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鸣只是个编剧,不是学者,因此他不需要深入研究海外华人的历史,他只是借用一下唐人街作为故事框架,然后往里头装他自己的东西。
11月3号下午,陈一鸣把王威、田黎和李准约到了暮霭茶室,开了第一次剧本讨论会。
是的,在大纲都还没有的时候,讨论剧本。
这哥仨个盯完了《木兰》的后期刚休假回来,暂时也没接什么外活儿,因此一被召唤就都来了。
确定执导的王威看上去有些患得患失,其他两人倒是一脸坦然,没多少羡慕嫉妒恨的表现。
其实三人心里都有数,《木兰》拍摄期间,陈一鸣明显是让王威一肩挑起副导小团队的大梁,临时小组长的身份贯穿始终。
从三人分别代替陈一鸣试拍的几个片段来看,王威的从容不迫有目共睹,大家都是内行瞒不过人。
一起辛苦了大半年,彼此感情处得不错,而且陈一鸣有言在先,后续都有升格当导演的机会,因此田黎和李准对于继续担任副导演并无异议。
自打加入铂爵就听说了类型片计划,如今终于等到动真格了,三人内心都很兴奋。
只不过一坐下就被陈一鸣告知,故事没有剧本全无,要从今天开始一起讨论,三人还是比较意外的。
意外的惊喜那个意外!
谁能想到,除了有机会亲执导筒,还能被金牌编剧手把手地带着一起攒剧本呢。
陈一鸣出道以来自编自导《魔都假日》和《1951》,参与编剧《超感》和《情书》,4部电影都取得了票房佳绩,蚕豆评分没掉下过8分,讲故事的能力被公认为业内顶尖。
三人又全程参与了《木兰》的筹备、拍摄与后期,对电影品质自有考量。
因此他们早就接受了陈一鸣的“全能”人设,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
新项目大概率还是陈一鸣一把抓,写好剧本组好班底,然后交给王威来导而已。
也许有机会拆一拆分镜稿?
于是,了解实情后三人马上坐不住了,跃跃欲试的样子根本掩饰不住。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编剧的导演不是好演员。
每个导演都有一个自编自导自演的梦想。
虽然做演员很看天赋条件,导而优不一定能演,大部分导演也就能客串一下跑跑龙套。
不过当编剧是不存在门槛的,越是当久了导演,讲内心故事的冲动就越是难以克制。
王威三人虽然只是萌新,对于陈一鸣的编剧邀请同样无法拒绝。
服务员端上茶点关上房门,王威和田黎翻开了笔记本,李准则是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各自做好了记录准备。
陈一鸣笑道,“别这么如临大敌的,放松一点。
这个项目终究是你们的,我的职务是策划和监制,就算出于宣发需要挂个编剧名字,也是列在最后一个。”
陈一鸣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逐个看过去,一眼看出王威等人眼里的惊喜与惶恐。
显然,他们都明白了陈一鸣的话中深意。
拍了拍手让副导们集中注意力,陈一鸣这才继续往下说。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单一的一部电影,而是一个系列的开篇之作。
系列的关键词,或者说故事的主舞台,就是唐人街。”
对面三个写字的写字,敲键盘的敲键盘,王威放下笔之后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陈一鸣点了他一下,“有话就说。”
王威不好意思地尬笑一下,随后小心翼翼地问道,“陈老师,海外取景会不会拉高制片成本?”
陈一鸣点了点头,“你能想到成本这很好,不过制片自有专人负责,你只负责执掌导筒,暂时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话音未落,田黎和李准也面带疑惑地抬起了头,显然对这个话题也很关注。
陈一鸣补充道,“在类型片计划中,我们打算试行一下制片人体制,分担一下导演的工作。
当然好莱坞那一套在华国并不全然合适,小美你们都很熟了,到时候还是大家一起商量着来。”
看到三人或干脆或迟疑地点头,陈一鸣这才继续往下说。
“选择唐人街,既有过审的考虑,也有便于系列化的原因。
都知道,探案题材放在国内很敏感,不利于多方向的拓展。
不说别的,私家侦探在国内是违法的,单是这一点就很麻烦。”
陈一鸣等到三人记录完毕,伸出一根手指一字一顿地说道,“接下来我说的话,希望你们务必牢记并理解。
传统的探案片,贯穿前后的是隐藏、逻辑和反转,这一点你们都懂,所以我就不展开讲了。
我们的唐人街系列,追求的则是阴谋论。
简而言之,这个系列的故事,走的都是以小见大的路子。从日常小纠纷着手,层层剥茧逐渐暴露出一个大阴谋,最终揭示出唐人街庞大里世界的某个片段。”
李准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比如中华料理里的厨子,是金盆洗手的洪门双花红棍这种?”
陈一鸣呵呵一笑,“可以可以,有点味儿了。”
王威也跟着补充,“巫蛊和降头是不是也可以拉进来,这不比催眠术和多重人格接地气么?”
田黎同样不甘落后,“东南亚的话,犯罪组织也可以有很多新花样,嘎腰子、电信诈骗、假钞集团,哪个都比贩毒时髦。”
陈一鸣道,“你们可以放开来想象,只要阴谋足够新奇有趣,能够吸引观众就行。
我们不搞过于复杂的故事主线,这个系列就是单纯的爆米花商业电影,不是本格派推理片。
然后是拓展性,我们的原则是背景承接而非人物承接,也就是说不依赖主演。”
陈一鸣的这种思路,源于前世耳闻目睹的诸多经验教训。
不管是好莱坞还是华国,电影IP化之路,都面临一个换主演观众就不买账的现象。
然而不换主演,片酬只升不降大幅拉高成本,同样是个无法摆脱的痼疾。
这也是陈一鸣极力避免走喜剧路线的原因,喜剧跟演员的绑定太过牢固,而且传染性极强,很容易固化整个系列的风格。
就2012年来说,陈一鸣的做法全无先例可循,而且还很反常规。
要知道这时候的电影续集,都讲究一个原班人马,换演员简直就是自毁长城的举动。
三个副导笔走龙蛇,不管能不能理解先记下来再说。
他们也确实一脑门问号,因为陈一鸣的话非常跳跃。
“虽然取景在唐人街,但是我们电影里的唐人街,是基于华国历史虚构的唐人街,而不是现实的唐人街。
你们应该都知道共济会,号称西方千年历史的第一幕后黑手。
我们的唐人街,就要往这个路子上走,全世界的唐人街纵横勾连,里面充斥着宋末以来600年的遗老遗少和徒子徒孙。
各种组织比如李准刚才说的洪门,都要煞有介事跟真的一样。
在此基础上,才是形形色色跟华国元素沾边的人物角色。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背负传承。
比如典当掌柜,千门传人,中药医师,销赃商人。
故事以其中之一为主角,在揭开阴谋的过程中,引入并关联更多配角。”
王威反应很快地叫道,“续集的主角,就是前作的配角!妙啊,这个点子太棒了!”
陈一鸣微笑点头,同时也没忘记提醒。
“关键是的前作要拍好,不能让田黎和李准的续集胎死腹中。”
第272章 老段,就是你了!
讲道理,陈一鸣是不应该太早暴露系列化构想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设想再宏大,也需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推进,好高骛远并不可取。
网文领域有一种分类叫设定党,大纲还没影子,三界六荒八国十派之类的世界观就已经铺陈好了,较真儿点的甚至连外门弟子里的小团伙都设定好了首脑和小弟。
陈一鸣大学时候曾经沉迷于一段时间DND游戏,特别热衷于脑洞各种设定,还手绘了不少幅插图。
但是游戏终究还是胎死腹中了,因为创作激情就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更快。
更要紧的是,他发现世界观设定得越是细致,后续填充内容的时候他就越是烦躁。
前后矛盾的BUG太多了,补不胜补烦不胜烦,让他恨不得把一大堆资料都直接DELETE掉。
虽然资料最终保住了,但他也再不愿意多看一眼,直到他穿越还一直沉睡在备份的移动硬盘里。
他自己有过切肤之痛,按理说更不应该给王威三人设下条条框框。
如果想对剧本施加影响,完全可以在初稿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剧本向他设想的世界观靠拢。
不过陈一鸣反复思索之后,还是决定把唐人街宇宙和盘托出,让三个副导演心中有数。
因为反向案例也并非没有,典型的就是封神。
前世取材自于封神IP的电影多达十余部,动画电影《哪吒》的票房上了40亿,真人电影《封神第一部》也拿下小30亿票房。
不夸张地说,一部《封神演义》扛起了华国玄幻大片的大半边天,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也只有西游了。
而且封神比之西游,更具拓展性和生命力,因为西游IP高度绑定取经四人组特别是孙猴子,封神里即便是姜子牙也算不上绝对主角,这就让其更加群像也更具灵活性。
这一点是成就大IP不可或缺的,故事的核心是人物,讲故事其实就是讲人物关系,人物越多样关系越复杂,编剧的发挥空间自然也就越大,IP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
当然这只是陈一鸣的个人观点,前世有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封神不好拍,原因恰恰就在于太过群像没有绝对主角。
同样的论据,相反的结论,就是这么诡异。
陈一鸣本人对《封神第一部》也并不满意,因为觉得拍得太急太赶了,而且后半段给人一种特效绑架剧情的既视感。
考虑到这个项目折腾了7年命运多舛波折不断,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项目各方想必都有很多难以言说的不得已。
陈一鸣由此得出的经验则是,打造电影宇宙,一定要明确区分世界观与故事线,千万不能妄想着鱼与熊掌两者得兼。
西游与封神就是一对鲜明的对比。
西游是故事线,《西游记》前几章就快速引入四人一马的取经主角团,之后的漫长取经路,只是不断推出新对手来拍续集而已。
封神则是世界观,《封神演义》并不存在绝对主角,只是塑造了一个时代大背景,芸芸众生三界生灵在这个命运节点各做各的选择,求仁得仁求义得义。
《封神三部曲》的难处,就在于把世界观当成了故事线来拍,缺少绝对主角,又要在有限的时长里铺陈宏大的世界观,两头为难两头不讨好。
动画电影《哪吒》、《姜子牙》的高口碑,正说明了故事线与世界观不能混为一谈的道理。
前世的经验作用于今世,就是陈一鸣眼下策划的“唐人街”了。
借鉴华人移民的历史元素搭建一个似是而非的电影宇宙,故事线与世界观全部从零起步。
灵感自然是来自前世的《唐人街探案》,只不过是暗黑版的,剥离掉宝强这个喜剧担当,一系列正剧向的犯罪悬疑故事。
主角甚至不必局限于私家侦探,而是身份更多元的灰色人士,脚跨黑白两道,周旋于各方势力破解阴谋。
没有故事线也有没有故事线的好处,那就是架构起世界观来更加自由不羁,不用像《封神第一部》似的,为了剧情通顺不得不把哪吒和杨戬搞成连体婴。
为了拉住这种自由不羁不使其过度放飞,陈一鸣自然要给正在疯狂开脑洞的王威三人组打打预防针,免得他们跑偏了白费力气。
也就是说,陈一鸣今天掏出来的唐人街宇宙,主要功用不是提词器而是防火阀,拦住三人的思维之火避免烧到屋子外头去。
事实证明陈一鸣的做法是有效果的,王威、田黎、李准经过一番激烈的互相建议与互相否定,根据陈一鸣拿出来的世界观框架,列出了一系列故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