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科学的准确性,而忽视了普通人的接受难度。
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应该从最简单的知识慢慢开始。
任鸿隽牢牢记住这点,核聚变论文的特殊性,让科普工作变得极为好做。
他自信一定能引起所有人的兴趣。
果然,当他的这篇科普文章发表后,立刻在华夏境内引起巨大轰动。
无数普通人沸腾了!
但很快画风就歪了。
“我滴乖乖!点石成金!这不是仙人才会的法术吗?”
“我就说吧,李奇维教授肯定是天上的仙人转世,专门来救华夏的。”
“李奇维赶紧给我们变点黄金吧。”
“人造太阳?那不就是点燃一个大火球吗?很难吗?”
“你懂个屁,太阳是恒星!恒星懂不懂,不懂看文章介绍。它比地球大无数倍!”
“.”
当任鸿隽等人看到收集上来的读者反馈后。
全都无奈苦笑道:
“李教授说的对,华夏科学普及事业,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还好,报纸的销量简直翻了好几倍。
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普通人虽然不懂,但是华夏的精英们,都知道核聚变论文的伟大。
只是可惜,那些掌权的军阀们,对此只是微微一笑。
在他们看来,所谓的人造太阳,还不如多买几把枪抢地盘来的实在。
至于点石成金,那他们是真的喜欢,都等着李教授真正实现,然后据为己有呢。
然而,在当世强国的统治者眼中,核聚变就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了。
美国,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
这里就是美国的中枢所在地、美国总统的官邸,白宫。
现任总统是威尔逊,今年64岁。
他因为带领美国赢得战争胜利,从而在国内国际具有崇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真实历史上,1962年历史学家曾对31位美国总统进行排名,威尔逊高居第四位。
他的前面分别是华盛顿、林肯、罗斯福。
由此可见,这位威尔逊总统的地位。
此刻,他正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内,接见美国战争部长,迪尔贝克。
这个所谓的美国战争部,其实就是后世美国国防部的前身。
美国国防部部长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比如核武器发动之前,必须经过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同意,缺一不可。
而战争部长的职责,也就类似国防部长的职责。
迪尔贝克今年才49岁,可谓是年轻有为。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加密资料,递给威尔逊,恭敬地说道:
“总统阁下,这是军事科学院针对核聚变武器化,紧急评估出来的相关资料。”
“请您过目。”
威尔逊接过资料,没有立刻打开,而是感慨道:
“迪尔贝克,你见过布鲁斯李教授吗?”
迪尔贝克回道:“总统阁下,我没有见过。”
威尔逊回忆道:
“十年前,对方来美国访学,第一站就是普林斯顿大学。”
“那时,我刚当上新泽西州的州长,并且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
“所以,我出面接待了他。”
“首次见到他,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位纯粹的学者。”
“他并不喜欢在科学界以外,宣扬自己的声望。”
“那个人似乎对政治和权力,毫无兴趣。”
“当时,我也天真地以为,科学家本来就对政治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但是没想到,十年之后,他写的一篇论文,却让世界各国都震惊了。”
“看你们这么紧急地向我汇报,估计影响还不小。”
迪尔贝克说道:
“战争部对于全世界的军事动向,都有情报来源。”
“各国的军事研发,都有着本国科学家的参与。”
“尤其是对那些顶尖科学家,我们更是重点关注。”
“欧洲战争期间,德国就在秘密研制毒气,而且还曾找到哈伯教授,不过对方最终没有同意。”
“这一次,布鲁斯李教授提出核聚变,相比毒气,其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们需要及时向您汇报!”
威尔逊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种事是战争部的职责所在。
于是,他就打开资料,开始看了起来。
越看他就越心惊。
到了最后,更是忍不住面色震撼!
“哦!上帝啊!”
这对于一位总统而言,是极其罕见的。
一切只因为上面的分析资料实在太骇人听闻了!
“百万吨TNT的当量!”
“核聚变武器可以瞬间摧毁一座大型城市!”
威尔逊不可思议的睁大双眼。
“这真的可能吗?”
迪尔贝克的情绪终于有了起伏,他在看到结果的时候,也是惊了一身冷汗。
因为这种武器已经超出了一位军人的想象。
这种武器,根本不是为了某场战役而生,它是能够灭国的禁忌武器!
谁先掌握这种武器,谁就能主宰世界!
这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要是几年前的战争,德国有了这样的武器,那么协约国就可以直接投降了。
所有的挣扎都毫无意义。
“总统阁下,上面的数据其实还是保守了。”
“根据核聚变的原理,这种武器的能量是没有上限的。”
“即,如果原料足够,我们甚至能造出可以摧毁地球的武器。”
哗!
威尔逊听后,已经被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迪尔贝克说的没错,这就是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
也是氢弹和原子弹的区别。
二者虽然都叫核弹,但是原理及威力完全不同。
原子弹的原理,是基于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
即中子撞击铀原子核,发生裂变后,会产生新的更多的中子,从而形成一种爆炸式的链式反应。
但是原子弹的威力是有极限的。
这是因为【临界质量】的存在。
原子弹是靠高能炸药爆炸,将几块核材料挤压在一起,达到临界质量,从而启动。
但是为了保证中子具有足够的浓度,能形成链式反应。
那就必须让核材料达到很高的丰度。
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丰度越高,临界质量也就越小,集中在一起的质量是有上限的。
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质量,核材料就会自发裂变,无法控制了。
所以,就不能通过无限叠加核材料的方式,来提高原子弹的威力。
经过考虑各种因素的计算,原子弹的威力上限就是50万吨TNT当量。
真实历史上,“小男孩”只有2万吨TNT当量。
但是基于核聚变的氢弹就不同了。
核聚变不是链式反应,不存在临界质量。
它是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让氢核聚变启动。
然后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又继续维持高温高压,核聚变一直进行。
所以理论上来说,氢弹的威力可以做成无限大!
但是如果考虑实战需求,那就不一样了。
你就算做个太阳那么大的氢弹,又有什么用呢,你靠什么工具扔到三体人那里。
真实历史上,人类实验爆炸的最大氢弹“沙皇”,它的威力是5000万吨TNT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