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92节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观众想象力的合理延伸,是氛围和情绪的产物。

  实际拍摄中,所谓的“爬墙”只是崔放取景框覆盖的那一小部分地段,镜头甩向哪里,或者说“主角”看向哪里,哪里才是战场。

  这种拍法比较省钱省力,就是对前期筹备的要求非常高,对群演能力的要求也是超高水准,一不小心就会穿帮。

  不差钱的剧组,更倾向于整个场景全盘真打,然后斯坦尼康摄影组按照事先排练的路线“抓拍”。

  拍个三五遍,积累的素材就足够剪辑之用了。

  而现在《木兰》的这种拍法,看上去省钱,但返工率惊人,全算下来是亏是赚实在很难讲。

51》拍摄时获取的经验。

  不夸张地说,一部《1951》,奠定了陈一鸣在主观镜头领域的宗师地位。

  以陡崖这场戏的分量,别的剧组可能要拍上个十几甚至几十遍,陈一鸣的剧组绝对能在5遍以内搞定收工。

  更不要说,这个片段才区区2分钟,还不是一镜到底。

  被选定露脸的“主角”是武元荣的关门弟子,年龄才17岁,胡子拉碴一脸褶子,倒像是37。

  因为入门最晚,学艺最短,武老爷子这次把他带来,更多是为了长长见识,因此之前出镜的次数非常少。

  不过这倒是歪打正着了,这段戏本身也不需要他的身手有多好,按照事先的排练跑、跳、攀、爬即可,最后从梯子上摔下来仰天躺倒,把正脸露出来就算齐活儿。

  不仅名字可以上职员表,还能多收一份红包,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好事一件了。

  剧组花了两天顺利完成这场戏,转场到西侧开拍双方的阵战戏。

  这是《木兰》电影里唯一一段大规模的步兵列阵交战,相当于之前开场戏中木兰爹与颉利可汗卫队交战的极致放大版。

  唐军在缓坡上的矮墙后列阵,居高临下占据地利。

  西突厥军分为三个方队,正面一字横阵压进,左右各一个小型方队绕墙迂回。

  两军后方,则是负责远程掩护的弓弩手。

  唐军一方还拥有器械之利,布置有多架弩车与小型投石车。

  这段戏陈一鸣没有耍花活儿,先全景再特写,先远程再近战,按照交战顺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缓速推进。

  可能唯一的特殊之处,就是陈一鸣强化了对双方指挥环节中命令收发与阵型变换的描写。

  西突厥一方使用号角传令,为此陈一鸣特别委托葛继明老爷子,创作一套短促鲜明的传令号谱,在后期制作音效时加进去。

  唐军一方则使用旗帜传令,多种颜色的三角令旗同样是一整套,悬挂于山顶营垒内的传令哨塔上,一线指挥官身侧,同样有高高撑起的令旗用于号令属下。

  真实战争中的命令传递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往往都是传令骑兵、号角锣鼓、旗帜响箭等多种方式混用,而且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电影里就没必要一比一还原了,先是指挥官下令,然后传令手特写,再接一个变阵镜头,观众就能大致看懂。

  只要对阵双方在外观上依旧处于有组织的阵型之下,穿插其中的传令镜头在观众的心目中就是有效的。

  实际拍摄其实就是群演们列队表演“广播体操”,三个年轻力壮的副导演轮流担任“教官”,根据拍摄计划给群演下达指令,然后群演们根据指令进行队形变换。

  等推进到矮墙下时,才是两军真正交战的场景。

  西侧战场的战斗打得有条不紊,人命交换的速度和数量都远远逊色于东侧的寨墙缺口。

  长枪列阵对刺之下,阵列内的士兵三三两两地倒下,很快就有后排士兵填补上来。

  随着唐军的不断减员,令旗扬起,枪阵开始向后方第二道矮墙缓慢后撤。

  西突厥一方继续派上生力军,直至攻上第三道矮墙,接近营垒寨墙。

  在此期间,攻方要一直承受守方多层次的远程火力覆盖。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木兰率领的唐骑主力,赶到了。

  出门在外,继续一更,抱歉

第256章 马革裹尸

  真实战史中,苏定方击破阿史那贺鲁这一战,颇具传奇色彩。

  唐军以不到两万步骑对抗西突厥十万之众,除开南侧上山扎营的萧嗣业部,冲阵的骑兵满打满算不到1万骑。

  这八九千骑兵,先是在北山一举冲破阿史那贺鲁列阵监视的两万步兵,随后马不停蹄地连续奔袭唐军营垒下三个方向的敌军,每一战都是以寡敌众,尽显骑兵攻击的机动性优势。

  最后唐军步骑兵三面围击,驱赶西突厥败兵将阿史那贺鲁本阵击溃,彻底锁定胜局。

  战史中苏定方亲自统帅唐骑,至于他是如何用兵的,则没有详细记载。

  这也就是陈一鸣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

  铺垫已就位,主角登场的戏份自然要浓墨重彩。

  三个分战场,陈一鸣都相应安排了不同的攻击方式,而且是翻倍篇幅地详尽描述。

  最先入场的西侧战场,唐军骑队面对的是西突厥刺猬一般的步兵阵列。

  陈一鸣没有给敌人降智,开战之初设定的战场态势自有其合理性。

  西侧分战场,西突厥主力选择将兵力展开,是因为其背靠一条小河,没有被骤然突袭的风险。

  而唐军选择涉渡后整队出击,也有其合理性。

  一方面当天气候晴朗,骑兵奔袭的扬尘会早早暴露自己,本身就不具备进攻的突然性。

  另一方面西突厥主将不是弱智,虽然限于战场地形只能逐次投入兵力,但是本阵依然预留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看守后路,有能力守到援兵赶到。

  一般来说,骑兵很难依靠正面突击击溃有准备的步兵方阵,以骑对步,后者的损失主要发生在阵型崩溃之后被尾随追击的过程中。

  因此,真正的破阵一击需要合理的铺垫,至少在普通观众眼里,是合理的。

  首先要拍摄的,是放大版本的“曼古歹”战术。

  说白了,就是骑兵突至骑弓射程之内时拨马转向,沿着敌阵侧面边射边走,扰乱阵型,制造混乱,削减士气。

  待到敌阵被迫多次转向,直至暴露出阵型弱点之后,骑兵再大举突击。

  这其实是对阵双方训练度的较量,古代骑兵自带“精锐”属性,本身训练时长就不是步兵炮灰可比,因此除非是精锐甲兵组成的阵列,“曼古歹”战术多半都会发挥作用。

  这场戏的高光,在郁南和聂元身上。

  开拍之后,两人一马当先冲在骑队最前方。

  要的就是一个真实性。

  众所周知,骑兵跑起来之后阵型就很难保持了,战场上人喊马嘶尘土飞扬,不管是号角还是旗帜,都很难有效传递指令。

  因此,骑兵的指挥,只能依靠主将的身先士卒。

  骑枪所指,就是骑队所向。

  几百名自皇城镇起就跟组的专业群演,直到今天才真正显露出一身的骑术本领。

  郁南和聂元各带一队骑兵,正面冲至敌阵百米外分队而走,高视角的跟拍镜头下,与敌阵构成一条漂亮的平行线。

  高速奔驰之下,群演们娴熟地操纵坐骑,外侧的骑兵早一步提速,内侧的骑兵默契地减速,行进间将一字横阵变为双骑并排的纵队。

  伏下身体拉弓上箭,撑镫挺身拧腰击发,一整套动作兼具效率与美感。

  不过,射出去的都是些样子货,飞出去不到二十米就无力坠地了。

  对群演们的要求很简单,动作好看就行。

  至于箭矢最终的效果,后续自然有敌军中箭的特写镜头补上。

  单是一个横队前冲再分队绕阵的镜头,不算特写就拍了足有十五遍。

  拍拍停停耗时三天。

  因为除了意外性NG,每一遍的需求都不一样。

  比如第一条是斜向45度高机位大远景,45秒的长镜头一气呵成。

  动用了全部2000多名群演和大几百匹马。

  第二条是低机位中近景镜头,5秒时长,摄影车高速“检阅”行进中的骑兵横队。

  第三条是分队镜头,展现唐军骑兵的熟练度。

  再往后就更加复杂了,因为打仗不是阅兵,唐骑绕阵骑射,同样要面对敌方的箭雨反击,同样要承受损失。

  人仰马翻的镜头不会少,而前骑失控之后后骑需要应变合理,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负责掉马的武行在完善的保护措施下上阵,后骑也是骑术精湛的骑师,尽可能避免意外伤害。

  而这样的镜头,跟拍远景,近身特写,后骑近景,起码要跑起来拍摄三个镜头,才算是最终完成。

  大远景的落马镜头,涉及到几匹十几匹奔马的翻倒,拍摄时就更要慎之又慎。

  每天都有人有马受伤,每天也都有意想不到的幺蛾子发生,整个剧组都熬得心力交瘁。

  之所以要对绕阵骑射的部分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就是为了先抑后扬,把骑兵破阵的那一刻翘得高高的。

  随着郁南和聂元的骑队在战场西北方第三次交汇整队,西突厥步兵方阵已经一团混乱,被搓揉成了一个大圆球,勉强并肩对外凑成一个阵势。

  当然,他们的全力防御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山坡上的西突厥步兵已经分出一半人,正在整队准备回援。

  而相邻的北侧战场本来就是佯攻,张毅派出的早有准备的援兵也在路上,视野内已经遥遥在望。

  这也是西侧战场上西突厥本阵勉力支撑的动力所在。

  郁南把骑抢一招,唐骑再次缓缓提速,她与聂元一马当先,身后的骑兵渐次展开,像一把蒲扇第四次向西突厥的圆阵罩去。

  就在西突厥本阵步兵两股战战地准备迎接新一轮箭雨时,唐骑突然变阵。

  聂元的骑队继续绕阵奔射,郁南的骑队却没有拨马拐弯,而是直线向东,在行进中前骑缓速后骑提速,组成一个大体上的四排骑阵。

  郁南骑抢斜指,唐军骑队拐了个大弯再度转北,兜到了西突厥北侧援兵的侧面。

  漫天的扬尘给了唐骑最大限度的掩护,西突厥本阵与援军的主将都没能第一时间意识到唐骑的动向。

  高速行进的摄影车上,崔放稳稳地驾驭着摄影机,对准身后纵马奔驰的骑兵。

  此时模拟的正是西突厥援兵眼中的“地狱景象”,一匹匹唐军黑骑如恶魔般自冲天沙暴中破阵而出,放平的骑枪闪烁着不详的寒光,在惊恐的眼眸中越来越近。

  行进间的步兵突然遭到骑兵结阵突袭,结果不言而喻。

  高朝戏与之前相对漫长的垫场戏相比,拍摄难度反而不大。

  因为不是近景就是特写。

  出镜的除了郁南和聂元,不是专业群演就是资深武行,而且都是过去几个月里拍惯了的场景。

  陈一鸣也没有对唐骑破阵的戏份过度渲染,高朝与否取决于观众的情绪,镜头数量反倒并不是决定因素。

  十五秒镜头,二十几个特写,木兰统领唐骑一举击溃西突厥援军,并驱赶着败兵向西突厥本阵继续冲击。

  本就在聂元骑队第四次奔射袭扰下摇摇欲坠的西突厥本阵,在见到溃败友军的那一刻彻底崩溃。在聂元与郁南一南一北双向夹击之下,慌不择路地向唯一的生路,东侧奔逃。

  于是刚刚完成整队的西突厥山上回援部队,也遭遇了同一厄运,被合兵一处的唐骑轻松击溃。

  相对宽阔的西侧分战场,是展现木兰骑战水平的主舞台,也是《木兰》全片中骑兵战斗的高朝。

  这里有全片数量最多的全景镜头,需要动用最多的群演和马匹,运镜与衔接也最复杂。

  这个场景拍完,相当于武戏拍摄爬过了最高的一个山头。

  再往后就是展现木兰战术素养的段落了,战斗场面本身反而不是重点。

首节上一节192/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