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88节

  乐师望著扶苏身后,紧紧地皱起了眉。

  扶苏又猜,“那就是《幽兰》。”

  “这分明是《高山流水》中流水的片段。你怎么连这都听不出来,可见这些年你都在白费功夫。”

  王后忍不住说著。

  扶苏听见这声音,也是吓了一跳,他慌张转过身来看著今日穿著雍容华贵的母亲。

  “母君,怎么来了?”

  扶苏赶紧站起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王后,请王后坐下来。

  今淑看著扶苏这样,忍不住暗暗低头窃笑。

  扶苏忍不住向今淑瞟了一眼。

  “母君,我正打算去椒房殿看望母君,母君自己先过来了。”

  “我一听说你要去颍川郡,我就很担心。听说那个地方,经常发生叛乱。没想到韩国虽然疲弱,国土面积狭小,但是韩国人渴望复仇乃至复国的火焰却没有一刻停止燃烧。”

  “这和母君有什么关系呢?”

  “你要去那个地方,我难道能不担心你吗?”

  灌夫一直跟在王后身侧,方才他说了太子不少坏话。

  “是啊太子,去颍川郡太危险了。连我这样身强力壮,举世无双的人都得对前往韩国捏一把汗。”

  今淑一直都听王后过去动不动说,太子和太子身边的近侍没一个靠谱的。原来不是王后多担心了。

  这一回,不止今淑,王后身边的宫女都跟著笑了起来。

  她们也不是没有见过莽撞喜欢夸口的人,但是像灌夫这样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就是王后,看著眼前这个身材强壮却不带心眼的年轻壮士,也是莞尔一笑。

  “太子身边还真的是能人异士多。”

  信在这个时候,他非常严肃,他快速地记录了今天发生的事情。王后直说每次来太子宫中,都见太子不好好学习。重点是这可是王后对太子的评价,可不是自己说的。

  又说王后见到太子身边的一个侍卫,侍卫十分奔放,都是太子平日里纵容他才这样的。

  写完之后,信的表情从肃穆沉重变得满目喜悦,甚至对著他写好的文书不断地点头。

  王后看了看扶苏身边的人,虽然她也知道,这些人都是大王安排在扶苏身边的,可是为什么大王自己却把危险的赵高留在身边。

  王后望著扶苏,脸上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你这次走了,多久方归啊?”

  “我想最多也超不过三个月。这也得看颍川郡那边是怎么安排的。”

  王后听了,本来有话要说,忽地微微咳嗽了几声。

  “母君,你怎么了?”扶苏如临大敌一般,直接跪坐在王后腿边。

  在先秦时代,医疗和生活条件实在是落后。人一定要注意气候按时穿衣服,稍微不注意,那就要得疾病。而得病这件事,后世的感冒成了无关紧要的小病,但是在这个时代,感冒那就是风寒,稍微不注意,那是要命的。

  扶苏在先秦生活久了,了解到因为这种伤寒疾病而死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而一旦听到咳嗽,那大概就是风寒。

  扶苏如临大敌一样,就是其他女婢,宦侍,也都跟著吓一跳。

  他们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保证王后平安健康,否则日夜周遭不间断的陪侍服侍有什么意义。

  王后要是出了事情,他们大概率要掉脑袋。

  王后只是微笑著说,“没事。”

  今淑站出来道,“王后听闻太子要前往颍川郡,担心地整晚睡不著觉。所以生病了。”

  “那送母君回去休息。再找医家来给母君看疾。”

  王后看著扶苏和今淑两个人大小脑袋凑在一起,面对面都是一副如临大敌、战战兢兢的样子,不由得发笑。

  真是一对好孩子。

  下章马上来,稍等一会。

第123章 八千甲士(求打赏月票!)

  “我只是咳了一下,又无大碍。你们这么慌张做什么。”

  今淑也不知为什么,忽地就和扶苏凑得这么近,她赶忙站起来,走到王后身后。

  扶苏只是坐在一边如释重负地说,“母君没有事情就好。”

  “就算是生病,有这么多医家在侧,我能有什么事情?”

  “防微杜渐。”扶苏拿起茶慢慢饮著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担忧。

  他母亲性格执拗,有事也不和嬴政说。真的出了什么事,她在宫里就是一个人,没有谁能让他依靠。

  即便如此,她还在身边养了一大群胆小懦弱经常受人欺负的人,自以为她能够保护比她弱小的人。

  更何况,这宫里的人,多是势利小人,看你得势能给你做龟孙;一旦看失去势力,不管你有多高的地位,没了权力能在你头上泼剩菜剩饭。

  而王后是从来都看不见这些的。

  嬴政明明答应了自己,要给他母亲带话。像嬴政这样一国之君,只要发下话去,不可能三天还收不到消息。

  扶苏感觉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

  是因为那个人吗?虽然他面对自己时从来没有露出过马脚,可是扶苏没有一刻忘记过当初沙丘政变是谁策划主谋的。

  他喝著茶。

  在宫里住的久了,扶苏已经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巧合。

  堂堂秦国的王后,曾经在历史上离奇消失。

  扶苏不得不防。

  王后见扶苏这样担心她,不由得道,“我知道你还会赶在出发前来椒房殿看我,这样看来倒不必了。我这一回看过你,你我就不要再见了,等到你办完事情回来再来找我。”

  “那怎么行,传出去,我何其不孝?”

  王后则道,“儿行千里,最担忧的是母亲。你要走就快去快回,我怕我再见你一次,到时候忍不住和你说太多话,呜呜咽咽、哭哭啼啼,到时候又惹得你在路上多牵挂我,做事有顾忌。所以你还是不要来找我辞别了。”

  王后很了解扶苏,他应该是为自己的事情没有被解决,所以现在很自责。

  “天底下,哪有做母亲做到这个份上的。母亲都这样了,我还不去向您道别,更是说不过去。你们快送王后回宫去,保护好王后,王后要是生病了,你们每个人都要挨板子。”

  扶苏就这么命令著王后的侍女、宦侍。

  王后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都对扶苏的话唯命是从。

  杀了一个燕丹,震慑的可是全天下。至于咸阳宫里,每天都在扶苏身边转悠的宫人,那自然更加不敢得罪。

  从他杀完燕丹那一刻,扶苏让所有人都惧怕他。

  等到王后走了,扶苏越是觉得不对劲。

  扶苏看向周围,想留个人保护王后。

  但是看来看去,扶苏都不满意。

  “太子,您有什么事情要安排我们去做吗?”信走上前来,他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扶苏有需求。

  扶苏并不想选信,扶苏自己也听说了,林信和赵高有过节。就是赵高耍了手段,把比他地位更高、出身更好的林信挤来自己的宫殿陪著自己读书。

  信这样的性格,只能做小事,做不了大事。

  这么一圈看下来,宫里只有一个长和粱了。

  “长,我要交代你一件事。”

  “我?”

  长在大殿中角落里站出来,自从太子升了位置,他在这个王宫里就显得非常不起眼。

  他只是个出身低微的宦侍,又没什么特长,只是因为太子习惯了他的服侍所以被留在太子身边。

  太子未来是要做大王的人,虽然只是太子,如今能够陪在他身边的,就算是普通的郎卫,那也是有背景的郎卫,更不要说粱、信这样从章台宫尚书台过来侍奉的人。

  等到太子继位了,太子身边的人总有几个能成为九卿之一。

  而他原以为自己只能一辈子给太子指挥宫人打扫宫殿了。

  长怔怔地走过来。

  扶苏还是去向王后辞行,因为他等了六天,嬴政既没有给自己消息,也没有向王后转达消息。

  扶苏更加肯定之前的怀疑。

  只是扶苏走的时候,在王后身边留了很多羽阳宫里的医家和婢女。

  赵高早就在王后身边安插了眼线,只是他没想到,太子居然这样行事,似乎是对他的行径有所察觉。

  赵高只好传下命令,叫自己的人不要轻举妄动;甚至于赵高也考虑到了其他可能性。

  王后宫里的眼线见到太子的近侍陪著王后,若是有人生了攀附太子之心,未必不会告发自己,到时候太子一回来,太子就要知道自己的作为了。

  赵高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传下命令去,凡是有胆敢靠近太子近侍者,格杀勿论。

  

  扶苏这边,因为昌平君和嬴政都没有给他好消息。

  眼看著历史上的昌平君叛乱发生的日子就在秋天,扶苏不由得提著心生活。

  但是嬴政却在扶苏倍感焦虑的时候,给了他一份大安慰。

  咸阳城城门前,扶苏见到规模浩大的行军队伍,随行军士竟然在一条道路上排列整齐后看不到尾。

  秦国的黑色旗帜在风中飘荡著,八千精锐甲士多有配备战车,双目炯炯,气势如龙。

  扶苏则穿著白色的深衣,外面系著白袍。扶苏望著这样长的队伍,心中忍不住去幻想日后自己率著大军驰骋疆场时的恣意快活。

  哪个男儿不渴望征战沙场,留得千古美名。

  “吾观这随行队伍只见头,不见尾。不知此行一共是多少人马?”

  “大王有命,为太子随行配备八千军马,以护卫太子安全。”蒙恬双目如星,看扶苏时眼中满是关怀。

  他今年三十三岁了,英武雄壮,气势不凡。现在站在扶苏身边,挨的极近,又因为身高和武将气势的缘故,和扶苏站在一起时蒙恬像是恨不得把自己的披风裹给太子,又或者是把太子绑在他的后背上。

  蒙恬只想著,太子是秦国的骄傲,此行大王把保护太子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可见是大王信任自己。

  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扶苏则不然啊。

  他看著这数量接近一万的随行护卫队,心中多少滋味。

  当初嬴政打下赵国,嬴政亲自驱车前往邯郸坑杀了当初和他以及赵太后生母家有仇的赵人。在那一次嬴政驱车前往时,也不过带了六千甲士。

  而对待自己,嬴政直接配备了八千甲士。

  也许旧韩危险,但是这样的厚待,哪怕是个石头都忍不住心肠发热。

首节上一节88/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