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01节

  只是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第一要诀就是不管心里怎么想,绝对不要在脸上表露出来。

  扶苏低首,认真客气地道,“这怎么能行呢。我年纪尚浅,按照当日对君父的提议,次年要秦国发兵四十万大破齐楚,这可是大事中的大事。”

  “我如何能带领四十万兵马。还得是请朝中威名赫赫的大将前来方能坐镇。”

  冯去疾听了,心里暗喜。

  太子还真是狡猾,这个时候若是旁人,早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好啊,能沉得住气,就能有做大事的机会。

  “太子过谦了。身在新郑,却能御敌百里之外,调动兵马驱策千里,惊地楚人大骇。没有过人的胆识,稍微不慎,就会招致失败。”

第281章 中间人岳父(求打赏月票全订!

  )

  “太子此次用实力向朝中诸臣证明了太子的军事天赋,就是大王,也几乎是罢朝三日,举朝称庆。

  “大王对太子此次战事上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才去问群臣。只是我私以为,太子已然立下了奇功,威民远播。若是想要更进一步,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

  扶苏连忙道,“征战非我所愿。我所希望的,只是让自己生平所学都有地方施展,如此而已。待此次戍守结束,我必定如期回咸阳。”

  冯去疾没有接扶苏的话。

  是回去还是留下,是继续打还是就此放弃。这都不是扶苏说了算的。

  全看嬴政的意思。

  大王的意思,自然是让扶苏就此全面主持后续征伐齐国和楚国的大事。因为对大王来说,派遣任何受信任的大将率领四十万兵马去攻打楚国,都不如派扶苏出去来的更加放心。

  可是大王也有所顾虑,一是担心扶苏像昙花一样,只能在短时间内开放一次。后面扶苏可是要正式攻打两个国家,稍微有点纰漏,都会前功尽弃。

  越是真心为扶苏考虑,就越会去考量事情的最坏结果,以为其预防。

  二是太子年纪浅。太子未必有造反的心意,可是如果太子身边的人有不轨之心,撺掇太子干点别的,那也说不准。

  大王的意思是,把王贲召出来,辅佐扶苏打下齐国和楚国。

  到时候,功劳都算在扶苏头上。

  但是这事后,扶苏要怎么算功劳呢。

  这就是冯去疾来此的又一目的。

  他希望太子可以做一个明智的选择,为自己以后的数十年考虑,不要单纯只计较一时的荣辱胜负。

  功名利禄,比起至高无上的权位,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作为秦王政备受信任的臣子,冯去疾不能对扶苏单独说这些。

  “太子,在这件事上,我倒是难得和太子意见一致。”

  扶苏心里开始骂起来。我只是谦虚一下,你居然真的不叫我继续去攻打楚国。

  冯去疾见扶苏的下颌处微微鼓起,也是微微一慌。

  他并不敢得罪太子,只是他希望太子能够听他的话。太子不是在羽阳宫里,就是在边地。朝中的权利争斗,大王是不会让太子参与的。

  只有他才有实权。

  只要太子愿意听他的话,他可以让太子稳稳继位。

  “太子,臣以为边久戍已然是辛苦至极。如果继续让太子在戍边,乃至到时候主持攻打楚国的大事,未免太劳累太子。这些臣子也真是的,大王明明要给太子赏赐,他们却提议要让太子继续在外劳累。我实在是为太子感到不值。

  扶苏现在明白冯去疾在说什么了。

  嬴政让大臣想办法封赏自己。

  一波人见到大王猜忌王翦父子,猜测嬴政不愿意再让旁人染指未来平定楚国的大功,所以争著抢著建议给扶苏这个机会。

  而冯去疾话说得冠冕堂皇,可是表态很清晰。他认为自己主持攻打楚国的战事不值得。

  “都是奉命行事而已。为什么要考虑值得不值得的呢。”

  冯去疾却道,“身在高位者,一旦做下一个错误的决定,代价非常沉重。有时候,不见得人人都争抢真的是个好东西。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福祸相依,全看人怎么处置。”

  “少府年高德劭,久在君父身前侍奉,深得君父信任。不知少府是何建议呢?”

  冯去疾捻须,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扶苏现在就回去要封地,要封赏,楚国的战事不要再管了。

  现在回去,功劳还不算大,获取一个君位属实是大赚。

  如果留在楚国,眼下明明已经啃下了硬骨头,秦国四十万大军灭楚国,几乎是旦夕之间的问题。

  等这个实际的功劳落在你头上,到时候整个秦国的兵马都要奉你为主,那个时候父亲大王他绝对不会再愿意给你其他封赏。

  如果太子你想去追求功名,人心,往往是被大王制裁的开端。

  战争全打赢了回来,你再回到咸阳,不说有没有什么封赏,光是打击都够你受的。

  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秦王政是你的父亲,他出生时间比你早,干创事业也比你早。他就是有能力做这些事情。

  冯去疾没有再回答扶苏。

  “我这个人呢,说过一遍的话,基本上不会再说第二次了。”

  冯去疾留下这话,一脸冷漠地走掉。

  扶苏和众宦侍朗卫都守在后面,众目睽睽之下,他对扶苏说这么些莫名其妙的话,引得众人不满。

  灌夫上前,“太子,少府怎么能这么对太子说话呢。”

  当著众人的面,扶苏颜色不改,只是用很平常的语气道,“少府乃我仗人,无可厚非。”

  【仗人:岳父】

  众人听了太子这么说,自然为太子抱不平。

  左右都忍不住道,“太子,您实在是脾气太好了。”

  扶苏摆摆手,“都是小事”

  冯去疾是有实权的大臣,管秦国所有的钱,秦国的财政大臣。

  财大气粗,这种语气和态度,也算正常。

  只是扶苏总觉得,冯去疾要自己赶快决定什么。听冯去疾的意思,到现在为止,嬴政始终还是信任他的。所以这次来到新郑的人是冯去疾,而不是其他大臣。

  傍晚吃饭的时候,扶苏也还在想今天冯去疾说的话。

  “难道他的意思是,要给我争取封君的机会。但是要我尽快脱离这次战事。”

  该不会我这个岳父,想要做我和我君父之间的中间人吧。

  扶苏在咸阳城,一个靠山就是冯去疾,另一个靠山就是熊启。

  熊启的心思,扶苏早就知道了。

  没想到冯去疾看著恭恭敬敬,竟然也对权力这么热衷。

  扶苏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固自己的地位。结果这两个人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却表现的是出奇的一致,他们都把自己当垫脚石。

  不愧是秦王身边的权臣啊,一个个,都名不虚传。

  扶苏用膳时,不住地饮酒,他品味著这果酒,滋味在口中回甘。

  扶苏对两个宦侍道,“明日,请少府来饮酒。务必将人请到。”

  笔者不认为军功对于帝国的继承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在那个时代,权力和名正才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太子,已经天然有著继承君位的合法权力。如果只有兵马,回去造反也会很快就招致失败,因为名不正。儿子造反父亲,会被天下耻笑,没有人跟随。第二个是,此时秦王政的威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关中的控制非常强。一言以蔽之,此时的扶苏虽然实力渐渐强大,可无论是实力上还是时机上,都不足以用异常手段继位。

第282章 一鸣惊人(求打赏全订月票!)

  冯去疾接到扶苏的邀请,还不太愿意前往。

  大王在秦国人心目中,威望极高。自己言行举止稍微有异常,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告诉大王。

  但是一想到,大王迟早会有迟暮的一日,而太子才是秦国的未来。

  冯去疾还是冒著风险来参加了扶苏设下的宴会。

  上次宴会,还是扶苏公开请他的叔公原昌平君的。

  听说过宴会流程的人,大都知道,太子是得了韩非真传的,对术与势的掌握不亚于他的父亲。

  在去赴宴之前,冯去疾甚至沐浴更衣了一番,以彰显他对此次扶苏宴请的重视。

  待宴会时间到了,冯去疾如约而至。

  他十分守时,比预定的时间早到了一刻钟。

  扶苏穿著青色袍服现身时,冯去疾正在几案上饮茶。

  “臣拜见太子。”冯去疾起身。

  “少府多礼,快请坐。”扶苏坐定,随后月师开始奏乐,舞女也一一从门的两侧翩然而至。

  “没想到少府竟然早到了,若不是虎贲卫通知,扶苏险些要怠慢少府了。

  冯去疾连忙道,“太子多虑了。太子宴请臣,是厚待,臣若是准时前来,反而显得臣无道。”

  虚话说过一巡,便要进入正题。

  “太子的茶,实在是清淡。不过味道迥异。”

  扶苏发笑,“啊我不喜欢那些人参、鹿茸、灵芝所泡出来的补茶;也不喜欢那红枣枸杞煮出来的温汤;只此属地竹叶青泡水煮出一碗,别有一番风味。”

  “太子素来不从俗流。这茶确实味道不同寻常。”

  “少府喜欢,我这还有很多,少府尽管拿去。”

  冯去疾自然道谢。

  扶苏看时候差不多了,这才对歌姬、乐师道,“尔等都退下。”

  等到把一众人撇清。

  冯去疾还是和众人在场时一样。

  他能在秦国坐到少府的位置,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也是出自韩非的学说。

  那就是只要活著,不管什么场面,永远要当做有第三者在场。如此说话做事,绝对不会有纰漏。哪怕没有人,也要当做有第二个人存在。

  扶苏几次开腔,想要探探他口风,他那天说话到底什么意思。可是冯去疾都回答的模棱两可,让人摸不著头脑。

  扶苏好不容易撇开那些耳目,可是他没想到,冯去疾居然严谨到了这个地步。

  这就让扶苏在寻常的相处之中,感到冯去疾的可靠。

  这个人,可以有大用。

  但是扶苏对冯去疾是没辙了,扶苏开始自顾自喝闷酒,打算等时候到了,把他请走。

  他就像是挂在树上没成熟的葫芦,几乎是一声不吭。

  事实上,现在扶苏这种作为,也颇有想走捷径的意味。不安分守己,好好在羽阳宫当太子,却要跑出来征战。到了外地,遇到重臣,如此煞费苦心地接近权臣。

  这要换做别人,早就死了八百回了。

首节上一节201/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