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74节

  这是一场过江龙与坐地虎的群殴,木兰率领的初来乍到的府军,对阵聂元为首的刺头边军。

  其实这一幕本就脱胎于迪士尼动画版的《花木兰》,里头木兰刚从军的时候也有一段鸡飞狗跳的狼狈日子。

  技法上属于典型的欲扬先抑,剧情方面也契合木兰女扮男装的人设,只不过动画版风格上走搞笑路线,对木兰的压制并不是特别明显。

  现在魔改版《木兰》走正统路线,女主角受到的质疑肯定要大幅度强化,陈一鸣由此设计了一场唐军内部的群殴,用一出化敌为友带出大营里的三方势力。

  其实抛开刻意的铺垫,木兰本身的形象也需要一场武力示威来立住人设。

  郁南穿上厚底军靴身高170出头,加上女人天生肩窄腰细,在一众府军里码子本就是最小的。

  偏偏她作为木兰老爹的继承人,以及自身在同伴中的威信,在府军里地位又很高。

  这种反差感放在强者为尊的军营里,特别违和。

  NBA都有新秀墙,军营里老兵自然要修理一下新兵以彰显资格,看人下菜碟,挑衅的首选目标,必然是外表瘦瘦小小的木兰。

  于是顺理成章地,木兰从军后的第一场考验,就这样到来了。

  第二更要晚一点

第228章 备而不用

  上午9点,风和日丽。

  搭伙拍戏两年多,陈一鸣的幕后团队已经非常熟稔。

  所有工作人员六点起床七点进场,置景组检查布景,道具组对应到人分别开箱,演员换装上妆,摄影组铺轨架机进行最后的调试。

  开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快而不乱有条不紊。

  三个副导演各有分工,最先入职的王威成了潜在的小主管,专门负责汇总各部门反馈,统一跟监棚里的陈一鸣对接。

  田黎专职给两个摄影指导跑腿,兼职给服化道挑刺。

  李准因为有着丰富的横城驻组经验,因此专职对接群演,兼职接过王威的场记板打杂。

  今天的这场戏算是一场小群戏,木兰这边一共6个人,为首的是郁南、林枫还有林庚,剩下3个龙套是武元荣手下的武行。

  聂元那边7个人,除了前期坐在一边装逼的聂元外,手下的头号马仔是魔戏毕业的年轻演员王川均,他的古装扮相自带喜感,陈一鸣专门挑出来负责在片中活跃气氛。

  边军中的其他5个人,则全部由武行充任。

  剧情上讲的是木兰入驻军堡之后,其所在的府军小团伙与聂元的边军小团伙同属一个营头。

  第一次会操,新来的府军隐隐聚拢在木兰身边,自然让本来的营头第二人聂元看不顺眼。

  马仔王川均跳出来朝着木兰一通输出,木兰的同伴林庚当即反唇相讥,王林二人从动嘴上升至动手,进而导致一场群殴。

  府军一方五人打惯了群架结阵迎敌,3人防御2人进攻,先声夺人把嘴欠的王川均捶成了乌眼鸡。

  边军一方作为骑兵斥候习惯了单打独斗,一度被人少的府军压着打,老大聂元率先沉不住气,加入战团凭借超强的个人实力重占上风。

  随后木兰下场接过聂元,守中带攻给了聂元一个下马威,最后卖个破绽打平收手,主动退让保住了聂元的面子。

  这场戏虽然是成年木兰从军后的第一次亮相,但真正的戏眼不是郁南,而是演对手戏的聂元。

  作为现在的边军小头领,未来的木兰副将,聂元需要演出三个层次的内容。

  首先,他作为一线边军,骑兵斥候队长,是军堡精锐力量的代表,加上设定上他是一个驻防多年的老兵,因此他是傲气的、自信的,看不上新兵蛋子。

  其次,聂元扮演的是一个不得志的小军官,功劳被头上走马灯一样镀完金就走的门阀上司吞没,立场上其实与木兰率领的府军属于同一阵线。在这场戏里,他要演出愤世嫉俗的高冷范儿。

  第三,前期给木兰立人设、提逼格的戏份,也是聂元从心口不服到心服口不服再到心悦诚服的过程,换句话说,聂元的态度转变,正好是木兰成长蜕变的镜像反应。

  想要说明一个人实力很强,正向铺陈肯定比不过反向对比,作为木兰初期的对手,聂元越是厉害,收服他的木兰也就越是深不可测。

  反过来,作为驻边老兵,聂元熟知草原上的尔虞我诈,由他来为后续的背叛情节做铺垫,也更能凸显木兰心性成熟的艰难。

  9点整,李准对着电喇叭高声吩咐清场,各部门反馈各就各位之后,陈一鸣通过对讲机发出指示,开拍!

  李准打板,“《木兰》第十五场第五镜,第一次拍摄,开始!”

  镜头首先对准的是靠着校场柱子端坐的聂元,他双腿大张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张矮凳上,嘴上叼着一根草棍儿,眯着眼打量着校场中央的方向。

  王川均入镜蹲在取景框右下方,裹着头套、戴着幞头的脸天生滑稽,表情上也是挤眉弄眼地一副狗腿相。

  “大哥,新来的很跳啊,那个小个子看上去就是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呸!府军里也全是这等驴粪蛋子货!”

  聂元凉凉的眼神斜下来,扫了王川均一眼,随后摆正脖子双眼微阖,目不斜视一言不发。

  小弟王川均心领神会,“大哥看我的。”

  他站起身扭头给了身后同伴一个眼色,随后吊儿郎当地走向木兰。

  镜头跟着王川均一路向前来到校场中央,郁南右手搭着刀柄笔直站立,看着同伴们演武。

  早早注意到身后有人靠近,郁南转过身正对镜头。

  王川均直愣愣地越走越近,似乎要直接撞到郁南身上,后者拧起了眉头,但是依旧一动不动。

  镜头跟着王川均越推越近,直至给到木兰的上半身特写。

  半步贴身,林庚突然横切进来入镜,站在木兰身前怼到王川均脸上,随后倒转刀柄一推一顶,给了王川均一个趔趄。

  随着二人距离重新拉开,齐郁流畅地一个拉镜,重新将3人完整地纳入取景框。

  林庚一边上步一边喝道,“退后!你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

  镜头转换角度平移,从正对郁南转向九十度,变为侧对着形成对峙的王川均和林庚。

  “咔!”陈一鸣叫停拍摄,叫来王威说了几句话。

  后者一路小跑到王川均身边,“王老师,陈导说请你收敛一点儿,你扮演的不是一个丑角,不需要无谓的表情变化。”

  然后他又走向林庚,“林老师,陈导让把愤怒再外放一点,设定上你是木兰的迷弟,而且知道木兰的性别,对你来说王川均的挑衅带有调戏的意味,这是不可容忍的。”

  复位,清场,打板,第二次拍摄。

  这次走戏好了不少,王川均收起不必要的表情之后,自带的古装喜感立刻得到了放大,很好地中和了这场唐军内讧的第三方观感。

  陈一鸣之所以在聂元身边安排一个丑角,就是为了避免观众假戏真做,把聂元及其率领的边军老兵当成真反派。

  《木兰》里的阵营设置其实有些偏多,有限的时长里,把各方势力的立场与意图都交代清楚,不是一件易事,陈一鸣不得不在剧本上尽可能地细致入微。

  陈一鸣检查过样片之后,还是要求“保一条”。

  第三遍拍摄过后,陈一鸣喊了“过”,王礼荥的灯光组上场布光,补拍刚才这一镜的特写镜头。

  剧本里这是一场连贯的戏,但改为分镜稿之后却有多达十几个镜头。

  比如聂元扭头之后,要补一个第二机位的特写,王川均扭头给同伴眼色,要追一个同伴的全景特写,郁南扶刀观看演武,要给武行切一个特写。

  林庚挡在郁南身前之后,要补一个林王二人头顶头的特写,林庚提刀怼人之前,要有一个转刀的特写。

  除此之外,为了后续剧情改动的需要,原本在这场戏里没什么存在感的林枫,也需要提前准备一条特写,校场全景,同样要预先拍摄多个角度的空镜大远景。

  同一场戏的特写不一定都会剪到成片里,但是拍摄的时候必须要全部拍到不能遗漏,宁可备而不用,也好过后期发现不连贯再费时费力地补拍。

  拍到将近十二点,十几条短镜头拍摄完毕,王威宣布解散放饭,下午一点继续拍摄。

  从六点集合出发起算,一个上午只拍了一个完整的镜头,放在成片里大概只有十到十五秒。

  跟一镜到底的《1951》比起来,《木兰》的素材时长要多出好几倍,拍摄时间更是水涨船高,大壮说六月之前杀青,显然是一个理想化的推演。

  抱歉,晚了一点

第229章 真实的反应

  吃过中饭小憩片刻之后,武元荣赶到片场,站在校场外围亲自指导群殴的武戏。

  这场戏是木兰从军之后的第一战,而在观众的视角,这一战则是电影里的第二战,上一场是木兰爹与DTZ颉利可汗之间的精锐对决。

  最初一版剧本里,对于木兰爹与木兰之间的传承,陈一鸣设置过多场戏份进行铺垫。

  比如坞堡里小木兰带着小伙伴“骑马打架”的内容,木兰爹指点木兰兵法武艺的内容,甚至陈一鸣还曾设想过大木兰指挥同乡围猎的情节。

  但是正如这个项目策划之初古越河提的意见,铺垫戏份多了,电影节奏就会拖。

  时长有限的情况下,陈一鸣只有一个选择,尽可能地压缩次要情节,保住精彩的高光剧情和大场面武戏。

  最后在咨询过武老爷子的意见之后,陈一鸣选择了文戏融入武戏的编排方式。

  也就是说,通过前两场武戏中府军列阵群战的方式,侧面说明木兰的兵法传承。

  同时设计聂元与木兰的“捉对切磋”,反向说明木兰的武艺水准。

  下午首先开拍的,就是5对6的群战戏。

  当然,对阵双方是实质上的友军,不能上来就开打,总要提前走个流程叫个板,效果上类似于“你瞅啥”、“瞅你咋地”。

  所有演员就位之后,首先从大中景开始,林庚用刀柄“怼开”王川均,落在老兵眼里无异于极为严重的挑衅。

  于是聂元身边的另外5个武行人狠话不多,立马一拥而上围向林庚。

  与此同时,木兰身边的同伴也不会坐视林庚落单,4人在林枫的带领下冲向王川均。

  镜头内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贴脸运气的林庚与王川均身边,各自“长”出一排太阳花,两个人对峙瞬间转化为两伙人对峙。

  分镜稿上是一个很简单的走位,但是陈一鸣变着花样让演员拍了十几遍。

  除了少数几次武行走得不整齐导致废片之外,陈一鸣主要考虑的是运镜层次的变化。

  最常规的方式,自然是林王对峙的中景起手,一镜切给聂元一方的武行,一镜切给林枫领着的武行,最后切回到中景两伙人对峙结束。

  平平无奇,胜在稳妥。

  崔放的建议,是全程一镜到底,同样是林王中景起手,先甩向左侧,再甩向右侧,最后甩回中间,然后再插入高机位拍脸或是低机位拍脚的特写。

  这就是所谓的“凌厉”运镜,其实就是通过甩镜强化定格,通过特写弥补动感。

  再就是武元荣的想法,前半段跟崔放一样,最后收尾甩回中景之后,再接一个拉镜变为高机位的大全景,然后三百六十度旋转,把逼格拉上去。

  陈一鸣从善如流,三种拍法全都拍了几遍。

  在他看来,商业电影第一位是故事,第二位是场面,镜头语言的重要性其实并不是很高。

  但是镜头语言的风格一定要一以贯之,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大杂烩。

  陈一鸣把《木兰》定义为一部剧情向的商业片,文戏叙事清晰,武戏大开大阖,这是整部电影的基调。

  在此基础上,运镜和剪辑完全可以多做一些尝试,这也是他极力邀请武元荣在武指之外多接一份动导职务的原因。

  别管有没有用,先把素材拍齐,备不住拍着拍着又有了新的灵感,之前风格不合适的素材就用上了。

  对于参演的演员来说,这一段的拍摄就是不停地短途冲刺跑,镜头甩过来要抓到动感美感兼具的画面。

  取景框内人数一多,总会有人状态好有人状态不好,解决方式只有一个,重复。

  来来回回拍了一个多小时,陈一鸣估摸着可剪辑素材够数了,王威喊过。

  接下来,动真格开干。

  先开口的依旧是嘴欠的王川均,他收起了脸上一直挂着的浅浅笑意板起了脸,定格2秒之后突然又翘起嘴角咧出一个假笑。

  他伸出右手搭在林庚的胸口上,轻轻拍了几拍,一字一句地说道,“别紧张,我就想跟新到的上官,亲香亲香。”

  “上官”两个字,带着刻意的停顿,流露出不怀好意的讥笑和讽刺。

  随后他上前半步,侧过脸靠近林庚的耳朵,摆出说悄悄话的模样,音量却是所有人都可以听到的程度。

首节上一节174/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