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77节

  李明亮客串陈一鸣的导演助理,领着学生兵们搬运、架设监视设备。

  这小子混老了剧组很会来事,亲自动手先把导演椅给陈一鸣支好了。

  陈一鸣一屁股坐下,拿起保温杯喝上一口热茶,舒坦!

  “丞相,我车上最后一排座位有个大提包,你去给我拎过来。”

  这外号是陈一鸣起的,又明又亮,岂不就是诸葛丞相么?

  李明亮麻利地把包包拿过来,陈一鸣拉开拉链,从里头拿出一个八九寸大小的迷你小电视。

  学生们搞好监视设备之后,开始动手搭遮风挡雨的棚子,一边搭一看伸头看稀奇。

  陈一鸣在提包里又掏出两个工字型的把手,直接卡进小电视两侧的插孔里。

  双手握住把手往起一举,还行,不算很沉。

  然后他又掏出一大卷手指粗细的缆线,一头接在小电视背后,另一头接上一个分插,让李明亮连到摄影组正在调试的F35上。

  连上电源,开机,小电视一阵闪烁之后,画面逐渐稳定,图像与试机中的摄影机完全同步。

  李明亮拿过来试了试手感,口中感叹不已,“陈导,这是监视器?怎么这么小这么轻,清晰度还挺高!”

  陈一鸣笑着回答,“这是我特别订制的高科技,咱们也喝一回好莱坞的头汤。”

  这东西也是陈一鸣在《1917》的花絮里看到的,便携式监视器。

  萨导拿着它就可以全程跟随斯坦尼康摄影机,把拍摄中的问题第一时间告知摄影师和演员,并作出指示。

  原理其实很简单,跟分体式F25B如出一辙,把监视器的几大组件分开,显示单元独立出来连接摄影机。

  无处理的原始图像显示在小电视上,用于导演随时指出穿帮、走位失误等物理问题。

  预处理的原片依旧显示在监视器上,用于分辨色彩、滤镜、表演等魔法问题,并决定是重拍还是通过。

  陈一鸣捅破那层窗户纸,阿莱很快就做出了样品,跟机员过来时一起捎给了陈一鸣,算是实践验证。

  过来跟陈一鸣汇报烟火准备工作的伏瑞香一眼看到小电视,立马爱不释手地拿过去玩儿起来。

  实话实说,这玩意儿像是个机器人脑袋,一个方脑壳支着两个大耳朵,看上去还挺萌的,难怪祥瑞喜欢。

  陈一鸣也不阻止,后面祥瑞跟它打交道的机会不会少,现在培养培养感情也好。

第97章 再改 投入

  祥瑞玩儿了几分钟就依依不舍地把方脑壳放下,跑去确认摄影车的调试进度,这部分之前就是由她全程跟进的。

  另外一位副导演张维宁,则在板房搭建的化妆间里,抓紧时间给正在上妆的工兵战士们讲戏。

  伏瑞香和张维宁分工上各管一摊,前者主盯摄灯录兼管设备,后者主盯群演兼管服化道。

  陈一鸣坐在导演椅上闭目养神,李明亮看到之后招呼同学一起退出了监棚。

  拍到第二部电影,陈一鸣终于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了,现在他可以安心坐等开拍前的准备工作结束,然后坐在监视器后面,手持对讲机指点江山。

  也就是不知情网友大力群嘲的那种“拴狗导”。

  他的位置大概在临造土路的南侧树林里,距离树林边缘不远的一个凹坑,是工兵兄弟提前挖掘平整出来的。

  木制框架提前做过加固,学生们把带过来的苫布像挂蚊帐一样披上去,就是一个现成的监棚。

  拍外景的时候,监棚、支持设备、排线等都是前期置景时必须考虑进去的因素,一个剧组有没有默契,导演和制片有没有经验,从第一天外景的拍摄状态就能看出个七七八八。

  像《1951》的这场外景戏,监棚、供电设施等都是全地下的,不会破坏外景的完整性,缆线也提前挖渠埋管走地下,而不是直接暴露在地表。

  不穿帮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

  上午10点,祥瑞进棚通知陈一鸣,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他老人家可以出去做最后一次检查了。

  这个环节副导就不能代劳了,必须陈一鸣自己来,否则可就真是“拴狗导”了。

  陈一鸣猫腰走出监棚,顺着台阶出了凹坑,一转头就能看到停在路边极为显眼的摄影车。

  一眼看上去像是一台加长加宽的消防车,事实上也的确是用重型消防车改的。

  拍《魔都假日》的时候,最后一场戏需要一个非常高的机位,祥瑞“灵机一动”把摄影云台搬上洒水车,解决了拍摄的难题。

  到筹备《1951》的时候,按照陈一鸣最初设想的分镜,机位的位移范围更大,对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魔都假日》的经验延伸一下,干脆用消防车改造一个摄影平台。

  陈一鸣出创意,魔影厂的改车师傅设计改造,伏瑞香跟进改装和调试,最后的成果,就是现场这台多功能摄影车。

  改造的第一步,是把消防车的水罐拆掉,原位置安装可升降云台,并重新调整配重。

  这一步对于有经验的改车师傅并不难,魔影厂的技术大佬甚至把云台的控制功能集成到了车载系统上,陈一鸣试验过之后大开眼界,这不就是成龙的那台“快餐车”吗?

  接下来第二步,是订制更加坚韧的伸缩杆,满足高机位的需求。

  F35摄影机重量可不轻,连同多功能挂架足有几十公斤重,摄影车要把这一大坨举到十几二十米的高空,还要足够稳定避免晃动。

  消防车原配的长梯肯定不行,只能拆掉换成特别订制的合金杆,一节套一节地伸向半空。

  陈一鸣第一次见到合金杆伸到最高的状态时,也免不了大受震撼。

  高高的合金杆倾斜着刺破长空,最靠下的一节比他的腰还要粗,如一战时日耳曼人制造的“巴黎大炮”一般威武霸气。

  和“巴黎大炮”一样,炮筒子太长太重,全伸出去的时候底盘需要额外增加配重,此时摄影车的车斗部分已经降下全部内侧车轮,相当于十轮大卡的载重。

  底盘和平台改造完毕之后,就轮到摄影机本身的改装。

  主要工作就是给F35重新做一个外骨骼,外形类似地球仪。

  最外层是一个圆形框体,作为中介连接合金杆和摄影机。

  框体下半部分安装有一个电控底座,远程遥控摄影机左右摇头和上下俯仰,满足运镜的要求。

  电控底座的X轴和Y轴标有刻度,最小移动单位是6/360,距离相当于手表表盘上的1分钟的角度。

  唯一欠缺的是调节移速的功能,稳定性的问题实在是难以解决,陈一鸣索性不要了,拍摄的时候用抽帧的法子替代。

  陈一鸣走到摄影车旁边的时候,那里已经围了一大圈人。

  少部分挤不进去的,在仰着脖子看天上的摄影机。

  大部分脖子仰到酸的人,则在探头探脑地围观桑平操作遥控器。

  陈一鸣挤进人群,中间是桑平和保罗两个人一坐一站,两侧是他俩各自的助手,身后还站着阿莱的跟机员和副导演伏瑞香。

  祥瑞做翻译,两个摄影师正在讨论实拍的运镜步骤。

  桑平身前的边桌上摆着一个超大的键盘,脖子上挂着一个大大的耳机,一派新潮乐队老炮的架势。

  键盘做得大也是为了操作方便,因为上面集成了三部分功能。

  第一个是摄影平台的相关功能,包括云台的升降与移动,合金杆的伸缩,主要用于调节摄影机的高度。

  第二个是控制摄影机底座的移动,包括水平和俯仰两个方向,决定摄影机的取景范围。

  第三个是摄影机本身的功能,实际掌控拍摄。

  纯黑色的键盘采用全金属材质,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旋钮和按键,透着一股工业朋克的科幻感。

  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其实做出来并不容易。

  光要求阿莱开放摄影机控制模块就不简单,这事情单论性质,与改进研发分体式摄影机截然不同。

  后者只是产品外观和功能的局部改进,拿出来的东西还是封装之后的产品,不涉及底层技术和逻辑。

  前者需要阿莱开放控制系统的接口,允许第三方设备直接调用,属于是在侵权的边缘疯狂试探。

  马云腾的母上大人出马大力游说,加上《魔都假日》和《1951》对阿莱数字摄影机的开拓性意义,终于成功说服阿莱管理层破例同意。

  剧组可以在阿莱跟机员的现场监督之下,改装和使用摄影机控制键盘。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利益驱动,因为这个傻大黑粗的玩意儿,陈一鸣预先做了专利申报。

  阿莱不同意无所谓,他大可以等专利审核通过之后去找那帮小日子公司。

  要知道现在数字摄影机市场还是蓝海一片,有志于此的公司一大把,阿莱还做不到10年后的一家独大。

  只不过陈一鸣并不指着这东西赚钱,偶尔搞发明完全是为了拍电影方便,因此第一选择还是合作过的阿莱。

  事实证明,在利益面前,号称铁脑壳的日耳曼佬也是懂得变通的。

  桑平正在向保罗解释他的想法,“一边降高一边缩杆,相当于水平和高低两个方向同时移动,摄影机的晃动幅度还是有些大,这是我们之前验证过的。

  所以我还是坚持不缩杆,调焦距,把主要工作交给摄影机本身的机能。”

  听完祥瑞的翻译,保罗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长串话,打头就是连着三个“不不不”,随后才是祥瑞的翻译。

  “这样拍节奏太慢太平,我们需要更不平庸的选项。”

  陈一鸣咳嗽了两声,中间几个人这时才注意到陈一鸣的存在,纷纷和他打招呼。

  桑老爷子的心思全在拍摄上,不经客套直接开口求支持,“小陈,我认为开场第一个镜头还是要节奏舒缓,给观众融入电影氛围留出余地,所以…”

  保罗刚听完祥瑞译出第一句,就开口打断,“NO,这里如果采用平滑运镜,会消减后续的紧张感,开头跳出节奏,更利于调动观众。”

  陈一鸣略显“羞愧”地回避了桑平和保罗争取支持的目光,自顾自地说道,“你们的意见都有道理,我各同意一半,所以咱们再改一下分镜吧。”

  桑平和保罗听了无不面色大变,马上就要开拍了,你小子还来?

  两人的“变态”是有前情的,因为开场戏的分镜,过去一个多月里都不知道改了多少稿,摄影组的一众人等被陈一鸣折腾得欲仙欲死。

  最早的一稿完全脱胎于原版《1917》,从秦哥找到木头开始,全程战壕戏。

  这种编排都不能说是舒缓了,简直就是波平如镜。

  走访过老兵之后,陈一鸣希望对我军物资极度匮乏的状况多一些侧写,因此在开场戏里加了几台破烂解放卡车做背景。

  也就是把战士们搬运和吐槽的情景,穿插在两个主演的行进过程中。

  算是在第一稿的基础上,丰富了一下镜头内容。

  至于拍摄手法,则没有多少变化。

  第三次改动源于沙教授,他给陈一鸣详细讲述了拉长补给线之后我军后勤部门付出的巨大代价,指出了几处群演台词的错误。

  陈一鸣由此进一步拓宽思路,他想到了那部号称《金刚川》原型、反映半岛战争后勤线斗争的纪录片《钢铁运输线》。

  反复推敲之后,他再次改动分镜稿,把开场戏的时间节点往前推,从“主角汇合”变为“抢救物资”,这就是现在这一版开场戏的雏形。

  说句题外话,老沙如今在剧组里已经是“瘟神”一样的存在,各部门无不“谈沙色变”。

  在陈一鸣的鼎力支持下,沙老爷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有了极大的“挑刺”干劲儿,主观能动性爆棚。

  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家,先是天天泡在外景地上,指挥着工兵一土一木地“复原”战场。

  他的微操水平简直赛过常委员长,都是诸如“这个机枪巢向左移动一点五米”或是“那个防炮洞的拐角再弯二十五度”之类的操作。

  一度弄得战士们远远见他过来就忍不住想尿遁,怕之惧之甚过自家团长。

  外景地弄差不多了,他又把精力无缝转移到剧组的幕后部门。

  摄灯录他老人家看不懂,于是看得懂的服化道成了重灾区,全都在老沙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这会儿他老人家正和兼管这三个部门的副导张维宁吵架呢,那调门儿是一个更比一个高,摄影车这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老张是业内知名的群演大管家,天天在大群戏里泡着,练就了一副大嗓门,不用喇叭都能镇住最调皮的群演。

  能和老张比音量,可想而知老沙有多么投入。

首节上一节77/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