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60节

  这一套演员之外的步骤完成之后,才是作为记录者的摄影技法,以及演员自身的表演。

  “这个世界上,没有千面的戏骨,只有合适的演员,关键是合适。

  合适的意思,就是一切表达都基于演员固有的硬件条件,简单讲就是演员的长相、五官、身材、仪态、气质。

  有些演员,天生就不适合出演某种角色,硬件不达标,妆造、灯光、摄影、演技等再如何出色,也只是在50分的基础上小修小补。

  这还是软件配置给力的前提下,如果幕后都是些流水线临时工,那最终效果将更加惨不忍睹。”

  毛卫平擎着一块红烧羊排,说的兴高采烈,倒是一点儿也没有面对大导演的拘束。

  听之前的自我介绍,他并不觉得“功劳”被无视有多委屈,因为他从来都不接受普通化妆师的“绿叶”思维,颇有些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自傲。

  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能跳出化妆的工种界限,把视野延伸到灯光、服装、摄影的临近部门考虑问题,别的不说,自信心是实打实的。

  陈一鸣掰了半个馒头,在羊排的汤汁里蘸了个饱,一边听一边嚼。

  等毛卫平说完一大段话后开始吃肉,陈一鸣才说道,“毛老师,我听齐老师转述过你的想法,你刚才说的合适,我深以为然。

  只不过我想象中的合适,肯定与你脑海里的合适有出入,毕竟合不合适,是一个主观上的概念。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我希望咱们之间的业务探讨,可以限定在技术的层面上。

  在这个范围内,我给最大的授权,不管是化妆师本职的妆造,还是演员的服装,打光的配合,亦或是场景的改造,你都可以提出建议。”

第208章 萨满 点评

  吃完中饭,陈一鸣领着毛卫平来到临时影棚。

  皇城镇是一个几万人的西北小镇,硬件设施比较有限,应付剧组的的住宿已经十分吃力,其他的就只能剧组自己想办法了。

  路平他们过来之后,先在镇子外围搭了几栋宽敞的预制建筑,接上水电暖气,用来当仓库、练功房和会议室。

  郁南和她的十三太保,每天下午练习身架和套路,就是在搭建的练功房里。

  陈一鸣赶到皇城镇之后,大部分时间也待在这里。

  推门走进监棚,张子风和陶奕西已经到了,正扒着林萧的肩膀,看监视器上播放的样片。

  人已到齐,众人都看向毛卫平,等及时雨毛卫平先拿出个意见。

  张子风站在监棚中间,毛卫平围着小姑娘开始施法。

  他像是一个某种神秘仪式的萨满,手里拿着一台照相机,指挥着张子风不停地摆出各种姿势,然后时不时地咔嚓一声拍下照片。

  拍完之后,直接传到随身携带的电脑里,放大缩小地详细研究。

  研究完了回到张子风身边继续跳大神,如此反复折腾了大半个小时。

  直到张子风开始不停地换腿站,毛卫平才收了神通,换陶奕西上场。

  7岁的女孩子体力更差,中间不得不休息了两次,才算是完成毛卫平的评估工作。

  放两个小姑娘出去玩儿,几个主创一起聆听毛卫平的“高论”。

  毛卫平把照片投到墙上,拿着射线笔点着张子风的大头照说道,“各位,经过我详细的研究和评估,张子风很适合扮演一个假小子。”

  座位上的众人一脸无语,齐郁笑骂道,“这还用你说,赶紧说正经的。”

  “哈哈,开个玩笑。

  吃饭时我跟陈导说过,作为化妆师,我最关注的是人物的初印象,

  就好像电影通过第一个场景奠定基调,人物同样通过第一个镜头构成底色。

  我刚才看过陈导的分镜图,小木兰的第一个亮相,是一个树后探头,半露半掩的构图。

  在我脑海里,这个定格的底色是活泼俏皮,那么人物的妆造,一定是对抗环境的高对比与高反差。

  从这个逻辑出发,小木兰的服装,应该采用与环境色相近的撞色服饰,既融入环境又跳出环境。

  胡杨林的主色是橙黄色与木色,那么我建议小木兰的衣服采用米黄色、灰绿色等颜色。

  陈导希望突出张子风的少年感,一般来说,想要获得这种效果,演员的脸上应该很白净,化妆时应该重点勾勒五官的轮廓,增强阴影与线条。

  这样配合角度合适的正面光,就可以中和掉面部过重的妆容,让镜头下的脸既阴影深邃又轮廓分明。

  不过现在是拍电影,拍大片,我不建议用这种常规的手段,太舞台了,也太电视剧了。

  陈导的设定里,这场戏的小木兰是一个类似幕后军师的角色,她本人不会亲自下场打打杀杀,她主动暴露自己,更多是因为见到另一个小姑娘好奇心起。

  所以我觉得小木兰的妆造,可以更大胆一些,添加更多外部元素,用更加直白的方式来揭示人物性格。

  比如相比伙伴身上传统的古代男装,可以再热烈一点,中性一点,奔放一点。

  暗示木兰虽然是个假小子,但不管是她自己,还是身边的伙伴,都毫不在意地认同她的女性身份。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木兰的身上,添加更多女性化的装饰,比如在她头上增加一个伪装用的草环,这样一来草环包围的发髻,就可以采用更好看、更繁复的样式。

  然后是她的脖颈,也可以增加一个不同颜色的汗巾。

  脸上也不必过于干净,脸颊上可以有绿色的草汁或是干涸的水印,只要是修饰过的自然化的形状,都可以给面部增加一层反差。

  具体效果需要不断的试验,而且外景地和光线情况我还没看到,到时候可能需要多次调整试拍,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于毛卫平的建议,在座的众人反应不一。

  齐郁的脑袋点个不停,显然对自己介绍过来的这位化妆师,表示认可与肯定。

  林萧则是紧皱着眉头,眼皮低垂盯着面前的笔记本,一边听一边写写画画。

  崔放撑着下巴仰着头,看向房顶的双眼完全失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一个开口的,却是客串会议记录的王威。

  “毛老师,要素太多会不会显得画面杂乱?头上草圈脖颈汗巾,脸不是只有小小一团了?

  张子风又是浓眉大眼的长相,这样子拍大特写,我担心画面会很拥挤啊。”

  林萧喃喃道,“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冒险啊。

  不过这样处理,与第二个出场的小武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对比,对于整场戏确实是一个正向的调整。”

  齐郁也说,“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小木兰根本就没拍定妆照,修改人设还不是我们陈导一句话的事吗?

  这方面我赞同小毛的理念,主角的初亮相很关键,虽然小木兰只有这么一场戏。

  要知道在观众的想象空间里,大小两个木兰是连贯一体的,在契合个性的前提下,当然要怎么好看怎么来,冲击力一定是越强越好。”

  崔放摇着头提出反对意见,“咱们拍的是历史题材的剧情片,不是奇幻聊斋,过于花哨的形象,会削弱整体画面的现实性。

  设想一下,树后是一个小侠客形象的假小子,空地上是一个白裙飘飘、神情淡定的小美人,这不是活脱脱一幕女鬼与山精的邂逅吗?”

  几人中里,有赞同有反对有折中,各持一词。

  陈一鸣咳嗽几声止住争论,对毛卫平说道,“继续,还有陶奕西没说呢。”

  毛卫平点点头,操作笔记本把陶奕西的照片打在墙上,继续阐述。

  “陶奕西是一个很上镜的女孩子,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笑与不笑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

  杏眼、平眉,眉骨贴合,脸小嘴小,适合多种妆容。

  笑起来,是那种很艳丽的长相,不笑的时候,则是温柔娴静的风格。

  不得不说,陈导的这个选角依然非常合适。

  我不知道真实的武则天小时候什么样,但是在提前知道武则天是女宠妃、女皇帝的前提下,她在电影里的幼年形象,就该具备艳丽与沉静的两面性。

  具体到电影的场景中,小木兰是主角,小武是配角。

  因此小武的形象,应当是一种不逾越的反差感。

  考虑到胡杨林的环境色,小武可以穿一套天蓝色或是青色的衣裙。

  陈导的设计里,两个角色会有交换信物的情节,那么考虑到小木兰送出的草圈或是汗巾,显然小武的衣裙,应该采用反差更大的天蓝色。

  同时,可以通过配饰,以小见大来反映小武的独特个性。

  比如她的发簪,就可以放弃传统的女性化样式,选用一把古朴的刀币,既可束发,又可防身。

  妆容方面,因为小武的初登场是行走于空地,周围又是雾气弥漫的环境,因此面部要色彩要突出,腮红、口红、眼影要浓而不妖,采用反射效果比较强的底妆,赋予角色闪闪发光的冲击力。”

第209章 试拍 佳人

  毛卫平叙述完自己的妆造方案之后,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各持己见的争论。

  这倒让毛卫平有了些新奇的感受,在离开《大唐宫廷》剧组之后,他也不是完全离开娱乐圈,经熟人介绍在横城也是混过几次剧组的。

  剧组构成不同,主创的话语权分布也有差异,但是最基本的一条,导演的分量总是最重的。

  特别是电视剧剧组,编剧或是监制还能说上几句话,摄影、服化道全是打工人,导演说什么是什么,很少发表不同意见。

  唯一有可能压过导演一头的,只是大牌演员。

  而《木兰》的剧组倒是新鲜,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化妆师可以侃侃而谈,其他幕后人员发言时也很积极活跃,甚至开车接他的小助理,都可以上桌参与创作讨论。

  这让毛卫平被压制了十几年的工作热情,再度蠢蠢欲动起来。

  陈一鸣照例还是一言不发地坐等,一直等到其他人把各自的观点阐述完毕,他才开口说道。

  “都说完了?那就开始画图吧,想法相近的就搭伙画,想法独特的就自己画,包括我也内。

  画完之后,我来选定3套服饰与妆造方案,穿到现场试拍,最后根据后期调色的样片决定拍摄时才用的方案。”

  此后,众人窝在在影棚里画了三天,变着花样地打扮两个小姑娘。

  跟组的裁缝师傅加班加点,缝制了足足十五套服装,道具师则临时赶制了一批新追加的饰物。

  这段时间,路平完成了“蚊帐”的张挂试验,王礼荥也对人造光源和棚内的布光方案进行了调整。

  10月14日一大早,剧组再次来到胡杨林,准备第二次试拍。

  今天天气条件良好,风力不大,雾气可以留存得更久一点,可供拍摄的时间更长。

  毛卫平在保姆车里争分夺秒地给两个小演员补妆,崔放指挥摄影助理们在胡杨林内铺出短轨道,齐郁跟王礼荥则配合着调试摄影机。

  陈一鸣站在空地上,仰着头观察四周环境。

  原本静谧的胡杨树林已经变了一个模样,东、北、南三个方向各自垂下一扇深蓝色的帷幕,遮挡住了晨间斜射的太阳光线。

  敞开的西侧依然能透入一定的光亮,让棚内不至于过于阴暗。

  东侧的帷幕里面,在一棵胡杨树离地3米的位置,拉出两根钢索,并行连接至陈一鸣头顶的树冠上。

  钢索每间隔2米拉出一根短钢索,绑定到沿途的树木枝杈上,把钢索拉紧绷直。

  此时钢索一头悬吊着一个高瓦数的大灯,作为模拟太阳移动的光源。

  空地四周则散落着一个个小型灯架,可以拆开也可以组合,开拍之后借助反光板给演员补光。

  大家都在各自忙碌,陈一鸣行至场地南侧角落,拖过导演椅坐在监视器后面闭目养神。

  8点15分,王威过来叫醒陈一鸣,告诉他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陈一鸣拿过电喇叭,站起身说道,“各单位注意了,试拍前最后一次检查,然后清场。”

  5分钟之后,掌镜的齐郁做手势示意OK,王老爷子回到陈一鸣身边,摇了摇手里的遥控器。

  对讲机里,传来罗宝河的声音,“导演,烟火OK,等待指示。”

首节上一节160/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