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个功能并没有彻底发挥出来,于是人们的观影需求就被暂时性地压制住了。
如今各方面条件逐渐完备,《1951》抓到了这一波行情,于是短时间内享受到了人们的报复性观影。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六十年大庆,《1951》是时隔多年之后的第一部半岛战争电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抒发爱国热情的机会。”
女记者笑道,“陈导好谦虚啊,对于电影本身一点儿也不提。我觉得,一部电影被如此广泛地喜爱,它本身的品质才是第一位的吧?”
陈一鸣微笑摆手,“夸奖的话,网友、媒体、专家说的很多了,其中不少更是我本人从来没想过的,所以我就不再说了。
不满意的评价,我也一直在关注,对此我无能为力,只能说各花入各眼。
电影没办法改,这一次的教训也很难移植到下一次的拍摄中去,如果我说有则改之,那属于纯纯蒙人。
所以关于电影本身,我基本上不做任何评价,那是观众的权利。”
陈一鸣掐着表,不多不少30分钟结束了见面会,理由是现成的,下一站路演不好耽搁。
随后他头也不回地率先离开,至于对面的李洛,全程连眼神都没给过一个。
第161章 事找人 散伙饭
对于李洛这桩恶心事,当天晚上大壮给陈一鸣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话。
“交给我了,烦不到你。”
然后第二天陈一鸣他们到山城路演时,陈一鸣以防万一,在进门前特意问了影院经理一嘴,《九月花开》有没有“刚好”过来路演。
经理回答,没必要路演,因为片子已经下映了。
陈一鸣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他以为只是降排片小惩大诫一下,或者撑死了魔影旗下的两家院线把李洛的电影下线。
似乎这家影院属于山城本地院线吧,大壮的势力都这么大了吗?
他赶紧在心里预先准备了一套说辞,用来应对媒体或“路人”可能的质疑。
结果他这蓄势待发的一拳到天黑也没能打出去,一整天风平浪静,根本没人提到过李洛或《九月花开》半个字。
回到酒店,还没等他给大壮打电话问情况,先接到了马二爷的电话。
“一鸣,那个李洛和他的电影,已经全面下映,憋在胸口的那口气出来了吧?”
陈一鸣愣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他应该喜闻乐见,内心却有那么一丝丝兔死狐悲。
不择手段也好,处心积虑也罢,李洛的所作所为,终归还是为了排片和票房,而这本就是每一个导演的本分。
当导演的,谁不想自己的电影被更多人看到呢?
可是他折腾的花样再多,圈子顶层的大人物一声令下,甚至不过一个暗示,就能把他按翻在地。看情形,几年里都没有继续蹦的机会了。
迟迟没有听到陈一鸣的回话,马二爷似乎能够理解陈一鸣的心思,补充道。
“你没必要想太多,这件事我只是顺水推舟,真正卖力气的是韩老三。
《1951》的成绩出人意料,《建国大业》压力山大,没人相信那个明星大拼盘能延续《1951》的票房奇迹,所以韩三现在正是最敏感的时候。
他这是杀鸡儆猴,警告国庆档同期的几只小鱼小虾不要有样学样呢。
何况华国所有的院线这一次都站在你这一边,他们更怕类似状况重复发生,这次有个儿高顶在头里,下次片方如果直接当众跪院线,他们的小体格子可扛不住。”
陈一鸣平复了一下心情,更换感激插件之后开口说道,“给马叔添麻烦了,其实这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那种浑人,当个屁放掉也就是了。”
马二爷的语气却一下子严肃不少,“一鸣,这个圈子里,不存在任何的微不足道,你自己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暗地里无数人拿小本本帮你记着呢。
我这么说,不是让你夹起尾巴谨小慎微地活着,而是希望你明白,位置到了,你不找事事找你,躲不开的。
你不可能一直缩在魔影下面,再说你长得太快,区区魔影也遮掩不住。
既然迟早要跟整个圈子打交道,那就趁早对外划出自己的底线。
线上面的,有事好商量你好我也好,线下面的,井水不犯河水一拳必有一脚。
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恶意碰瓷的直接一巴掌抽到圈子外头去,再有癞皮狗就得好好掂量掂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嘛。
我让小腾牢记的一句话,现在也送给你。
做事要有棱角,做人要有底线。”
挂掉电话,陈一鸣反复咀嚼马二爷的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如果不是出了李洛这桩事,他可能依旧处于得过且过的心态,想着忙完了《1951》就休一个长假,休爽了就再折腾一部电影玩玩儿。
以后就这样拍拍玩玩儿,多赚来的大半辈子也就轻松愉快地过去了。
毕竟,金棕榈大奖刷过了,票房纪录也破过了,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如今李洛的恶意碰瓷和马二爷的当头棒喝,告诉他一个冰冷的事实,但凡他还在这个圈子混,就不要奢望能享受岁月静好。
娱乐圈就是一个大瓜田,他就是瓜田里的猹,吃瓜群众在吃瓜之余,也不介意观赏一下刺猹。
很多时候,人的心态转变,就是一瞬间的事。
念头通达,行止自然从容。
随后的路演,陈一鸣再面对争议问题,词锋立马锐利了许多。
社会热点背后,终归少不了各种争议,没了李洛,自会有张洛、王洛。
进入9月下旬,随着《1951》的上映进入收尾阶段,《建国大业》的试映渐次铺开,主旋律这个词热度开始飙升,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特别是军队等单位的有组织观影被注意到并广为扩散之后,《1951》更是被顶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西京路演时,就有一位记者举着一张军装战士坐满放映厅的报纸提问,“陈导,为了帮助《1951》票房破10亿,军方大规模出手包场,对于此种现象你有何看法?”
提问者显然在题干里藏了陷阱,陈一鸣却满不在乎地一脚踩了进去。
“我们跟军方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金盾影视本来就是投资方之一,出手捧场不是很正常吗?
我知道你的潜台词是什么,不就是想说主旋律电影包场胜之不武么?
可是《1951》是一部战争片,军人本来就是目标受众,他们拖到电影快下映了才入场,不给普通观众添麻烦,这已经很厚道了。”
另外一位记者提问道,“可是自《1951》上映至今,偌大华国只有这一部电影一枝独秀,同期上映的《逆战》票房远低于预期。
而根据最新消息,《建国大业》的首映预售也接近3000万。
有专家指出,主旋律题材独霸档期的现象,对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陈一鸣不等该记者把问题问完,直接开口回答,“对此我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别把《1951》当成主旋律,华国电影产业立刻就能得到拯救。
不会真有专家认为,戛纳会把金棕榈颁给一部主旋律电影吧?
你看,很多时候问题在与不在,就是换个观察角度的事儿,头下脚上天地宽嘛。”
提问的记者被陈一鸣噎得直翻白眼,想也知道所谓的专家就是他自己。
电影都快下映了,媒体其实也在发愁,因为正面报道早已词穷,炒负面却又无处下嘴。
按照惯例,一部现象级电影大卖之后,就该是大众吃瓜时间,媒体卖瓜就能卖到盆满钵满。
偏偏《1951》剧组是个奇葩,主创全是低调画风,一干媒体老鼠拉龟无处下嘴。
主要演员里面,年长一点的侯永、李箭、段一宁、石磊、毛豆都是圈里出了名不惹事生非的老实人,而且还有军职在身,轻易不好招惹。
年轻一点的张毅、张宇两个是无名瓜,这段时间个头儿是长了不少,但距离瓜熟蒂落还远得很,关注度很难提上去。
主角刘东君倒是很有潜力,年少时在海外旅居多年,深挖一下肯定有不少猛料,可惜人家是个未成年,离18周岁还差半个月呢。
剩下就只有李明亮他们几个三大的学生了,比龙套强点儿有限,实在没什么好炒作的。
于是记者们搞事的目光,就全都盯上了导演陈一鸣。
他的背景、履历、朋友圈、情感经历等等早就被扒得一干二净,可惜得出的结论乏善可陈,除了生造出几个陈一鸣完全不认识的“前女友”之外,再没旁的了。
这厮没有博客和企鹅号,也根本不注册微博,大学毕业之后就直接入职铂爵,履历干净得令人发指,实在是扒无可扒。
所以记者们的挑衅也是逼不得已,9月份只有两部主旋律电影有些声量,不写它俩就彻底没得写了。
陈一鸣则逐渐开始享受与记者斗嘴的过程,路演结束在即,马上就可以进入心心念念的假期,再不耍就没得耍了。
9月28日,专资办发布上一周票房数据,《1951》在上映第六周刷下6800万票房,总票房来到10.22亿,正式突破10亿天花板。
隔天,《1951》剧组在帝都全员汇合,包括因为在深山沟里拍戏而缺席路演的石磊,大家一起出席了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
前后持续40天的路演终于结束,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9月30日电影下映当天,剧组在总政食堂举行了一次不对外公开的散伙饭。
参加的并不是全员,只有几个主演,八一厂的部分幕后,还有总政的孙副主任。
没有讲话,没有致辞,自助餐式的午餐会,主打一个自由自在。
陈一鸣端着饮料绕场聊了一圈,历次聚餐从来没像今天这么舒坦过,因为他晚上受邀出席《建国大业》的首映礼,于是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喝酒。
“老段,好好饬一下你的那张老脸,你还没到演叔爹的年龄呢。”
“桑老师,干了这一杯,年底咱们一起去好莱坞拿奥斯卡。”
“侯老师,期待下次合作。”
“石老师,祝你下一部剧收视长虹。”
“哈哈哈,张连长,你是好演员,我打包票不用五年你就能上一线。”
“宇哥回见,下次找你演个真悍匪。”
“我都听说了,情景喜剧开续集,毛哥恭喜啊。”
“罗老师好手艺,再放烟花我还找你,说定了哈。”
“孙叔,路演到穗城的时候,没能再见到李政委,可能是他不想受打扰。有机会的话,麻烦帮我给李政委带个好,希望电影没有让他失望。”
第162章 首映 入会
晚上7点,陈一鸣打车来到帝都奥林匹克中心,《建国大业》的首映礼就在这里举行。
车在外围透过车窗,就能见到远处场馆门口阔长的红毯,两侧是长枪短炮的媒体和密密麻麻的影迷。
之前韩三爷给过陈一鸣自己的手机号码,说是到了之后直接打电话。
陈一鸣觉得这忙乱的日子,实在没必要打扰人家东道主,于是付过车费之后,就自己溜溜达达地过去了。
今天他特意穿了一套西服,只是没有扎领带,那副悠哉悠哉的样子毫无红毯明星的气势,因此汇入人群之后,居然没有引起任何关注。
也不知道韩三爷今晚动员了多少明星捧场,陈一鸣站在红毯末尾的人堆里,就见盛装打扮的各路明星络绎不绝,红毯上就没见空下来过。
观察了片刻,陈一鸣总结出了大概规律,应该是按照资历和年龄排的,现在红毯上的,都是年纪跟他差不多的青年演员。
又等了一会儿,陈一鸣抓住时机,跟在杭晓明身后走上了红毯。
杭晓明是杨佐学的学长,是华国新生代小生中的佼佼者,高收视的电视剧演了很多部,目前正处于向电影一番男主角攀爬的阶段。
说是小生,其实他比陈一鸣大了足有7岁,眼下已经是奔四的年纪了。
陈一鸣之所以跟在他身后,就是判断从他再往后,上红毯的就该是腕儿和角儿了,自己属于捧人场的,没必要抢人家的风头。
一上红毯,陈一鸣马上就被认了出来,两侧的影迷和媒体马上转移了视线的焦点。
“陈一鸣,看这边”,“一鸣,这里”,此起彼伏的叫声,让本就火热的现场气氛一下子又上了一个台阶。
走在前头的杭晓明当然注意到了身后的异常,他停下脚步稍稍避开到一侧,等陈一鸣赶上来之后,才笑容可掬地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