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林轩的行为也得到了王斌的认可,两人在警局设备的监控下,用谈判专家特有的话术交换着彼此掌握的情报。
林轩根据暗示走访了王斌的妻子,拿到了之前案件的关键线索。
重返劫持现场,林轩终于锁定了幕后黑手,并通过“技术手段”将他与上线的通话公之于众。
事件至此真相大白,死在王斌眼前的警员也再次出现。
原来这是林轩布的局,为的就是通过情绪刺激让王斌陷入呆滞状态,从而为突击队的后续进攻创造条件。
故事结尾,王斌洗脱罪名,秘书死里逃生,化名林轩的包打听拿到了雇主要求的“关键线索”,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第307章 有资本就该造作挥霍起来
重新梳理了一遍故事线,陈一鸣发现了不少BUG,伏笔与转折也略显生硬。
没办法,仓促之下拍脑袋的魔改,距离成熟的剧本差着十万八千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得想办法让段一宁把本子给接下来。
老段马上就要进组《非常嫌疑人》,连拍摄带宣发,预计半年时间都要耗在里面。
如果《谈判专家》的项目运作顺利,操盘的田黎或是李准很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就启动建组,意味着老段明年春节过后又要进组。
段一宁在接戏方面胃口很刁钻,说服他接续集本就需要一番口舌,两个项目无缝连接无疑将进一步增加难度。
续集更加浓厚的商业性也是一大妨碍,没看陈一鸣特意加了枪战和飞车戏,虽然主角身为谈判专家并不精通射击与驾驶,但二把刀上阵才更有乐子不是么。
而且说是双雄戏,包打听的角色定位却并不是第一主角,出场晚不说,高潮戏份也不在他身上。
《王牌对王牌》与传统的双雄戏不太一样,两个主角虽然势均力敌,在片中也有不止一次直接对话,但是各自的高光与反转并不同步,而是各忙各的。
单就表演而言,最大的看点显然是在酒店房间守线的第一主角,在外头东奔西走找线索的第二主角更像一个辅助。
连轴转,人设重复,商业媚俗,抬轿子打下手,陈一鸣给老段安排的任务,可以说把他的“禁忌”都给集齐了。
反正他暂时想不出靠谱的点子劝诱老段就范,只能暂且搁置从长计议。
第一主角的人选也是一个难题,原片中的塞缪尔-杰克逊确实演得不错,影片上映后颇受好评。
但是以陈一鸣的个人观感,这个选角并不是全然合适,他很难不把杰克逊的加盟归因于导演加里-格雷,毕竟同属黑兄弟,自带守望相助的BUFF。
妈惹法克侠的个人形象十分鲜明,上能演神盾局局长,城府深沉气场沉稳,下能演街头混混,好的坏的都能轻松驾驭。
唯有职场精英的气质,跟光头完全不挨着,怎么看怎么违和。
谈判专家跟一般警察不同,格外强调外表的亲和力,人类社会是一个看脸的世界,想要把一个正在行为上走极端的陌生人快速拉入语言博弈的环境,见面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这跟颜值与肤色无关,看的主要是个人气质,像凯文叔的长相乍一眼看去也不算友善,但他自带一种上位者的气场,让人能够不由自主地“容忍”他把话讲完,这就是外在气质的作用。
杰克逊在这方面就多少差了点意思,他本人也确实很少演这类角色。
虽然杰克逊在《王牌对王牌》里发挥出色,发掘出了自己的另外一种可能性,但仅就选角而言,陈一鸣觉得他并不是最合适的那个。
换成眼下的《谈判专家》,原片的选角原则不再适用,陈一鸣得比量着段一宁考虑第一主角的人选。
气质上要有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老段跟凯文叔同属深沉那一挂的,第一主角的气质自然就要往恣意、外向的路子上走。
这也是陈一鸣认定原片导演加里-格雷加私货的主要原因,杰克逊和凯文叔演起好人来都是深沉款,搭在一起显而易见是撞型了,很难想象好莱坞的制片人会犯这等低级错误。
接下来年龄不能太小,最好是类似许亚君那种帅大叔,可惜当初《非常嫌疑人》的选角已经把圈子里的“帅叔”滤过一轮了,已经考察过的那些陈一鸣都一一代入过,结果都不太合适。
一把年纪既不红又没退圈的帅叔实在算不上多,这个选角估计还有的磨。
《谈判专家》的戏点全在两个主角身上,其他角色都是串联剧情用的工具人,表演难度也不大,回头定了导演就可以全部甩过去。
倒是陈一鸣魔改进去的秘书一角,需要一个演技不错的二零代演员,选择起来可能会比较费劲。
原片里被劫持的就是督查部长,劫持地点就在警局内部,同时被劫持的还有警员、诈骗犯、部长下属以及主动混进来的内奸,也正是现场一众跟内幕或多或少都有关联的被劫持者,第一主角才得以发挥自己的谈判专家技能,抽丝剥茧地发现线索并定位到幕后真凶。
原片是根据警察局的真实案件改编的,把舞台安排在警局自然顺理成章,陈一鸣的魔改没有原著可以参考,原样照搬肯定不行。
想想看,突发状况下的仓促劫持,屋子里的各色人等正好各有各的作用,你一言我一语地让主角把稀碎的拼图恢复原样,这确实太过巧合了。
有原型事件就不一样了,毕竟现实世界奇葩辈出,突破逻辑的巧合多得是。
因此陈一鸣借鉴了《恐怖直播》的创意,让主角在慌不择路下撞上了一个摄制组,这个巧合就没那么巧合了。
有了“直播”的威慑,人质又是外国人,主角的劫持行为一下子威力倍增,其打电话上门的主动调查行为,在大众监督之下才具有可行性。
当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主角不讲规矩的行为,必然惹来对手更不讲规矩的反制,为了掩盖罪恶对抗不断升级,幕后黑手也必将更加疯狂。
简而言之,舞台改到酒店之后,督查部长“亲自”被劫持就有些不合理了,于是陈一鸣安排了部长秘书作为替代。
这是一个双面人设,表面上是个听命行事的懵懂背锅青年,对上司与主角的真实目的一无所知。
但剧情设置之下,他又是唯一能够对主角的调查过程予以直接反馈的知情者。
陈一鸣还没想通透这个角色如何填充,可供选择的方向很多,他的任何反应都可以参考《非常嫌疑人》中的包打听,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
这是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角色,表演的难度自然小不了,当之无愧的第一配角,演员表上的第三把交椅。
人选同样暂无,陈一鸣知道的二零代小鲜肉,能扛住这种设定的凤毛麟角,更别说还要跟段一宁这个戏疯子搭戏,先天又带了三分气短。
停下了狂敲键盘的节奏,陈一鸣重新审视文档,突然发现了华点。
这回又没女演员!
和尚片喜加一!
刚给《非常嫌疑人》安排了一位美轮美奂的齐大小姐,好歹平衡了一下阳盛阴衰的局面,结果续集又遭遇了同一个难题。
如此一来整个系列的气质就过于锋利了,这可不是陈一鸣的策划初衷,他更愿意唐人街宇宙往多元多变的方向发展。
现版本剧本里,称得上女角色的只有第一主角的妻子,发挥余地很小,花瓶工具人一个。
陈一鸣暗暗咬牙,无论如何,都得安排一个具有延展性的女角色进去!
在文档里详细记录下各种备注和提示,点击保存,然后把新建文件夹改名为《唐2谈判专家》。
今天的工作就此告一段落,可以愉快地摸鱼啦!
当然达咩!
问题还大着呢,既然有意向续战明年春节档,他自己的项目就必须立刻考虑起来。
接下来拍(抄)个啥他现在还毫无头绪呢。
前世历年的大卖电影,他倒也记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时空变换下遍地蝴蝶,但社会潮流的大趋势还在顽强地纠错,稍作参考总归好过一个人闷头瞎想。
前世的2014年依旧是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天下,机器人、黑猩猩、漫改变种人是个中佼佼者,机器人更是打破纪录,距离20亿票房只有一步之遥。
可惜这个类别只能忽略,根本不是一两年搞得出来的,再说铂爵现在的技术力也还差得远。
唯一一部破10亿的内地电影,是宁浩的《心花路放》,宁徐黄铁三角掌舵的公路电影,与其说这部电影顺应了社会潮流,不如说铁三角本身就是潮流。
个人风格太明显了,即便两世为人陈一鸣也GET不到闷骚老男人浪迹花都的内个点儿,继续略过。
再下来是几个“跨界导演”的崛起之作,小四和韩公子是其中成绩最好的。这个更没参考价值了,出道就自带千万水军,都是导演界的罗马人。
此外就是年年上榜年年榜尾的北上港导出品,不是西游聊斋就是冷饭新炒,看点还是特效镜头。
之后的2015年,差不多就是国产喜剧片的天下了,一度与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
而陈一鸣一直对拍摄喜剧电影颇有顾虑,他对自己能否处理好与主演的关系没有十足的把握。
把根据记忆罗列的电影名重新盘了一遍,陈一鸣在一众超英怪物中发现了一股清流,也是好莱坞众多超自然电影中最超自然的那一个,自己居然把这部神作给漏掉了!
诺导出品,《星际穿越》!
一部时长三个多小时的硬核科幻片,居然能在银幕数尚未大爆发的华国刷下7亿多票房,充分证明了诺导的实力。
这可是凭借一部传记电影在全球刷下20亿坚果币的大神!
自己想劈叉了啊,何必在意所谓的外界流行呢,如果迟迟不能任性地彰显拍片自由,那自己不是白穿越一场了?
陈一鸣倒不是过度膨胀比肩诺导,但他确实觉得自己应该有诺导的心气,毕竟现在的他并不是一个无名之辈!
国际双金大奖撸到手了,国内票房冠军也拿过两次了,《木兰》至今还挂在华国历史票房榜首呢。
既然有了资本,就应该造作挥霍起来嘛!
决定了,向诺导学习,接下来就拍(魔)摄(改)一部科幻片。
第308章 真相很残酷却又很美好
明确了下一部电影魔改的方向,陈一鸣心神大定。
算算时间,眼下距离明年春节还有大半年,只要别像诺导似的拍片子还要亲手种玉米,搞一部脑洞科幻片出来大有余地。
何况陈一鸣也没想效仿冯裤子整一年一部贺岁片的噱头,实在来不及就后年春节档上映呗,两年一部于大部分导演而言,都可以算是高产了。
受限于时间和技术,硬科幻暂时不用考虑,魔改的对象就只能是软科幻了。
这方面陈一鸣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经典之作也很多,比如诺导早期就拍了不少这类片子。
要不趁着穿越风还没刮到电影圈来,先出手改一部《蝴蝶效应》占个位,给国内同行开个先河?
或者参考诺导时间循环的点子,魔改一部《恐怖游轮》试试水?
以及低成本科幻片中的经典之作,外星人变形记《第九区》?
优质选项太多,居然让陈一鸣陷入了某种选择困难症。
奋斗一场终于不用做命题作文了,结果反倒有些无所适从了。
而且这几个怎么都是黑深残的走向,好像不太贴合安定祥和、阖家团圆的春节档氛围啊。
就算不整老套的合家欢,电影主题也多少应该乐观积极一些。
陈一鸣果断新建文件夹,把之前整理文档扔进去,然后给文件夹改名为“备用”。
这些暂时用不上了,过几年等现实题材的小风儿刮起来再安排也不迟。
还是得选择正能量一点的软科幻!
不过两个限定前缀一加,问题好像一下子就变得复杂起来。
一个“软”字,意味着侧重于幻想层面人与人关系的探讨,而不是放眼于宏大未来世界的勾勒与展望,毕竟硬不起来嘛。
这中间,对于时间和意识的演绎,又成为软科幻的两大关键词。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人类对这两个基本概念还处于不知其所以然的模糊态,在科学意义上难以归因。
因此影视作品对其做出任何引申与联想,理论上都是无法证伪的。
简而言之,剧本和表演符合现实逻辑即可,设定上则可以大胆地天马行空。
另一方面,则是时间和意识,又切身关联到每一个人的终极理想,永生。
普罗大众大概率对《时间简史》与《梦的解析》毫无兴趣,翻上半页书就可能秒睡。
但是他们对《回到未来》或是《盗梦空间》却会喜闻乐见,因为电影里的主人公直观地呈现了他们自己内心的愿景。
改变已经不可改变的过去,或是借助意识的力量成就不朽,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野望,这一点几乎不会因人而异。
比起硬科幻,软科幻确实有低成本的优势,但这种低成本也是相对而言的。
电影终究是用画面讲故事,不管是从未来回到现在,还是从现在返回过去,亦或是纯粹意识世界的构建,都涉及到异空间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