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潜力,在必要的时刻,可以转化成任何一种历练。
尤其是德国获得的是团体金牌,代表的是普遍综合素质的强大。
“当然,至于个人金牌这项,确实存在很多变数。”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两个非比寻常的天才。”
“他们不受自身国家、环境的限制,能超越自身的极限。”
“那位华夏的选手吴,或许就是这样的天才。”
“不过,我们也没必要气馁。”
“我相信,我们德国的天才会更多,下一届物理奥赛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普朗克成为德国的科学巨擘后,他的视野已经放在了全国。
他的主要精力不是科学研究,而是引领和指导德国科学教育的发展。
毫无疑问,物理奥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级的重点支持对象。
劳厄坐在底下,看着手中的报纸,微微一笑,内心感慨道:
“真羡慕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啊。”
玻恩打趣道:“你也还年轻着呢。”
“战争结束后,我们请求布鲁斯教授,举办一个40岁以下都能参加的比赛。”
索末菲笑道:“我们老家伙没人权啊。”
众人哈哈大笑。
美国。
密立根和哈勃在办公室内,看着手中的报纸,相视苦笑。
美国这一次的物理奥赛成绩,有点差强人意。
个人第9名,团体第10名。
密立根叹道:“哎,要是再差点,恐怕就要被亚洲队超越了。”
哈勃道:“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感受到了。”
“我们美国的基础教育确实有点薄弱。”
“过于讲究开放性,而忽略了科学知识本身的积累。”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连最基础的概念都不清楚。”
“光有发散性的思维,没有匹配的深厚的知识也没用。”
“就比如理论第三题,就算想到了使用狭义相对论,若基础不过关,恐怕也算不出来。”
“我在布鲁斯教授那学习的时候,他就提醒过我,说美国的教育太飘了。”
密立根点点头。
“我们美国也在黄埔理工大学有交换生。”
“根据他们的体会,那里的本科学习强度非常大。”
“不少美国学生根本适应不了。”
“就比如华夏选手吴的答案,我看了卡尔教授发来的电报。”
“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强大了。”
“虽然对方现在只是本科生,但是毫无疑问,也许几年之后,物理学界就会传颂他的名字了。”
哈勃悠悠道:“这一切都是布鲁斯教授的布局。”
“他用一个人的力量,就建设了一所最顶尖的大学。”
“匆匆十几年,很快就能和那些世界名校并肩了。”
密立根佩服道:“是啊,布鲁斯教授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不会的东西。”
欧美各国对于华夏的成绩,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
一个十几年前还是封建社会的国家,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崛起。
在科学和教育领域,爆发出如此璀璨的光芒。
虽然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比不上英德等老牌国家。
但是动不动就冒出超级天才,实在太骇人了。
华夏因此,举国沸腾了。
第393章 没有李奇维教授,就没有我吴有训的今天!
华夏。
当吴有训取得个人金牌的消息公布后,整个华夏都震惊了。
虽然此刻的国内,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时刻,但依然无法阻挡民众对这件事的自豪感。
在科学这个神圣的领域,这个华夏落后西方几百年的领域。
一个土生土长的华夏人,在没有留学的情况下,竟然取得全球竞赛的第一名。
如此成绩,怎能不令人疯狂。
没有身处这个时代的人,无法体会此时华夏人心中的憋屈。
自从1840年开始,西方用坚船利炮轰碎了天朝大国的美梦。
从那一刻,无数华夏人才发现,原来世界早已日新月异,以一种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发展。
而国内则因为满清无能,错过了最佳的历史时期。
我们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差距是全方面的,教育、经济、军事等,都是被碾压的存在。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西方掌握了名为“科学”的力量。
科学本身虽然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衍生而出的科技却改变了世界。
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使有限的人力驾驭千吨万吨的庞大机器。
到了如今,科技的发展更是超越了很多华夏人的想象。
电灯、电报、飞机.
在此时贫困偏远的西北地区,依然和神话传说差不多。
普通百姓别说见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只有在富裕的沿海省份,人们更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才对科学有所了解。
而李奇维的出现,以及华夏科学社的成立,都对科学的普及和渗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人们越是了解科学是何物,越是绝望。
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的精英们,更是生出了宿命论的悲观情调。
因为我们落后的实在太多了。
要不是李奇维的横空出世,这种悲观情绪会更严重。
最顶尖的那一小撮精英们,也会因此投入西方的幻梦之中。
然而现在,第一届物理奥赛的结果,彻底粉碎了这种思想。
吴有训一骑绝尘,以碾压的姿态,取得比赛的第一名。
而华夏团体更是超越了欧洲数国,仅仅位于英国和德国之后。
这种成绩,在开赛之前,不仅是欧美人想不到,华夏自己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简直和天方夜谭一般。
然而,它就是这样真实地发生了。
它证明了一个信念:华夏不弱于任何民族!
“我们不仅仅只有一个布鲁斯教授。”
“我们的本土也能培养出吴有训这样的天才。”
“我们的教育终于开花结果了。”
“华夏这片土壤,也能长出现代科学教育的果实。”
“.”
无数人喜极而泣。
而吴有训的家庭情况很快也流传出来。
顿时引起众人震惊。
出生在贫穷的小山村,父母都是没有读过书的普通人。
从小就依靠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然后又考上了黄埔理工大学,从此改变了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帮助,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天赋。
可以说,吴有训的成长轨迹,让无数普通人共情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吴有训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验证。
他虽然没有开疆扩土,拜将封侯,但是他的成就更让人佩服。
因为他证明了华夏在科学和教育领域的潜力。
在华夏经受了如此多的屈辱和失败后,第一次堂堂正正地打败了所有国家。
让世界听到了华夏本土的声音。
华夏科学社为本次奥赛做了专题报道。
详细解读了本次比赛的题目难度,以及各国选手的实力高低。
甚至还有吴有训的第一手采访资料。
华夏科学社联络部部长周仁,亲自采访了吴有训。
“吴有训同学,首先恭喜你为国争光,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