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53节

  因此,所有人都算是李奇维的徒子徒孙了。

  而李奇维在未来,将会以天文学为核心,打造一批班底。

  率先在华夏发展航天、卫星、登月等伟大事业。

  这一世,整片天空都将是华夏的领空!

  鲜红旗帜将插遍八大行星与太阳!

  高鲁不知道这些,但他依然心潮澎湃!

  曾几何时,华夏所谓的天文学,仅仅是夜观天象而已。

  虽然现在进入了新时期,但是高鲁等人的工作,还是基础的测量工作。

  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天文学研究。

  没办法,底子太差了,不是短时间就能弯道超车的。

  而现在有了李奇维之后,一切都走上了快车道。

  凭借他和美国天文学会的关系,至少华夏的各种硬件设备,会有质的提高。

  这一切,都是余青松在来信中提到的。

  他虽然年轻,但现在俨然成了两国天文学界交流的桥梁。

  常福元、蒋炳然二人听到高鲁会长的话后,皆是激动无比。

  同时,他们又非常羡慕余青松。

  “青松真是幸运啊!”

  “李奇维教授非常看好他。”

  “连那么重要的会议,都把他带在身边。”

  高鲁闻言,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常蒋二人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为华夏天文学的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比余青松也大不了多少。

  年轻人当然都希望能像余青松那样,被大佬赏识,一飞冲天。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是,这样的机会是何其难得。

  高鲁想了一会,还是下定决心,透露一点劲爆的消息,安慰二人。

  “福元、炳然,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你们为华夏天文学所做的贡献,我是看在眼里的。”

  “我可以偷偷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但是不要外传。”

  “李教授曾私下和我说过一个想法。”

  “他说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会让人编撰我们华夏的科学史记。”

  “就像司马迁编写的《史记》那样。”

  “不过太史公记载的是帝王将相,而李教授在意的是我们这样的科学工作者。”

  常福元、蒋炳然二人闻言,满脸不可思议!

  这对于他们,乃至华夏所有的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还不待二人细问。

  忽然,高鲁表情肃穆,如朝圣一般,眼角湿润,颤抖地说道:

  “李教授说过:”

  “那些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并不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因素,只不过史学家喜欢或者被迫记载他们而已。”

  “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帝王将相的作用,只不过是一群拿着棒子的原始人,在表演舞台剧而已。”

  “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表演,还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个世界有没有他们都一样。”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历史其实分为牛顿前时代和牛顿后时代。”

  “牛顿就是科学时代的分界线。”

  “而把视角缩放到华夏,我们这一代就是华夏科学时代的分界线。”

  “正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华夏才真正有了崛起的希望。”

  “华夏千载,科学之殇;天降奇维,萤火烛光!”

  “数理化生,百家齐放;上下求索,诸公无双!”

  “为国铸剑,真理化钢;神州大地,科学永昌!”

  “千秋万代,后辈敬仰;功昭史册,不负玄黄!”

  轰!

  仿佛有一道天雷在耳边炸响。

  黑夜被照亮,天穹在破裂!

  常福元和蒋炳然只感觉灵魂都要被撕碎了。

  他们身体内,一股热气冲天而起!

  内心震撼,掀起惊涛骇浪!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魄啊!

  此刻,他们终于体会到,士为知己者死是什么感觉了。

  “老天爷!李教授竟然把我们这样的工匠,比喻为天下无双。”

  “而他自己只是微弱的烛光。”

  “何德何能啊!何德何能啊!”

  “五千年来,整个华夏大地,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声音。”

  常福元和蒋炳然感觉到无尽的羞愧。

  李教授把他们当成了华夏的铸剑者,守护着华夏。

  他们刚刚竟然还在羡慕余青松。

  那岂不是辜负了对方的一片赤子之心!

  “高鲁会长,我们错了!”

  高鲁收敛情绪,轻轻地笑了笑,拍拍两人的肩膀。

  “现在,你们该知道,自己的肩膀上,有着怎样的重担吧。”

  “虽然天文学在华夏不受重视,但它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甚至李教授都亲自为它而摇旗呐喊。”

  “华夏的后辈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

  二人郑重地点点头。

  然后就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无法想象,当科学史记的消息公开后,会对华夏科学界造成什么样的震撼!

  恐怕所有人都会疯狂了吧。

  李教授将成为华夏科学界全体人心目中的神灵、圣人。

  不,他比圣人还要伟大!

  因为圣人于科学无寸功,仍高高在上。

  而李教授乃科学第一人,却自诩萤火!

  但就是这点烛火,点燃了华夏璀璨的科学事业。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人物,有本纪、世家、列传之分。

  常蒋二人想入非非。

  自己等人离本纪差的很远,但应该能在列传中出现一回名字吧。

  然而,他们哪里能想到。

  李奇维会给所有华夏科研工作者,一个惊世无比的浪漫!

  高鲁等人在感慨之后,立刻就着手论文的科普工作。

  因为这篇论文的影响太大了。

  完全可以在普通人中进行宣传。

  同时也是扩大华夏天文学影响力的好机会。

  可是,当任鸿隽看到高鲁准备的稿子后,却笑着建议道:

  “高会长,李教授曾对我说过,科普的核心在普不在科。”

  “你这篇文章写得太专业化了,不利于传播。”

  “你看看我提前写好,准备在华夏科学社的报刊上发表的稿子。”

  高鲁闻言,接过一看。

  嘶!

  他顿时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尼玛,科普文还能这么写吗?

  只见硕大的标题写着:

  “点石成金!人造太阳!李奇维教授再发科技雄文!举世震惊!”

  文章通篇只有很少的专业词汇。

  主要描写点石成金和人造太阳的可能性。

  同时还夹杂着华夏传统的炼丹术及神话故事等。

  由此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原来科学发展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都能实现神话传说中的手段了。”

  李奇维曾对华夏科学社的骨干们说过:

  现在的华夏,一个人能认识科学两个字,并理解其含义,都可以算得上人才了。

首节上一节653/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