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在二大爷身后一路探头探脑走马观花,漂亮妹子是看到几个,但也没有惊艳到让他叹为观止的地步。
进入研讨会所在的会议室之后,连零星的花草都看不到了,围坐在长条桌四周的不是大叔就是大爷,显得他这个小年轻分外地扎眼睛。
他不声不响地跟着马董坐在靠外一圈的椅子上,静静等待会议开始。
上午9点三刻,该来的都来了,电影局的一位张姓委员站起作了开场白,接下来就轮到韩三爷发言。
陈一鸣头一次亲眼看到大名鼎鼎的帝圈韩三,薄薄的寸头,上宽下窄的脸型,干瘦的身材。
冷眼一瞅,两道横肉自带三分匪气,确实有些“座山雕”的既视感。
他的发言很简洁,三言两语叙述了《开国大典》项目的由来,关键是列举了好几个关注该项目的正协大佬名号。
陈一鸣掩嘴偷笑,看来老韩也知道今天是鸿门宴,先报出一长串名字给自己背书,这就叫扯出虎皮好唬人。
接着是剧情梗概,陈一鸣听下来,跟前世的那部《建国大业》相比区别还是有一些的。
《建国大业》范围更广,从谈判、交战再到开国,时间跨度涵盖整场战争。
而《开国大典》更加聚焦,集中描述建国前最后一年的故事。
就陈一鸣对本时空历史的粗略了解,《开国大典》基本没有什么出格的“魔改”,唯一的突破,就是委员长父子多了些英雄气。
至于中间的皿主派人士,全是背景板,是给观众数星星用的。
先是电影局审查委员会的一位前委员提出质疑,措辞倒是还算缓和。
“这种形象塑造过于突破,观众会有误解的。”
韩三辩解道,“兴之所至喜怒随心,不是很正常吗?我觉得这样塑造更符合历史,也更贴合观众的想象。”
他的创作逻辑其实跟陈一鸣一样,把主旋律电影的固有形象从三楼拉到二楼,稍许接接地气。
只不过他的待遇比起昨天的陈一鸣要差得远,被一众专家们各找角度口诛笔伐,到后来甚至上升到了明褒实贬其心可诛的地步。
萌新小陈缩在椅子里瑟瑟发抖,这阵仗他两辈子以来还真是头一回见识。
专家们在剧本里挑出了一大堆“瑕疵”,陈一鸣全程地铁老人手机,仿佛置身于楚门的世界,力学三大定律都不一样了。
比如,片面拔高皿主派的作用,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排第三不知道吗?
大爷这电影就是讲第一届正协会议的,不拍皿主派那就不用拍了。
辩到后面两边都有了些火气,韩三不在剧本里的话也被寻章摘句地批驳。
韩三之后,《开国大典》的其他主创,联合导演辛建,编剧王睿东、杜起明,挨个儿被叫起来挂墙头。
陈一鸣可怜兮兮地看向二大爷,地球太可怕了,咱们还是赶紧回火星吧。
研讨会开到下午4点,终于轮到《1951》出场。
出乎陈一鸣意料的是,他战战兢兢地用最简洁的话描述完电影剧情过后,就被无视了。
没错,彻彻底底地无视。
只有那位前委员质疑了一下他的执导资格,被孙副主任很敷衍地一言带过,然后居然就被放过去了。
三两个专家指出了剧本上的几处“疏漏”,之所以说是疏漏而不是瑕疵,是因为完全不痛不痒,尖锐程度还不足昨天王树斌提问的一半。
都没用陈一鸣起身解释,孙副主任三言两语就给打发了,理由是“战史记载就是如此”或是“该描述出自战役亲历者的叙述”。
下午5点,依旧是张姓委员致辞收尾,研讨会胜利、团结、圆满地结束。
据其表述,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对六十周年献礼影片的制作,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
第82章 新概念 兵样子
一直到坐进二大爷的座驾,陈一鸣才稍微有些反应过来。
“马叔,你说韩三爷回去之后会改剧本吗?”
对方呵呵一笑,反问道,“你说呢?”
陈一鸣迟疑地回答,“应该不会大改,可能象征性地会改几笔吧。”
二大爷摆了摆手,“以我对韩老三的了解,他一个字都不会改,真要动剧本也是他自己想动,他才不会顾及那些专家的意见。”
陈一鸣了解地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找到今天会议室里诡异气氛的原因了。
全是演员!全在演戏!
他转过身子面朝二大爷,恭敬请教道,“马叔,你说他们干嘛要折腾这一出呢?”
二大爷瞟了他一眼,想了想之后回道,“跟提一嘴也好,虽然你还够不到这个层级,现在知道这些徒增烦恼。
不过世事难预料,万一这回真能拿个奖镀个金呢,人总要有点梦想的。”
陈一鸣端正了姿势,准备聆听教诲。
“韩老三的麻烦都是他自找的,根子就不在剧本上,《开国大典》的剧本那可是当朝正协副牵头创作,剧本封皮上白纸黑字,给首届正协大会献礼。
所以剧本肯定没问题,就算真有问题,也不是那几个专家有资格指手画脚的。
根子其实在韩老三的嘴上,他为了给《开国大典》造势,上个月大放厥词,整出个主旋律新概念出来。”
陈一鸣满头问号,主旋律还有新概念?
二大爷直接笑出了声,“韩老三这回确实不是老电影厂的操作方式,又是数星星又是零片酬的,整得圈内鼎沸业界骚然。
阵仗搞太大,他不好往回收了,不得已只好包装一个新名词出来。
在此之前,主旋律电影可不是谁都能拍的,自然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审核,这关系到主流电影的话语权,不是一件小事。
上峰破例让帝影和魔影掺和这桩事,相当于重新分蛋糕,怎么可能没有反弹?”
陈一鸣其实对利益纠葛没兴趣,他更好奇那个什么新概念,“马叔,韩三爷到底说了些啥。”
“他把主旋律电影重新做了个解释,叫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然后往里塞了不少私货。”
说实话陈一鸣真没觉得主旋律和主流意识形态有多少区别,这不就是一回事吗?
看出了陈一鸣的疑惑,二大爷问他,“好莱坞电影你肯定没少看,那你觉得《冰海沉船》算不算主旋律?”
陈一鸣觉得二大爷在消遣他,《冰海沉船》如果也算主旋律,那《魔都假日》肯定也算,他又何必费时费力折腾《1951》呢。
“在韩老三看来,《冰海沉船》就是典型的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人家说的好,讴歌美好爱情反对包办专制,哪一点不主流了?”
陈一鸣大开眼界,主流意识形态,还能这么解释?
听到这里他反倒有些理解那些专家了,这哪是抢夺话语权,简直就是刨祖坟啊。
二大爷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而且他不仅自己说,还拉了一票人吹拉弹唱,报纸杂志上好一番宣扬,终于把那帮老家伙惹毛了。
今天这个研讨会只是前菜,后续肯定还有的嗦。”
他不由得问道,“韩三爷会有麻烦吗?”
陈一鸣不是关心《开国大典》,他是担心殃及池鱼,让《1951》遭了连累。
“屁大个事,韩老三过来就是给脸搭个戏,回去该咋拍咋拍,没妨碍。
那帮人比老三更希望《开国大典》大卖,这样提意见的才有功劳,把电影搅合黄了,于他们又有什么好处?还得罪了正协。”
陈一鸣这才明白过来,难怪那位张委员总结陈词的时候,他听着总觉得怪怪的,原来根子在这里。
六十大庆献礼片,正协牵头,帝影操盘,全影视圈捧场,完全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此时不抢功,何时抢功?
他也明白过来,为什么今天《1951》被轻轻放过,连敲打都谈不上一下。
不是剧本挑不出问题,也不完全是军方的面子大,而是人家压根儿没看上他,把他当个屁给放了。
一时之间,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该气愤。
马二爷看出了陈一鸣的纠结,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人微言轻是福分,树大招风是祸根,当年的谢导如果有你现在的创作环境,不知道该有多乐呵。
不过啊,木秀于林,锥处囊中,你藏不了多久的,这也是我今天和你聊这些的原因。
知道一些上面的弯弯绕绕,没坏处。
你也无需太过在意,魔影当年罩得住谢导,现在也就罩得住你。”
帝都走了一圈,陈一鸣明白了一些东西,又没有完全明白。
回到魔都之后,他把那天研讨会的经历团成一团扔进记忆的角落,开始潜心修改剧本。
花了两天改了两遍,又花了一天顺了一遍,他把剧本重新提交,算是放下了心头的又一块大石。
下周就是2月份了,差不多也该动起来啦。
……
历经三轮修改,2月9日星期二,孙副主任发回了剧本的最终意见稿,《1951》又迈过一道大关卡。
第二天,陈一鸣带领大部队正式启程,前往晋北军区的剧组临时驻地。
这一次的阵仗比较大,队伍都分成了两拨。
陈一鸣这个导演兼编剧,以马云腾为首的3个制片人,制片主任包娜娜领头的制片组,直接打飞的先行前往。
后头副导演伏瑞香和道具组路平压阵,领着一长串改装完成的摄影车和道具车走地面。
此外,八一厂桑平率领的一干幕后,从长安厂特聘过来调教群演的副导张维宁,也会在本周内陆续出发,与大部队在驻地汇合。
到驻地之后,陈一鸣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去驻地另一头看军训。
说起来,除了刘东君以外的一众演员,已经在这里驻训一个月了,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他过去时,正赶上教官领着演员们打军体拳。
2月份的晋北山区还是挺冷的,温度计显示是零下5度,但体感远远不止,加上西北小风一吹,直接就是透心凉心飞扬。
陈一鸣裹着一件联华赞助的军大衣,缩头叉手地站在操场旁边,被冻得止不住地跺脚。
再看正在打拳的演员们,棉衣棉帽棉鞋装备齐全,嘿嘿哈哈气势十足,与猥琐的陈一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一鸣连连点头,训得还行,打眼一瞅有些军人气质了。
很快一套拳打完,教官发出“集合”口令,受训演员以段一宁为头兵,很快聚成两排横队。
稍息立正流程走完,教官善解人意地一声“解散”,算是暂时结束了下午的训练。
老段跑上来直接捶了他一拳,陈一鸣看得很清楚,手背都冻皴了。
再看围上来的其他演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顶着两坨红脸蛋儿。
特别是一众学生演员,巨资保养的细皮嫩肉已经不见踪迹,这会儿纷纷把棉帽的两只耳朵放下来挡风,揣着手一派土村气息,哪还有一丝一毫试镜时的偶像气质。
陈一鸣前世今生看过不少军旅剧的幕后花絮,还没见过寒冬腊月组织演员军训的,他也算是首开先河。
他顶着刀子似的山风堆起笑容,与演员们逐个寒暄。
“老段、石哥,辛苦啦,我前几天还跟李团长说他太较真儿,您二位演军人还用得着军训?”
段一宁咬牙切齿地又捶了他两拳,“你小子还敢嚼李团的舌根儿,回头是打算让我和老石再训一个月是吧?”
他冲着连连摆手谦逊的石磊说道,“你别听他的,丫嘴里没一句实话,信不信,李团说咱俩一身市井气的话,多半就是他有意嘀咕出去的。”
陈一鸣自然是抱起撞天屈,这可绝对不能认。
“毛老师啥时候过来的,我记得没通知过你,您这军龄比我的学龄都长,真没训的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