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37节

  影视作品是当前社会思潮的具象化呈现。

  当公众舆论对集体、荣誉、牺牲的意义产生怀疑的时候,当烈士的事迹被“科学性证伪”的时候,自然会出现《集结号》里面上级欺瞒下级的剧情。

  小钢炮说华国有那么多垃圾电影,是因为有更加多的垃圾观众。

  这属于鸡生蛋蛋生鸡的哲学命题,永远不存在绝对真理。

  不过具体到每一个看电影的人和拍电影的人,还是需要回答同一个问题。

  如何面对当下的社会思潮,是迎合、沉默还是抗拒。

  2010年华国社会是什么样的?

  是公知横行网络的时代,是坚信人性丑陋的时代,是群体性反感高大全主旋律叙事的时代。

  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勇于牺牲不再是社会共识,电影再这样拍会被喷不真实、太假。

  华国导演们不得不学习好莱坞的同行,给牺牲“创造”出一个足够人性化的动机。

  可以是爱人,可以是友人,甚至可以是敌人,反正不能是非具象的集体或是国家。

  眼下的陈一鸣就面临这个难题,这让他不能不羡慕穿越前的华国导演们。

  10年不到,舆情大变,主旋律电影不再是赔本买卖,而是一门钱途无量的生意。

  国内市场票房暴增,观众民族情绪高涨,拍电影根本无需理会海外市场的想法,光国内票房就能吃到撑死。

  陈一鸣就没有这等幸福,他得两开花。

  把记录的信息收好,陈一鸣把书还掉,一边按开手机一边往外走。

  时间已经将近晚上8点,但他还是给二大爷拨去一个电话。

  “一鸣,你说。”

  “马叔,您现在在哪,方不方便见一面。”

  “你直接上家来吧,知道地址吧?”

  “知道,半小时到。”

  说是半小时,由于迟迟打不到车,到大壮家时已经9点多了。

  家里居然只有二大爷一人在家,开门时系着一个嫩黄色的围裙,吓了陈一鸣一跳。

  “马叔打扰了,阿姨不在家?”

  “说是电视台有会,你随便坐,自己倒水,我那边还下着面呢。”

  不一会儿,马董把一碗荷包蛋面端在他面前,还说是专门给他做的夜宵。

  陈一鸣内心不仅不感动,简直是惊悚。

  莫名地,在他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吴起“自吮其疽”的典故。

  陈一鸣连连甩头,他大概是用脑过度魔怔了。

  二大爷还问,“怎么,不和胃口?”

  陈一鸣赶紧回答,“没有没有,马叔好手艺。”

  他光速把面和蛋吞了,然后掏出白天的记录说正事。

  “马叔,我这边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只是想法,连剧本框架都还没有,我希望能尽快访问一些参与过半岛战争的老兵,建立起基本的概念。”

  摘掉嫩黄的围裙,马二爷终于看起来正常了一些。

  他点了点头,直接问道,“什么想法,先说说,有多少说多少。”

  陈一鸣不想这么早暴露他的全盘计划,毕竟变数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但是二大爷已经问起,他也只好有一说一。

  “大致上是一个通信兵传令的故事,限定的时间内把撤退命令送到前沿阵地,我希望使用一镜到底的方式来拍摄。”

  马二爷听了最后一句立马挺直了背,“一鸣,一镜到底在国内可没有先例啊,你有把握吗?”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是坚果大导演希区柯克1948年拍摄的《夺魂索》。

  没错,这个时空也是有这部电影的。

  不过这片子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房间里,基本上都是固定镜头,运动镜头很少。

  如果是固定镜头的一镜到底,可以类比为话剧表演,考验的其实是演员的演技和台词功底。

  而《1917》则是真正的战争片,大量的运动长镜头,跟《夺魂索》完全不是一回事。

  陈一鸣解释到,“肯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确认和攻克,不过实际拍摄中不会真的一镜拍到底,而是大量的长镜头连接,只不过剪辑点提前设计过,看着像一镜到底而已。”

  马二爷听过解释长舒一口气,继而兴奋的神色溢于言表。

  “你这个想法很有新意,如果真的拍出来,在国际上都将是一个创举。果然是年轻人,敢想敢干,很了不起!

  说说,都需要我这边怎么配合。”

  陈一鸣把记录纸递给马二爷,说道,“马叔您看,这是我查阅的,适合作为电影原型的战役,以及参与战役的部队番号。

  我不是怀疑战史的真实性,但战史记录毕竟是文字,而电影则是画面。

  战役中涉及到的战斗细节和战场环境,是否已经解密,是否适合还原,我们有没有能力还原,都需要结合地图、照片等资料来验证。

  只有第一步通过,才能谈得上后续环节的推进。”

  马二爷看了好几遍记录纸,低头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开口答到。

  “我觉得问题不大,你等我消息吧,应该会很快。

  我更关心的,是你这部电影大致采用什么风格,伪纪录片吗?”

  二大爷显然也是懂行的,一镜到底的运动式长镜头,必然造成精度下降和画面抖动,再加上外景灯造的缺失,自然看上去会像是纪录片一样。

  陈一鸣回想了一下《1917》,摇头道,“不是纪录片风格,算是大半部公路片和小半场战争戏的杂糅吧。”

  马二爷闻言再度陷入思索,片刻后追问道,“采用主观视角引导观众见证战场片段吗,我们这一侧你可以这样表现,对手怎么办?”

  陈一鸣内心连连感慨二大爷的专业性,别看是脱离一线的管理者,但谈起电影拍摄照样见微知著一针见血。

  “没有对手,或者说没有公开露脸的对手。”

  马二爷仰头寻思了好一阵,再次低下头时,目光牢牢地盯住了陈一鸣,喃喃道。

  “我想象不出这个片子会被你具体拍成什么样子,但是我会全力支持你把它拍出来。”

  不等陈一鸣道谢说出口,他又问道。

  “相信困难一定会很大,如果这个想法在筹备阶段发现无法完成,你还有其他的备选方案吗?”

  陈一鸣一下子被问住了,从选定《1917》那一刻起,他的脑子就被一镜到底给塞满了,完全没有考虑过其他可能性。

  他垂头思考反复盘算,能不能搞出个《敦刻尔克》的压缩简化版,不过这次不拍撤退,拍进攻。

  诺大神在那部电影里的时间概念,是地上一周、海上一天与天上一小时的三线交叉。

  半岛战争没有海战啥事,那么压缩成双线叙事是否可行呢?

  一场战斗,地上一天与天上一小时,预感会东施效颦啊。

  故事线太少,偶然性太多,合理性不足,很容易变成为了炫技而炫技。

  那就把地面拆分为前方与后方,后方一周,前方一天,天上一小时。

  一组后方运输兵,一支前线小部队,再加上一架歼击机,不同时间地点出发,同一时间地点交汇。

  似乎有那么点意思了。

  他默默计算着拍摄所需要的场景、道具和演员。

  除了天上的战斗无需场景,地面场景似乎也不算太多。

  车站铁道、简易公路、高炮阵地、桥梁涵洞,汽车兵这条线的场景差不多就这些。

  战壕、坑道、防炮洞,以及坚果一方的阵地,前线小队的场景大致就是三两个山头的范围。

  野战机场、迫降场,歼击机这条线场景更少。

  相比场景,好像道具和演员麻烦更大,没有军队配合完全搞不定。

  涉及到太多的老兵部队,主要演员需要不短的时间接受训练。

  道具更是只能军方直供,那么多重装备,靠魔影厂的道具师手搓怕不是搓到天荒地老。

  陈一鸣更担心的是,就算上头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他把半岛战争拍成这副花里胡哨的样子,还能不能算主旋律电影啊?

第47章 细究动机 大纲出炉

  陈一鸣把“敦刻尔克版半岛战争”给二大爷简要描述了一下,果然发现后者的眉头紧紧地拧起。

  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你这个备选方案,场面还真是不小。”

  陈一鸣弱弱地补充,“马叔,你想要海上飘的也可以有,我方歼击机从海上打起,到时候飞机下方海上飘几艘军舰,画面更有质感。”

  二大爷连连摆手,“行了打住,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搞这个时间太仓促,还是先从一镜到底那个开始准备吧。

  这样,我尽快帮你联络有关方面,你这几天抓紧时间,把需求和想法再细化一下。

  最主要的是,你一定要想清楚,你的故事里要着重表现哪几个人物,他们在电影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意图向观众传递哪些信息和情绪。

  一镜到底的形式确实有新意、有话题性,但一定不能忘记初衷,还是要始终紧扣主旋律电影的基调。”

  走出马家所在的别墅区,站在路边等出租车的时候,陈一鸣一直在反复思索着二大爷最后的那段话。

  故事线索都还没有理顺,其实还远没有到考虑人物塑造的时候。

  但是陈一鸣知道,二大爷的提点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这部电影能不能成功立项,是生与死的首要问题。

  陈一鸣固然可以借鉴诺兰的做法,把作为战争对立面的敌军意象化,不露脸甚至完全不出镜,从而避免观众陷入立场的二元对立。

  但是我军人物总是要出镜的,他们在镜头里的形象,同样会带给观众一定的观感,反映出相应的评断,溢散出电影的态度。

  而这正是上峰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你打算对我军官兵做何种呈现?

  粗粗一想不过是故事里的几个人物设定,细究起来却是千头万绪复杂无比。

  从前到后顺着故事线捋一下,电影里每个层级的人物都简单不起来。

  比如,给主角布置传令任务的军官,应该如何做任务前的动员?

  传统主旋律电影很直接,大了讲就是保家卫国,具体讲则是救助战友,领受这个极度危险的任务是光荣,是立功受奖的机会。

  导演默认观众理解并认同这个理由,有时候甚至直接忽略掉任务动员这个环节。

  《横空出世》里,军官开门见山地问科学家主角,你愿意为了国家隐姓埋名吗?

  科学家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

  前世这是1999年的电影,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了解原子弹工程,也不清楚建国初期的特殊情况,但他们依旧可以毫无阻碍地理解科学家的选择,并为之深深触动。

  同样是呆在戈壁沙漠里搞原子弹,《奥本海默》里的科学家就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态度。

  外国观众会质疑科学家不爱国吗?当然不会!

  所以只是电影开头的一个军官,作为引子存在,戏份只有一场,他的表演和台词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大问题。

  应不应该给这个人物添加一些“人性化”的修饰呢?

首节上一节37/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