱慎锥不解问道。

  李虎连忙摇头:“六爷您说的哪里话,想当年我带着兄弟们落草羊头山,要不是六爷您出手相助,当年冬季或许就熬不过去,我们兄弟恐怕早就饿死冻死了,就算没饿死,恐怕也被官府给剿了。”

  “多亏六爷仁义,非但不计前嫌还给了粮食用具,又指点了兄弟们一条出路,这才能在羊头山落脚。再之后就更不用说了,兄弟们能有今日,都是六爷您的照应,如没有六爷哪来今日的羊头山?更不用说这百户所了。”

  “那又是为何?”听着李虎的回答,朱慎锥很是疑惑,既然如此那么李虎怎么就去找王荣了呢?

  李虎苦笑了声,拿起面前的酒盅抬手饮尽:“六爷之恩李虎牢记在心,此生更是难报。而如今,我兄弟几人都在六爷手下做事,胡兄弟就不用说了,跟着六爷走南闯北,为六爷出力。陆兄弟眼下在赵屋岭替六爷练兵,操练的是红红火火,我儿更承蒙六爷关照,如今也已能上阵厮杀,未来或能搏个前程,就连张夫子……。”说到这,李虎抬眼朝朱慎锥看来,又是一声长叹。

  李虎告诉朱慎锥,他并不是因为朱慎锥所说的缘故有离开羊头山的原因,反而是因为想报朱慎锥的恩德。要知道李虎原本就是边军军官,要不是当年为了给上官讨一个说法被人诬陷,也不会落得后面的下场。

  被扣了罪名,父子二人发往矿山为奴,之后又带人杀了矿山管事领人落草羊头山,原本李虎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将来不是当山大王苦苦熬命,就是说不定那一天官府反应过来派兵把羊头山给剿了。

  李虎自己死就死吧,自从成了矿奴后他早就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了,心里只是对儿子李佑受了牵连而觉得惋惜。如果能以自己的生死为代价,换取李佑的生路和前途,他李虎会毫不迟疑下这个决心。

  但没想阴差阳错在羊头山遇到了朱慎锥,正是因为朱慎锥的出手相助改变了李虎包括他们这伙人的命运,就连李虎自己都没想到他还有咸鱼翻身的一日,而现在不仅自己的兄弟和儿子有了出息,连他这个“贼配军”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卫所军官,身上有了百户的职务。

  回想当日彷如梦中一般,从心底里李虎对朱慎锥更是感激不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见到自己的几个兄弟包括李佑在内都能为朱慎锥做事,可偏偏自己作为当年羊头山的老大,大名鼎鼎的坐山虎,他却一直留在羊头山无所事事。

  这两年在羊头山李虎做事用心,把羊头山管理的井井有条,可就算如此又怎样呢?李虎可是曾经在边军和蒙古人厮杀的军中汉子,让他一直当这个安稳度日的百户一开始还好,可日子久了李虎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在李虎心中,他是想替朱慎锥做些大事的,如果能跟着朱慎锥去草原领兵厮杀就更好了。李虎年龄虽不小,但也没远到拿不动刀子砍不了人的地步,而且他还有一副好身手,要论武艺更是几个兄弟中最强的,要知道他当初可是能和王晋武打的不分上下呢。

  听完了李虎的所说,朱慎锥这才明白了李虎的想法不由得哑然失笑。不过回头细思,李虎这么想倒也是常理,当初李虎安排李虎和他几个兄弟是出于全盘考虑,胡林是自己嚷嚷着要下山,死活非得跟着朱慎锥去草原的,至于后面发生的事也算是顺理成章吧。

  至于陆义生在赵屋岭那是考虑到赵屋岭当初刚刚拿下,为了占住赵屋岭这块地盘,性子稳重的陆义生是不错的人选,所以就把陆义生摆在了那边。之后王荣接任潞州卫指挥使,赵屋岭成了百户所,就此让陆义生担任了百户。

  而后来又考虑到赵屋岭拥有矿山等资源,工坊建立在赵屋岭最合适不过,此外赵屋岭的地理环境又位于两府交界处,相对偏僻,这才考虑把练兵所也设置在了赵屋岭。

  李佑和张锡钧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两人是最早就下山的,李佑成了王晋武的徒弟,一直跟着王晋武呢。至于张锡钧眼下人在京师,早就成了朱慎锥在京师的耳目,他如今在京师的作用是别人无法取代的,这两年里做了不少事,甚至这一次腾格尔被朝廷册封还有边贸一事背后都是张锡钧在出力。

  大家都在出力,一个个都做出了成绩,唯独当初羊头山的当家人李虎却无所事事,这让李虎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是因为这样,李虎觉得如此下去愧对于朱慎锥,心里有了离开羊头山为朱慎锥做些实事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在羊头山当这个百户远不能报朱慎锥之恩,倒不如去其他地方做事,就算是跟着朱慎锥的商队又或者去新军那边当个士卒也好,自己的身手不错,连儿子李佑如今都能立下功劳,何况他这个当老子的呢?

  就这样,李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而那时候因为朱慎锥一直在草原没能回来,有些等不住的李虎趁去潞州卫的机会找到了王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王荣没有答应他,只是告诉他这个事要等朱慎锥回来再决定,就此李虎耐心等待着,今日终于见到了朱慎锥。

  “六爷,要论战阵厮杀我李虎可从来不输任何人,就算做些其他事也总比呆在这更好些。”李虎坦然对朱慎锥说道,看着李虎的表情,感受到他心中的真挚,朱慎锥不由得笑了起来。

  “如你离开羊头山,羊头山这边又如何安置?”

  “这个不难,六爷重新安排人就是了,说实话现在羊头山也没什么大事,每日里无非就是屯田和货物出入而已,这些事六爷手中有不少人能做,甚至做的比我更好些,我李虎没别的想法,只是想为六爷做些大事罢了。”李虎起身拱手行礼,神色认真道。

  默默点头,朱慎锥算是清楚了李虎的想法,当初把李虎放在羊头山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羊头山的人大多都是李虎的手下,而作为羊头山的大当家,让李虎来当这个百户也是再好不过的。

  可没想李虎心中却有这样的念头,要换成其他人在羊头山安安稳稳当这个百户,手里不仅有人还握着私盐渠道和货物出入之权,如此差事是求之不得的。可偏偏李虎对此并没有半分眷恋,相反觉得自己如此报不了朱慎锥的恩德,情愿不当这个百户,要求跟朱慎锥去草原厮杀,哪怕当个小卒也心甘情愿。

  这样的情况倒是朱慎锥从来没想过的,他颇为欣慰地看了李虎一眼,心里暗暗盘算起来,之前自己的确忽略了李虎,没有考虑到他的想法,而现在李虎直接提了出来,朱慎锥不能不谨慎考虑。

  从羊头山目前的情况来说,李虎在不在羊头山问题已经不大了,这几年羊头山百户所早就稳定了下来,再加上羊头山的作用已不比赵屋岭,充其量羊头山主要任务就是屯田和掌控私盐商路和货物储存出入等等。

  这些事换成其他人的确也能做,说不定比李虎更为合适,比如夏冬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一直以来私盐的事宜已经逐步全由夏冬来负责,夏冬也不负朱慎锥厚望,把这个买卖打理的井井有条,如果把夏冬放到羊头山,让他全盘掌控私盐渠道和羊头山百户所,想来也不会有差。

  可李虎离开羊头山又如何安置呢?让他去赵屋岭并不合适,现在的赵屋岭是陆义生在负责,作为陆义生的结拜大哥,让李虎过去给陆义生当副手并不妥,而把李虎放到陆义生之上,又委屈了陆义生,同样也不合适。

  让李虎去部落那边和王晋武搭档?这个念头刚一起就又被朱慎锥否决了,一时间朱慎锥倒也想不出怎么安置李虎更好些,总不能真像李虎说的那样让他去新军当一个小卒子吧?李虎自己或许会坦然接受,可从朱慎锥的角度出发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安排的。

  思来想去,突然一个念头从朱慎锥心头涌起,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最适合李虎的位置,或许那边让李虎去最合适不过。

第292章 三山墩

  2024-07-13

  威远卫属于大同府,归于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镇所管。

  威远卫靠近太原镇,其位置相对而言在边镇中不怎么起眼,主要负责是威远卫以北的长城一线,包括云右堡、三山墩、威平堡这几处,其中靠西边的三山墩拥有烽火台,是接壤边境的所在。

  大明边军在边境设置各处烽火台,这些烽火台基本都依托长城一线,许多直接就设置在长城之上。

  按照大明的军中设置,一般来说一座烽火台的设置人数并不多,通常不到十人,少的也只有五六人而已。

  这些人通常由一个伍长作为低级军官领军,剩余的都是普通士兵,常年驻守烽火台,一旦发现有敌踪就点燃烽火台向后方示警。此外,烽火台还装备大铳(小炮)和三眼铳,大铳普通烽火台两门,稍大些的烽火台不超过五门,三眼铳一般只有伍长持有,示警的同时可以利用地形对敌人开火,以起到阻拦敌人的作用。

  当然这种阻拦实际上作用并不大,毕竟就这么点人根本挡不住蒙古人的进攻,可不管怎么说,能阻拦一时是一时,也能为示警拖延些时间,以便后方及时调动军队赶来支援,或让长城内的百姓有及时逃离险境的机会。

  这些年,随着蒙古和大明的关系缓和,烽火台的作用并不大,再加上多年没打仗了,三山墩这边也不是传统一线,因为蒙古人每次进攻大明通常都是从靠近大同右卫以东一线甚至宣府那边进入大明,因为那边的地形相对平缓,更适合蒙古人的骑兵作战,从地理位置来看,蒙古人一旦从那边攻进大明疆域,也能快速向直隶推进。

  三山墩顾名思义地形靠近山地,东部和东南部有着磨儿山等山岭,从地形来看,就算蒙古人从三山墩攻进大明也不利于骑兵进攻,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三山墩这边很少受到攻击,烽火台更是近百年都没点燃过了。

  一直以来三山墩的驻军算是边军中较为悠闲的,也是相对安全的。大明的边军虽说待遇要比卫所军好不少,可这些年来边军中缺乏锻炼、吃空饷的情况比比皆是,战斗力也远不如当初。更何况三山墩这边的边军,三山墩的驻军只有七人,除去一个伍长外剩余的六个边军用老弱病残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老军都已近五十了,这样年龄的人在乡间都能称得上老人了。假如真的打起来,以他的战力恐怕连一个蒙古人都拦不住,就算要跑估计也是跑不动的,三山墩烽火台的这些人说白了就是一个摆设,威远卫这边从来没奢望他们能挡住蒙古人的进攻,只要能及时示警就不错了。

  可谁都没想到,就在前不久,三山墩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被朝廷派来的人直接给接管了,名义上虽然还属于威远卫下属,但实际上的管辖移交给了朝廷派来的人。

  这些人是什么来头,威远卫指挥使根本不敢多打听,要知道领头的人是一个锦衣卫千户,还有东厂的人。锦衣卫和东厂背后代表着什么?威远卫指挥使当然心里明白,不仅是他,就连大同镇总兵对这个事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只当是不知道,既然有锦衣卫和东厂出马,又有着朝廷的公文,区区一个三山墩烽火台给了就给了。

  外面天寒地冻,白雪茫茫,在烽火台的藏兵洞里,几个士兵围坐在一起烤着篝火。

  “蒋头,你说这朝廷究竟什么意思?难不成等明年开了春俺们哥几个就回卫所去?”一个年轻的士兵忍不住开口问道,他脸上的稚气未脱,瞧起来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

  “问老子?老子如何知道。”被称为蒋头的伍长瓮声瓮气白了他一眼,手上拿着一根枯枝在拨弄着篝火,他的穿着和普通的士兵没什么区别,只是腰间多了一把腰刀和摆在身边的三眼铳代表着他伍长的身份。

  年轻士兵嘿嘿一笑,凑近蒋头道:“蒋头,你就同兄弟们说说呗,俺们几个就是大头兵,你可是伍长,而且上边还有人认识,这消息自然比哥几个更灵通些。”

  说着话,年轻士兵伸手朝上面指了指,一脸的期盼。不仅是他,就连其他几个士兵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只有年龄最大的老军仿佛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坐在一旁搂了搂身上的棉衣,似乎感觉到有些凉意。

  蒋头瞪了这小子一眼,却没骂他,这小子说起来和他还有几分渊源,这小子的父亲是蒋头以前的老搭档,不过运气没蒋头好,蒋头当了伍长也算是低级军官了,可这小子的父亲当了十几年的兵依旧是大头兵一个,两年前的一个冬天,也和今日一样外面下着大雪,出去巡视的时候脚下一滑直接摔底下去了,等众人发现去救的时候早已咽了气。

  老子死了,儿子又小,看在老伙计的份上蒋头动了恻隐之心,筹了几两银子孝敬上面替老伙计说了几句好话,总算让这小子替了他老子的位顶替进了军中。

  如今的边军早就不是当年的边军了,但不管如何当边军总比当军户来的好,这军饷再怎么折扣还是能勉强发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定粮吃,而且三山墩这边可比其他边关安稳的多,百年来都没什么战事,如能混下去算是份不错的差事。

  “这事俺一个区区伍长又能知晓些什么?上面有人?你小子也太看得起俺了,要老子真上面有人还能和你们几个在这喝西北风?早就当指挥使去了。行了,朝廷的事自然有朝廷的安排,俺们这些大头兵当兵吃粮,不管以后如何,朝廷总少不了给俺们一口粮吃,想那么多干嘛?”

  “蒋头这话说的有理。”一个年长些的士兵点头附和道:“朝廷有朝廷的安排,再说了俺们都是边军,不管谁来接手,这烽火台总得有人看着。不过话说回来了,在烽火台呆在虽然难熬些,可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总比去卫所当军户来的好,这卫所的军户可不算好差事,那些当官的心眼都是黑了的,到时候让你做牛做马累死累活,还不如在这呢。”

  这话一出,众人连连点头,就连最初说话的那小子也觉得有理。当初要不是蒋头帮忙给他谋了边军的差事,他基本就是普通军户了。现在军户可不是以前,大明各地军户所早就烂了根了,普通军户说白了就是那些当官的奴仆,甚至连奴仆都不如。

  给富贵人家当奴仆除了吃饱穿暖还有例钱,可军户非但要给当官的干活,还没有什么报酬。当官的高兴时候赏些米粮,不高兴非打即骂,每年都有熬不住甚至活不下去的军户偷摸着逃离,反而边军这边更稳妥许多。

  众人长吁短叹了一番,时间很快就过去。

  蒋头探身看看外面的日头,这刚过响午天就阴沉的很,看来这雪一时间还停不下来。

  把腰间的腰刀整了一下,顺手拿起放在一旁的三眼铳,蒋头准备出去转上一圈。

  虽然这大雪天蒙古人应该不会来,可多年的边军蒋头早就养成了每隔一段时间巡视的习惯,哪怕是这样的大雪也不会放过。

  倒不是蒋头恪守职责,严格按照操列,这主要还是习惯,再加上边军必要的警惕使然。哪怕三山墩这边常年没有蒙古人来,不过该做的还是得做,这人端什么饭碗就做什么事,这不仅是做给老天看,也是多一分警惕,作为边军的一员,有这么一份警惕说不定那天就能救自己一命。

  “俺去转转,你们几个烤火小心些,火别太大引着家伙什。”蒋头站起身对手下的伙计交代道。

  “这么大的雪就别去了呗,蒙古人又不傻,这个鬼天气还来?况且我们这可是三山墩。”一个士兵见蒋头要去巡视忍不住说了这么一句。

  “你懂个毛!”蒋头不客气地就回骂了一句,整理着身上的行装理都不理他直接就朝外面走去,刚才问蒋头话的那小子微微一愣,接着一个轱辘也起了身,二话不说拿起架在一旁的长矛就跟着蒋头出去了。

  被蒋头骂了的士兵脸色有些难看,见蒋头和那小子离开后,这才嘴里嘀咕了两句牢骚话,可话刚出口,一直没说话的老军就踹了他一脚,原本闭上的双眼微睁,两道精芒直射对方,看的这士兵脖子上一凉,生生把后面的话全咽了回去。

  “你小子怎么跟来了?”出了藏兵洞,外面冷风呼啸,蒋头下意识裹紧了身上的罩衣,还没继续往前走呢,身后就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后面跟着那小子顿时笑问。

  “俺跟您一起转转。”那小子咧嘴笑着,两排白牙露了出来。

  蒋头欣慰地点点头,这小子虽然还不成熟,但却是好小伙子,不愧他当初替这小子说话让他顶了老子的班进了边军。他跟着自己来是完全自愿的,或许是想到了他当年他老子的往事,当初如果不是他老子一个人去巡视脚下一滑出事,又没人及时发现,或许现在还活着呢,担心蒋头一个人巡视不安全,这小子就主动跟着来了。

第293章 兄弟,自己啊人!

  2024-07-13

  明代长城的烽火台和烽火台之间的距离大约在十里左右,也就是说从三山墩烽火台的两端出发,到下一个烽火台要走十里路。

  不过有的地方距离短的也有,最短的只有五里,但这都是靠近宣府那边的烽火台才有,因为那边是通常蒙古人喜欢犯边的方向,缩短烽火台的距离也便与监视长城外蒙古人的动静。

  按照惯例,巡视烽火台要往两边走一半的路程,如此来回起码要二十里地。边境的长城整体还算完整,可实际上由于经费不足多年失修,有些地方已经不怎么好走了,甚至坏的厉害的外面看着还行,可里面的砖头已有塌陷,甚至还有断开的缺口,当年蒋头的老伙计不小心摔下去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一脚高一脚低,留意着脚下,还时刻要看北边长城外的动静,巡视辛苦的很。

  不过蒋头这么多年来早就习惯了,对于别人来说辛苦的差事他是驾轻就熟,非但走的顺当,还一路上指点着身后那小子,教他一些平日巡视注意的要点。

  “蒋叔,你说这朝廷真会让我们回卫所么?”离了烽火台有些距离了,那小子低声问蒋头。

  没了外人,年轻人对蒋头的称呼也换了一个,从他死去的老子份上论,称呼蒋头为蒋叔是再自然不过。

  “你小子还琢磨这个呢?”蒋头哭笑不得。

  这小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憨笑道:“蒋叔,俺家的情况您也知道,俺能在三山墩当差还多亏了您帮衬,要没您俺也吃不上这口皇粮。可现在卫所那边在传,朝廷开了春就要接手三山墩,这接下来究竟怎么回事谁都没个准话,我这心里不是一直打着鼓么?要真没了这差事如何是好?到时候俺娘俺弟可怎么办?没了这份粮饷她们可怎么活呀。”

  默默点点头,蒋头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这事俺也说不好,哎,俺就是个芝麻绿豆的伍长,不瞒你大侄子,俺早就找人打听过了,可卫所那边都没个准话。这事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再说了,就算朝廷直接接手三山墩,这边也总得有人守着吧?俺们在这这么多年了,朝廷总不见得重新派人来驻守吧?”

  年轻人顿时一喜,连忙问蒋头那么不就等于这差事保住了?可蒋头依旧摇头苦笑,说这只不过是自己的猜测,究竟如何他也不知晓,还是耐心等着看后续的情况再说吧。

  听了蒋头的话,年轻人心情有些沉重,跟着蒋头往前巡视,走了几步脚下没注意差一点滑到,亏得蒋头手快一把就拽住了他。蒋头严厉警告他巡视千万不能分心,如果他再这样就不用陪着自己直接回烽火台那边烤火去,别忘了他老子当年是怎么没的,蒋头可不想这小子因为大意落得和他老子一个下场。

  年轻人一脸羞愧,连忙向蒋头道歉,见这小子提了起精神暂时不胡思乱想,蒋头严峻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接着着他继续往前巡视,两人一前一后花了些时间到了离东边五里地的地方,到了那边稍作停留,随后再转身往回走。

  这一段等走回到烽火台就算结束了,接下来会从烽火台继续朝西边走同样的路程,再返回就完成了巡视。

  可谁想在走到离烽火台约莫着有两里地的地方,突然走再前面的蒋头停下了脚步,他身子猛然蹲了下来,身后的那小子还没反应过来,傻愣愣站着,蒋头回头就冲他低喝一声,这小子才恍然大悟,连忙学着蒋头的样子也把身子蹲下来了。

  “怎么了蒋叔?”

  “听……。”

  “听啥?”那小子依旧不解,脸上茫然。

  “仔细听!”蒋头脸色凝重道。

  那小子凝神细听,耳边只有风声和雪花飘落的沙沙声,可正当他想说啥都没有的时候,突然很轻微的咔嚓声响起,他起初还以为是听错了,但当他凝神再听的时候,不一会儿又是类似的声响传来。

  “这是……有人?”那小子有些不确定问,想了想又问:“这么大的雪不会是什么野兽吧?”

  “不!这是人的脚步声,而且不止一个……。”蒋头正色道,接着脸上又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因为这个动静不是从长城外传来的,而是从长城内这一侧传来的,从声响的大小来看,离他们并不远。

  “跟着老子,小心些,长点心眼,没老子发话不要轻举妄动!”蒋头看看前面已经依稀可见的烽火台,虽然离的不远,可现在跑过去喊人已是来不及了。蒋头心里瞬间就有决定,他拿起手的三眼铳检查了一下三眼铳的装药,随后掏出过火折子点上火绳做好准备,接着压低声音就对身后的那小子交代一句。

  那小子连连头,紧张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兴奋,手里的长矛攥的紧紧的。接着,就见蒋头弯着腰朝前方小跑,他跑的时候脚尖是踮着的,姿势看起来有些别扭但速度却不慢,而且无声无息没发出一点声响。

  学着蒋头的姿势,那小子也踮着脚弯着腰跑,可他的速度就远不如蒋头了,而且跑了没几步就觉得脚尖有些受不了,疼的特别厉害,可瞧着蒋头跑却轻松的很,犹如一只狸猫般。

  蒋头转眼就跑了近百米,然后藏身在一处女墙后面,他躲在那边深呼吸了几下,借着女墙的掩护朝外面一探头然后就是赶紧一缩。速度非常快,动作幅度也很小,如果不是刻意留意根本就察觉不出来。

  “蒋叔……?”这时候,那小子已经跑到蒋头附近了,学着他的样子也躲在了女墙后,正要开口询问什么的时候,只见蒋头锐利的目光朝他扫来,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全咽了回去。

  抬手向年轻人示意了下,让他守着不要乱动,这时候从女墙外面传来的脚步声更清晰了不少,虽然有着风雪的覆盖,可由于距离已经很近了,脚步声连成一片,虽不大,可仔细聆听还是能察觉得清清楚楚。

  “这个鬼天气哪来的人?难不成是从那个缺口偷偷摸进来的蒙古人?”大冷的天,蒋头的额头居然渗出了汗水,这种情况他还是头一回碰上,如果说这动静是蒙古人弄出来的,按理说不应该啊,就算小股的蒙古人借着风雪偷偷摸摸从长城某个缺口摸进来,可他们这个季节来干嘛呢?

首节上一节131/2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