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532节

  “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有一个疑问,同时恐怕也是所有人的疑问,希望吴同学能为我解答。”

  “您请说。”

  “众所周知,物理奥赛理论题的最后一题,震惊了全世界所有的学生。”

  “它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来自25个国家的80名选手,只有吴同学你一个人答出来了。”

  “所以外界给你起了一个超级天才的外号。”

  “吴同学,你能告诉我们,当时你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吗?”

  “你觉得你能解出这道题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吴有训笑了笑。

  “首先我要感谢我们华夏队的团长,颜任光教授。”

  “在广东大学集训的一年多时间,是我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一段经历。”

  “颜教授深厚的物理学知识折服了我,对我的帮助无比巨大。”

  “在此之前,我对于奥赛这样的题目是非常陌生的。”

  “接着,我还要感谢团队中的另外四个好友。”

  “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才能提升的这么快。”

  “这些都是我能解出最后一题的重要原因。”

  “但是,有一个人,他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

  “他也是我们华夏队五人要共同感谢的人。”

  周仁忽然笑了,他轻轻推了推新配的金丝眼镜,问道:

  “哦?吴同学,能说说他是谁吗?”

  吴有训以一种肃穆的口吻,如朝圣般说道:

  “他就是我最敬爱的校长,李奇维教授。”

  “没有李教授,就没有我吴有训的今天。”

  “我从小家境贫寒,本来是上不起中学的。”

  “但是得益于李教授在国内的教育改革,让我有了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所以我的父母才能拼尽一切,砸锅卖铁地供我读书。”

  “甚至我父亲不惜背井离乡,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能学有所成。”

  “到了黄埔理工大学后,我同样因为成绩合格,拿到了很高的奖学金。”

  “这些钱足够我大学四年的费用了。”

  “学校有很多利于学生的政策,而这些政策都是李教授当初定下的。”

  “他说大学不是敛财之所,而是教育和希望之地。”

  “不能让任何一个有天赋的学生,因为个人原因而失去读大学的机会。”

  “可以说,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而李教授给了我希望。”

  “在黄埔理工大学读书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一起谈论科学,交流学习心得。”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那里有所有西方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成果。”

  “而这些都离不开李教授在国外的强大人脉。”

  “得不到外国的尊重,别人也不会把最好的东西给你。”

  “所以,我虽然没有出过国留过学,但是在图书馆内,我就已经走遍了世界。”

  “我什么内容都看,不管是不是本科阶段需要学习的。”

  “在集训期间,我就想到了相对论。”

  “于是,我就仔细地研究了。”

  “当然,我也没有好高骛远。”

  “比如广义相对论,以我现在的水平,是完全看不懂的。”

  “而狭义相对论,只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是不难搞懂的。”

  “正是因为我看的多,想的多,所以在比赛时,才能冒出灵感。”

  “当时我的心理状态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更像是一种水到渠成。”

  吴有训的话,让周仁一阵恍惚,心中充满了感动。

  这一刻,教育的意义仿佛具现了。

  他终于深刻理解了李教授的良苦用心。

  也明白了对方到底是在做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士为知己者死。

  周仁觉得自己已经加入到了这浩浩荡荡的改革之中。

  吴有训的采访被公开后,立即在华夏境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华夏从十几年前的封建,到如今在科学领域大放异彩。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所有人目眩神迷。

  尤其是那些立志救国的精英们,更是感受到一种磅礴的、势不可挡的力量。

  而造就这一切的,就是家喻户晓的李奇维教授。

  他和他的黄埔理工大学,就是华夏教育和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带着这个古老的帝国,重新焕发荣光,觉醒强大的力量。

  这一刻,黄埔理工大学在华夏人的心中已然神化。

  而它的创建者,李奇维,则再一次被无数人传颂。

  到了如今,李奇维的名气已经无法再大了。

  他和那些最顶尖的政治大佬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他们还要出名。

  也就是所谓的国际影响力。

  李奇维此刻已经成为了全球级别的知名人物。

  外国人不知道华夏的大佬是谁,但是一定知道布鲁斯是谁。

  同时,第一届物理奥赛的成功举办,也让科学之城一战成名。

  虽然那里现在只有孤零零的建筑。

  但是众人都知道,不久的将来,那里将是整个亚洲的科学中心。

  而吴有训就是那个科学中心里,走出的至强者。

  广州,广东大学内。

  教育部科技厅厅长许寿裳、广东大学校长王季烈、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于天池,三人在办公室内开怀大笑。

  他们都和李奇维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很快就熟悉起来。

  华夏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三人是发自心底的开心。

  许寿裳更是高兴的忘乎所以了。

  “妈的,真是太解气了。”

  “洋鬼子之前发报纸,直接忽略了亚洲,忽略了华夏。”

  “搞得比赛就是为他们欧美开的一样。”

  “现在被啪啪打脸了吧。”

  于天池感慨道:“我在给李教授当秘书的时候,有想到过这一天。”

  “但是没想到它会来的这么快。”

  “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黄埔理工有多简陋。”

  “老师只有几个,学生也只有几十个。”

  “但是大家的脸上都有光。”

  “那是希望之光、信念之光。”

  “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了,自己一定要从事教育行业。”

  “只有教育才能彻底改变这个国家。”

  王季烈深以为然。

  他是广东大学的校长,对此体会很深。

  尤其是在他出国考察之后,才明白李奇维的布局是多么伟大。

  那种高瞻远瞩的目光,就连圣人也看不到吧。

  仿佛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在对方的掌中,秋毫必现。

  王季烈因此,重新找到了此生的方向,奉献自己的一切。

  此刻,他看着面前二人,笑道:

  “寿裳、天池,你们二人应该比吴有训和叶企孙更开心吧。”

  “这一次,肯定要高升了吧。”

  二人听后有点怪不好意思的。

  不过这里没有外人,于是都没有顾及了。

  许寿裳说道:“上头有意让我去江西省担任教育厅厅长。”

  “争取把江西省打造成一个教育模范省。”

  王季烈和于天池皆是一惊。

  这一步虽然看似是平调,但是意义却非同凡响。

  “恭喜啊,寿裳,只要你做出成绩,位极阁臣,指日可待啊。”

首节上一节532/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