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要谢罪 第100节

  猜一猜游戏玩儿到四月份,基本上华国有名有姓的明星都被韩三爷拉出来遛了一遍,这时候他才发现局势有些失控,人太多他安排不过来了。

  毕竟这场秀的规模实在太大,坊间解读出来的正治意味也太明显。

  不仅一大帮港城、台岛的明星纷纷自荐刷脸,内地的选角范围也从演员向外扩展,演小品的、演话剧的、唱戏的、拍片的全都来了,甚至连歌星作家都有来凑热闹的。

  剧本里连不说话的龙套都已经安排了某星某腕,故事线更是一扩再扩,再扩电影就要冲上4个小时了。

  韩三爷没办法,只好婉拒掉后来者,片子按最多的场次拍,拍完再按标准时长剪。

  这样至少可以把戏份被剪掉的明星放在“特别演出”那一栏,让人家不至于白跑一趟。

  马二爷跟陈一鸣说起这个乐子时,脸都要笑裂了。

  吃瓜网友当然不知道内里的弯弯绕绕,他们的信息来源只有真真假假的新闻,于是就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逐周盘点《建国大业》的参演名单。

  刚开始大家会震惊于这片子的牌面,随着名单越来越长,关注的重点就慢慢变味儿了。

  198名演员是很多,但也不足以把华语圈的明星一网打尽,漏网的“遗珠”还是不少的。

  赢球不可怕,缺谁谁尴尬。

  演员和明星其实不是一回事,像军艺团那一伙就毫无星味儿,跟今年电影圈的第一流量《建国大业》天生绝缘。

  当然,侯永等人也不会去挑韩三爷的理,他们跟帝圈那帮人本来就不是一条道上的。

  但当时间进入5月份,《建国大业》演员“溢出”之后,圈子里突然意识到,今年的献礼大戏似乎不止《建国大业》一个,还有个魔影操盘的《1951》呢。

  挤不进《建国大业》只能自己生闷气,谁让韩三爷惹不起呢,可是一个新人导演怎么敢这么嚣张?

  于是针对对象瞬间转换,还升了个级。

  几顿酒几场局信息一交换,大家很快发现,《1951》不声不响地已经接近杀青,而且大概率会在《建国大业》之前上映。

  华国“第一导演”自编自导的第二部作品,又跟《魔都假日》一样,自己组局自己找人自己建组,整个过程都对外界捂得严严实实,就好像在跟华国电影圈刻意地保持距离。

  而且,这又是一个面向海外的项目!

  偏偏还就给他搞成了!

  处女作可以当你是新人不懂事,现在操盘跟《建国大业》并列的主旋律项目,你还这么悄无声息地搞,太瞧不起人了啊!

  剧本有没有在圈子里散过,不该让前辈们先过目先挑角色吗?

  刘东君,那TM是谁,让一个高二学生演主角,这是主旋律的创作态度?

  侯永,段一宁,张毅,毛豆,张宇,不是无名氏就是查无此人,还想不想要票房了?

  帝都的研讨会来了就跑,会场那么多圈内前辈,你就这么全盘无视?

  诸般怨念交缠到一起,汇聚为一句话,这小子不懂规矩!

  陈一鸣在自己茫然无知的时候,已经在圈子里隐隐约约地树敌无数,不知道多少人等着《1951》的滑铁卢,让这个不懂规矩的“暴发户”一夕之间原形毕露。

  说实话,陈一鸣前世一个混迹电视剧圈十几年的老炮,怎么可能不懂规矩?

  华国的影圈和剧圈本来就是一个圈,所谓的规矩又能有多大区别?

  问题在于,穿越过来不过短短10个月,又天天忙得脚不沾地,有限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外界信息,让他很难摆脱前世混子导演的固有认知。

  说白了,他对自己飙升的地位毫无概念,还当自己是小趴菜呢。

  混圈子的第一要义,就是什么层次的人,就要有什么层次的言行,高了低了都是事儿。

  前辈高人们再怎么酸陈一鸣“走狗屎运”,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奖项、有实绩的新锐导演,更重要的一点,是勾搭上就有好处。

  无论是国内票房,还是海外扬名,亦或是红毯亮相,都像暗夜明灯一样招人稀罕。

  莉莉的蒙特利尔影后,古越河的爆棚热度,陈一鸣可能不关心,然而对于有野心的明星来说,谁不是羡慕嫉妒恨?

  按照华国娱乐圈的“境界划分”,陈一鸣现在的层级相当于“筑基大圆满”,只要《1951》再爆一次票房或是海外撸个大奖,立马“渡劫飞升、成就金丹”。

  到了这个层级,业务上已经无需精进,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经营圈子,主动拥抱同行、和衷共济才对。

  当年的孙旺泉就是一个鲜明的反例,拿了柏林金熊之后还不圆融,傲得四六不懂,结果票房高又怎样,之后拍得每一部电影都被喷得狗血淋头。

  可惜陈一鸣没这个自觉性,还当自己是在新手村砍史莱姆,都砍成剑仙了都不自知。

  山不就我我就山,近两个月有心人都在四处打听陈一鸣的动向,可是这厮宅得深居简出,不是在片场就是在影棚,想制造个“偶遇”都没机会。

  眼看着《1951》渐渐成了气候有了声势,《方舟》一掉档,整个8月份的档期它一家独大。

  陈一鸣还是没有任何“走进大众”的举动,还是那个神秘人人设。

  众人辗转反侧求而不得,可不就由爱生恨了么?

  说回放映厅现场,陈一鸣一边应酬一边在心里奇怪,怎么院线经理对自己一个打工人导演这么客气,都客气到有些谄媚了。

  殊不知,不少初次见面的经理,同样惊异于陈一鸣的好脾气,完全不符合传闻中瞧不起人的高傲年轻人形象。

  青年导演他们见的多了,草根的、学院的、二代的、海归的,昙花一现的最多,泯然众人的次之,混出名堂的凤毛麟角。

  不管哪一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才是青年导演的典型形象,不撞南墙不回头嘛。

  就是电影圈容错率特别低,绝大多数导演只有一次撞墙机会。

  少数撞破南墙的导演,会被现实教育得懂点人情世故,但是骨子里傲视同侪眼朝下看的劲儿,根本瞒不过这帮经理的火眼金睛。

  比如圈子里二代导演的旗手吕一川吕教授,风评是出了名的彬彬有礼绅士品格,但其实情绪控制不是一般的差,当众破防失态不知道被抓到多少回。

  如今经理们终于遇到一个异类,陈一鸣是真的没有棱角,圆滑得不像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

  再联想到《1951》剧组传出来的消息,陈一鸣在拍戏时从来没爆过粗口,难不成是真的?

  当导演的还能有菩萨脾气?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陈一鸣的东推西挡之下,与院线经理的寒暄渐渐走向终点。

  让这些经理评估一部电影能不能卖钱,差不多能有一半对一半的正确率,但他他们变着花样地讨论电影艺术,那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最后还是直性子的张里立不再绕圈,直截了当地问道,“陈导,《1951》之后,有新的计划吗?”

  陈一鸣这会儿一门儿心思只想葛优瘫,于是就有一说一地答道,“这大半年连轴转,打算休个长假,暂时没有什么新想法。”

  老巩笑着插话,“陈导,《1951》一上映,高产快枪手的名号就算是打出去了,你可不能辜负大众的期待,你不勤快点,广大影迷也不答应啊。”

  陈一鸣装作听不出话里的试探,连连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我年少识浅,还是一个电影界的小学生,接下来要沉下心好好学习充充电。”

  张里立实在看不得眼前的拙劣二人转,打断了巩义凡的读条,跟陈一鸣道明用意。

  “陈导,我们新影联有极大的诚意,希望可以参与到你未来的新片计划当中。”

  张里立开了一个头儿,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一道闸门,其他院线经理无一化身张三爷,清一色的“俺也一样”!

  陈一鸣吓了一跳,院线什么时候对电影制作这么感兴趣了?

  好好的过路费收着不香么,何必掺和电影投资这种风险大、回报低的不划算买卖?

  而且新影联作为魔影旗下的院线,直接挖自家集团投资部门的墙角,真的好吗?

  陈一鸣觉得院线坐地收钱,10%的票房分成旱涝保收,是电影产业链中一等一的美差。

  殊不知,院线经理们也是甘苦自知。

  各行各业做中介的,都会想着向上下游拓展。

  原因很简单,不拓展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被完成本领域整合的上下游大鳄腾出手来,搂草打兔子一勺烩了。

  去年那一轮影院大建,已经让这一趋势初露端倪,对于有意向进军影院产业的地产大户来说,分走10%票房的院线挨得最近,也最碍眼。

  院线惹不起下游50%的影院老板,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往上游走,通过与电影制作环节深度绑定,强化自身的行业影响力,放大地产老板们的整合难度。

  这一策略通行所有院线,哪怕是背靠魔影的新影联和联合院线也一样,他们同样要以部门利益为导向,有着强化自身产业地位的需求。

  而所谓的深度绑定,说白了就是绑定利益,在收入单一的华国约等于绑定票房,再具体一点则是绑定导演和明星。

  可是放眼华国电影圈,早已是划片包干自成体系,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和明星就那么一小撮,还各有各的圈子,针插不入水泼不进。

  好不容易冒出陈一鸣这么一个“在野武将”,一个回合试探下来,发现还是一个四维95+的文武全才,饿疯了的院线经理能不闻风而动么?

第127章 焦虑 反思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其实同一行里的上下游之间,彼此也大多是一知半解而已。

  陈一鸣虽然开了记忆挂,但他前世一直在电视剧圈晃荡,对电影业态的发展演变只限于道听途说,其实并不算精通。

  他清晰掌握的,是互联网“入侵”文娱产业的大趋势。

  而他不经意忽略的,是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实都在承受着社会变动带来的巨大冲击。

  前世的2009年,华国电影票房62亿,一年之后的2010年,这个数字暴涨至102亿,增幅高达70%。

  如此夸张的涨幅,显然不可能是电影本身能够驱动的,因为华国拍电影、演电影的还是同一拨人,里面并不存在基因突变的新人类。

  原因只能在电影制作环节以外找,也就是影院、院线、发行以及观众。

  前世到陈一鸣穿越时,关于华国电影市场的分析已经非常透彻,简单归纳一下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直接原因有些无厘头,就是电影票大涨价,从2009年的平均30大洋,涨到2010年的平均35大洋。

  5块钱的涨幅,相当于直接把总票房拉升了15%,刨去涨价带来的虚胖,55%的增幅是不是就没那么显眼了?

  间接原因是观影人次的暴增,从2009年的2亿涨到2010年的3亿,增长率高达50%。

  最终原因则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霸主全世界割羊毛,各国为了自救不约而同地量化宽松大放水。

  海量的货币涌入,带动了华国新一轮的大建,特别是商业地产的大建。

  超大综合体在华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让高端影院在华国飞速增长,影院数、座位数、荧幕数同步递增。

  地基打得更深,楼自然可以盖得更高。

  光看媒体大肆渲染的票房数字,电影产业确实是钱景一片大好,然而只有行内人自己清楚,电影从业者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电影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焦虑。

  制作方是最早开始焦虑的,也是最早陷入麻木的。

  1997年一部《泰坦尼克》,像一顶绿帽子一样戴在华国电影人头上,一戴就是12年。

  从《英雄》开始,到《赤壁》截止,一连串的国产大片攻势此起彼伏,终究还是功亏一篑。

  最后终结好莱坞电影票房冠军的,是下一部好莱坞电影,也就是2009年的《2012》,和2010年的《阿凡达》。

  国产电影夺回历史票房冠军的年份,一直迟至2015年,彼时华国的荧幕数已经迈上3万块大关,是《阿凡达》上映时的足足5倍。

  某种意义上讲,华国电影人属于时代大潮的搭车人,先是躺平,再是躺赢,本身实在没什么可骄傲的。

  看看2009年的票房总榜,过亿的电影一共16部,其中国产电影9部,平均下来,一个月都摊不上1部。

  陈一鸣以前总结过,中等制作的院线电影,其保本红线就是票房过亿,低于这个数字的,基本上就只是赚个名声。

  全年500部电影,回报率能跑赢通胀的只有2%,这种投资谁做谁就是疯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顶级的聪明人,这个懂的都懂,反正陈一鸣不懂。

  在投资风险高企不下的情况下,资本出于避险的本能,会向更安全的高处集中。

  在电影行业,价值高地自然就是头部那一小撮导演和演员。

  仅就2010前后的那段时间而言,这一小撮就是国师、钢炮、诗人、葛大爷再加上半个姜麻匪,以及港城那一票老牌导演和明星。

首节上一节100/2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